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青葱岁月 第367节

  “她是《重见天日》的导演?”

  “我去,没听错吧?”

  “这么年轻的导演?太优秀了吧!《重见天日》也很火的。”

  现场的嘉宾们对安茜有了另一番感观,只觉得台上那两个男才女貌的人,站在一起简直是绝配。

  当真是优秀的人就是会惺惺相惜,男的非常优秀,女的也差不到哪里去。

  董卿又表现了一番自己的高情商,得知华逸尘有心叫未婚妻同台,那肯定就要捧一下这个未婚妻来迎合这样的一个局面。

  既符合当事人的心意,也满足了现场氛围中的求知欲,还让多出来的未婚妻加重了同台的意义与价值。

  “《重见天日》我也在家里追着看,当知道是出自安导之手的时候,我非常惊讶,也非常感慨,我们国家的文化行业当真是人才辈出,以这样的花季年岁能拍出这么受欢迎的作品,太厉害了。”董卿道。

  安茜一副甜美面容,谦虚地没有接话。

  董卿捧完了安茜,让话题适时重归正轨:“如此年轻,成就却如此非凡,华先生你是凭借什么来获取成功的,能简单说说吗?”

  华逸尘说道:“对国家的热爱,对行业的热衷,和对理想的热情。”

  董卿和康辉笑了笑,这么年轻说话却这么老道,这让他们没想到,也是难得一见的。

  “从技术突围到模式创新,再到推动行业规范,华先生刚刚提到‘这是属于我们共同的荣光’,这个‘共同’仅仅是指代你们两人,还是或有别的含义,能否谈谈?”董卿又问。

  华逸尘稍微思索了一会儿,缓缓开口道:“这个‘共同’,首先是团队的共同。事业的背后,是团队中很多志同道合者的支持和努力,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这份事业;

  再是行业的共同,是整个行业都在携手共进,为数字电影行业厘清一些规则与规范的边界;

  然后是时代的共同,我们乘着国家推动数字文化产业的风口上,得到的政策红利、技术红利、市场红利,都是成功中缺一不可的。”

  “最后。”华逸尘温和地看了眼安茜,又偏头冲董卿说道,“最后是我和她的共同,我能在这样的年纪获得一些殊荣和成就,离不开她的支持、鼓励、陪伴、共事和出谋划策。”

  安茜听了,用一双美好的目光看着华逸尘。

  康辉见状插话,满脸喜色道:“以往只在一些老夫老妻的伉俪身上看到了什么叫真爱,此刻却在你们身上得到了同样的感觉,这就挺奇妙的。”

  现场众人欣然悦色,只觉台上的两人真是一对金童玉女。

  董卿柔和说道:“如今获得了‘全国杰出青年’的荣誉,定然会有许多年轻人视你为榜样。

  大多数与你同龄的青年,或才初入社会,或是刚入职场摸爬滚打,或还在为一份工作而发愁。

  面对你的同龄人们,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安茜展颜,看向华逸尘。

  华逸尘想了想,激情又激励地说道:“作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随国家发展的蒸蒸日上,随文明复兴的伟大理想的开花结果,我们不应怨天尤人。

  曾经我以为理想会被现实打败,但我的经历告诉我,能打败自己的不是现实,而是自己本身。

  我希望和我一样有理想有追求的同龄伙伴们,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自己的初衷和信念,或许再坚持努力一下,前方未免不会出现曙光。

  如果没看到曙光,只能说明自己还不够坚持,不够努力。

  我只是在这个时代中坚持理想和努力追梦的幸运者,希望会有更多幸运者的出现,在祖国建设中的各个领域发光发热,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价值。”

  说着,华逸尘高举证书,放言道:“我为我的祖国而荣,我为我的行业而耀,我是华逸尘,我为自己代言!”

  话音一落,人民大会堂里掌声雷动。

  有不少人还站了起来,为华逸尘的这番精彩的发言鼓掌喝彩。

  而会场各大媒体的镜头,将华逸尘高举证书的豪情画面定格了下来。

第398章 信传千里

  油炸裂的声音不间断地在锅里响起,嵌在墙体中的那道排气扇也发出嗡嗡的声音。

  厨房里头,苏慧兰在炒菜,为丈夫和家中打牌的客人们做晚饭。

  每逢这个情况,她都是不高兴的。

  丈夫不是在外应酬,出差十天半月的不回家;

  就是回家之后上完班,然后空余时间天天就知道打牌。

  打牌还打得挺大,一场下来的输赢都是几万几万的。

  这放在人均工资只有2000多的当下,还是一个小县城的地方来看,这样的局面就有点离谱了。

  之前她还总是担惊受怕,生怕丈夫把家底输完了,那崽上大学的学费乃至以后结婚的费用就成了难题。

  但现在她没丝毫担心,崽争气了,赚钱都是用亿为单位来计量。

  给她卡上打的1000万,她也没动几分,压根不知道怎么用,还是留着崽结婚的时候出点力算了。

  崽他爸至今都不知道崽的具体情况,只知道和女朋友创业赚了点钱,过得还不错。

  她也不打算透露太多,也纠结过崽情况不对亲爸说明,这是否让人觉得崽不孝?

  但她怕对崽那边生出不必要的麻烦,依旧不准备透露太多,省得发生闹心的事。

  至于以后如何,也只能顺其自然了。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传来。

  苏慧兰放下锅铲,把灶火关小,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出了厨房去开门。

  华友骏在牌桌旁起身,看苏慧兰走了出来便又坐下继续打牌。

  随着互联网的愈发发达,新闻的传播速度很快。

  但比起互联网,有的渠道消息传播得更为迅速。

  苏慧兰在门前问了问来人是谁,听到是县政府的人后,愣了一下。

  华友骏和三个牌友也是怔住,但反应很快,两三下就把牌桌上的现金全部收好。

  苏慧兰见状感到好笑,然后打开了门。

  “你好,这里是华逸尘的家吧?”

  “呃,有什么事吗?”

  “你是华逸尘的母亲……苏慧兰?”

  “对,怎么了?”

  “哎哟,找对了。你培养出了一个如此优秀的儿子,我们得到消息就过来上访一下……”

  苏慧兰很懵,县政府知道儿子的事迹了?

  可早不来上访,迟不来上访,这会儿跑来家里想要干嘛?

  拉投资?

  苏慧兰面带微笑,却心有警惕地将几个政府人员请了进来。

  只是随着几番简单的交流,她才发觉自己完全想岔了。

  我儿子,尘崽,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前段时日获得国家级企业荣誉,在双方的通话中,茜茜就说过还有一个荣誉活动,难道就是这个吗?

  通过政府人员的讲述与证实,苏慧兰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以及政府人员忽然因此上门的情况,搞得有点旁皇。

  她耐着性子听着旁边的絮絮叨叨,几个政府人员热情满满。

  华逸尘什么时候能回来一趟?

  热烈邀请华逸尘去县政府文化局进行一番指导与建议。

  县人大会就要召开,欢迎华逸尘前去座谈有关县文化产业方面的发展方向。

  诸如此类的诉求林林种种,显得“十大青年”的头衔比企业国奖的影响还要大。

  这也是企业与个人的区别。

  企业再牛,也难以受到人民群众的过多关注。

  个人风光,那能起到了宣传作用、榜样力量以及名望上的借势,就是会让民众们产生关注和议论的长久焦点。

  华友骏在一边怔怔出神,那几个牌友,也是华逸尘叔叔辈的人也都目瞪口呆、面面相觑,仿佛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而苏慧兰在把政府的人送走后,连忙回到沙发拿起手机给儿子打电话。

  “老妈,怎么了?”

  “你又获得荣誉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老妈你可以啊,我们都才从人民大会堂散场出来,你这么快就知道消息了?”

  “县政府的人刚上门了!希望你能尽早回来一趟,看他们那态度像是要把你当尊菩萨来供着。”

  华逸尘:“……”

  苏慧兰以为儿子不信,着重说道:“真的咧!”

  “这搞得我都不敢回来了。”华逸尘道。

  “必须回来!”苏慧兰抬头挺胸,认真说道:“说好了今年回来过年的,再说你本来就是县里的人,出去发展就忘本了?政府需要你出点力就出点呗。”

  儿子的事业消息没扩散也就算了,现在都有县政府的人亲自上门来了,那有些事情注定会在本县传开。

  就算他们不想,想来县政府的宣传部也会以此为荣,把儿子的事情通过媒体传播出去。

  既然如此,苏慧兰的心态一下就变了。

  都说母凭子贵,她当妈的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之前想炫耀儿子是怕给儿子添麻烦,现在不想炫耀都不行了,那就风风光光的炫耀呗。

  “回来回来,过年回来。”手机里传来儿子无奈的声音。

  挂断电话,苏慧兰还沉浸在较为彷徨的状态中,一动不动地坐在沙发上。

  “尘崽在首都到底在干什么,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华友骏的一声问话,才让她醒转了过来。

  苏慧兰轻飘飘地看了他一眼,说道:“过年回来你就知道了,现在说出来我怕吓死你。”

  调侃打趣的话语,并没让客厅里的氛围有所转变,反而充斥起了更为浓厚的好奇。

  “嫂子,莫卖关子咯,尘崽到底在干嘛,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我了个天,这是在搞大事啊。”一个华逸尘叔叔辈的人惊叹道。

  “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苏慧兰并不想多言,只因有万般心绪交织在心。

  她忽然起身,冲华友骏摆了摆手,“给我安排一趟去长沙的车,我要去首都看尘崽。”

  华友骏听闻也不嗦,对一名牌友同事问话。

  “你明天发车?”

  “上午九点。”

  “给你嫂子留个座。”

  “好。”

首节上一节367/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