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总,对于安华院线的成立,和发布会上华总说的那些话,你有什么看法?”
韩三坪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一边下楼梯,一边缓缓开口回答记者的问题。
“华逸尘既是优秀的青年企业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影视制作人,还是一位具有艺术开创性的影视制片人,是专业性、行业性、市场性都具备高素养、前瞻性的青年才俊。
这样的人物,是在行业中少之又少的。
而像他这样年轻的,更是在行业中独一份。
所以,我从华逸尘华总身上看到了电影行业的新生力量,这股力量呈现的是这个行业的全新面貌,在他身上我也看到了对行业未来发展上的信心。”
韩三坪对华逸尘的评价很高,也让记者们收获一份可大力报道的素材。
“周总,你有什么看法呢?”
面对记者的转向,周宝林同样面露赞赏之色。
“影院+教育,影院+文旅,影院+商圈,影院+票务网,正如互联网行业提出的“互联网+”,安华也有属于自己开创出来的“影院+”。
在我看来,虽然安华目前才崭露头角,但它的发展模式与发展规划,是当下数字电影行业中,产业布局最完善的企业。
而且安华院线在技术创新、市场运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行业乃至于国企院线借鉴和学习。”
每一位领导对安华和华逸尘的评价都很高,这皆源自于华逸尘在发布会上的优异表现。
在媒体记者们看来,这场发布会很是不同。
前有领导问话,后有他们这些媒体问答,看起来是较为正常的环节,但问的问题和回答的东西无一不是能引发行业探讨的事物。
在如此高端的对答中,回答一切问题的都是华逸尘,一个年仅24岁的年轻人。
一旦把这场发布会宣传出去,整个行业或许都将会把目光聚焦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并记住他的名字。
再加上安华要对华夏今典的起诉事件,这场发布会又如同是一个造势的铺垫,后续舆论或将把华逸尘再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这给他们媒体的感觉,仿佛是有一股力量要在行业中树立标杆。
正如传统影院发展之初,出了个韩三坪大刀阔斧搞创新,整合国内电影档期,新添贺岁档为国内强行拉高票房市场上限,再搞点映和首映环节促进行业新活力等等。
也是如此,韩三坪如今成了华影集团这家央企的董事长。
而在当下行业变革之初,在数字电影行业发展之初,好像又有神秘力量在重复这个操作。
而华逸尘,仿佛就是这个操作中的人选。
但具体情况如何尚未确定,一切都要看后续的行业变局中如何变换。
只是在此刻的媒体记者们的心中,这场发布会虽未对他们明确什么,但宣传安华和华逸尘,在这一刻就如同政治正确般默契地达成了一个共识。
楼上会议厅的落地窗前,窗帘被拉开了一道缝隙。
华逸尘站立窗前,透过缝隙俯瞰楼下的嘉宾离去的景象,与记者随意找人采访的画面。
“这发布会搞的,安安心心发展的愿景彻底被打破。
以后行业但凡有什么变动,保不齐那些媒体一个两个的都要来找我采访。
我特娘的就一个纯幕后,这下彻底站到台前去了,得一愁。”
安茜和刘晓莉在后走来,听到这番话后不禁微笑。
“你想要依靠这些背景做强做大,这些背景自然也有他们的需求,无非就是礼尚往来,你只需要知道这是对你有利的,这就够了。”
刘晓莉来到华逸尘右边,说了一番话予以宽慰。
安茜来到华逸尘的左边,抬起右手搭上华逸尘的左肩。
“想那么多干嘛,我们发展我们自己的事业就好了嘛。”
说罢,她把华逸尘只拉开一道缝隙的窗帘,“刷”的一下拉开了大半。
进入二月的温煦阳光洒了进来,照在了华逸尘隐有淡淡忧虑的脸上,让他转瞬间舒缓了神色。
“走吧,明天除夕了,你们两个家伙陪我去买菜去。”
“走叭。”
听到妈妈的话,安茜捏了捏华逸尘的肩,意图让华逸尘从愁绪和不安中走出来。
华逸尘和煦微笑,转身搂上安茜的肩膀,开朗道:“走。”
在阳光的映照下,一家三口迈步离去,为明天的除夕做准备。
第300章 除夕年夜
安茜其实是想让老妈回武汉陪外婆他们过年的,毕竟她和华逸尘忙他们的事业,倒也不用老妈留下来陪同。
但刘晓莉说:“我走了谁给你们做饭?去年你们在江西住在酒店没法,今年都在首都你们总不可能还要跑去酒店吃年夜饭吧?”
也就是这样,过年就他们三人,两口子陪刘晓莉也去买了大量的食材。
到了第二天除夕,两个人又早早起床,来到“莉莉培训”的楼上搞卫生和帮厨。
团圆的日子就他们三人,兴许是习惯使然,一家三口也不觉得冷清什么,依旧是充满温馨和欢乐的。
忙活了一天,只差最后一道正在煲着的鸡汤。
趁空,经由刘晓莉的提议,两口子和她来到房间里打开电脑连视频。
“唉,一家子都不愉快,难搞。”
QQ视频里,苏慧兰的脸庞在画面中显得不太清晰。
但她愁眉不展的神态依稀可见,和她说出的这么一句话,让两口子感到很是诧异。
“什么情况?”华逸尘问道。
苏慧兰嗑着瓜子,愁苦道:“你奶奶说,老华家就一普通之家,如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算是光耀门庭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
在这里比喻华家出了华逸尘这个优秀后代,走出了怀化这个小地方,在大城市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着实是他们华家的光荣。
“不对吧。”华逸尘却感到莫名其妙,说道:“奶奶小学都没读过,怎么可能说这种话?再说了,这不是好话吗,干嘛还不愉快?”
苏慧兰不理他,丢掉瓜子壳,接着道:“你姑妈说,她和你大伯生的都是女儿,华家就你一个儿子,不禁感叹‘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这句话出自《离骚》,在这里比喻华家男丁一代代雕零,如同美女一样会随年月变得苍白而缺乏生机,再不做点什么那整个华家传承的命运或许就会走向尽头。
华逸尘没怎么听明白,说道:“老娘你别炫你的文化内涵了行不行,有话直说。而且这些都是你说的吧,就我姑姑那初中文化水平,能说出这句话?”
刘晓莉和安茜笑眯眯,对这母子俩的交流方式感到乐趣横生。
苏慧兰依旧不理会儿子,自顾自又说道:“你爸爸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出自《荀子》,在这里承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表明优秀之人虽出众,但违背传宗接代的自然规律,从宏观自然角度看,有违常规。
华逸尘听不懂,无奈扶额道:“你有什么话就说,别这么神神叨叨的好吗?”
苏慧兰不动声色,意味深长地道:“我以前去算过命,算命的人说华家‘四代同堂即昌’,如今到你这里是三代,所以你懂的。”
“哈哈哈!”刘晓莉哈哈大笑,冲屏幕中的苏慧兰竖起大拇指,说道:“慧兰你厉害,这催婚催得太有水平了!”
安茜把双手撑在桌面上,低着头乐不可支,一个劲地欢笑。
华逸尘很是无语,这老娘绕了半天原来是讲这个。
他冲安茜道:“就看看这编排,从奶奶到姑姑到爸爸再到自己的表达,层次分明又逻辑缜密,文化内涵环环相扣,这对你导演的创作上是会有帮助的,跟你婆婆娘好生学一下。”
听他这么一说,屏幕里的苏慧兰也绷不住了,放声笑了起来。
屏幕前屏幕里欢快一时,这两家子合在一起总是这么的快乐且有趣。
紧接着,老爸华友骏、奶奶、大伯、姑妈和两个姐姐都围了过来看安茜。
向来不怯场的安茜,这会儿不好意思地局促起脸色,听从华逸尘的介绍接连给家人们打了个招呼后闭嘴不言,乖巧地坐在华逸尘旁边供人欣赏。
刘晓莉也是第一次见华家的人,代表安茜与他们热情地打了几番交道,对于华奶奶让他们有空去怀化玩的邀请,乐呵呵地应了声“好”。
最后,老爸华友骏说道:“两年都没回家了,明年过年把茜茜带回家来弥补你的孝心。”
大姐在旁笑嘻嘻道:“如果是一个人的话,那就别回来了。”
“卧槽。”华逸尘被大姐这话弄得猝不及防,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家人们倒也不以为意,看华逸尘破防了,都不禁欢乐满堂。
在华逸尘的主导下,母女俩与华家人的初次见面开心地结束。
虽然是隔空见面,但也算是为往后去湖南上门拜访做个事先准备。
连线武汉那边,小姨周文琼也传来类似华爸爸的话:“到底是男朋友重要啊,为了陪他都不回家过年了,明年把小华带过来上门,不然我们有意见了哈。”
安茜无奈摇头,说道:“华逸尘家里人让我明年去他们家,你们又让华逸尘明年跟我回武汉,要不你们两家长辈先商量好行吗?”
“啊?”视频里周文琼诧异地挑眉,搞不清状况。
刘晓莉说了一番刚才跟华家连线的情况后,周文琼这才反应了过来。
“没事,先上哪家都无所谓。”外婆大气发言。
华逸尘跟安茜娘家人逐个打招呼,家人们各个都欣然回应。
刘晓莉看了看时间,预估鸡汤煲得差不多了,便说道:“先这样吧,我们这边先吃饭了。”
“好,我们这边也要吃饭了。”周文琼道。
这时,只见在椅子背后的外婆道:“祝你们除夕快乐,一切顺遂。也祝你们小两口……”
外婆停顿了下,旋即拍手扭腰地唱歌:“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呀……”
只是一瞬,屏幕前的一家三口,和屏幕里的一大家子人哄堂大笑。
这外婆也是个喜剧人。
除夕这日,两边家人的举止表达都情绪高涨。
这也是在这喜庆的过年氛围的烘托中,最是由衷的且纯粹的表达对彼此的祝愿,和对小两口这两个家中晚辈尽早成家的殷切期盼。
不过,对于两口子而言,如今他们的事业蓝图正蓄势待进,他们也有强烈预感在今年就会爆发并进入下一个事业大阶段。
对于成家的事,他们目前也都暂时抱以顺其自然的态度来看待,等忙完了再说。
“来来来,除夕快乐!”
“除夕快乐!”
除夕团圆饭,一家三口举杯欢庆。
有来自两边家人的祝福,这份喜上加喜的心情,让他们即使只有三人共庆除夕夜也不觉冷清,温馨依旧、和谐非常。
酒过三巡,并未喝多。
他们一起收拾碗筷、把剩下的佳肴放冰箱,又去厨房合力清理。
沙发上,他们看了一出且看且珍惜的春晚。
只不过春晚还没看完,安茜就兴奋地行动了起来。
“快快快,上天台!”
安茜拿了一台相机,叫唤着华逸尘和老妈一起上这栋楼的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