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点上倒不用担心,就在这个玩枪玩格斗的角色上,吴京显然秒杀杜醇。
华逸尘嘴角微微上扬,想到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第三季的故事是彻彻底底的群像,六大主演逃出海底实验大楼后,被大楼爆破的冲击海浪冲散,导致主角团两两一组,分散在海底世界的三个势力范围中。
袁珊珊和王仁军一组,负责轻喜剧,带点搞笑,活跃电视剧气氛。
景超和焦俊燕一组,两个稳重的人负责玩智商,智斗恶势力。
原本杨蜜是和杜醇一组的,不搞笑也不玩智商,一路冷酷到底,一路打打杀杀到底。
三条群像线,三种冒险闯关的氛围,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
然后主角团汇合,内核在于团队团结的力量,突破恶势力追杀圈,捣毁幕后黑手的基地,同样突出一个‘重见天日’。”
大家轻点额头,包括吴京在内,都是看过剧本大纲的。
相比第一季只在一层楼层的场景,第二季则是一整栋建筑。
而当下的第三季,则扩充到了海底世界的三大势力加一个幕后黑手的基地场景,更宏大了。
除了场景外,故事结构紧随第二季,也很巧妙的变成了集中在不同主角身上的群像,能够用分镜头更好的塑造角色的特性,让人物升华且更加饱满。
该搞笑的搞笑,该高智商的高智商,该打杀的打杀,通过不同的打击反派的方式,给予观众不同的爽感。
然后让主角团汇合,把前中期不同的爽感结合在一起爆发。
以故事内核“团结作战”为底,更进一步塑造主角团缺一不可的灵魂,让这部系列剧更加深入人心,也会让观众对这六个角色更加的喜爱。
华逸尘接着开口,说出他想到的好玩的事。
“对于新角色我有一个提议,杨蜜的角色叫冷秋嘛,观众对这个飒爽的女角色很喜欢。
为了让新角色以更快的时间被观众接受并喜欢,我认为新角色可以以兄妹的方式呈现,也就是新角色是冷秋的哥哥,被冷秋偶遇到了,并加入了团队。
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冷锋。”
冷锋,这不是《战狼》吗?
安茜捂着嘴笑了起来,被华逸尘这个人物联动的想法逗乐了。
说是巧合也好,说是缘分也罢,这听起来属实是很奇妙的。
杨蜜的角色名正好叫冷秋,来一个哥哥叫冷锋有什么不对吗?
最主要的是,这个新角色本来就是枪械与格斗一体的,是酷帅的,冷锋这个名气就非常契合。
“华总这个点子很好,用关系羁绊的方式加速凝聚观众的好感观。”杨文斌不懂两口子的乐趣,只对华逸尘的想法表示十分的认可。
“冷锋。”吴京想了想,赞同地点头,“这名字帅,我喜欢。”
郭晓峰和黄磊自是没意见,不作声地表达一份认同。
“要怎么改动?麻烦吗?”华逸尘问道。
杨文斌轻松回答:“就改下第一集的剧情,还有全剧本的人物称呼,三天搞定。”
华逸尘看向吴京:“吴京老师,既然你们沟通过了,那我这边就不多费口舌了,如果现在就确定加盟的话,那我就让文学部改剧本了,其余方面也要顺势运作起来了。”
“没问题。”吴京言简意赅,很是爽快。
安茜邀请道:“我们去吃个饭吧,把其余导演组的老师叫来,大家一起碰个面。”
就这样,众人纷纷起身走出了办公室。
第240章 导演组与项目启动
吴京的加盟,对于两口子来说算是惊喜。
虽然和安茜有师兄妹这层关系在,但总归是第二季的成绩好,以及上星播出的发展态势好,才能吸引到他愿意暂时放弃香江的事前来加盟。
这也说明,公司电视方面的事业打开了圈内局面。
安茜本就想去找一位动作指导的,第二季只需要为杨蜜一个人设计点动作,她还能应付。
第三季六个人物都或多或少有些特技动作,那她就有点捉襟见肘了,主要是也没那份精力。
如今吴京作为动作导演加盟,那动作方面的戏有人指导了,不用再找人选了。
“师哥,动作方面的戏就拜托你了,师妹敬你。”
“别客气,我来就是为了这个,积攒一份经验。”
酒桌上,众人洋溢稍许欢快的脸色,看着安茜和吴京的敬酒。
安茜是总导演,负责的是统筹和协调一切。
郭晓峰是执行导演,根据总导演的统筹,坐在监视器前按计划的进行调度与拍摄。
如果没有总导演这个岗位,那剧组里就是执行导演最大,就像前两季的安茜就是最大的执行导演。
总导演这个名头听起来最大,也确实是最大的岗位,但在剧组中多为挂名。
安茜选择作总导演,是因为总导演没必要常驻剧组。
如此,她既有空筹备《仙剑》,又能去学校好好上下课、读下书来充实自己的导演理论,有闲暇的时候还能助力华逸尘发展影院的事。
还有就是,这个总导演的挂名是给投资商和赞助商看的。
毕竟第二季的成功是安茜带来的,若第三季人都没了,保不齐投资商和赞助商那边会有什么想法。
但话说回来,第三季的故事场面很大,协调和调度方面很复杂。
安茜就算常驻剧组,也不一定能搞得定。
公司人事部粗略算了算,这部剧的常驻剧组人员起码在200人以上,若加上群演就更多了,且需要布置场景的大大小小的摄影棚预计有九个。
这一下就从第二季的100人不到及三个棚的情况,复杂了两三倍。
以安茜现在的管理与统筹能力,能不能把一切都协调到位是个未知数。
所以,安茜请来了周新霞,通过撒娇卖萌的方式把自己老师拐进了组,当负责剧组全局调度的艺术总监。
“周老师,我和安茜敬你,万分感谢周老师亲自下场来助力。”
“感谢我最亲爱的老师!”
华逸尘和安茜敬酒,周新霞和颜悦色地端酒碰杯。
黄磊、吴京、郭晓峰互看了一眼,各有些感慨。
让全国电影剪辑协会主席,来担任剧组的艺术总监,这也是没谁了。
总之一句话,这部剧在镜头把控与画面剪辑方面妥了。
有周新霞助力,安茜这个总导演轻松了下来。
有优良的统筹和协调,郭晓峰这个执行导演,和吴京这个动作导演就能效率导戏。
统筹与协调先行,调度与导戏随后,而调度则需要片场副导演亲临现场执行。
“乌导,感谢你的信任,能够加盟《重见天日》第三季的剧组。”
“没有,我也感谢华制片和安导给我一个积攒经验的机会。”
华逸尘和安茜敬酒副导演,乌尔善含笑回敬之。
乌尔善在2009年入选刘德华的“亚洲星引力计划”后,得到了资金支持才开始了他的商业大导之路。
如今的乌尔善只是个小导演,虽然有国际奖项在身,但事业的发展并不顺畅。
两校的导演很多,但没导演拍过科幻剧,且第三季的场面大又多,能否在既定影视风格的情况下调度好片场就让两口子存疑。
乌尔善虽然目前还没什么作品展示出能力,但未来能拍出《封神》系列电影,那说明有这方面的天赋,有大场景和大特效画面的想象力。
两口子让公司的人去联系了下,他考虑了几天就赶过来加盟了。
有了副导在片场调度,摄影组就能效率拍摄,而拍戏的画面除了需要导演视角把控外,最好还要一位专业者从第二视角来审视与把控,避免导演独裁,从而出现漏洞。
这就需要另一个岗位,那就是监制。
“我给各位老师介绍下,这位是我师姐陈祉希,比我大一届,中戏00级表演系的,是一名演员,也是一名制片人,很优秀。”
“很荣幸跟各位老师会面,同时呢,受师弟相邀加盟《重见天日》的监制一职,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点,多多指教。”
经由华逸尘的介绍,陈祉希热情亦有一份荣光地敬酒,众位老师纷纷微笑端杯。
陈祉希,未来国内第一女制片人,经过她手的爆款电影非常多。
虽然如今只制片过两部电视剧,且是成绩不太理想的那种,但制片人的专业性摆在两口子的脑海中。
她能够成功制片出各类爆款电影,那对作品整体的协调与画面的把控能力肯定是有天赋的。
制片人和监制又有共性,像华逸尘作为制片人来定调影视风格,那监制就是根据影视风格来把控每一个拍摄画面,保证拍摄画面跟定调的影视风格一致。
陈祉希是中戏的,亦是需要活计和渠道来提升制片的水平,华逸尘一个电话就把她叫过来了。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我们一起来喝一杯,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协作下,《重见天日》第三季能创造辉煌!”
“干杯!”
安茜举杯放话,在场人齐齐欢悦举杯。
总导演安茜,制片人华逸尘,艺术总监周新霞;
执行导演郭晓峰,动作导演吴京,监制陈祉希;
副导演乌尔善,表演指导兼选角导演黄磊,总编剧杨文斌,美术指导王志友;
摄影指导李子健,画面监控与剪辑指导陆建峰,以及一票音效、录音等一二季的老熟人。
还有彭芷涵人事部人选,跟石玉熙财务部人选,组成的管后勤的制片部。
大圆桌旁这二十来人,构成了《重见天日》第三季的导演组。
规模比第二季又大了不少,工作细分领域也更加专业且凝炼。
……
接下来几天,安茜继续当三好学生。
她在学校上课的同时,也抽空跟吴京和郭晓峰拿着剧本探讨拍摄方面的事。
其余导演组的成员,各自拿着相应的剧本模块,做着入驻摄影棚和开机拍摄的准备。
华逸尘依然坐镇公司,为他们忙活幕后。
杨文斌说话还是靠谱的,说三天内搞定剧本就搞定了。
搞定剧本的第一时间,华逸尘就让彭芷涵拿剧本和项目资料去送审广播局。
审核第一阶段的立项很快,三天的时间就来了过审的通知。
项目立项已成,那方方面面的事就可以进一步运转了。
“人事部按计划租棚,王老师这边也可以着手布置场景了。”
公司会议室里,华逸尘说道,和安茜主持会议。
各部门经理以及从楼上青红中天赶下来的王志友,现身这场会议。
不再像去年第二季的时候,前期统筹是步步为营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