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第185节

  “豆包好吃吗?”于大为跳过了恶心人的话题。

  “嗯嗯,粘粘的,甜甜的。”小白点点头,怅然的叹了口气,“以后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回来吃豆包。”

  “其实我觉得东北挺好的,冬天说是很冷,其实适应了站在外面反而觉得清爽,那种呼吸之间冷到腔子里的感觉,是我在南方从没有体会过的。”小白满脸希冀,“等我有一天真没心思面对城市的喧嚣了,我第一个选择一定是来北方生活,找一个偏僻幽静的地方,种种菜,养养花……”

  “那你得放屋里养,不然放在外面容易冻死。”于大为察觉到小白那双不善的眼神,悻悻然耸了耸肩,“好吧,回头你真的想要过这样的生活告诉我,我帮你找个合适的地方。”

  “好,一言为定!”小白眼睛一亮。

  “一言为定。”

  “走了。”小白迈步走出了屋檐下,“原打算不声不响的离开,谁知道这家伙这么烦人,这都能被你发现。”

  “你可不能就这么走了,不然我给领导拿的两条烟,谁给我带过去。”于大为朝小白翻了个白眼,从门口铁柜子里面拿出了一个近一米长的纸壳箱子。

  “后备箱开一下。”于大为走到大众车屁股后面,“纸壳箱子里面还放了一个泡沫箱子,冷藏效果杠杠滴。里头有领导的两条烟,还有给你爸妈弄了点红肠,粘豆包。”

  “你到庆城之后,如果你爸妈不在,这点东西就自己安排吧,都是熟的,化开就能吃。”

  小白点点头,感谢的话他就不说了,害怕前一句刚谢完,紧接着于大为下一句就开始朝自己要上好的龙井。

  “走吧。”于大为帮小白合上了后备箱,大手朝后备箱上头轻拍了两下。

  “走了。”小白将车调了个头,最后看了一眼于大为,踩着油门便离开了。

  临走时小白没有多说什么,或许还有个原因,会勾起那种离别难过的情绪吧。

  “人生或许就是这样吧,来来往往,走走停停。”于大为站在凡凡修理厂的大门口。

  上辈子他跟小白从没有交集,但重生这一次,没想到又有了一个至交般的朋友。

  “我去!三万块钱!”于大为突然想起自己还欠小白三万块钱来着,快步朝远处马路上跑去。

  原打算,今天把三万块钱转给对方,可忙来忙去的给忘了。

  当于大为跑上马路的时候,车早已经没影了:“哎呀,算了,等三月份以后,再给他汇钱吧。”

  去掉资助大表哥二表哥的一万块钱,他手头上还有四万多块钱。

  不过他一点也不慌,三月份的时候会有一笔大的。

  如今还有一个摆在他面前的问题需要解决。

  人多了,住的地方不够了!

  厂子里算上自己一共是十个人,厂子里的小房子的火炕最多就能容下五个人,

  六个人稍微挤挤也不是不可以,但再多就真不行了。

  所以厂子不仅要弄个修理间,还得再盖个用来睡觉的通铺屋子。

  养人的费用无形当中又多了很多。

  为今之计,只能找段大哥想想办法,看能不能让他们几个去他那借宿一段时间。

  今天他,蛮子,姚金斧,还有老纪五个人,住在段大哥那,涛子他们五个住在小房子这边。

  他已经得到了老常的允许,三月份之前,可以暂用一下设备厂的地方,用来检修九台工程设备。

  等今天过后,他就打算带着第二小队的五个人,先去设备厂。

  开春的时候,就开始准备盖房子,弄修理间。

  修理间的面积也不能太小,不然的话,设备厂的工具根本放不下。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得跟段哥商量下,看能不能把这个院子买过来,成为自己的地方。

  这样后面各种倒腾,自己也不会不好意思了。

  “唉,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呀。”于大为站在门口感叹一声,转身进了屋子。

  ps:感谢书友44365打赏的一百起点币,老板天天发大财,老板日日好运来!老板永远快乐!老板永远年轻韩静凡

第295章 忙碌的三月份

  时间来到1994年的三月份。

  于大为在临近三月份之前,带着第二小队的五个人将八局的九台工程设备从头到尾检修了一下。

  有磨损的零件,该换就换,有一些重新养护的部位,就拆下来重新养护再安装上去,所有的活计都做到细致入微。

  并且八局的设备厂是有暖库的,专门用来停放工程设备,这下子于大为算是捡到了,只要把工程车开进暖库里,然后再进行拆卸就行了,不需要顶着外面的天寒地冻。

  所以几个人的检修进度非常快。

  这九台车里面,其中有一两台是要面临大修的风险,一个是解放翻斗车的变速箱挂不上挡,还有一个是同样是解放翻斗车,发动机高温。

  想要大修的话,各种配件成本可能就要超出三千块钱的合同上限。

  正常来说,可以等到三月一号以后,再进行大修,不过三月一开始就已经进入到了维修考核的时间范围内。

  于大为当然想能拿个省内第一,便自掏腰包将两台翻斗车大修了一下,至于超出三千块钱的配件钱,他打算等三月一号之后,找老常报一下就行了。

  如此等常经理通知于大为开工的时候,八局的九台工程机械已经进行了细致的一轮维修。

  按照于大为的估测,只要不是一个二五仔的司机师傅开这些车,半年之内这些车肯定是没有问题。

  至于合作的预付款,则是在三月一号的上午就到账了。

  加上去年的养护两台阿克曼挖掘机的养护费,一共是二十万元。

  于大为拿着存折去银行,先是将欠小白的三万块钱汇给对方,这笔钱还是去年自己没钱整轮挖的时候,从小白手里面捣过来的。

  和上辈子的行事风格不同,于大为知道自己上辈子被人讨厌的原因之一,就是借钱不还。

  不只是周围的朋友对自己印象不好,甚至自家的几个妹妹弟弟也都对自己十分无奈。

  犹记得,自己临出意外之前,还有一笔欠了二弟的两万块钱没有还。

  上辈子是没机会还了,这辈子找个机会还了就是了。

  如今抛去凡凡修理厂的收入,养车这边,加上他个人账户的余额,加到一起,一共有小20万。

  这小二十万有一部分是不能动的,算是给自己留下的一点过河钱,真要是八局的工程车坏了,自己又没钱修理,那不是坏了么。

  不过有些事情该花钱的地方还是要花的。

  比方说将厂子里的宿舍盖起来,找段大哥将院子过到自己头上,还有老屯的房子也要重建一下。

  他答应过自己媳妇,今年要把老房子拆了重盖新的,院子的围墙也要重新弄一下,韩静凡喜欢田园生活,弄个新房子,住着也会舒服一些。

  而且这房子盖起来,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坐等拆迁。

  上辈子千元的房子一直住到塌了,于大为也没钱在原有的房身地上重新盖个房子。

  后来因为老爷子和老妈去了呼市,跟二儿子一块住了,后院的老房子便空出来了,于大为便让韩静凡搬到后院跟孩子一起住。

  当然,最终也没住多久。

  于沐雨上三年级的时候,于大为便把老婆孩子接到了庆城,那也是他借足了资本,打算人生第二次大展拳脚的时候,只可惜短短半年不到,事业再次惨遭滑铁卢。

  那时候,韩静凡已经怀上了小崽儿,爸妈先后在大盛和二燕家呆了一阵,可能是因为呆的不适应,最后选择再次回老屯。

  于大为也借此机会将自家大儿子重新送回了农村,主要那个时候他已经连沐雨的借读费都交不起了,也只能先把孩子送回去。

  如此一直到小沐雨在屯子里念到五年级,老妈重病去世,老爷子建议将大孙子接到城里念书,一家四口这才团圆。

  只是城市里的日子哪有那么好过,于大为甚至有一年的时间都没有从老母亲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

  上辈子的于大为,可能不是个好丈夫,可能不算是一个十分称职的父亲,但他绝对是个大孝子。

  哪怕借钱也要给自己老妈弄到医院去看病,哪怕兄弟姐妹们都不愿意伺候床榻上的老妈,他愿意,为此可以放弃一切。

  只是终归还是没有救回老母亲的命,那时候他最后悔的就是没钱。

  因为没钱,老爷子坚持将老妈带回屯子里调养,明明四大爷都不建议回屯子,可因为没钱,更因为老爷子的固执己见。

  结果老妈心脏病突发,再加上各种疾病缠身,肺结核,肾衰竭,脑血栓,高烧……最终离他而去。

  不过还好,时间还充裕,他有大把的时间赚够资本,把老妈舒舒服服放到最好的医院去治疗。

  老妈走后,老爷子待了两年也离开了,去了小芳所在的城市。

  而老房子就那么一直空了很多年,记得老房子承载众人最快乐的日子,大概就是老爷子的六十大寿,五个孩子,带着各自的家人都回来了。

  那个夏天,小孩子无忧无虑的吃着蛋糕,喝着冰水,成年的他们坐在院子的房东一角吃着西瓜,聊着小时候的趣事。

  又过了一些年,于大为偶然一次回到老屯,看见前院已经被种上苞米的房身地,他当时就感觉到一阵悲凉。

  那时候大凤去世了,老爷子去世了,韩静凡也去世了好几年,他就像是一颗浮萍野草,不知道何去何从。

  那一刻,在前院房身地上重新盖个房子养老的想法异常强烈,只是最后他还是放弃了,毕竟那时候的屯子早已经十室九空。

  然后,他便错过了一桩大机缘拆迁!

  是的,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拆迁竟然落在了于家屯,凡是在屯子里住的和有房的,都能得到一笔不错的拆迁费。

  但他于大为却完美的错过去了。

  有人可能觉得奇怪,毕竟还有个房身地呢,怎么说也得补偿点啥的。错,房身地归国家所有,屯子里的人只享受房身地上面的建筑使用权。

  这也是让于大为颇为后悔的一件事,不过好在这次他不会错过了。

  他不仅要建房子,还要建个大房子,甚至猪圈,鸭架,鸡架,狗窝,全都扩充一下面积。

  而且全部都用砖块加水泥,保证空房子也能放个三四十年也都没有问题。

  这件事儿,今年于大为是必须做的。

  除了盖房子,买院子,还有带大凤去首都医院这件事儿,他也想今年抽空能带大凤去看看。

  虽然以于大为目前的资本可能手术的钱还不太够,但去首都最先进的医院检查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毕竟是自己的亲妹妹,如果能把头疼的病治好,或许大凤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算来算去,还是感觉钱不够。

  如今凡凡修理厂又加了五个人,吃喝拉撒哪哪不需要钱,二月份的一共有大半个月的工作时间,厂子里一共赚了九千块钱,刨去半个月的人员工资,其实剩下的也不多。

  但修理厂到三月份的时候,过来修车的人明显多了很多,不仅是本地的,还有外地路过的。

  按照这个情势发展,于大为感觉三月份凡凡修理厂的日收入还得涨。

  他很期待!

  芦河镇的九号标段已经开始开工,姚金斧已经带着挖掘机赶到了现场,并且开始干活了。

  黄蛮这段时间一直跟于大为进行野外救援,三月初的时候,三舅的村村通项目开始启动,轮挖也开始有条不紊的投入到了工程当中。

  而野外救援,随着进入到三月份,于大为就把这件事交给了老纪,让老纪分配两个人出来,专门负责野外救援的活儿。

  而他则是立马去了县城的技校,寻找学开压路机的学生。

  如今老日立和轮挖都已经开工,老常知道于大为有了一台压路机,已经预定到了油城某个项目当中,现在最缺的就是司机。

  斧子已经帮他联系上了当初在技校教他的老师,约的是明天。

  于大为趁着还有工夫,特地开车回家一趟看看孩子,明天去县里的时候,正好捎带着把小芳送到青县一中去。

  “家里面钱还够吗?不够的话我拿给你点。”于大为整理着皮箱子,这箱子还是去定城的时候,段大哥给他和梁老板买的。

  “够用,最近屯子里老乡往爸妈家送了很多东西,鸡蛋,鸭蛋,鹅蛋,猪肉,羊肉,狗肉……弄的可全乎了。”韩静凡正坐在前院的炕头儿,低着头给于大为缝补露脚趾的袜子。

首节上一节185/1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