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华影集团的人、华影数字发行的人,以及各大文化口协会的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官方位于行业明面上的最高层次的上位者们,心中亦是燃起了一份激情。
行业越是繁荣,他们掌控的资源与渠道就越能凝实他们的地位,和在行业中的话语权。
眼下在发布会上看到与解读到的一切,都预兆着这个新兴行业即将爆发它的潜力,进而大步发展起来。
两三年的寒冬,总算要开始迈入春天!
各个层次与不同职业圈的人泛起不同的心思,在会议厅各处展开轻声交流。
而当周涛主持了一番流程后,华逸尘再次登台,现场又纷纷聚焦于他的身上。
只不过,华夏今典的代表换了个人,不再是顶头大老板张宝泉,而是华夏今典新任命的董事长李洪昌,也是今典集团董事会的一位大佬。
在场的人都不认识,但不妨碍从此刻起会牢牢记住他的名字,坐在行业龙头的人,起码也会是一个风云人物。
“与安华院线的合作,双方以真诚、友好与互惠互利为合作基础,以秉持推动行业有序发展为合作驱动,以遵循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发展纲要框架为合作战略。
双方的合作板块,具体可分为五项:共建行业生态、影院市场拓展、票房数据互通、优质内容合作以及发行资源整合。”
不管是哪一点,听起来都会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在场众人也变得认真了起来,仔细聆听双方合作的细则。
李洪昌道:“第一项,共建行业生态。
关于安华专利呈现出来的光影放映技术,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下发至影院的放映人员。
不是每一个放映人员都是技术性人材,目前数字电影行业这方面的人才也十分稀缺。
因此,放映人员按照灯光标准去设定放映参数然后放映,如若放映过程中出现差错,影院服务器会反馈数据给总部;
总部的技术团队及时修改放映标准再反馈给影院的放映人员,放映人员修复参数后让放映的光效符合这部电影的一个灯光标准,以保证放映技术的完善。
这其中的流程涉及到了网络传播速度,以及的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所以大家会发现,华夏今典原本侵权的20家影院,都处在首都附近省份地区。
这是因为数字信号远距离传播速度缓的原因,以及服务器集群在首都总部的缘故造成的局面。
如果给每一家影院乃至每一个影厅都布置一个高性能独立服务器,那成本造价就太高了,不符合当今行业的发展生态。”
很多人只听懂了大概,继续聆听下文。
“按这样的模式布局并推广安华的放映技术,使之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势必要在各地区成立一家技术部门或公司,才能有效的保障安华放映技术在以后全面有效,且尽善尽美的提供放映服务。
于此,在这项合作中,双方会以合资的形式,以几个邻近的省份为一个服务区,以辐射全国为目标,会陆续在全国各区域成立一家放映技术的后勤保障服务公司,以保障放映技术的服务与推广。
在双方的商议下,既然是以推动行业发展为合作驱动,那不管未来有多少家影院加盟双方院线,针对放映技术的后勤保障方面,我们都会提供免费服务,永不收费。”
全场响起一片掌声,这么一说,让很多人也明白了这个合作是什么个情况。
有些人不懂这方面的事,但就冲那句“永不收费”也必须要送上掌声,点一个赞。
华逸尘拿起话筒,说道:“安华方面,会从放映服务收集的数据中,不断的改良和升级软件、优化放映技术与方案,给予观众市场更好的观影体验。
与此同时,通过这场发布会和媒体朋友们的报道和传播,也希望全国的有志之士、涉及软件和服务器数据维护方面的人才,可以加入我们的这项合作,也是加入进这份事业。
或以简历投递的方式,或是直接上我们双方任何一家公司来了解岗位信息,我安华和华夏今典对有兴趣入影视行业的优秀之才随时敞开大门。”
以公益的形式来保障放映技术的推广和服务,双方为推动行业的发展做一份贡献。
而安华方面,再以影院放映的数据反馈为潜在回报,让专利的技术性和创意性不断优化,也是让安华的专利优势一直在行业中保持遥遥领先。
这就是这项合作中,华逸尘想要达成的预期效果。
同样的,这也是一个行业新生态。
放映技术后勤保障这个环节,是胶片电影行业中不存在的。
除此外,只要有越来越多的影院加盟或习惯于安华的放映技术,那安华的这个专利就会成为一个行业标准。
用不了几年,安华在行业中的话语权自然会水涨船高。
华逸尘补充道:“待这项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落实,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运作流程与服务模式,我在此承诺,安华的专利届时会向全行业开放。”
听了这话,又是一阵掌声响起。
而只有那些院线资本们苦笑,这话听起来是那么回事,但等华逸尘把这项合作落实后,估计安华已是他们追之不及的存在。
恰如之前他们的预料一样,华逸尘只是很委婉的告诉他们:“各位同行别急,我通过合作先垄断一些时日,到时候会给你们开放专利的。”
这时,又听华逸尘娓娓道来。
“合作的第二项,影院市场拓展。
安华院线自06年以一家影院为发展基础至今,通过这两年不断的探索市场、创新技术、运营与商圈联动,已经拥有了成熟的运作体系与长远规划。
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以目前旗下五家影院为拓展市场的开始,将从六月份跟随华夏今典院线的发展脚步,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与华夏今典并肩推动行业与市场的发展。”
话音刚落,李洪昌接过话茬,补充要点。
“在安华院线扩大产业规模的过程中,我华夏今典院线会大力支持,给予安华所需要的行业资源,为安华的发展护航,亦是为华夏今典能有一位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做长远的发展规划。”
投资人们眼睛亮了,院线资本们心里苦了。
安华跟随华夏今典的脚步发展?
听不懂的人就听个热闹罢,听懂了的人在心里直呼一声:“安华要起飞!”
关于影院,还是那个问题。
但凡搞过影院、懂点行道或是开过门店的人都门清,开影院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三大部门:消防、环保和卫生。
除了这三大审核关卡,还有三大文化渠道上的关卡:电影局、电影监管办和文旅。
所以说,安华跟随华夏今典的脚步发展,目的就非常清晰。
华夏今典在全国各地目前有70家影院,那安华扩展规模就把影院开到这70家影院所在的不用的城市就行了。
因为这70家影院所在的不同城市的关卡,已经被华夏今典打通了。
安华顺风而去,一路绿灯,这不是起飞是什么?
叶宁和侯志平等人,在心中直道华逸尘这一步棋走得够聪明。
他们又摇头叹气,这项合作一旦搞下去,其中不知节省多少时间和麻烦。
拿到7个亿肥得流油的安华,现在看它只有5家影院,说不定一年以后就是50家规模的庞然大物。
然则,这对于投资人们而言,无疑是对安华信心大涨的好事。
“6月1号,我会启动一场关于安华院线扩展规模的商业大会,如果在场的朋友们有感兴趣的,可以联系我或者是来我公司了解情况。”
听到华逸尘的话,在场的不少老板们心中一动。
把合作前的安华优势,加上合作后的安华优势聚集起来,此刻的安华就是行业中的独角兽。
投资加盟!
必须要投资加盟!
投资人和行业老板们,目光中浮现出浓浓的兴趣和激情。
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加盟安华将是入场这个行业的最佳契机。
第324章 新的阶段拉开序幕
合作的五项说了两项,透露出来的情况跟自己没有切身利益关系的人,当做看热闹的同时也多少从中看清点行业即将会有所改变的形势。
而情况跟自己有切身利益关系的行业人士,则把两项合作表达出来的东西铭记与细品,试图解读到有利于自身更深的隐秘信息。
而当李洪昌拿起话筒时,在场众人的目光又聚焦于他的身上。
“第三项,票房数据互通。
当下互联网正在快速发展,国内的网民已朝3亿的规模奔进,线上消费的市场规模不容小觑。
其便捷性与及时性,也隐隐表明在这个时代的浪潮下,电影线上票务模块将是大势所趋的消费模式。
华夏今典顺应时代的发展,将于六月份开始,旗下所有影院会陆续接入安华线上票务体系,完善与整合华夏今典的售票运营方面的发展大框架。
通过线上票房数据互通的票务渠道,华夏今典与安华双方,将深入的探索与挖掘消费市场和电影市场,为观众带来更优化的服务与体验。”
听到这番话,在场众人没特别的感觉,只以为是一个很正常的合作项。
惟有叶宁等院线资本们脸色有所变化,在复杂的心绪中暗暗叹道:“在票务网这块,华逸尘又在给自己增加筹码了。”
华夏今典的规模占据行业份额近30%,这样的体量加盟安华票务网,势必会给观众市场的购票途径和习惯带来巨大的改变。
随着安华自身发展起来后,这个改变的程度和影响会更大。
当大体量的观众习惯于安华票务网后,发现票务网上没万达影院、大地影院的票卖,那客流就只会大批量的流入安华和华夏今典。
如此情形下,华逸尘也无需再用专利为筹码了。
为了引流和经营,他们只能顺应市场,主动加盟。
而华逸尘手上的专利,会让他更有主动权,凭此来找他们置换别的利益。
这对他们来说,又是一个打击。
安茜从旁睨了一眼,把那几位同行脸上的细微变化看在眼里。
不知他们联想到了什么,以至于他们的脸色稍有难堪。
如果让她知道同行们的想法的话,那她只能说他们没看到点子上。
1月份安华院线成立的发布会上,就有电影市场监管办的领导提问,问过华逸尘线上售票的监管问题,也提过让安华票务网成为官方制定监管标准的工具一事。
安华目前只有5家影院,能提供的数据和可参考的元素,远不够制定行业监管标准的范畴。
可如果把华夏今典旗下那70家影院接入,那海量的数据就足够领导们观察与定规了。
这才是这项合作的深层次意义。
只不过这不能明说,若说出来就等同于光明正大告诉行业,安华和华夏今典要在规范售票与票房统计上制定标准了,这传出去就会有很大影响,不太好。
安茜看着华逸尘拿起话筒,听他接着说第四项合作。
“第四项,优质内容合作。
针对这一合作项,安华与华夏今典,将联合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共同推出一个数字电影扶持项目。
项目具体的扶持,我简单说几句。
如果有好的内容创意,我们可以帮你请编剧;
如果有好的剧本,我们可以帮你找导演并建组;
如有已有剧组,那我们可以给你投资;
如果有了成片,安华和华夏今典可以为你垫资宣发,且双方院线共同给予排片支持。
该项目旨在于培养数字电影行业人才,以及优秀的电影作品,进而推动与助力行业的发展,预计会在明年初推行。
届时,欢迎有梦想、有内容、有创新的制片人、导演、编剧等有志之士,前来找我们共同探讨属于我们国家文化的电影艺术。”
“哗”的一声,全场响起了轰鸣般的掌声。
如何保证剧本质量、如何建组、如何找发行去宣传、如何上院线等等,这一连串流程才是电影创作与内容输出的崎岖难关。
即便是大导都不能保证这一连串流程顺利进行,更遑论行业中下层的大批创作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