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第156节

  临近过年了,天气越来越冷,于大为让每个人都别急着修车,冷了就回屋子里,给炉子添一把火好暖和暖和。

  至于赚不赚钱的,反正咋的也不赔钱,厂子是能正常运转的就不担心,主要还是保证大家别在外面修车久了冻伤了手脚。

  大姐夫的212维修的很快,不到中午的时候就已经把车修好了,于大为炖了一锅酸菜,都已经带出了大姐夫的份儿了。

  可对方似乎是有点看不上于大为的厨艺,便找了个借口走了。

  他走的时候,就连小阿贵都看的出来他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老纪给他换了一个节温器,又给他换了一个空气滤芯,整理一下内饰还有车灯断电的问题,一共要了五百块钱。

  黑吗?

  反正于大为觉得还好吧,毕竟人家在粮库上班还差这点钱?

  中午吃饭的时候,于大为少见的多了一两酒,嘴角上的笑容怎么也都压不住,大概是把去年在丈母娘家捧臭脚的恶心,全都在今天一股脑发泄出去的缘故吧。

  不过他估摸着,自己算是把他这位粮库里的连翘得罪死了,但那也是活该。

  上辈子这老小子没少占自己便宜,而且总是背地里撺掇着对自己办坏事。

  当初自己在呼市开公司的时候,这位大哥一听到信儿第一时间就给自己打电话,非说于大为这里缺个做饭的,他媳妇儿(也就是韩静凡大姐)做饭有多好吃,在镇子里的饭店干了多少年。

  于大为当时也是膨胀了,啥人都收,还给了一个月五千块钱的价格,当初才二零一三年前后,大姐韩静萍总共照顾厂子不到八个人,比现在的一大家子都不如,五千块钱属实是多了的。

  搁现在的于大为,要是再回到二零一三年找大姐做饭,他只出三千块钱爱干不干,不干拉倒。

  她不干呼市有的是老娘们儿干,饭做的不比她做的好吃?

  “喝酒!”于大为拿起缸子跟老纪碰了个杯,“今天这事儿干的不错,这笔钱单独记下来,年底都算在你的奖金里。”

  “老板不愧是老板,这手笔,这气度,那没谁了。我干了,您随意!”老纪可是激动坏了,起身将缸子里的散白全喝了。

  于大为笑笑,这段时间老纪的表现他看在眼里,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自己太操心,老纪自己就能处理明白,这是于大为最希望看到的。

  明年开始他不可能在厂子里一直待着,厂子里需要有一个坐镇,老纪除了身上没有管理者的气质,不论是说话,做事其实都还好。

  如果于大为稍微“修理”一下对方,未来绝对能顶得住一个维修厂的管理工作。

  但总喜欢拍马屁,把自己姿态放的太低这一点得改改,其实也很简单。

  一切的恐惧都源于火力不足,他去老纪家看过,家里在整个屯子里不是最穷的,但也达不到富裕,能勉强混个温饱。

  其实这应该和躺在炕上的老妈有关系,老纪是个特别孝顺的人,这一点不仅于大为能看的出来,斧子、段大海、梁老板……但凡接触过的人都能感受得到。

  镇子赶集卖的一些好吃的,好喝的,总先买下来,然后托大客车给家里带过去。

  老母亲的生活用品,有时候细微到木梳,指甲刀这东西他都能想得到,他们这些人全都看见过老纪孝顺细心的一面。

  或许没有老纪的孝顺,说句不好听,他老妈很可能早就死了。

  老纪为了他老妈能多活几年,真的是为了赚钱连尊严都不要了。

  穷是一切的难题,于大为相信等老纪在厂子里赚的更多后,手里越来越富裕,他会重新把丢掉的尊严捡起来的。

  就好像他上辈子看到过的那些扮丑的网红,有了钱以后不仅捡起了尊严,甚至还给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当起了人生导师。

  众人吃过了午饭,继续开始处理面包车,正巧发动机和变速箱的配件也到了。

  于大为开始进行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组装工作,相比于旁边日立、小松、宝马格这些重型机械的发动机变速箱,面包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简直就是个弟弟。

  组装这种东西就跟拼玩具差不多,也都不需要于大为怎么动手,小阿贵自己就玩的飞起。

  老纪跟姚金斧没事儿的时候就会凑过来,给小阿贵竖起大拇指,少年组装机械的速度可以用夸张来形容。

  不仅如此,他会下意识的开始宏观调控680发动机和原车变速箱,甚至去面包车原车的发动机上拆零件,给它们进行合体组装。

  也得亏于大为一直在他身旁,要不然还真不知道这小家伙一会得组装出来一个什么怪物。

  于大为制止了小阿贵下意识的行为后,开始拿面包车的原装发动机和680发动机举例子,以及连接变速箱的事宜。

  他将自己当初看书得出来的一些机械原理,包括一些组装心得交给了自己这位准徒弟。

  “修车不是配件与配件之间能连接到一起就行,甚至于能走两步,或者能着火就行。”于大为蹲下身,将小阿贵组装的零件一点点拆掉,“我们的目的是让它一直走,一直着,想让它停下来它就停的下来,最终人能控制住机器。”

  随后,于大为在小阿贵不解的目光中,亲手指点他680发动机安装原装发动机配件的后果,以及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包括离合器在中间连接的时候,如果参数不同的情况下,挂挡产生的后果,以及飞轮与汽车传动系统连接后,产生的变化等等。

  很多东西其实是基础的,但小阿贵从没有听过。

  但不着急,既然于大为已经将小阿贵当作自己的大徒弟了,那他肯定会倾囊相授,况且不仅有面包车做例子。

  还有曾经先出自小阿贵手,后又出自于大为手的那台“四不像”轮挖。

  就这样,于大为一边维修一边拿轮挖和正在修的面包车举例子,将各种机械的基本原理,全都往小阿贵脑子里灌输。

  他也能看得出来,小阿贵很多东西都听不懂,但没关系。

  按照于大为的想法,目前先让他有一个初步的理解,等后面的时候,他打算让小阿贵一边上学一边自己看书学习机械维修的知识,自己顺便再教教他。

  这样不出几年,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他就是跟吕师傅和自己一个等级,并且是最年轻的修理大师傅。

  想想,于大为还是觉得挺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儿。

  当然,如果这孩子后面真不想修车了,天赋浪费了也就浪费了,人生是自己,于大为又不是他的亲生父母,更加无权干涉了。

  能让这孩子健健康康长大,快快乐乐生活,也算是对于大为的一种慰藉了。

  至少是积德的,自己重活一世也不全都是为了自己,还救过别人,至少天老爷看见了也不会说个不是。

  说不定还得夸自己,“这小子,没白让他重活一回。”

  有些东西发生在于大为身上以后,他相不相信也不行,终归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时间一点点过去,一天以后,680发动机跟变速箱组装完毕,连接好汽油导管,变速箱的安装是比较难的,为了安全考虑,于大为甚至连挂挡的挡位都给安上了,并且用三脚架加钢丝绳稍微固定一下,以防万一发动机在地上发生侧翻。

  连接好各处的电源线,电瓶搭火,一条线搭铁,一条线触碰起动机,调试开始。

  “突突突……啪!”蓄电池顶端连接点突然冒起了蓝火。

  随后刚“突突”没两下的声音,一瞬间戛然而止,发动机转了两下又熄火了。

  “啥情况这是,不会电瓶没电了吧?”老纪皱着眉,低头看了一眼电瓶,这块电瓶是前几天充好电的,面包车上的原车电瓶。

  于大为之前买设备的时候,就买了一台专用的电瓶充电设备,也叫电瓶充电器。

  “老板,我看是电瓶的事儿,你看下面漏液了。”老纪一脸嫌弃的看着地上的电瓶,“啥破玩意,搭个电把自己搭废了。”

  对此于大为也很无语:“没招,从别的车上借个电瓶吧。”

第251章 改装完成

  于大为等人又换了一块蓄电池,重新搭火启动。

  随着“突突突”的声音开始轰鸣,排气口不断有黑烟冒出来,最后发动机的转速加快。

  于大为赶紧控制油泵,随即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老纪,控制一下离合开关,尝试挂挡。”于大为松开搭电的手,目光紧盯着排气口,刺鼻的燃油味儿不要钱似的往鼻孔里钻。

  他脑子里此刻一直在回忆之前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参数,四速档位的变速箱是常用变速箱,加上海都轿车本身发动机匹配的也是四速变速箱,理论上应该没问题。

  “不行!挂不上挡,老大。”老纪刚尝试挂挡,就有一股强烈的阻塞感,就好像前面有一块巨石,想费力推开却根本实现不了。

  于大为皱起了眉头,右手松开了喷油泵,转身来到老纪身边接过了离合与挡位的控制权。

  刚要挂挡,手掌里面就传来了阻滞感,于大为再次尝试,还是不行。

  无奈,只能先熄火。

  “哥,这什么情况?是不是哪坏了没修好?”姚金斧对这种改装可以说一窍不通,好奇的用目光扫过两个大人一个小孩。

  “参数不对”×3

  巧合的是,于大为、老纪,还有刚刚学了几天理论知识的小阿贵,竟然在同一时刻,异口同声的回答了姚金斧这个问题。

  姚金斧:“……”

  这一瞬间,他感觉到了自己与他们仨之间的格格不入,大家明明都在同一屋檐下,可总感觉有一层无形的屏障。

  “老大咋整?是调发动机参数,还是调变速箱参数?”老纪抬头询问,其实他内心还是偏向调变速箱参数的,因为发动机参数调起来太麻烦。

  这就好比给心脏做手术,还是给肾脏做手术一样,心脏连接各个器官,是除了大脑之外最重要的核心,当然能不动就不动。

  “变速箱。”于大为目光紧盯着变速箱看了良久,“目前来看能正常启动就意味着有适配的可能,调调变速箱看看吧。实在不行,咱就把变速箱换个680发动机原装的。”

  “九十九步都走了,还差这一哆嗦了?”于大为回身将电瓶的连接线都撤掉了,废掉的那块漏液电瓶,直接让他扔到了院子的垃圾堆里。

  几个人开始拆卸变速箱,并非全拆,而是把发动机与变速箱的连接处拆下来,也就是离合所在,随后又开始对变速箱进行打孔改装,重新调配。

  之后几个人又弄了小半天的时间,再次重复之前的安装连接动作,以及重新搭火。

  在几个人期盼的目光下,于大为亲自下场更换挡位,发动机的速度跟变速箱之间算是达到了合格的契合标准,不仅挡位能挂上去了,在挂挡的时候,发动机的转速也是能跟变速箱的挡位匹配。

  “这就可以了吧?”姚金斧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扭头看向老纪。

  眼前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是费了他们巨大心力的,这要是不成功实在是有些浪费时间。

  “应该算是吧,具体还要看二挡三挡,挂挡的时候有没有滑挡现象。”老纪回答的时候,于大为正在同一时刻变换挡位,从挂挡的速度来看,还是比较顺畅的没有阻滞。

  于大为尝试了半天,感觉没什么大问题之后,这才熄火。

  他盯着这台改装的发动机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从时间成本来看,他是赔了的。

  两个半的大师傅,搞一台这么个小玩意,有这功夫修修车不好么。

  不过凡事也不能只看眼前,这个车发动机换成六缸的以后,如果野外遇到一些彻底“趴窝”的车,于大为完全可以把它们一路拽回到修理厂这里。

  动力更加强劲,一节更比四节强!

  目前最重要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算是调配完了,已经用去了几个人接近两天的时间。

  于大为接下来打算自己去弄这台车,大家该修别的车,修别的车。

  敲定了计划以后,他开始忙着组装,后桥因为是坏的,这件事情于大为跟段大哥说了一嘴,希望他能帮忙看看,哪个修理厂收到面包车的后桥,自己就直接买回来。

  要是两三天之内,等自己组装好了还没有个结果,于大为就打算先把后桥用电焊机焊接一下,啥时候碰见了合适的后桥,啥时候再换也来得及。

  不过第二天,段大海就开着三轮车找到了于大为,好消息是找到了一台大发原车后桥配件,坏消息是距离太远在齐市那边的一个废品回收厂。

  回收厂是回收站更好一个等级,不仅处理废旧钢铁,还有一些个平时用不了的有害垃圾。

  一部分会进行填埋,一小部分会直接燃烧。

  如今这个年代垃圾的处理方式还比较粗暴,等过些年环境开始不断恶化,大家的环保意识强了,也就开始研究新的垃圾处理办法了。

  于大为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选择去趟齐市将那台大发面包车的后桥拉回来,他借用了梁老板的皮卡车,一路往齐市开。

  来回又花了近一天的时间,这才把后桥弄回来。

  齐市到绥市的路程也并不是太远,主要是后桥不能原封不动的放在皮卡车后斗里,因为根本装不下。

  需要拆卸,将外部能拆卸的进行简单的拆卸后,拆卸不了的只能加固捆绑,于大为这才慢悠悠的往回走,安全起见他也不敢开太快。

  如此又过了一天,前后桥,发动机、变速箱,全新的四个十六寸轮毂以及崭新的防滑轮胎,基本组装完成。

  之后就是一些零碎的东西,像刹车片,电瓶,碎掉的挡风玻璃,这些全都换新,值得一提的是,于大为特意从梁老板那里整了一套越野车的减震系统,各种魔改以后算是契合到了大发面包车上。

  搞定了这些,于大为对面包车真正的改装才算开始。

  他自己改装这台车的主要目的一直没有忘,就是为了拉更多的设备。

首节上一节156/1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