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欲:权力巅峰,专摘官帽子 第42节

  刘副书记在的时候,大家都很拘谨,特别是一些普通工作人员和那些借调人员。

  刘副书记走了之后,在职人员就放松了起来。

  而那些借调人员,虽然也放松了很多,但是依然要给大家端茶倒水敬酒倒酒。

  这就是位置决定地位。

  通过聊天周安宇得知,他们之间借调的最长的已经有三年了,最短的也有半年了。

  省纪委借调的人比较多,有长期借调的,也有专案组抽调的。

  专案组抽调的人一般案子结束就回原单位,而长期借调的人,则会脱离原单位,长期在省纪委工作。

  这几年也有长期借调的人能正式调入,但是名额不多。

  他们借调时间长了也不愿意回去,有些愿意回去的,省纪委会跟他们原单位打个招呼,或大或小给他们安排个职务,也算是给他们一个交代。

  不过不管是正式调入还是能够回去提拔的,都是少数。

  大多数还是白干活,盼望着有一天能正式调入。

  他们在原单位可能是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但是借调上来之后,却一切都反了。

  明明是他们这些借调的人干活最多,可是地位却是他们最低。

  此刻,周安宇又想起了他们村里,那个关于驴的故事。

  以前没有拖拉机的时候,农村收庄稼都用驴车往回拉。

  有些家里没有驴的人家,就得借别人家的驴来拉驴车。

  村长家也没有养驴,他也需要借别人家的驴来拉车。

  村长借驴,养驴的人家肯定愿意啊,这可是村里的一把手啊,这就算是搭上关系了,以后村里有人罩着了。

  而那些驴,也都很愿意去村长家干活。

  为什么呢?

  因为村长家条件好啊,去村长家伙食肯定好啊,说不定能吃上玉米粒子。

  村长把驴借来后,拍拍驴屁股说道:“这驴子一看就壮实,好好看,给你好吃的。”

  于是驴开始没日没夜的拉车,十几亩地的庄稼,一车一车的往回拉。

  村长一家人轮流着赶车,争取做到人歇驴不歇。

  但是直到拉完所有的庄稼,驴都没见过一粒玉米渣子。

  村长收完庄稼,把驴还了回去,嘴上感谢了养驴人一番。

  村长用别人的驴收完了自己的庄稼,心里很高兴。

  养驴的人家得到了村长的肯定,心里也很高兴。

  而驴,什么都没有得到。

  回到家的驴,还没来得及歇一歇,就又被逼着干活。

  因为驴借给村长了,自己家的庄稼还没收呢。

  驴很想不干了,可是它能不干吗?

  说句有些领导不愿意听的话,很多借调就是找个免费的苦力。

  活干的比谁都多,但是好处却一点都没有。

  借调完毕回到原单位后,更是没了位置,各种好处都跟你无缘。

  有些许诺把你调进借调单位的领导,更是耍流氓。

  你借调到一半,他调走了,给你的承诺就泡汤了。

  就算他不走,也只会给你画大饼,永远是遥遥无期。

  而你,只有没日没夜无休无止的加班。

  但是这些话,周安宇没往外说。

  对领导不能说,对同事不能说,对自己办公室这些借调的同志更不能说。

  借调单位不喜欢听这些话,被借调的人也不喜欢听这些话。

  这些话是蛊惑人心,扰乱军心。

  “小玉,睡了吗?”

  酒场结束,周安宇把大家送走之后,给苏小玉打了个电话。

  “在等你电话呢,第一天上班感觉如何?”

  苏小玉笑着问道。

  “感觉还不错,目前看来,同事们都比较好相处。”

  周安宇说道。

  两个人又聊了一会天就挂了电话。

  他今天喝了不少酒,就不跟她见面了,两人约好明天中午一起吃午饭。

  纪委给他安排了单身宿舍,一室一厅一厨一卫,一个人住也够了。

  今晚,他就住在这里了。

  躺在床上,周安宇胸中澎湃激荡,一时间竟然睡不着。

  上一世他遭遇的种种,纷纷浮现在眼前。

  此刻,他终于可以去解决那些问题,有能力合理合法的去查办黄家父子和他们背后的人了。

  而这些,只需要一个契机。

  这个契机,是他已经布好的局。

  而这一切,他只需要耐心的等待。

  他忙活了这么久,费劲力气进入省纪委,就是为了这一天。

  他相信,这个契机很快就要来到。

  张主任暂时并没有给他安排具体工作,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熟悉业务。

  这一天,周安宇终于等来了那个契机。

  

第49章 中纪委转办的举报信

  纪委的使命之一就是维护组织纪律的权威性、严肃性,纠正干部不良作风,打击各种违规违纪行为,任何人不得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任何人不得践踏党纪国法的权威。

  纪委是干部队伍的纪律委员,也是各级干部群众寻求帮助的娘家亲人。

  纪委获得线索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党委政府领导交办的问题线索;

  二是其他单位移交纪委的线索,比如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审计发现的问题线索,公检法以及信访等单位移交的线索;

  三是纪委在日常的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

  四是违规违纪人员主动投案自首检举揭发的线索;

  五是上级纪委交办的问题线索;

  六是媒体网络等曝光的问题线索,比如我爸是李光,北极娘鱼爷爷,表哥房叔,官员家属抓小三大打出手等;

  七是人民群众举报的问题线索,这里面包含实名举报和匿名举报。为了维护干部的合法权益,纪委会对举报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如果发现为捏造事实诬告干部,将会对诬告者进行严惩。

  而各级纪委受理这些线索问题的部门,就是案件监督管理室,简称案管室,就是周安宇所在的部门。

  刚上班这两天,周安宇仔细的梳理各个问题线索,特别是外单位移交的线索,他格外关注。

  终于,在第三天,他收到了中纪委转办的一封举报信。

  不管是纪委还是信访,一般上级单位收到问题线索的时候,常规操作是按照属地办理的原则,转交给问题所在地的纪委或者信访部门。

  而中纪委转交的这封举报信,正是来自汉东省京海市灵泉县的举报信。

  举报信的内容是灵泉县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黄建龙违规违纪,贪赃枉法,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多项问题。

  而举报人,正是黄建龙的亲儿子黄有志,而且是实名举报。

  周安宇看着这封举报信的内容差点笑出猪叫声。

  黄有志怎么会实名举报他的亲老子呢?

  他当然不会去举报黄建龙。

  但是为什么会有这封举报信呢?

  因为这是周安宇替他写的。

  周安宇觉得,黄有志虽然瘫痪在床,但是他一定有一颗维护正义的心,所以就替他写了这封信。

  上次周安宇去程俊雅家商量填报志愿的时候,他顺便写了这封举报信。

  并且在帮程俊雅邮寄志愿入伍申请书的时候,把举报信寄给了中纪委。

  他同时寄出了好几封,就怕寄少了那边收不到。

  他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

  有了这中纪委交办这个由头,他就有办法去查办。

  至于这到底是不是黄有志举报,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实名举报必查,查出问题就没人在乎是不是黄有志举报了。

  按照正常程序,中纪委收到举报转给汉东省纪委,汉东省纪委再转给京海市纪委。

  黄建龙是灵泉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是副县级市管干部,县级纪委无权调查,便会由京海市纪委负责调查处理。

  调查之后,京海市纪委要把调查结果上报省纪委,省纪委再把情况报给中纪委。

  当然,中纪委很忙,没时间管你一个小小副县级干部的事,只要省里自己处理好就行了。

  在他们眼里,副县级都不算是个干部。

  周安宇迅速的整理登记,然后把这份举报做了一个转交京海市纪委的审批件。

  毕竟是中纪委转来的,而且要移交下级纪委,需要领导审批签字。

  周安宇拿着这些问题线索先给唐兴国看了一眼。

  唐兴国让他直接去跟高元亮副主任汇报即可。

  唐兴国虽然实际上是他们四个人的小组长,但并不是组织任命的领导,没有签字审批权。

  周安宇带着资料来到了高元亮副主任办公室。

  “高主任,有份中纪委转来的举报信,请您过目。”

  周安宇说着,同时把呈批件放到高元亮跟前。

首节上一节42/1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