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啊,袁老,又收了个有天分的学生。也恭喜你,乔曦。能成为袁老的学生,未来肯定能在数学界撑起一片天地。”
真的,说完这番话,谭路远只觉得人生际遇就是这么巧妙。
原本以为袁老跟田言真这两个派系,大概是一辈子形同陌路了。
谁想到突然蹦出了乔曦跟乔喻这一对母子,这下好了。
未来两边的交流大概只会越来越紧密。说实话,对于乔曦未来的成就,谭路远是不太看好的。
正如乔曦说的那样,毕竟年纪大了。接受基础知识的速度不可能像乔喻那么快。所仰仗的无非是她一般人所不具备的理解能力跟数学直觉。
但乔曦毕竟是袁老的学生,同时还是乔喻的妈妈。
以乔喻目前所展露出的天赋,以及对乔曦的依恋程度,未来有什么重要课题,只要能跟对方的研究沾上边大概都会带着乔曦。
如果出了什么重大成果,那大概就都成了燕北国际研究中心跟华清袁正心数学科研中心联合做出的成果……
谭路远仿佛看到了华夏数学界未来最强势的学阀即将崛起。
如果乔喻再把数学类各种大奖都拿一遍,尤其是拿到菲尔兹奖。
再加上这两人导师在国内跟世界数学界的地位。袁老自不必说,还活着的菲奖大佬在国际数学界的影响力无需多言。
田言真则跟科学院那边的合作一直很紧密。本身还是世界权威数学大奖阿贝尔奖的评委以及国际数学顶刊的编委……
乔喻跟乔曦以后顺着这条路会发展什么样,谭路远简直不敢想。
整合了燕北学派跟华清学派,跟科学院那边在搞好关系,未来华夏数学发展大概真就只能看京城了。
如果再加上据说洛特杜根、彼得舒尔茨、皮埃尔德里尼等等教授都跟乔喻关系不错……
算了,谭路远懒得想了,不过他已经决定了,回去就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多跟燕北、华清数学方向进行合作。
当然,最重要的,谭路远觉得现在就应该在眼前这个对母子面前刷刷印象分了。
于是,顿了顿后他又面带笑容的说道:“看来今天中午,又能蹭上一顿饭了。”
虽然谭路远在数学界的地位并不如袁正心跟田言真,但以院士之尊,自然不会是少一顿饭的。
但这句话,很容易拉进彼此间的距离。是的,谭路远在做妥协。
哪怕对面那位妈妈的年纪其实跟他的女儿年纪差不多大。
“必须的,今天中午应该我跟我妈请大家吃饭,还是甲所吧!爷爷,你帮忙订包厢,我来请客。”乔喻很大气的说道。
不怕花钱,而且甲所也是可以用华清的学生卡的……
“嗯,乔喻,给你老师也发给消息,让他一起来庆祝一下。”袁正心开口说道。
“哦,好的,爷爷。”
……
“嗯?袁老决定收你妈妈当学生?”
“是啊,田导。袁老说我妈妈空间想象力跟抽象思维能力很强,适合学习几何,说要让我妈继承他的衣钵来着。”
“你昨天那不是还说今天打算带你母亲去京城逛逛?怎么突然有这个事情?是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吗?”
“田导,电话里说不清楚,要不您还是中午来吃饭的时候再说吧?还是在甲所,昨天那个包厢。”
“好,这个时间挺巧,再晚一天我又要出门去欧洲一趟。”
“额?您又要去欧洲干嘛啊?”
“有个会议要去参加,不说了,我等会就过去。”
挂了电话,乔喻松了口气。
导师明显不是很生气,这就很好。不过导师又要出远门了……
虽然才来了燕北大学半年时间,但据乔喻所知道的,自家导师已经起码已经出门十多趟了,有三趟是国外。
六十多岁了还要到处跑,乔喻都觉得有些辛苦了。
当然,乔喻此时不知道的是,田言真为了尽量保证每周抽出半天时间,检查他的功课进度,其实已经尽量减少了出远门。
推掉了许多会议安排,不然他还会更忙。
不过挂了电话的田言真是真懒得去想会议的事情了。
只觉得这个世界很荒谬……
袁老突然收了乔曦做学生?他莫名其妙的多了个师妹?
……
就这样到了中午时候,三位数学院士又跟乔家母子坐到了同一张餐桌前,只是今天少了夏可可。
田言真也从乔喻口中知道了事情的始末,说实话,很意外……
从理论的角度来讲,智商是有可能遗传的。田言真记得之前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从遗传学、行为学认知的角度分析了智商的遗传性。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的智商主要是遗传跟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一定就会很高。
因为田言真还记得,智商的遗传并不是单基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基因共同作用。
这也就意味着在传递过程中非常的随机性。其中就包括了大脑皮层厚度、灰质密度、脑神经元连接性等等……
同理,后天的环境跟教育同样极为重要。
所以理论上两个高智商的人结合,往往意味着有更高的几率培育出高智商的下一代。
但仅仅只是几率而已。
尤其是根据科学家研究发现,高知群体往往结婚生子的年纪比普通人更晚。
甚至很多都错过最佳的哺育期,再加上一般学历较高的父母,要多胎的意愿更小。
所以在只生一个的情况下,遗传过程稍微出点意外,孩子的智商可能就平平无奇了。
这也是明明两个家长都是名牌大学博士,智商肯定不低,但生的孩子却是学渣的原因。
像乔曦跟乔喻这样,母子都有同样的数学天赋真的很稀奇,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
比如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玛丽居里,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化学,一次物理。
她的女儿伊伦约里奥大概就是继承了玛丽居里的科学天赋,同样拿到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于是中午的饭局上,很快众人就聊起关于智商遗传的事情。
尤其是谭路远,他是真好奇,这是怎么遗传的。
“我觉得不止是因为遗传吧?应该感谢我的外公。因为我妈跟我,其实小时候都是外公负责教育的。”
听着三位数学院士聊起了这个话题,乔喻立刻找到了共性。
数学家很善于做这件事,尤其是乔喻。
“哦?你外公?”
“对,我外公叫乔国正,他是真的很厉害的一个人。不但铁路上什么都会修,他还会做木工,油漆工。
我外婆就说过,他们结婚后,家里的所有家具都是我外公亲手打造的。后来搬了新房子,家里的装修也是我外公一手操办的。他好多同事都求他帮忙做家具。
而且他爱好特别广泛,象棋、围棋、斗地主、跑胡子、乒乓球……而且样样都很精通,小时候我没上幼儿园,都是他带着我到处玩,走到哪都有人请他吃饭。”
乔喻特别骄傲的向三位院士介绍起了他这辈子最佩服的人。
三位院士都没说话,袁正心跟田言真都专门了解过乔喻的情况,知道这位外公已经去世了。
谭路远则是从袁正心的口中得知了这个事情。
只能在心里暗自唏嘘。
田言真就觉得这事情对上了。如果智商的确跟后天环境有关的话……
这位乔国正同志,还真挺传奇的。毕竟能让乔喻这样早慧且具备天资的孩子,如此发自心底的钦佩,绝对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乔曦只觉得黯然……
她生乔喻那年,父亲曾病过一次。之后便因为身体原因办了内退。
这让乔曦很难不把父亲的早逝归咎到她的身上……
回想往事,那时候的她是真的太任性了些。
直到旁边的乔喻又踢了她一脚,乔曦才回过神来,然后听到谭教授说的话。
“……今天不如咱们也喝一杯吧,这样一人一杯啤酒。乔喻肯定不能喝,乔曦能喝上一杯吗?”
乔曦看了乔喻一眼露出了她招牌般温婉的笑容,摇了摇头轻轻的说道:“不好意思,谭教授,我对酒精过敏的。”
这话听的乔喻也甜甜的笑了起来。这个酒精过敏就很灵性。
不是他吹如果单比酒量的话,今天这一屋子人都倒了,大概都没法让乔曦打个酒嗝的……
孩子不舒服,请假第二天。
今天又去了趟医院,哎……如果明天孩子好转,应该就能赶紧把欠的两天补上了!
第144章 关于多重超越空间上的广义模态数论公理体系
这顿饭之后,乔喻带着乔曦在京城玩了三天。然后乔喻被通知这个暑假他又不能回星城了。
因为接下来田言真邀请到了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张远堂教授来做讲座。
对于立志要解决孪生素数猜想的乔喻来说,这次讲座肯定不容错过的。
除此之外,八月下旬还有一次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评审会议,田言真希望乔喻也能参加,去涨涨见识。
这种情况回家就是浪费时间。所以回去的时候,又只能是乔曦跟夏可可了。
袁老让乔曦九月中旬来华清报道。
跟乔喻的情况不太一样,乔曦可能会以3+2+3的方式入读华清。
所以她需要回趟星城准备一系列的资料跟相应证明。
然后来华清先老老实实跟着领军班上基础课程。因为乔曦高等数学的基础要比乔喻更差那么一点。
不过在袁老看来这些都无所谓,无非是辛苦代课讲师跟教授多开开小灶的问题。
袁老觉得那些教授们应该是很乐意的。
理工科不止是女学生少,女教授也少。乔曦又很漂亮,还有种说不出的气质,用谭路远的话说,就是像明星一样。
袁正心甚至怕乔曦来了之后,会让那些年纪不算大的单身的、不单身的教授们春心躁动起来。
有些人的优秀需要深入了解才能知道。但有些人的优秀外在就能看出来。不公平,但没办法,这个世界从社会诞生那天起,就没有真正的公平过。
34岁的年纪在数学界,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已经不再年轻,但单纯只说年纪,其实也不算大。
到了这个年纪还没毕业的博士都不能算个例,华清就有现成的。
哪怕乔曦有了一个孩子,而且还是乔喻。这甚至成了加分项。
袁老甚至觉得他得把乔曦给看好了。那些小心思多的教授必须得让他们离乔曦远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