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当戏骨 第285节

  亚瑟迎着窗户洒下的阳光拍摄时等了七八天的“大太阳”。

  后来终于等到,但让娜依旧不满意,所以眼前宛如天堂之门般被推开而倾泻的阳光,是聚光灯打的。

  黄白游纤细的胳膊卖力挥动,像是脸颊的塑胶玩具,本来四肢不能活动,但被主人强制上下搬弄。

  手臂挥动肌肉连接着肩胛骨,上半身穿着光线织成“光衣”,肩胛骨仿佛要长出翅膀。

  他的舞蹈没有固定动作,有动作弯腰弓背时又佝偻得可怕,好像五脏都被吊起。身体伸展,肋骨又被顶出,腹部那张“脸”再次出现。

  已好几次跳舞,非歌舞片里出现这么多舞蹈,会让人产生腻味,但《小丑》没有。

  一来得益于剧情编排,二来黄白游保证了每一支舞都随性而跳,但都完全不同。

  “这怎么争?你告诉我,要怎么和他争夺柏林影帝?!”西蒙内心呐喊。

  都以为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是偶然超神,结果人家超神是日常,还玩什么?

  “《波斯语》来错了地方。”西蒙看向同剧组的斯图特尔,从对方眼中瞧见了相同的眼神。

  “难怪时代周刊会评价斯坦丁是开拓演员的边界,这是充分展现了一个演员,对身体的控制,芭蕾舞女王安娜巴甫洛娃也就这样了吧,控制每一块肌肉。”斯图特尔心里说。

  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穿上一身帅气西装……

  用地球的歌词能形容剧情比较恰当,亚瑟即将去参加曾经偶像莫瑞的节目,所以染了头发,也换上一身衣服。

  走上街头,来到平日时常走过的阶梯。

  电影的意向很奇怪,向上走是黑暗,向下走是光明。就这阶梯,出现过两次,前两次都是大晚上亚瑟回家,向上攀爬,即便有路灯,也像在钻幽黑的隧道。

  正是让娜的反直觉操作,才让观众缺少感同身受。

  而这一次“阶梯之舞”,也是全片最为惊艳和放肆的舞蹈,当前配乐《Rock&Roll.PartII》,并非黄白游表演时的《国际歌》。

  可张狂恣意一点未减!

  “突然就激昂了起来?”西蒙看向阶梯之舞,他更喜欢前面犹如长出恶魔翅膀的窗边舞,但不可否认这真是近两年最惊艳的亮相。

  “这弄得我的脚也蠢蠢欲动。”

  “我麦克一直也想成为一位舞蹈家。”

  “怎么突然觉得这个扮相好带感。”

  “这TM才是小丑。”

  “前面重生的舞蹈,亚瑟已经变成了小丑,对就是黑暗骑士中那样恐怖的小丑。”

  ……

  来到电视台,莫瑞来后台找亚瑟。

  “嘿莫瑞,一件小事?当你介绍我时,你能把我介绍成小丑吗?”

  “什么?你不想用你的真名吗?”

  “老实说,我甚至不知道我的真名是什么。”

  两人简短的对话落入所罗门耳中,他喃喃自语,“朋友……如果我没想错,这个莫瑞要完蛋了,他已经不是亚瑟,而是已经杀死了五人的小丑,包括养母潘妮。”

  在脱口秀舞台上,话题变得十分怪异,黄白游饰演的亚瑟,噢不,应该说饰演的小丑,承认自己是枪杀了三个华尔街职员的凶手。

  “你太可怕了莫瑞。”

  “我有多可怕?”

  “你邀请我上电视就是为了羞辱我。”

  下一刻,亚瑟杀死了曾经的偶像莫瑞,即便当着摄影器材的面,他也无所畏惧,现场的录制厅观众慌不择路逃走。

  “已经没什么好失去的了,又或者是小丑的炫耀自己的杰作,制造慌乱。”彼得想到。

  剧情线很弱,但人物线很强,当过导演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人物线不等于剧情线。

  所以不少观众,见到亚瑟暴起杀人会皱眉,从首映观众们的反应就可见一斑,《小丑》的口碑必定是两极分化。

  喜欢的会很喜欢,不喜欢的会认为不知所云。

  《小丑》剧情线弱体现在方方面面,甚至于哥谭市陷入暴乱,也只通过电视新闻这类不起眼的镜头展现,实际这条线贯穿始终。

  从亚瑟戴着面具杀掉华尔街三人组,命运的齿轮就开始旋转,托马斯在公众面前发言,“激化贫民和精英阶层”的矛盾,更多人开始带着小丑面具抗议。

  对精英阶层敌视已久的底层,视小丑面具成为哥谭市反抗的标志。

  在演播厅杀人,小丑毫无疑问被捕,而被押送过程中看到街道里到处都是游行示威的人,在破坏,在烧毁,在抢砸,在枪击。

  “有序”的哥谭市,陷入混乱。

  黄白游饰演的亚瑟,噢不小丑,透过窗外看着这一幕,露出满足的笑容。

  “砰!”押送的警察被人撞停,黄白游饰演的小丑被人高高举起。

  簇拥者围成一圈,在十字路口,燃着烟火,混乱的街道成为崭新的舞台。

  至此,小丑站在汽车引擎盖上献情不自禁地跳起最后一支舞,“新王登基”!

第477章 没有悬念了

  与片头呼应,黄白游饰演的小丑,用自己脸上撞车磕到的鲜血当做颜料,为自己勾出上扬的嘴角。

  托马斯一家在暴乱中想要从剧院后面的小巷离开,但依然被戴着小丑面具的暴乱人群杀死,只有身为小孩的布鲁斯韦恩存活。

  “这算是个彩蛋?和蝙蝠侠连接上了。”乔治库柏喃喃自语,他对于这种彩蛋不感兴趣,如果是他哥马丁,肯定会夸上一句。

  因为彩蛋拍得好也是一种本事,甚至有的电影一两个小时只是饺子,两分钟的彩蛋才是醋,对吧?漫威。

  本以为到此就结束,没曾想还有一小段尾章,小丑被捕了,和律师交谈,被送进监狱,戴着铁镣,脚下的血色脚印。

  开幕式电影定格在此处。

  现场停顿了两三秒,才掌声雷动。

  人们大抵是两种想法,一种是“就这”,一种是“这就……”

  议论纷纷。

  “我喜欢这部电影,我没有想到,他居然能塑造另一个经典小丑形象,太令人惊讶了。”

  “《小丑》到底想表达什么?是对精英阶级的厌恶吗?有些没看懂,不过即使没懂,斯坦丁的独秀,也让人大开眼界。”

  “刺眼呛鼻的哥谭市,和漫画完全不同的故事,血腥的艳丽,冷漠的社会就需要小丑打破。”

  “如果不是斯坦丁饰演不能这样说,假如对其他演员不公平,换个说法,我给《小丑》打五分,那么有四分来自斯坦丁,表演太出色了。”

  你看,从观众的热议就能发现有的喜欢有的持有保留态度。

  议论中,评委会主席走上舞台,进行总结性的发言。

  来宾们也有序退场,都在讨论《小丑》,影评人与不少同行想要逮住正主问问。

  “让娜导演,请问电影里亚瑟几次杀人是真实存在的吗?”《兔眼》主编问,“会不会是像邻居索菲,只是存在于他是幻想中,所以每次灯光都显得与众不同。”

  “先生,你的角度很新颖,但对于我来说,如果一切都是亚瑟讲述的笑话,那么我拍摄这部电影目的是什么?”让娜没模棱两可的回应,她直接进行否定。

  “那么《小丑》是对美利坚制度的攻击吗?”有一道声音插入,“很抱歉,我是世界报道记者,也有问题想采访让娜导演。”

  这种直接打断别人访谈,然后搭话的方式在欧美并不常见,剧组到会场的全员都接受了采访,也只有导演让娜发生这个情况。

  黄白游就状态正常,他正接受《法兰克福评论报》的专访。

  “听说你为演好这个角色,主动减重了21磅,不问真假,因为电影那夸张的身材足以说明一切,想请问为什么要这样?导演要求的吗?”

  采访内容不多赘述,反正上报了就都知道了。

  彼得本来想约让娜吃个饭,没想到还未说出口就被所罗门截胡了,所以就只有往其他影厅走。

  然后瞧见斯图尔特和山姆有说有笑。

  嗯?

  “两位先生,你们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彼得快步走过去。

  前面走红毯时,斯图尔特和山姆还有小摩擦,一转眼怎么就换了嘴脸?

  “因为没有了竞争。”斯图尔特慢悠悠地回答。

  “没有……”彼得迅速领悟,看着自己电影的男主角,多么痛的领悟,“斯图尔特,下次还有机会。”

  “我倒希望斯坦丁先生的产量少一点。”斯图尔特捂额。

  彼得看斯图尔特,再看旁边山姆,两人毫无抵抗力的神情如出一辙。

  斯坦丁也是独一份,把影帝级的演员,直接打击到不敢正面对抗了。

  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连正面对抗的勇气都没有,这辈子就这样了。当然,这话彼得未说出口。

  他这话也幸亏没说出口,瞧瞧对手都怎么样了,还搁这提勇气呢。

  “只是斯坦丁又成功,前面有关他的负面言论,会随着电影全球公映,反而成为他的助力,谁能想到他能再塑造一个杰出的小丑呢?”彼得说。

  山姆和斯图特尔都大概知道,针对斯坦丁的言论是怎么回事,本来十拿九稳的事,看来美文基金算盘要落空咯……

  “准备去什么影院?”彼得问。

  “人少的吧游客太多了。”斯图尔特说。

  山姆深有同感地点头。

  一眼望出去,那是摩肩擦踵。

  也难怪,在国内没整治之前,有几十个电影节,大大小小参差不齐。

  因为这玩意一旦形成规模,对一个地区的旅游经济提振,那是相当大,关键是操作起来简单。

  当下柏林电影节,纵览活动区域包含三十五个影院,放映电影节各个单元,有全景、论坛及扩展论坛、青少年影片、德国影院视角等等。

  正是如此庞大的电影院群,才能售出超30万张电影票,十一天的时间内超过500万的观影人次。

  这两个数据是其他电影节无法比拟的,黄白游接受完采访,就预备好好观摩一下。

  《波斯语》和《迷宫的空房间》是他首先目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今日是不少电影的全球首映,所以很热闹,许多热门影片的票早就被一扫而光。

  柏林电影节售票机制是线上60%,线下40%,票价在14欧元左右。

  对比德国平时的票价,这价格是些许偏高,可谁叫这是全球的盛会呢。

  《迷宫的空房间》也属于热门电影,一票难求,连身为男主角的山姆,都要找人帮忙。

  不过得说明,首映场是整个剧组去的,肯定是不需要票,但山姆是首映场之后又看一遍,就需要票了。

  这也是他的一个习惯,隐藏到人群中,听听观众对他表演有什么看法。

  山姆戴上帽子,看第二场。

  大多观众都在全神贯注到剧情里,偶尔窃窃私语也是夸奖,等等,山姆听到了旁边的观众好像很失望?

  “嗯……”

  “咳咳。”

首节上一节285/2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