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人过于优秀 第235节

  先赢是纸,后赢才是钱。

  助理打电话了解一番之后说:“Os系统正在进行最后的测试阶段,距离可以上市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三天。”

  船夫哥沉吟片刻,说道:“晚点联系一下陆北风,或许我们两家企业之间可以达成共识,进行合作。”

  至于三汽盟友,早就被抛之脑后,企业之间的合作,唯有利益才是永恒。

  助理微微点头,将船夫哥交代的事情认真记下来。

  他顿了顿说:“那我们还不要起诉白龙汽车恶意商业竞争?”

  船夫哥脸黑了,冷声说:“一码归一码,该起诉还是要起诉。”

  白龙汽车成立半年,挖了他们比亚迪足足一千多位汽车工程师。

  每逢想起这件事,心都在滴血。

  世人都笑陆老板是土财主,大肆撒币,不把钱当钱。但又哪家企业掌门人不羡慕独权的土财主。

  那么大一家公司,连董事会都没有就特么离谱。

  不像他们虽说掌管企业,但涉及到大额支出,需要不断地开会谈论。

  而陆北风一道命令下去,所以人不假思索的立即执行。

  财力、效率都拼不过对方,这就是他与他们本质上的差距。

  夜晚,船夫哥没有大张旗鼓,只身悄悄来到魔都,与陆北风会面。

  了解完对方的意图,陆北风将关于BYDOS系统的资料放在一旁,笑道:“船夫哥,您这事办得可不太厚道,让我在前面挡抢,现在又要坐享其成?”

  “跟你们合作,我们有什么好处?”

  “OS确实能补全天火在启动时的稳定性,但这些缺陷进行技术改良,并不会太困难。”

  船夫哥面带笑意,认同点头。

  OS需要天火,多过天火需要OS,这是不争的事实。

  陆北风是无利不起早,想要在他手上占便宜,需要拥有足够多的筹码。

  他既然来找陆北风,为此做好了完全准备。

  “三百人的车载底盘研究团队,新公司你们占股51%。”

  船夫哥懒得寒暄,直接说出自己的底线。

  陆北风可以挖他们的人,他们也可以挖陆北风的人。甚至互相都有在彼此的公司埋下钉子,俗称的商业间谍。

  天火首款新能源汽车在研发中,至今研发了四五个月,样品车最终还没有确定下来。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车载底盘还没有设计好。

  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底盘的作用,甚至可以媲美引擎。

  引擎转速快,马力强劲便可,底盘关乎着汽车的稳定,以及整体构造。

  底盘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远比燃油车还要重要。

  新能源汽车车身重量普遍较轻,而零百加速,直接从燃油车的8~9秒,跨越到3秒以内。

  超过三倍的增幅,对于车身的稳定性要求更高。

  车载底盘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这项技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研发出来。

  白龙汽车本质是老头乐,最高时速也被限制在75公里每小时。

  对于底盘的要求,可以不高。

  未来的天火汽车是走中高端路线,零百加速2.5秒,是最基础的。所以对于底盘的要求非常高,不能草草了事。

第313章 合作共赢

  陆北风沉吟,没有立即答复。

  也没有对其讨价还价,他清楚这应该就是船夫哥的底线,以及他们能拿出来同等分量的筹码,可谓诚意十足。

  只是陆北风有点不理解,让利如此巨大,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企业一切都是从实际利益出发,他们绝不可能做出亏本买卖。就算船夫哥想要提携他这个晚辈,公司的董事会也不可能同意他这么做。

  陆北风又不是他私生子,并不值得他去这么做。

  三百人的研发团队,足以将天火汽车的上市,压缩到未来三个月之内。

  这对于他,对于公司都非常重要。

  现在就是与时间赛跑。

  谁能够跑得快,谁就能提前抢占很多的市场。

  白龙汽车现在估值千亿,但陆北风其实有点后悔创造它。

  假如把研发的时间,转移到天火科技上面,现在天火汽车应该快上市了。

  不是像老马一样在凡尔赛,而是陆北风自始至终的想法都是如此。

  船夫哥了解陆北风的性格。

  三百人的研发团队,基本上要抱有近50%的战损心理准备,但凡陆某人心稍微狠一点,80%都给他留下来。

  到了他的地盘,各种糖衣炮弹,绝对让对方招架不住。

  船夫哥不可能没有考虑到这点。

  前段几个月,陆北风挖了他们近千名汽车工程师,船夫哥就一直没给他好脸色看,还到处说他坏话。

  让他在珠三角声名赫赫,以至于小马哥这种老实人都觉得他是个坏人。

  现在这么主动送人,还有让他们占股51%,直接让出公司的决策权。

  虽说是共享研发成果,但所有权与使用权,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怎么想,

  都觉得里面充满着阴谋。

  船夫哥看着陆北风脸色阴晴不定,心情相当不错,笑着说:“也有你这只小狐狸想不明白的事情?”

  “确实想不明白。”

  陆北风也没装,直接点头承认。

  船夫哥笑容依旧:“那同不同意呢?”

  “送上门的冤大头,干嘛不同意?”

  陆北风也笑了,笑容充满自信,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便是。

  上门不要,大逆不道!

  船夫哥不禁哈哈大笑:“不愧是你,够自信。”

  他顿了顿继续说:“有时候,有些事情,其实没你想的那么复杂,或许可以想简单点。你啊,就是心思太重,这点真不像是个年轻人。”

  陆北风笑了笑:“还不是你们这些前辈教的好,整天给我挖坑,心思不重不行啊,毕竟一大堆人指着我吃饭。”

  船夫哥看了他一眼,充满恶趣味说:“想知道吗?不告诉你,自己去想去吧,哈哈……”

  “由你。”

  陆北风耸耸肩,夹着桌上的饭菜,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吃饱喝足之后,双方进行合作细节上的商谈。

  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天火科技与比亚迪各自出资5亿,联合成立一家新公司,专门负责车载系统,还有底盘的研究,共享研发成果。

  天火科技占股51%,享有公司绝对的决策权。

  最后双方签订合作意向书。

  “真的不想知道?”

  船夫哥表情像是吃了苍蝇一样难受,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面,年纪轻轻跟滚刀肉一样,真特么烦人。

  “爱说不说。”陆北风笑着。

  “不说了,搞得好像我在求你一样。”

  船夫哥冷哼几声,带着助理离开魔都外滩酒店。

  陆北风把他们当成商业竞争对手,但比亚迪从来没有把对方当成对手。

  不是说看不起陆北风的白龙、或者天火科技这两家公司。

  而是比亚迪公司的主要战略方向,跟对方战略方向并不重叠。

  锂电,城市交通,最后才是个人家用车。

  比亚迪三大主营项目,其中是存在优先顺序的。

  锂电,发家之本,自然不必多说。

  城市交通的优先级,远远高于个人家用车。

  天火系统与城市交通载具,两者结合,绝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

  假如他们能够拥有这个系统,在用自家的OS系统加以完善,会形成一个质变。

  未来有机会主宰国内,乃至东南亚,甚至全球的城市交通载具。

  城市交通载具,不是一般企业的插足的,存量市场规模没有私家车大。

  但胜在稳定长久,竞争对手少,利润也非常可观。

  一旦习惯他们比亚迪的载具,那就是长达几十年的坚不可摧的铁饭碗。

  说一句垄断都不为过。

  与其跟陆北风打个头破血流,还要提防别人捡便宜,不如双方合作共赢。

  他做他的高端汽车,他们做他们的城市交通工具。

  陆北风当初舍得让出微型车冲量市场,他们为什么不能让出高端市场。

  中低端新能源汽车,各凭本事。

  在国内他们比亚迪自认第二,恐怕也没人敢认第一。

  这笔买卖,从短时间来看,是亏损的,但长远考虑,百利而无一害。

  “你是怎么想?”

  陆北风把玩着茶杯,并不像表面说的那么不在乎。

  酒店包厢内只有他与张佳丽两人,张佳丽知道陆北风是在问她的想法。

  她沉吟片刻:“陆总,或许这件事真的是您想复杂了。”

  “我之前查阅过,从比亚迪过去五年的战略方向,城市交通的优先级一直都是高于个人家用车。”

  “用您的话说,卖小车的面子,没有卖大车的大。”

首节上一节235/3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