弄好菌子,苏阳从包里找了一瓶土霉素,准备给那个受伤的巴郎子送去,如果伤口感染了,在这里就是致命的大伤。
苏阳来到巴郎子家里,院里站着十几个人,大家听说有人受伤了,就赶紧过来看看。
这种淳朴的关心,如今很少见到了。
现在这个情况来看,伤口似乎比想象中严重,落木刚好挖到了头骨,那么粗的木头落下来,少说也有几十斤的冲击力。
如果砸碎了骨头,就不好说了。
还好现在止住了血,回到家里又吃了一颗苏阳带来的止疼药,所以现在感觉还不错,但是药劲儿过去了就会疼了。
大家看到苏阳来了,主动让开了一条道,苏阳打开绷带看了看,伤口和菌子粉混在一起,看起来不太卫生,需要用酒精清洗一下再重新包扎。
先用自酿的青稞酒清洗了一下,再撒上一些消炎药,重新用绷带缠了几圈。
临走时,巴郎子的父母从屋里出来,手里捧着几块石头,说要送给苏阳。
苏阳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但是从他们的表情来看,是比较感激的。
阿力普笑着翻译了一遍:“他们说你喜欢收集石头,刚好家里有几块漂亮的石头,就想送给你。”
苏阳看着那些普通的鹅卵石有些哭笑不得。
那些不过是普通的石头而已,就是颜色漂亮一些,但是不值钱。
不过在苏阳准备走的时候,看到其中一块保温杯大小的石头,倒是有几分特别,苏阳走过去看了看。
这块石头长相奇特,是长柱圆形,上面还有两股分叉,就像是树枝一样,呈现出黄褐色,有的地方呈黄土色。
重量相对其他石头来说,有些轻。
苏阳拎着手里很轻便,要是像体积这么的石头,起码有三公斤重,而这块石头充其量一公斤。
“莫非...这是木化石?”
苏阳脑海中映衬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木化石原则上石头,但实际上是木头。
这是几百万年前,或者更早时期的树木,由某种原因被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氧化后,形成了一种木化石。
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颜色一般是黄色系和褐色系,也有少部分的黑色系,黑色系也叫做碳化木,这个一般是包裹在火山岩浆中幸存下来的,就更加稀少了。
苏阳左右看着这株木化石,嘴角慢慢一咧。
“谢谢,这个木头很漂亮,我很喜欢。”
苏阳伸出了大拇指,如果不收下的话,他们心里也会过意不去,这是他们表达感谢的方式。
他们也是笑笑,似乎很满意。
苏阳这块木有,乍一看就跟玻璃制品一样。
尤其是在抛光后,会泛出玻璃一样的光泽,有一种半透明的质感,如同玉石一般。
所以也有人把这种木头当做木玉。
所以在文玩圈,很多人会将这种小型木化石当做手把件,在手里盘玩后,会慢慢玻璃化。
巧的是,西北地区由于天气原因,是保存木化石完整性最好的区域。
尤其是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塔里木盆地这些天气干燥的地方,发现了很多木化石。在伊犁河谷、库车等地也有几处硅化木遗址。
在天山南部昌吉自治州的奇苔县将军戈壁滩上,有硅化木 1000多株,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原始化石森林。
在后世,奇苔遗址出土的木化石,每斤在两到六万之间,跟玉石一样,因品相不同而有价格差异。
可以说是一株可值千金!
不过在10的时候出台了一个《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将木化石划归了国家所有,擅自挖掘等同于盗窃,所以现在的木化石和硅化木,都常常私下交易,不拿到台面上。
【种类:木化石/硅化云杉木】
【特点:纹理清晰,呈玻璃化】
【价值:300】
【产地:昆仑山脉】
系统的消息也将信息呈现在脑海中,这株木化石体积不大,但是相对保留了树木的纹理和年轮,完整性还不错。
现在虽然价值有限,但是放到后世绝对能赚上一笔。
苏阳看中的并非是值多少钱,而是觉得比较有意思,拿回去送给卡布提应该会很喜欢。
苏阳和阿力普出了院门。
苏阳转身跟阿力普说道:
“我明天想出去一趟,再去外面买一些外伤的消炎药,现在用的是抗生素消炎药,对外伤作用不大,得及时更换,不然就会感染化脓,到时候就麻烦了。”
阿力普听不懂抗生素消炎药之类的药品,平时他们受伤了就是撒点菌子粉,化脓感染了就喝草药,作用是有,但是也很难受。
“行嘛,太谢谢你啦!”阿力普拍着苏阳的肩膀,看向外面的天色,已经快到下午了,“等明天一早再去吧,我跟哈桑去送你。”
“没问题。”
苏阳随后就回到了自己的木屋里,将木头摆在了桌子上。回头看向自己的小屋子,这是第三次来到部落,也是住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想起明天就要离开,还真有点不舍呢。
明天要去外面,今天就将院子里的菌子都给收了起来,还有那些收集来的墨玉和碧玉,等明天走的时候先带走一些。
下午的时间,那家人给苏阳送来了一个烤好的羊腿,苏阳削下了一块肉,切成小块,撒上辣椒面重新烤了一遍,简简单单吃顿午饭。
随后又拿起刻刀,继续雕刻那件“龙凤呈祥”的玉雕。
直到傍晚,广场上的柴油发电机又响了起来,兴许是储电池没电了。
没过多久很快灯泡就亮了起来,大家又开始在外面唱歌跳舞。
第175章 回到乔木村
第二天一早,阿吉丽像往常一样跑了过来,现在有礼貌多了,会在门口敲几下门,再推门进去。
“叔叔,吃饭啦!”阿吉丽手里拿着一块棒子面馒头,里面夹着酸枣酱,吃着很香。
“来了。”苏阳正在弯腰收拾东西,“我这次可比你起的早,你看我已经把东西收拾好了。”
阿吉丽撇了撇嘴,“我还做好早饭了呢!”
苏阳不禁看向了小丫头,这么小就已经会做饭了,果然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苏阳有些不好意思了,“还是你厉害!”
苏阳将包放在屋里,随后跟着阿吉丽去吃了顿饭,回来的时候门口聚集了几个人。
大家听说苏阳要出去买药,都过来帮忙搬东西,那些个石头一个人是拿不动的。另外还把那头骡子给牵了过来。
起码可以驮上三十公斤。
随后,大家七手八脚的每人搬了两块,苏阳也没让大家多带,因为走到冬窝子,自己也不好带走。如果等在冬窝子的木屋里,苏阳多少有些不放心,毕竟是自己辛辛苦苦从大山里搬出来的。
一行人走出部落的村口,苏阳看了眼那几棵盛开的杏花,比以往开的更盛,每年的三月中旬到四月初,是和田的杏花旺季。而帕米尔高原那边,则开的更晚一些,会持续到四月底左右。
他们沿着河谷来到了那片云杉林,苏阳准备想从中穿过去时,想了想还是算了,那几头哈熊可不是轻易招惹的。
咬咬牙,只好绕一段路了。
等来到冬窝子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小半天的时间,大家在这里休息了一会,准备多送苏阳一程,这次他们踏出了冬窝子的范围,送到了地板车的位置。
再往前走,似乎就触犯到了他们心理的安全范围,苏阳便让他们回去了。
“阿达西,你们快回去吧,前面的路我比较熟,也比较安全,再说了我过两天就来了,村里的巴郎子还等着我的药呢!”
听到苏阳这么说,大家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在他们眼里,苏阳是他们最真诚的朋友。
大家走后,苏阳将地板车套上了骡车,将石料子搬到了地板车上,随后牵着骡子小心的往山下走去。
到了下午两点,苏阳才缓缓的出了东山口,来到了乔木村。
回到家里,苏老娘惊了一下,随即把院门打开,让骡车走进来。
“阳子,你咋回来了,还没吃饭吧,正好锅里还剩的碴子粥,还热乎的,赶紧去吃吧。”
“行,饿死我了都。”
苏阳将骡子往院子里一放,洗了把手,就掀开锅盖子吃了起来,好几天没吃粥,还怪香的,就连锅边上的锅巴都被揭掉吃了。
“阳子,怎么弄这么多石头?都是你从山里捡的?”
“是啊,还遇到一家子哈熊,差点就被吃了,我都看到那熊的嗓子眼了。”苏阳说着,故意把危险程度放大了几倍,不然要是传了出去,大家还不得都去山里找石头。
苏老娘听完,立刻严肃起来,跑过来扒拉着苏阳的衣服,“哎呦真是菩萨保佑,没受伤就是大造化啊,听妈的,那山里咱以后别去了,咱有吃的有喝的就行了。”
“没事,我心里有数。”苏阳咧嘴一笑,宽慰一下,“对了,鉴定所现在咋样了?”
“今天北大窑正装货呢,小成在那边照看着没啥事。”
苏阳听到装货,嘴里咬着馒头就起身往外走:“那我现在过去看看。”
“那你吃了饭再去啊.....”
苏阳着急忙慌的蹬响了摩托车,一路来到北大窑,看到一辆小型货车停在门口,大家正忙着搬东西,刘小成在一旁记录着。
“阳子,你来的正好,力气活还是得你们老爷们干,我这搬了两趟,累的我腰疼。”
二婶子看到苏阳走来,停下来歇歇,嘴里大喘气。
“二婶子,你确定是因为搬东西累的?你看人家高方俩姐妹,人家咋不累呢?”二虎子玩笑的笑了笑。
“呸,我多大年纪,人家多大年纪,要是老娘再年轻几岁,十个老爷们都架不住。”
“行了,别贫了,光听你们唠,我都记岔了。”刘小成在本子上打着对号,搬一箱划上一笔,回头看向苏阳:“阳子,这是玉石协会的那批料子,昨天就完事了,我打电话让车来拉了。”
苏阳停下来拍拍手:“没问题,你张罗就行了。”
随后来到了屋里,苏阳随便挑了一筐料子,从中随便拿了几块石头,检查过后发现和标签条上的基本一致。
这正确率还是有保障的。
“对了阳子,你说的那个工商局的什么证书,我这还没来得及去,你得空了骑车去看看,比我赶骡子快多了。”
“不急,正好我今天押车去文化局,顺便去问一下。”
“那行。”
苏阳趁着大家搬东西的空,又骑车回到家里带上那块木化石,准备送给卡布提,未来的老丈人还是有必要讨好一下的。
折返回来,北大窑已经忙完了,装好了车就等待出发了,苏阳朝司机师傅摆摆手:“师傅,你先前面走,我骑车在后面跟着。”
一路上,苏阳跟在后面骑的很慢,中途电话响了,手机刚在家充上电,就特么来电话了,苏阳没开来电显示,只显示一连串的星号,如果开这个功能,每个月额外还要多付六块钱,不仅如此,接听电话还是要收长途费的。
苏阳并不是不舍得,只是觉得这吃相太难看。
苏阳单手骑着车,左手接通电话“喂”了一声音,对方传来了熟悉的声音,是远在山东的牛建设。
两个人在电话里客套了一番,开始聊起了正事。
牛哥说过几天要来和田收货,莱芜那边的矿场现在做的还不错,每天都能出两三百公斤的料子,其中上好的滑石占三分之一,另外还有几十公斤的莱芜白玉,还有极少数的莱芜黄玉。
红旗玉器厂的顾师傅现在作为内应,帮忙把莱芜料雕刻出来,当然也要收取部分加工费,随后再放到牛建设的门店里销售。
实现了从工地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完美闭环,尤其是加上了苏阳的大会堂同款玉雕招牌,现在被做成了店招悬挂在门口,在莱芜当地也是独一份,并迅速打开了市场。
苏阳作为当地人,又是最年轻的玉雕大师,名人效应直接拉满,在莱芜玉石一条街上,苏阳的大照片挂在街头,跟华仔的铁达时手表广告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