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就一边缘人物,法院上门取证的关键阶段了,他背后的今典集团还没插手,看样子也没告诉他任何事情,保不齐何国华就是一枚弃子。”
和安茜通完电话后,华逸尘微皱眉头陷入沉思。
关键阶段今典集团不出手,何国华是一枚弃子?
他根据局势下意识说出来的这番话,忽然让他感到有些不对劲。
今典集团背后肯定有文化政治力量支持的,不然也发展不到几百亿资产的规模。
他和安茜背后有两校为核心的文化圈支持,这在行业中不算什么秘密。
两家企业的总部都在首都,背后支持的领导有重复的人物也是很正常的情况。
如此情形,就像他们之前的推论,今典集团肯定明确这盘棋,和他安华一样是核心的旗子。
双方在这场官司中的碰撞,都是为了满足背后力量的政治目的,本质上没有对错与黑白,都是为了推动数字电影行业的发展。
明晰了这么个情况,再看华夏今典院线。
是谁把华夏今典发展成行业龙头的?何国华。
没有何国华,华夏今典在行业中也不会独占鳌头。
即使何国华只是院线股东,被股东会或是集团董事会提上去的董事长,但能把院线发展成龙头,带领院线赚大钱,这商业上的能力毋庸置疑。
然而,时至如今,何国华表现得一点都不了解情况似的,还用通稿来进行舆论反制。
但凡何国华了解舆论是官方发动的,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这么干。
华逸尘因此很笃定,何国华到现在也什么都不清楚。
而今典集团到如今关键阶段仍不出手,仍不帮何国华一把,那无疑何国华就是一枚弃子。
但这么一个也算很有能力的人,就这样被当成弃子了?
这里头总有个原因才对,偌大一个集团不可能无缘无故针对一个能带他们赚钱的人。
华逸尘之前没思考到这一块,到而今局势较为明朗的阶段才联想到这个疑惑。
在他想来,要么是集团内部斗争,要么是何国华本身有什么问题。
华逸尘也想不清楚,也许整个事情结束后会给他一个答案。
但他没有想到,法院上门取证一段时日后,即将步入五月了,何国华竟亲自打了一个电话过来。
……
“经过法院技术团队的软件代码模块对比,华夏今典院线的光影软件满足《专利法》第二条,属于等同原则下的侵权行为。
至于是否故意侵权,是否情节严重,最终是否满足《专利法》第七十一条第三点,需进行盈利倍数赔偿,法院会进行研判。
在研判过程中,给予双方最后一次私下调解的机会。
如果调解还未达成,法院会择日开庭宣布判决。
届时,任何一方都不能有异议,如有异议需另行上诉,上诉未果则需按法律法规行事,完成法院的判决结果。
现在,双方耐心等待法院的传唤,在传唤前若私下达成调解,请第一时间上报法院,法院经核实后会视情况予以撤案。”
法院方经过一段时日的取证,同一时间在两边的公司对当事人宣布了取证结果。
华逸尘自然是很高兴的,他只需等待法院研判出来的赔偿方案就行了。
却没想到,何国华打来一个电话。
“华总。”
“何总?”
“找个时间,我们单独聊一聊?”
华逸尘目露诧异,但心下又能理解。
何国华找他要么说赔偿的事,要么说利于华夏今典发展的事。
除此之外,他想不到别的理由了。
他想起近年来跟何国华的几次碰面,何国华每次都是高高在上、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样子。
他也倒想看看,这下的何国华面对他将会是怎样的态度。
“那就明天吧。”
“好,我找个地方给华总发短信。”
第316章 茶馆话事
灰蒙蒙的天色,淅沥沥的小雨。
HD区不怎么起眼的一条小巷,来往的路人都撑着雨伞或穿着雨衣前行。
一座装修看起来很简朴的茶馆,内部却别有乾坤,小桥流水、古色古香,极尽奢华。
二楼包间,两个人在茶盘前对坐。
华逸尘应约而来,脸色沉静地看着对面的何国华手上的动作。
何国华在沏茶,温杯、投茶、润茶、冲泡,动作不急不慢却又行云流水,一看便知是茶道老手。
不多时,何国华给华逸尘递去一杯茶,“宋代的陶瓷,钱塘的龙井,结合起来别有一番韵味,华总尝尝。”
华逸尘接过杯子,特意打量一眼所谓宋代的陶瓷杯,看不出什么名堂,“阅历尚浅,不懂茶,我平常都只喝白开水,何总挑这地方恐怕要看错人了。”
何国华听了,哑然失笑。
他多少抱有一丝炫下茶道的意图,没想到华逸尘不按套路出牌,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他也不做纠缠,缓缓开口道:“院线再怎么发展,也要看影院数量的规模,惟有体量才能带来质变。”
华逸尘虽不知他具体要说什么,但也轻点下额头,附和道:“这话不假。”
何国华接着说道:“而影院的生存,本质上则依赖于内容,也就是电影。”
华逸尘没接话,不动声色地看着他,等他下文。
“着眼于胶片电影。”何国华看着华逸尘,说道:“现如今传统市场多以第五代导演为主流,胶片电影的票房每年都由他们那些人贡献一半以上。”
华逸尘道:“抛开其他因素不谈,也只有他们第五代导演的电影能通过票房赚钱。”
“嗯,确实。”何国华道,“资本青睐他们,发行商也愿意为他们的电影垫资发行,一来二去慢慢就形成一个资源垄断的圈子,大导一直是大导,多年来也没几个新导演冒头。”
华逸尘喝了口茶,有点涩,喝不来。
他放下茶杯,说道:“传统市场最大的隐形资本是胶片厂的老板,一部电影想要大规模上映就要印制几万份不止的胶片,这发行的硬性成本随随便便就是小几千万。
投资商又只投拍摄和后期,胶片发行的成本不关投资商的事,由导演自己负责。
新人导演能拉到投资还不行,这发行上的硬性成本才是最头痛的事,也是阻碍新导演出头的最大难关。
而发行资本又信赖大导,愿意给大导的电影垫资买胶片发行,至于新导演想垫资发行?基本上是有多远滚多远。
所以才造成了何总所言,大导一直是大导,多年来也没几个新导演冒头。”
何国华抿了一口茶,缓缓点着头。
“华总说得鞭辟入里。任由传统行业发展下去,这个现象也会一直延续下去。”
“所以国家要推动数字电影行业嘛,不需要胶片,也就免去了发行上的硬性成本,整个行业结构也因此改变,从电影生产链的源头降低了导演入行的门槛。”
“可如此一来,传统行业那资本圈的垄断性质被打破,在发行上无法掌控这个行业了,传统资本既得利益受损,那些大导在行业中的地位也会堪忧。”
华逸尘静默了下,品了品这番话。
“发行资本通过大导赚钱,大导通过发行资本有了发行胶片的渠道,然后就有了带动中下层导演的资源。
小导演跟中层导演混,中层导演跟大导演混,而大导演则有介绍发行渠道的话语权。
然而这话语权在数字电影行业无效,换而言之如果那些大导进入数字电影行业,他们的行业地位会有所下降。
这也是国家推动数字电影发展三年了,几乎没有大导进入这个行业的原因,都是固步自封、圈地自萌的货色。”
何国华嘴角微扬,固步自封?圈地自萌?
到底是年轻人,说骂就骂,不带一丝委婉。
“也正是如此,大导没进我们这个新兴行业,那些以他们为圈子的中下层导演也就没来,或者说少之又少。
华总肯定也清楚,这几年的数字电影,多是半道入行的导演,非学院派的导演,或是以此为爱好和梦想的那类纯新人拍的。
质量低得可怜,数量也少得可怜,还是拿着国家补贴在拍,缺乏行业本身的活力和动力。
如此情形,我们这个数字电影行业,想要快速发展起来就太费时间了,也太被动了。
电影没发展起来,相应的,影院自然也难以快速发展。”
华逸尘微挑眉头,听出了何国华的话里有话。
“所以呢,何总想说什么?”
“要解决影院发展的事,就要解决数字电影的事;
要解决数字电影的事,首先要解决导演和制作公司;
要解决导演和制作公司,就要解决资金投入的问题。
然而,市场规模就这么大,投资商也都不是傻子,肉眼可见的赚不到几个钱,为什么要投?”
华逸尘看着有稍许激动的何国华,隐隐觉得他要说重点了。
何国华往椅背靠了靠,跟华逸尘相视着,说出问题的解决方式。
“05年的时候,针对这个问题我想出了一个办法。
把电影项目的投资份额分为多块,让投资商逐层溢价转卖。
总算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促使我华夏今典成为了如今的行业龙头。”
华逸尘眼睛一眯,一抹恍然之色闪烁而过,继而微微一笑。
“导演和制作公司有投资,代表已经得利;
投资商拿到投资份额溢价转卖,代表第一级的投资商必赚。
第二级的投资人如果能再转卖出去,同样代表必赚。
简而言之,一个电影项目还没开始制作,甚至可能立项都没立,导演、制作公司和一级投资商就已经收回了成本并赚到了钱。
按照何总的这个投资方式,任何一部电影即便票房为0,幕后第一层的圈子都百分百赚钱。”
何国华微微颔首,怡然自得的模样。
华逸尘眼角上扬,看着何国华道:“何总玩的是电影金融化,把投资份额当股票一样一级一级卖下去。”
“华总认为此方法如何?”何国华问道。
华逸尘翘起二郎腿,淡笑道:“不怕出事吗?”
“出事?”何国华抬了抬眉头,“实实在在经过备案的项目,不是传销;
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一部电影的票房是多少,投资份额无论溢价多少都有其合理性,不涉非法集资;
既不犯法也不违规,华总难道担心的是有资本参与其中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