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有点美剧的意思,但新闻剧评也说得没错,算是中式美剧。
这赛道好啊,扒几部美剧本土化一下不就是现成的了?”
于证脑子很灵活,想到了一个在新赛道上发展的思路。
“也不行,文化差异太大,本土化还是有难度。”
于证又否定了这一点,就算是去扒美剧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为什么要扒美剧?《重见天日》不也能扒吗!”
于证眼睛一亮,国内有了一部新赛道的火热剧,证明了它的商业价值。
那干嘛还要扒国外的,简直有毛病!
这一刻,于证又找到了一个模仿的目标。
北电学院。
下课铃声响起,表演班的许晓丹老师收拾着课本。
班上的学生们也动了起来,结束了一天的学业,该回宿舍的回宿舍,该泡妞的泡妞,该干嘛干嘛。
许晓丹收拾好课本后,没第一时间喊“下课”走人,而是把含笑的目光放在了杨蜜、袁珊珊等人的身上。
“说一个好消息,我们的袁珊珊、杨蜜、景超、王仁军和焦俊燕同学,出演的剧作《重见天日》出类拔萃,成绩大好。
开播的收视率在全国就已经破5个点,同档期目前排名第四,但毕竟是才开播,也有厚积薄发的很大可能。
就按这个收视的话,放在去年也是全国前十五的水准,非常不错,可喜可贺。
恭喜,你们的事业即将蒸蒸日上。
我们这届北电表演班在校期间就培养出了数名优秀演员,这也是我们共同的荣光。”
许晓丹拍起手来,“鼓掌!”
全班同学鼓起掌来,笑着看向袁珊珊等人。
这部剧地面频道收视超高的情况,他们早就知晓。
现听老师说上星依旧延续了好的成绩,他们并不太意外。
但羡慕是难免的,谁不希望尽早就火呢?
只是,美导没选择他们,这就只能怪运气不佳了。
杨蜜、袁珊珊和焦俊燕等人喜笑颜开,心里头很是爽快。
既开了工作室带来了事业的新起航,又有华哥和安导给了长期影视资源以安身立命,还有一个不错的经纪人要签代理约,现在作品又面向全国火。
人逢喜事精神爽,他们当下的心情和状态完美诠释了这句话。
同一时刻,楼上的导演班却是传来一阵哀嚎。
“《重见天日》是很创新的一部作品,如今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安茜同学也是为我们这届北电导演班长脸了。
安茜也已经站在你们前列了,而你们作为男生,全体被一个女生吊打也不好意思吧?
宿舍也好,你们自己在外的住房也罢,都是有电视机的,周末都去看看这部剧学点东西。
暑假之前,以论文的形式交一篇4000字的观后感给我,以镜头、画面、光影设计等专业元素为主题。”
“不要啊”
听到周新霞布置的任务,全体男生恶龙咆哮,满脸大大的抗拒。
让他们搞摄影,让他们去拍小短片交作业都行。
写论文?保管坐在电脑面前一天也写不出50个字。
然而,就因为一部《重见天日》,让他们写4000字的观后感论文?
“美导你做点好事吧!”
“美导,再也不爱了!”
“美导,以后你拍的剧不要给周老师看!”
“对对对,以后美导的剧但凡播出,就去周老师家里关电闸!”
“嘿嘿嘿!”周新霞听学生们越说越离谱,哭笑不得。
安茜坐在座位上捂着嘴,一副乐不可支的欢颜模样。
“下课!”
听到周新霞放话,安茜拿起包包和课本就走人,避免再被同学们吐槽。
只不过,避过了同学,却是没逃过同校生的围捧。
“美导厉害,开播就大火!”03级表演班的叶一茜竖起大拇指。
“安导,以后缺角色找我呗。”06级表演班的高叶路过道。
“美导,看我行不行。”06级表演班的朱一龙拍了拍胸口。
安茜忍俊不禁,下楼的脚步加快。
“别捧别捧,我遭不住。”
“安导!”
杨蜜、袁珊珊等人跟安茜碰面,个个喜滋滋的模样。
“明天记得进棚跟老师们走戏,提前训练一段时间。”
“好!”
安茜快速下楼,一路往校门口走去。
路过的校友也纷纷给她打招呼,搞得她彻底成了北电的风云人物。
“砰。”安茜上车关门,松了一口气道,“当导演比当演员在业内更受青睐,我算是在学校里体验了一把这样的感觉。”
华逸尘微微一笑,发动车子驶离校门口。
“预算已经做好了,投资和赞助会也定好了。”
“邀请了那些老总了?”
“嗯。”
“OK,那就快点把事情搞定就开机!”
第246章 轻松拿下
《重见天日》第二季还在上星播出,第三季就要拉投资和赞助准备开机。
被邀约到的各地老板们很惊讶,但转而又都抱以很大的兴趣或惊喜。
对于赞助商们而言,那六位第二季的广告商在江西所获的成果,经由杨红秋特意告知,也有那六位老板回首都在参与杨红秋的商业聚会上表明了一份情况后,各自都对这份商业模式予以信赖与急切参与的心。
就像王志友之前所说,好些赞助商都上门来问,华三千第三季的项目什么时候搞,纵使青红中天有别的项目可赞助,但不少老板更信任《重见天日》,也是更相信推出这份商业模式的华三千和安美导。
而对于投资商们来说,已获成功的系列剧本就投资风险低,更何况制片方和江西台有稳固的合作关系,不说方悦萍、郭杨和潘京田这三位老熟人,其余新邀的投资商们也都兴趣倍至。
好的项目,自然受资本们青睐。
如今项目临门,各都看了看邮件里的资料信息,得知投资与赞助的大概情况,估摸了一个出资预期。
经过一些天的准备,从全国各地向首都汇聚而来。
香格里拉酒店。
造型别致的水晶吊灯自穹顶垂落,光芒耀眼而辉煌。
壁上的画作添了艺术氛围,精美的地毯多出一丝高雅。
桌椅由顶级材质打造,线条流畅,雕花精致,从细节处诠释着低调而极致的奢华。
会厅不大,格调尽全。
在场二十来位男男女女坐着,平均年龄三十岁往上,都把目光望向台上的那位姑娘。
当下是投资会,在坐的都是投资商,由安茜这位总导演主持。
“第三季的大致情况诸位老总了解了,那么接下来我们直接上数据。”
安茜俏丽着脸色,冲操控电脑的规划部的人眼神示意了下。
在众位老板的注视下,ppt中罗列出一系列的版权收入数据。
发行与复制音像版权买断三年,1620万。
地面频道电视播放权买断三年,2268万。
卫视频道独播版权买断三年,3600万。
第二季当前版权售出额7488万,投资制作成本950万。
“哗”的一声,现场一片哗然。
单看售出额和成本其中一个数据并不如何,但成本和收入两个数据放一起看就有点离谱。
这收益比看起来太爽了。
而且这还是第一轮。
就靠这第二季的汤汤水水,就足以令一些小公司、小作坊一路躺平也饿不死。
在场老板们不由看向前头三人,方悦萍、郭杨和潘京田。
不知道这三人当初投资占比多少,就拿10%来算,投资95万,一年后回报748万,这特么比金融杠杆还牛逼。
老板们羡慕了,方悦萍三人欢愉了脸色。
“各位老总心里也有数了,我也不再废话,就算把剧说得再是天花乱坠,我想也没有什么比这份数据更有信服力。”
听了安茜这番悦耳的话语,众位老板们不禁微笑。
对于拥有观众市场基础、拥有前作的系列剧,确实不用多说什么废话,把前作的成绩摆出来亮一亮比什么都靠谱。
见此一幕,方悦萍回忆往昔,只觉有趣。
去年的华逸尘和安茜来南昌拉投资,那费劲巴拉来表现自己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只因作品是未知的情况,两个人在业内也没什么成就,只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吸引他们来投资。
时至如今呢,投影上那份成绩一亮相,安茜就算什么都不说,在场的人都会赶上门主动送钱。
再念及安茜在江西宣传的亮眼表现,一如当初廖伟廖总对她的评价,迟早是行业里的风云人物。
ppt切换,来到了投资总额详情内容。
老板们来了精神,结合手上的资料琢磨了起来。
各项资金预算林林种种,没人会去细看,包装这玩意混这行业的人懂得都懂。
只看总额3000万,根据这个数去判断投资与收益预期就行了。
其中江西台已经占股10%,青葱岁月占股50%,只剩40%开放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