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欲:权力巅峰,专摘官帽子 第32节

  苏哲东接着又问道。

  “伯父,我前几天刚刚调了正营级。”

  周安宇回答道。

  “不错,这么年轻就是营级干部了,你们结婚后总是两地分居也不是个事,我看给小玉办个随军也不错。”

  苏哲东说道。

  “刚喝两口酒就满嘴胡说八道,现在就想把闺女扔那么远。”

  金香兰在一旁说道,她可是舍不得女儿随军远嫁。

  那样的话,自己以后不知道多久才能见到女儿一面。

  “伯父伯母,你们不用担心,小玉不需要随军,我已经转业了。”

  周安宇急忙说道。

  “什么?转业了?那你安置到哪?回老家吗?你应该等你们两个领完证再转业的,那样你就可以安置到汉州来。可是现在……”

  金香兰急切的说道。

  她很满意这个女婿,但是一想到现实情况,又不由得她不多想。

  周安宇微笑,看来金香兰在机关上班,是懂一些转业干部安置政策的。

  军官安置一般有三种去处,一是回原籍,二是安置到父母所在地,三是安置到配偶所在地。

  一般来说,按照周安宇的条件,营级及以下干部,未婚,父母在老家,他只能安置到老家县城,连京海市都去不了。

  如果是团级干部的话,就可以选择京海市安置。

  而如果他跟苏小玉领完结婚证的话,他就可以安置到苏小玉户口所在地汉州。

  但是现在,他只能安置到东河县。

  

第36章 大学教授不一样的见解

  金香兰急切,就是因为按照这样安置的话,苏小玉要么跟周安宇回老家县城,要么就两地分居。

  这两种生活都是她不愿意看到的。

  “你也不要着急,京海离汉州也不远,有火车有高速,来回很方便。”

  苏哲东在一旁安慰道。

  “哎呀爸妈,你们着什么急,先让他说完嘛。”

  苏小玉看着她爸妈着急的样子,只想笑。

  “伯父,阿姨,你们放心好了,我就安置在汉州,不回老家县城。”

  周安宇适时说道。

  “安置在汉州?可是你根本就不符合条件啊。”

  金香兰诧异的问道。

  “我在部队的老领导正好认识汉东省的领导,我已经确定转业到汉东省纪委工作了,过几天就去报到。”

  周安宇说道。

  “省纪委?那个单位可不错。”

  苏哲东眼神一亮。

  他是汉东政法大学的教授,很多学生毕业后都进入了公检法等单位,当然也有去纪委的,这些单位也经常请他去讲课。

  他就曾经见过纪委的人去他们学校,他们学校的领导都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也见过纪委的人办案,很威风。

  “纪委好什么好,一个吃力不讨好,纯粹得罪人的单位,还不如去教育厅,还能安排自己的孩子去好学校读书。”

  金香兰不悦的说道。

  她在汉州市教育局工作,能把自己外孙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安排的明明白白,但是高中之后他就无能为力了。

  因为那些省属大专本科高校,都是省教育厅管理,他们市教育局根本就说不上话。

  如果能进省教育厅上班,那外孙以后大学也有最低保障了。

  “哼,妇人之见,纪委是我们组织清洁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小周去纪委上班,那是我们的荣耀,如果他能抓几个贪官污吏,更能青史留名。”

  最后,苏哲东还不忘说上一句:“另外你这种思想就是典型的以权谋私,以后小周去了省纪委,查的就是你这种人。”

  “你这个死老头子,你满嘴胡说八道,谁以权谋私了,我这还不是为了小玉的孩子好!”

  金香兰顿时就反驳道。

  其实这也不算是以权谋私,俗话说靠山吃山,行业内不成文的规定,大家都这么做,也就算是给自己的员工谋点福利。

  “爸妈,你们干什么啊,安宇还在这里呢。”

  苏小玉眼看两个人就要吵架,赶紧出来劝架。

  这第一次见面两个人就在未来女婿跟前吵起来,也太不好看了。

  一句话不和就吵起来,吵完没多大会儿又好了,这才是正常的家庭生活。

  “伯父阿姨,其实你们说的都没错,纪委干的的确都是得罪人的活,甚至是断人活路,但是也正因为有他们在得罪人,我们才能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

  “不然,那些贪官污吏把官场搞得一塌糊涂,凡事都看有没有背景,有没有钱赚,那我们以后肯定会遇到很多的不公。而我,就想要做那个得罪人的人!”

  周安宇也出来打圆场。

  “小周啊,你说的对,伯父支持你!但是伯父有几句话要嘱咐你。”

  苏哲东点点头说道。

  “伯父您说。”

  “我们组织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很多干部初心是好的,但是没有守住初心,走上了歪路,实在是令人痛心。对于那些严重违规违纪,作恶多端的人,决不能姑息,必须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我教过很多学生,也有很多同事,他们走上了领导岗位,手里有了权力就在周围一片恭维声中迷失了自我,把组织给的权力当成了自己的能力,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苏哲东很是感慨的说道。

  政法大学的人,有身居高位的政法委副书记,有公安厅厅长,有法检两院的领导,有人能坚守初心有人却走上歪路。

  “但是,我们的宗旨还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于那些还能挽救的干部,还是要救一救,说不定拉他们一把,就能给组织找回一个好干部。”

  “现在纪委有些同志在工作重点有失偏颇,只注重追责问责,干得多错的多,容易被追责,让很多想干事能干事的人不敢干,害怕干。”

  “我们要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只要不是故意犯错,没给组织造成损失,就应该视情予以教育,别让大家寒了心。”

  “特别是对待基层干部,你更要多用心,我曾经下去调研,基层干部真是不容易,他们工作千头万绪,事情繁杂,但是由于在个人发展上可能不尽如人意,导致有的人失去了斗志和进取心,工作上有人躺平,有人侧卧。”

  “你作为纪委领导,不要只把目光放在如何处理他们上,更要善于发现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要找出解决这些深层问题的方法,治标不治本,是不可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的。”

  “我只是一个教书匠,有说的不对的地方,仅供你参考,相信你以后会是一个正直的干部。”

  苏哲东深有感触的说道。

  周安宇静静地聆听苏哲东的话,他能感觉的到,这都是苏哲东的肺腑之言,只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才能精准的说出这些问题。

  周安宇深受震撼,对自己以后在纪委的工作,又有了新的感悟。

  “伯父,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天真是受教了,您指出的问题一针见血,以后我一定会注意这些问题,不会轻易处理一个干部,更不会冤枉一个干部。”

  周安宇认真的说道。

  金香兰听完两个人的对话,对苏哲东也就没有那么大的气了。

  今天,他对自己的老头子刮目相看,看他的眼神里都多了一些神采。

  “嗯,好好干,我看好你哦。”

  苏哲东幽默的说道。

  “伯父,以您的见识和学问,如果从政的话,肯定也能有一番成就,您怎么就没有去从政呢?”

  周安宇心中忽然冒出这个问题。

  就苏哲东刚刚说的那一番话,就算是很多领导干部都说不出来。

  “我不喜欢当官,更喜欢做学问。”

  苏哲东淡淡的说道。

  “他呀,就是瞎清高。”

  金香兰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其实得意的很。

  周安宇却是有另一番理解,恐怕这是苏哲东骨子里的高傲吧。

  莲出淤泥而不染,而苏哲东,根本就不屑与污泥为伍。

  

第37章 你配不上人家

  这顿饭吃的很愉快,周安宇跟苏哲东越聊越投机,再加上喝了不少酒,要不是苏小玉拉着,苏哲东非得跟周安宇拜把子不行。

  吃完饭,周安宇提前去把账结了。

  这让苏小玉父母更是满意,不是钱的事,而是懂不懂事的问题。

  苏哲东非要拉着周安宇去家里住,但是周安宇肯定不能去。

  要是去了,借着酒劲,晚上再忍不住弄出点动静来,那实在是太尴尬了。

  席间,苏小玉也提了跟周安宇一起回他老家的事,苏哲东两口子满口答应。

  这态度就已经表明,他们非常同意他们在一起。

  周安宇没有回安全屋去住,而是在苏小玉家附近找了个宾馆住下。

  随后,周安宇去买了两张去东河县的火车票。

  这个时候,买车票还没有要求必须实名制。

  买完火车票,周安宇就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妈,明天我回家,你跟爸要是没事的话,把家里收拾一下。”

  周安宇说道。

  “啊?儿子,你才刚回几天,怎么这么快又回来了?”

  周母不解的问道。

  按照她以往的经验,周安宇一年有三十天年假,分两次休完,每次归队之后都得等个半年左右才能再回来。

  可是这次周安宇才走了十几天,这么快就回来了,有点不太正常。

  “妈,我有大好事要跟你们说,你记得跟我爸把家里收拾干净点。”

  周安宇再次嘱咐道,他发现,刚刚母亲的注意力根本就没在他后半句话上,只关注他怎么又回家了。

首节上一节32/1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