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第96节

  不过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不论是液压泵还是液压马达,全都是报废的。

  如今这个市场上宝马格的压路机有,南方比北方的还多,所以配件肯定是能找到,可进口配件的价格……于大为光想想就直皱眉头。

  所有的配件,包括刮泥板,挡杆,钥匙开关等一些零零碎碎的小物件加一起,他粗略的估算一下,至少得花掉六万左右。

  如果要修,钢轮里面的振动轴和偏心臂,他打算也换掉,虽然能对付,但好歹是自己的车,后期维修也得是自己,如果维修换配件,全换掉能用的时间更长。

  这台宝马格压路机跟旁边小轮挖不一样,它是大牌子,而且浑身上下除了年久失修全是铁锈之外,没有一点杂牌子的东西。

  给它换上进口的设备,重新刷一层黄漆,就算赚不回六万块钱,卖掉也绝对够本了。

  这样想来,于大为还是决定修修看,所有的废旧配件他都没有扔,前两天特意用铁皮搭了个棚子,全都放在了棚子里。

  一些个比较沉的,像发动机缸体,变速箱外壳这些,就都靠近了棚子外面。

  如今大院子里两米多高,外加铁皮门挡着,墙壁上还有碎玻璃,想要进来估计难如登天。

  于大为把配件放在院子里也放心了几分。

  他既然决定了修,买配件的事情就交给了梁老板,从鳄鱼皮包里拿出笔记本,上面写出宝马格压路机所需配件清单。

  挖掘机活塞连杆一整套,宝马格垫片橡胶圈全套两盒,变速箱里无同步变速齿轮一套,挡杆一个换新,宝马格钥匙开关,宝马格液压泵泵胆一套……

  要写的东西一张A五的笔记本纸根本写不下,于大为足足写了两页,这才跑去梁老板把配件清单给对方。

  顺便给了对方三万块钱押金,等配件全部齐全以后,于大为再付尾款。

  梁老板也是第一次接压路机的配件活,忍不住兴奋的笑起来,虽然找渠道会浪费一些时间,但只要打通了渠道跟厂商,后面自己就可以卖压路机配件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今小于兄弟跟从前可不一样了,不需要自己全部压钱去弄,对方也算是有实力的老板了,不怕进了货自己收不到尾款。

  二人一拍即合,于大为也不着急,不怕梁老板慢慢找。

  毕竟自己过两天又要开业,又要带着兄弟们去团建,回来的时候才能进行维修安装。

  梁老板很感激于大为,当晚安排于大为,老段,还有于大为身边的姚金斧与黄蛮,几个人一起去饭店吃了一顿。

  如此压路机的拆卸工作就告一段落,于大为接下来就要忙碌开业的事情。

  这倒是没什么麻烦的,牌匾已经挂在了院子大门口上面,红色的彩钢条上放着蓝色的字体:凡凡修理厂。

  反正于大为是很喜欢这个牌匾的,而且价格也不贵,用的都是比较廉价的彩钢材料。

  牌匾这个东西用得久了都会掉色,也都会被腐蚀一些,有个五年八年的肯定会换掉,所以便宜的门头牌匾性价比会更高一些。

  于大为趁着喝酒的机会,给几个人提起了开业的日子,梁老板,段大海听到消息以后都很开心。

  至于其他人,于大为打算叫上父母,韩静凡过来就行了。

  他和上辈子不一样了,不太在乎那些个虚头巴脑的东西,要不是老爷子坚持,他开业那天都不准备放鞭的。

  韩静凡的二哥,包括大姐家也都住在芦河镇里,但于大为只想敬而远之,请他们还不如请两世旁人喝顿酒呢。

  很快,时间来到了开业这天,十一月二十四号,农历十月十一,早晨八点三十三分。

  韩静凡抱着孩子,跟大家一起站在当院。

  她身边段大海夫妻在,于老蔫和张云芹在,二燕在,梁老板夫妻也在。

  那位梁老板酒桌上经常提起的母老虎,罕见是一位瓜子脸的美人,身材高挑,柳叶弯眉,配上一张薄薄的红唇,只是说话一股大碴子味,平的破坏了美感。

  “开业大吉!”

  黄蛮抱着一根长长的树枝,前头绑着一挂长长的鞭炮,足有十万响,五米左右长。

  鞭炮朝东方,迎着黎明和日光。

  姚金斧嘴里深吸了一口烟,猫着腰蹲下去小心翼翼将烟头靠近鞭炮捻儿,点燃以后,快速松开攥着鞭炮的手,径直来到门口于大为身后。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最终在“轰”的一声炸响中结束。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被金色黎明渲染的于大为。

  身高一米八,再加上一身魁梧的体格,犹如一位沐浴在金色阳光下的战神,给人满满的安全感。

  按照老爷子先前的交代,开业了,于老板要跟大家说一句讨喜的话,然后再拿红包,也让大家沾沾你今日的运气。

  于大为想了想,忽然走到韩静凡跟前,将她拽了过来,低声说:“还是你比较擅长,你来吧。”

  他说完便伸手接过了孩子,目光期待着看着自己的爱人。

  其他人也都欣喜地朝韩静凡看去,这位性格温柔,言语似水的姑娘,给所有人的第一印象都非常好,他们也想听听她说的话。

  于老蔫朝自家大儿子暗自发笑,这小子怕丢人还知道找自家媳妇当外援,凭借这点智慧,这小修理厂应该是开不赔了。

  “我吗?”韩静凡感受到众人的目光,脸上爬满了羞怯,终于在于大为的鼓励下开口:

  “祝各位老板们,福运亨通千千顺,喜从天降万万长,老板们开心,老板们如意!”

  “赏!”梁老板大喊一声,忽然想起了自家媳妇还在,扭头讪讪一笑,“行吗,媳妇儿。”

  梁嫂子先是白了他一眼,然后笑眯眯的给韩静凡竖起了大拇指:“小妹才女,大赏!”

  昨夜下过了一场小雪,周围所有建筑物洁白一片。银装素裹下的院子里,红色的鞭炮碎屑随风而舞,每个人都在享受这一刻和谐的氛围与时光。

  于大为也是。

第153章 庆城与黄蛮之家

  时间来到阳历十一月二十六号,于大为的小修理厂已经开业两天了。

  也确实如他所料,开业前名声不响不会有什么人光顾的,周围人虽然知道这有个修理厂,但大多还是会选择视而不见。

  不过也好,他正好可以借着这段闲暇的时间,送黄蛮回家,顺便去南方转转。

  于大为上辈子没怎么去过南方,庆城听说是个到处弥漫辣椒味道的城市,这还是上辈子听一个修车的朋友说的。

  这两天没什么生意,他原本想劝姚金斧回家看看,但斧子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当初屯子里的人对他伤害太大,杀人犯的名头一直也没从他脑袋上摘下去。

  但于大为相信时间会抚平一切,只要斧子不在屯子里,就永远不会再成为话题中心。

  既然要去庆城,就得选择交通方式。

  汽车没有,如今能到南方唯一的方式便是坐火车,但绥市的火车站没有到庆城的车票,三人只能先坐大客车到油城,再从油城买票坐火车去庆城。

  既定好之后,第二天于大为便带着两个人拿着包裹离开了芦河镇。

  在油城坐上火车以后,平日里少言寡语的姚金斧话多了起来,他还从没去过南方,问了蛮子很多有关于庆城的东西。

  庆城的小吃,毛血旺,豆花鱼,庆城的地标解放碑……

  只是蛮子对庆城兴致缺缺,他从小到大都生活在沙坪坝,对那里很熟悉,熟悉到每段记忆都刻骨铭心不曾忘记,有时候晚上做梦都是挨打挨骂的画面。

  最重要的是,他还会梦到爸爸跟他摆手离开的清晨。

  他为什么会家里蹲?因为他讨厌沙坪坝所有人,讨厌沙坪坝一切。

  于大为坐在两人对面,看出了黄蛮的心结,便出声阻止斧子继续追问下去。

  前世有人说,心灵的创伤不好去弥补,任凭时间掠过也没办法真正抚平。

  别看黄蛮长得膀大腰圆看着吓人,可内心是个特别善良的人,他不会主动去惹事,也不会去打架,像极了一头食草类的恐龙。

  绿皮火车在路上晃晃悠悠,路过的风景从秋日的枯黄,变成了翠绿的海洋。

  三人不知睡了多少觉终于到了沙坪坝火车站,走出车站口,于大为跟姚金斧就感觉到一股子闷热,知道是自己这身衣服太厚了,便找了地方急忙将厚衣服换下来。

  弄好了这一切,二人才在黄蛮的带领下,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朝着车站外走去。

  火车站外面是四五层高的小楼,楼下面挂着大小不一的牌匾,还有摆摊的,头顶放着大大的遮阳伞,伞上面写满了各种小广告。

  再往远处是一个正在建设的广场,这里是南方,跟北方不一样,十一二月份没有冻土层。

  于大为看见三四台大型挖掘机,在工地里施工,眼睛里有些放光,有两台是国产的牌子,但干活速度丝毫不比旁边的日立差,可能因为是新车的关系。

  几人再往前走,又看到了沙区文化馆,很大很大的新华书店,以及沿途飘着辣子味儿的小餐馆。

  于大为还看到一家百货公司,他心里琢磨着,等回家的时候就到这里给自家媳妇儿挑点好东西。

  路上黄蛮说,庆城很多地方都在开发,像JB区那边,之前还是城乡结合部,不过听他堂哥说后面会扩建,甚至不亚于YZ区那边。

  黄蛮还说这个城里和不是城里分的很明显,你进了YZ区就算是进了城,而庆城的解放碑是庆城标志性城头,至于他们家的沙坪坝也算是城里比较繁华的一个区了。

  走着走着,几人来到了一个主体白墙的小区,进入到四号楼,迈步上了水泥铺成的楼梯。

  “哥,住楼里是这种感觉吗?感觉登楼梯好累呀。”姚金斧提着蓝色的包裹,眼睛好奇的在楼道里四下打量。

  红色的栏杆自最顶端,犹如长蛇一样蜿蜒到一楼,每一层有两个对门的住户,有些人家门口放着一个小小的垃圾箱。

  “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房子安装电梯,到时候上下楼就会很方便,只是这种六加一的房子依旧会存在,这个小区在这会儿来说已经很高档了,楼下就是花坛。”于大为回头看向姚金斧,“蛮子家这条件,比屯子里不知好了多少倍。”

  黄蛮闻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姚金斧却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别看他说爬楼梯累,可真要是让他选择,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住楼里,毕竟这可是城里人的标志啊!

  几人来到四楼,敲了敲门,门里面传来了一位知性女人的声音。

  “谁呀?”

  “妈妈,我回来了。”黄蛮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喉咙里凭生出几分哽咽。

  他心里的思念不断滋生,走到自家门口的这一刻,他才彻底明白游子回乡的心情。

  有激动,有开心,有难过,剩下的就是无尽的思念。

  “小蛮。”门打开一位中年妇女走出来。

  她穿着一件深蓝色白点的碎花裙,头发盘在脑后,发梢之间,有几根明显的白发。

  妇人不高,一米五几左右,胖瘦匀称,唯独腹部有些微微的赘肉,她眼角长满了鱼尾纹,脸上也没有南方女人的白皙,反而是健康的小麦色。

  看到黄蛮的下一秒,眼泪就开始在眼睛里打转,最后不顾身边还有旁人,一把抱住了高高壮壮的黄蛮:“想死妈妈了!你知不知道妈妈都快担心死你了。”

  “要不是堂哥说你一切都好,妈妈就要买火车票去找你了。”妇人松开手,擦了擦眼角的流出的眼泪,这才缓过来心情,看向旁边于大为二人,伸出手:“你们是黄蛮的领导吧,我听他堂哥说了,你们送黄蛮回来,谢谢,谢谢两位领导。”

  “婶子您客气了,俺不是领导,俺哥是……”姚金斧说完,朝于大为坏笑了一下。

  于大为白了他一眼,伸手与黄蛮母亲的手轻握了一下:“婶子您别听他瞎说,我一直把蛮子当兄弟,也从来不以什么老板、领导自居,我就是个养破车的。”

  “有你这句把黄蛮当兄弟的话,我就放心了。”妇人脸上的笑容明显更多了一些,眼中也对于大为尽显欣赏,她伸出褶皱的手抓着于大为就往屋里走,“走,进屋说。看你们俩也很年轻,跟小蛮差不多的岁数,以后就叫我黄妈吧,不用见外。”

  黄妈是个待人十分亲切的人,将几人迎进了屋子里以后,便开始嘘寒问暖起来,嘴里不停念叨着火车上不太平,能一路安全到达真是万幸,说什么也要出去庆贺庆贺。

  同时也感谢着,能一路护送小蛮回到家,犹如亲哥哥一样,她特别感动,说什么也要请两人好好吃一顿。

  于大为感觉太过破费,便开口婉拒,然而却被黄蛮打断了。

  之后他才知道,原来黄蛮家里就是开饭店的,还是开的庆城老火锅店,如此便是真真的勾起了于大为的兴趣。

  他上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吃过庆城的老牛油火锅。

  黄妈闻言决定不出去了,就在家里吃。

  她要亲自给大为跟斧子露一手,黄蛮毛遂自荐,拉着大为哥跟斧子哥去买食材,妈妈就在家里负责熬牛油。

  似乎是见到了妈妈的关系,又似乎是有两位哥哥在身边,黄蛮原本回家前的胆怯,因为家里的氛围被冲散了不少。

  三人去了附近的菜市场,于大为跟姚金斧像保镖一样,一左一右保护着黄蛮。

  或许是因为他们俩的关系,当黄蛮遇到曾经的旧识,也能平静的说几句话,甚至还能大方的告诉自己如今在干什么。

  卖菜的大叔听到黄蛮如今是个开挖掘机的师傅后,都忍不住夸赞对方选择了一个好职业,也开始打起了感情牌,想让他家不争气的儿子跟蛮子学习一下开挖掘机。

首节上一节96/1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