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第182节

  这里朋友他没交几个,大队长纪有德算一个吧,虽然他没拿自己当朋友。

  因为发烧去医院认识的一位实习大夫,也算是聊得挺投缘,算是不错朋友。

  至于好朋友,虽然他白中生不想承认,但于大为绝对算的上他的好朋友。

  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两个人见面的时间不长,但却好像一起经历了很多很多事情,一起走过了很多的路一样。

  明明很长时间没见,可见面的时候,依旧像老朋友那般没有拘束,各种取乐。

  这次离开,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见。

  离开后会想吗?应该……会吧?偶尔想起一些奋斗的日子。

  “对了兄弟,回去了别忘给我寄几斤茶叶过来,白茶都快喝吐了。南方今年的新龙井快好了吧?帮我弄几斤过来呗?”于大为跟小白一样,将座椅靠后平躺在上面,双手迭放在肚子上。

  于大为睁开眼,扭过头,有些期待的看着小白。

  “没有!”小白闭着眼睛,眼皮都不抬一下,懒得理旁边这狗东西。

  几斤?!你当茶山是你家开的呀!

  他算是想明白了,自己回去过了多久都不会想起这狗东西的,除非自己脑抽!

  ps:还有一章,要去医院,十二点发

第290章 签订机械维修养护协议!年佣金三十

  万

  下午两点半以后,于大为躺在小白的车里睡了一觉,这才来到老常的办公室里,借用他办公室的电话联系大领导。

  常斌在于大为打电话的时候很识趣的离开了,正好抽个时间去单独找几个下属人员,交代一下别的事情,临走时还贴心的将办公室的门关上了。

  于大为拨通电话以后,电话里面就传来了“嘟嘟嘟”的声音。

  打第一遍的时候对面占线,第二遍的时候“嘟嘟嘟”的没人接,于大为挂了电话打算最后打一次,实在不行就晚一会儿再打。

  便是第三次的时候电话的另一头出现了熟悉声音。

  “喂,常斌,找我什么事。”黄丰仓的语气中透露着一丝疲惫。

  “领导,是我,大为。”于大为坐在曾经黄丰仓坐过的办公位置上,身体下意识的紧绷了一下,捏着电话的右手也微微用力了几分。

  “哦,稍等一下。”随后电话那头就传来了关门的声音,之后是脚步声,身体靠在沙发座椅上的声音,“你小子消息还怪灵通的嘛,昨天跟常斌提到你,今天就来了。”

  “我也是赶巧了,原本想着今天过来见您一面,给您带两条好烟的。”于大为说到这儿顿了顿,脑子灵光乍现,“这样等小白回去了,我让他帮忙捎过去。”

  “行吧,也算你小子有心了。”黄丰仓并没有推脱,随后跳过了寒暄直奔主题,“常斌应该跟说过阶梯式战略合作了吧。”

  “说了。”于大为有些犯愁的挠挠头,“不过我那厂子面积和人员啥的,目前没达到硬性条件,有点不好吧。”

  “不用担心,你技术达到了硬性条件就够了。这几年跟我们八局合作的修理厂和修理师傅也有,但在技术上你算是首屈一指的了。”电话的那头黄丰仓喝了一口水,再次开口:“这个阶梯式战略合作,是罗长青提出来的,主要的目的便是想着培养一位能跟八局一路走下去的深度合伙人。”

  “你可以理解为我们是在变相的扶持一个维修公司,从此刻到未来二三十年,都是要一起携手向前的,所以在筛选的条件上,罗长青提高了一些标准。至于你嘛,我是把你单独划出来的。”

  “前期的时候那些个硬性条件,你可以不需要理会,一会儿就可以让常斌跟你签订首年战略合作合同。但从第二年开始,就需要你凭借自己真正的实力一步一步往上走了。”

  “谢谢领导!”于大为上牙齿轻咬下嘴唇,心中难掩激动,更是对大领导充满感激。

  本以为大领导没想着要带自己玩,其实人家已经帮自己开了个小小的后门,把自己放进来了。

  “不用客气,之后的事情常斌就会嘱咐你的。”黄丰仓说到这儿的时候,语气里明显带着笑意,“大为,我就期待和你一起顶峰相见了。”

  “好的!”

  于大为听到“顶峰相见”四个字时,一瞬间有些心潮澎湃,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修理厂,真的能做到跟在八局身边,成为一个庞然大物吗?

  他心里其实也没底,两辈子就没干过这么大的事儿,但他想做!

  挂掉了电话,于大为不停在办公室里面踱步,他不能再像从前一样被兴奋冲昏了头脑,遇事不思考,上去直接就莽!

  他要先快速冷静下来,然后去思考如何规划接下来的事情,让这种合作能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

  如今于大为自己是有点兴奋过头了的,主要还是被那四个搞坏了心态。

  思考已经没办法思考了,冷静,现在最重要的是冷静。

  等冷静好了以后,恰巧常经理也回来了,他将一堆文件放到了自己桌子上,随后又从纸壳箱子里乱翻一通,终于将两份同样制式的合同放到了于大为面前。

  “领导应该跟你交代了吧,是不是很开心?自己也能进来?”老常抿嘴笑看着于大为,他之前将一些筛选的硬性规则告诉于大为,第一是有心思吊他一下胃口,第二则是让于大为稍微承一下大领导人情。

  在他常斌看来,于大为算是不错的种子选手,虽然目前跟其他城市的合作方比,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但毕竟年轻,而且潜力巨大。

  互有好感,要从刚开始的合作抓起。

  “这份合同是油城工程机械设备养护合作合同。”常斌点到为止,而后将合同递给了于大为一份,“目前整个黑省十二个城市,有六个城市设备厂,也就是整个省份之内,你有五个竞争对手。它们分别是,齐市,哈市,黑市,鹤城,牡城。”

  “每个地方工程设备辐射的工程的区域也不一样,油城负责的是绥市,还有油城本市,像齐市负责的是春城,和齐市本市。”常斌转身去饮水机处,给于大为倒了杯水,“这是目前整个省份地区的大致情况。”

  “也就是说,油城工程设备养护合作协议签署以后,你是要对油城和绥市两个地方负责。不论是工程在油城,还是在绥市,机械如果出现问题,你要第一时间赶到,并且维修。”

  “日常的养护工作,自然也不能少。当然你要觉得你负责养护的机器出不了什么问题,也不需要经常去工地检查。总而言之,只要能保证机器不出问题,你年底的综合率排名绝对不会是垫底的。”常斌说了一大堆,感觉自己也有点口干舌燥的,坐在座椅上率先喝了口水。

  于大为坐在老常对面,手里仔细翻看着合同上面的内容。

  八局油城设备厂,里面一共有九台工程设备,两台阿克曼挖掘机,四台解放翻斗车,两台解放油罐车。

  一台八十年代初的老柳工铲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附属设备。

  其中包括有一台附属打桩机,可以安装在挖掘机上面的,以及挖掘机破碎锤两个。

  翻斗车、铲车的轮胎,前后桥,以及维修设备等等。

  杂七杂八之下,东西确实不少。

  也难怪为什么合作标准的院子面积,必须要五千平方以上。毕竟油城的设备不一定是最多的,或许其他城市点的设备会更多。

  “对了,设备的多与少会影响最后的综合率吗?”于大为抬起头,看向正在喝茶水的老常。

  “不会,最终呈现的是比率,跟设备多少没关系。整个黑省各城市,油城设备厂里的设备其实是最少的。因为前两年设备厂子里有一些工程设备调到了南方一部分。相对来说,你的佣金也会少一些。”

  常斌将茶缸子放在桌子上,想了想又补充道:“关于佣金这一块,它的组成是由工程设备的多少,以及新旧综合决定的。可能你手头上全都是有年头的老设备,那么你的年佣金就会更好一些。”

  “但在综合率上,就不会有任何偏袒。毕竟钱已经给你开够了,车还总坏,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于大为闻言,表示特别理解。

  养护和检修这种活计,其实没那么复杂,只要机器运转正常,可能小半年都不需要修理师傅出力,无形当中什么也不干就赚了盆满钵满。

  当然如果真是点子不好,遇到了不省心的工程车,可能就得隔三差五的陪在这台工程车旁边,像伺候爷爷似的伺候它,这成本也就瞬间增加了很多。

  他扫了一眼合同上细碎的条款后,快速翻了两页,最终才找到佣金相关的内容。

  这一看之下,他两只眼睛差点没钻进钱眼儿里,目光直直的盯着合同上面的那串数字。

  九台工程设备,年检修养护费用竟然高达三十万!平均一台工程设备检修费用高达三万多!

  “我手里的这几台设备,不会都是老工程车吧?”于大为有些心里没谱,他知道两台阿克曼是爷爷辈的,其他的工程设备他可是还没见过呢。

  “还行吧,都是八十年代初期工程设备。你的年养护费用之所以报到这个数,主要还是多亏了那两台阿克曼挖掘机。”常斌将纸壳箱子里面的设备资料拿了出来,都放到了桌面上。

  “对了,这钱可不是纯收入,上面还有附加条款的。”常斌好心提醒了一下。

  于大为这才低头再看,后面果然有一条附加条款。

  工程设备需要更换的配件,在三千元以下的,则需要乙方承担。

  也就是说这三十万里面,是带着一些更换设备配件价格的。

  如此再看,于大为感觉眼前的三十万瞬间缩水了。不过好在,一般的工程设备配件都不便宜,真要是到了大修的程度,也不需要于大为往里面搭多少。

  其实这就好像未来的医保,小病自己花钱,大病上头帮忙报一部分。

  综合来看,这份机械维修养护协议是有一定公平性的,也没有什么霸王条款。

  最关键的是,真要是设备在投放使用之前,豁出去拿十万块钱,将所有设备做个全方位养护,那最起码一年也会有个保底二十万的收入。

  这还是一个城市点,接下来其他城市点不断累加,财富值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关系。

  设备越多,机械越老,佣金也就越高。

  “所以,签吗?”

  “签!”

第291章 前往设备厂收人

  签完了合同,于大为便跟着小白一起去了油城的八局机械设备厂。

  正常来说,这件事情都是需要跟城市的项目经理进行对接的,不过油城这边比较特殊,城市的项目经理也是常斌,东北区域的负责人也是他。

  再有便是油城的设备厂有厂长这么一个职位,所以真正需要跟于大为对接的人应该是小白。

  两人再次来到设备厂,黑色的大众停在门口的时候,一瞬间都有些恍惚。

  短短一年的时间,未来就没有设备厂就不复存在了,听小白说,其他城市的设备厂人数更多,人员方面的安排也会更加麻烦。

  油城这边的结构就比较简单,当初就只有一个大队长,算是小主管级别的了,再往上他没有来之前是没有人的。

  小白坐在车里,扭过头看向于大为苦笑道:“设备厂的事情我还没有跟他们说呢,还好你来了,一会说的时候至少还能帮我兜个底。对了,厨师你要不要?”

  “停,兄弟,我们厂不招厨师,都是排班儿自己做饭。毕竟,不会做饭的好厨子,可不是什么好的修理工。”于大为靠在座椅上,随便应付了两句。其实内心深处是对过去的一种抵触。

  小白:“……”

  完全听不出来他这两句里面,究竟有什么逻辑。

  于大为随后下车帮小白将厂子里的大门打开,看着小白将车开进来,回头看了一眼偌大的设备厂。

  九台工程机械设备如今全都整齐的停放在远处,因为目前来说上面没有任何检修的任务,厂子里便是没有看见第二小队维修工程机械的身影。

  随后二人进了小白的办公室,于大为便是坐在了里面茶室当中自己煮起茶来。

  办公室里外两间屋子各有一组暖气片,并没有想象当中的寒冷,不过或许是烧暖气的人偷懒了,于大为伸手抹在暖气片上,并没有感觉到丝毫温暖。

  小白已经率先出去了,打算将厂子里的所有人都叫到他办公室里来,然后当着大家的面,将设备厂的未来跟大家讲清楚。

  而且于大为在的话,大家也不至于担心自己失业,路上他已经逼着于大为再三保证,如果有愿意去他修理厂的,一定要好好的对待他们,工资别开的太低。

  没多久第二小队的五个人就陆续来到了办公室,一同过来的还有去年过来的那位年轻的厨师。

  于大为在茶室里面喝了两口茶,这才打开门来到外屋,他发现第二小队如今五个人的情绪比较低落。

  他们大概是已经收到了一些小道消息吧,心中也是很无奈,其实国企裁员的这种事情在未来会经常见。

  油城最稳定的是油田工作人员,后期好多的油田子女拼了命的也要进入油田公司上班,但最后又怎么样了呢?

  首先就是合同发生了变化,好像是于大为从呼市回来的那一年,他家老爷子通过一点关系,打算把自己安排进油田里面去。

  不过他赶上了第一批合同制员工,反正跟之前的编制工不同,当时合同工这件事被很多人唱衰,所以于大为倔脾气上来了,说什么也不去当什么合同工。

  不过现在他从未来人的眼光去看,其实油田的合同工也挺好,跟编制工只是叫法不同,其实骨子里还是铁饭碗。

  当然这只是单纯的说油田公司,只要进去了一样干的长久,只不过退休以后可能退休金没有那些个编制工多。

  不过在未来的时代,已经是很香了。

  同一个时代下,有很多很多的国营企业开始纷纷裁员,不说远的,于大为猜想他们芦河镇的粮库,就已经要开始有那么一点苗头了。

  当然这事儿从上面到下面,还有个好几年的时间。

首节上一节182/1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