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93节

  “同伟,你觉得亮平这么做,为的是什么?”

  “据我的猜测,他应该是不愿意待在乡下,想尽快调回市里去吧。”

  对于侯亮平可能想借此摆自己一道的事情,祁同伟绝口不提。

  因为他明白,自己不说,高育良也能想的到,如果说了,反而会给高育良留下不好的印象,毕竟高育良最在乎汉大帮的团结。

  “同伟,我觉得,你是故意把话只说一半。”高育良也是心领神会。

  “呵呵,高老师,一半就够了,您教诲过我,我是师兄,不能和不懂事的师弟斤斤计较,这句话我时刻铭记在心。”

  “行,我明白了。”高育良对祁同伟的成熟很欣慰,“这事就算过去了,你过年前抽空来岩台一趟,我有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和你通个气。”

  ……

  祁同伟听说有很重要的事情,哪里还会等到过年,他是乡党委书记,什么时候有空,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于是,他只刻意间隔了一天,第三天早上就开车直奔岩台,高育良在市委大院的家里接见了他,顺便共进午餐。

  午饭后,高育良把保姆支出门,两人点上香烟,在雾气缭绕中开始了正题。

  “同伟,这件事情非常重要,除了你之外,我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芳芳和亮平,你也记住了,千万不能往外说。”

  祁同伟的态度立马端正了很多,一本正经的回道:“高老师,您放心,我嘴巴紧的很。”

  “嗯。”高育良点点头,道:“汉东省委已经做出决定,组织一批副厅级干部去米国学习,我们岩台要去两个人,我和李达康。”

  “真的?那可是大好事,高老师您要被重用了。”祁同伟一脸的开心,发自内心的那种。

  “这事李达康没有跟你说过?”

  “没有,他怎么会跟我说,我和他只是工作关系而已。”

  “呵呵,也对,李达康只是器重你,未必把你当成自己人,不像我们的师徒关系,是牢牢绑定在一起的。”

  此时的高育良,已经有了组建汉大帮的计划,而年轻能干的祁同伟,理所当然应该是汉大帮的核心成员。

  刚才这句话,以及今天谈的事,都是高育良递给祁同伟的橄榄枝。

  “高老师,我明白,我们都是汉大出来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祁同伟决定先把橄榄枝接过来再说。

  “嗯,你明白就好。”高育良点点头,又道:“这次出国学习,时间定在三月底,为期半年。回来之后,我和李达康都会被提拔,很可能不在岩台了。”

  “不在岩台了,那去哪?”

  “目前还不知道,要看省委的安排,我和李达康走了之后,你在岩台就没有依靠了,高义虽然会帮你,但他级别不够,所以我想在走之前,帮你解决掉一些问题。”

  祁同伟瞬间发自内心的感动,高育良对自己真的没话说。

  不仅各种教诲,有好事也都会想到自己,如今临走了,还念念不忘,要帮自己一把。

  “高老师,您的心意我一定牢牢记住,不知道您打算帮我解决什么问题。”

  “那得看你需要解决什么。”

  祁同伟想了半天,觉得自己好像没有特别需要解决的问题。

  毕竟小事没必要麻烦高育良出手,太大的事,又不方便提。

  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回道:“我想不起来。”

  “是想不起来,还是不敢说?”高育良起身,在茶几前踱了几步。

  “既然你不敢说,那我就主动帮你做了吧。”

第169章 易学习的新岗位

  1月20号,距离九八年春节还有不到十天,岩台市委召开了年前的最后一次常委会。

  按理说,这个时间点上,是不应该讨论人事问题的,但市委专职副书记高育良却一反常态,公然炮轰金山县委书记易学习。

  当着其他十位常委的面,高育良列举了易学习的五大罪状,或者说是五个严重的问题。

  他还特别指出,其中三个问题非常恶劣,必须追究责任。

  第一,易学习瞎指挥,给金山县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红山乡玻璃杯厂原本势头很猛,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生产出来的康泰水杯畅销省内外,每年可以上交几千万利润,上千万税收,并解决近千人的就业问题,已经是金山县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企业,没有之一。

  但易学习强行插手,更换厂长,改变规章制度,导致大量技术工人离开,经销商也纷纷改换门庭,如今,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合格率大增,并严重滞销。

  这么好的一家企业,只用了短短不到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出现严重亏损,沦落到只能吃老本过日子,预计撑不了多久,就有倒闭的风险。

  据估算,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一个亿,几乎相当于金山县半年的财政收入,间接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第二,易学习拉帮结派,任人唯亲。

  红山乡前党委书记被调走之后,原本最适合的接替人选应该是乡长祁同伟。

  他在担任乡长期间,业绩卓著,把红山乡的经济从全县倒数第一搞到全县前三,就连那个玻璃杯厂,也是他一手创办起来的,如果由他接替乡党委书记,根本就不会出现后面的问题。

  易学习却强行阻止,反而把自己的秘书,毫无基层经验的何茂华派到红山乡当书记,让何茂华外行领导内行,导致红山乡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按理说,这时候易学习应该悬崖勒马,把何茂华调离,结果他却选择把祁同伟调离,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简直就是乱弹琴。

  第三,易学习独断专行,搞一言堂。

  自从达康同志离开金山县,至今已有一年时间,这一年来,金山县委昏招频出,工作一塌糊涂。

  据我所知,新任县长高义和副书记王大陆,多次在书记会和常委会上提出不同意见,包括红山乡的班子调整和玻璃杯厂的人事变动,他们都是明确反对的。

  但易学习置若罔闻,丝毫不予理会,硬是发动其他常委,强行实施这些决议,导致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说完这些之后,高育良还明确了自己的态度:“何书记,我认为像易学习这样的同志,根本没有能力主政一方,必须早日对他的职务进行调整,否则的话,金山县恐怕永远也摆脱不了贫困县的帽子。”

  对于这件事情,市委书记何文柱和高育良之间,是提前通过气的,原则上也同意对金山县委班子做出调整。

  但此时他没有急着表态,而是看向其他常委:“各位同志,大家都有什么看法,可以各抒己见。”

  李达康立即举了手,说道:

  “何书记,我赞成育良书记的意见。

  我在金山工作了两年多时间,对金山县的具体情况,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我可以很负责的对大家说,易学习这位同志,完全就是靠运气上来的。

  早年,易学习担任金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突然腐败掉了,他顺理成章当了县长,没过两年,县委书记突然调走了,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替代者,又让他莫名其妙当了一把手。

  我跟他搭了两年多的班子,发现他这个人,对发展经济是一窍不通,识人用人也不行,根本就不是当一把手的料,金山县经济常年排名全省倒数第一,他要负很大的责任。”

  “达康同志。”高育良又说话了:“易学习也不是一无是处,我看他清正廉洁、体恤民情,在党建工作上表现也不错。”

  “这点我同意,我也认为最适合易学习同志的,应该是与之相关的工作。”

  他们两人,一位是三把手,另一位虽然排名靠后,但和省长赵立春关系匪浅,其他常委自然会给一些面子,一唱一和之间,便把易学习的工作表现定了性极不合格。

  加上易学习确实干的不好,也没有过硬的靠山,因此,常委会上根本没人愿意帮他说话。

  最终市委书记何文柱拍了板:

  “我党的用人宗旨,是能者上庸者下,既然易学习确实无法胜任县委书记,那么我建议,暂时先把他拿下来,对于接替他的人选,大家有什么意见和看法。”

  常委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急着表态。

  何文柱只能点将:“达康同志,你在金山工作过,给个意见吧。”

  “好的何书记,我个人的意见呢,应该让县长高义上来。

  高义年轻,有冲劲干劲,而且他还当过刘副省长的秘书,可以凭借这一层关系,问省里多要一些政策,帮助金山县早日脱贫致富。

  更重要的是,如果贸然从上面派一个人下去,势必会打乱已经制定好的工作部署,而现在的金山县,再也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对于这个提议,高育良是双手赞成的,毕竟高义好,就等于祁同伟好,祁同伟好,就等于汉大帮好。

  其他常委大多数都是刘和光的老部下,何文柱再与刘和光搭班子的时候,相处的也非常融洽,自然都没有异议。

  高义也算是搭了趟顺风车,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从一名市委秘书,变成了主政一方的县委书记。

  最后,常委会又讨论了易学习的去向问题。

  虽然易学习工作做的不好,但没有违反党纪国法,不可能把他白撸了,总得给他安排一个新岗位。

  按照易学习的素质,最适合做党建和纪检工作,但他的级别既不可能升,也不能随便降。

  县里肯定是待不了的,市纪委里没有合适的岗位,让他去做团市委书记,年龄又偏大了些。

  这样的情况让大家一时有些为难。

  最后还是组织部长陈亚军有办法,提议让易学习去当市工会常务副主席。

  这主意不错,刚好可以发挥易学习体恤民情的特长。

  至此,易学习的命运尘埃落定……

第170章 毒蛇老杜被擒

  这是祁同伟穿越后的第三个春节,同样过的热热闹闹、忙忙碌碌,与前两年不同的是,这回祁同伟被重点人物催婚了。

  刘和光明确提醒他,你已经28了,算虚岁得29,我们当干部的,必须在三十岁之前成家,否则会影响组织对你的看法的。

  祁同伟想了想,刘和光说的是事实,而且王子衿过了年已经25岁,也不算小了,是该把人生大事办掉。

  便回复刘和光:今年一定结婚,日子还要选一选。

  过完元宵节,祁同伟和几位乡领导,深入田间地头和各村各户,考察种植养殖示范户的实际情况。

  这天下午,他正在视察养鸡场的时候,祁二蛋打通了他的手机。

  “伟哥,你在哪呢,我到暖水乡政府了,没见到你人,他们说你下村了。”

  “二蛋,我在下林村工作,你找我啥事?”

  “电话里不方便说,你等着,我马上过来找你。”

  十几分钟后,祁二蛋赶到了下林村。

  祁二蛋已经今非昔比,他跟着祁同伟炒股票,赚了近百万,还买了好几台货车,把高家村渔场的销路全部承包了下来,天天往京州水产品批发市场送鱼。

  此时的他,穿西装打领带,头发梳的一丝不苟,脚下穿着鳄鱼皮鞋,还整了一台捷达小轿车做为座驾,要不是长的略微寒碜了点,妥妥的高富帅。

  “伟哥,桃花岛的人贩子来了。”二蛋把祁同伟单独拉到一旁,轻声道。

  “桃花岛的人贩子?”祁同伟有些莫名其妙。

  “你不记得了?你以前是不是跟桃花岛的人说过,有个姓杜的人贩子会去拐高小琴高小凤?”

  祁同伟这才恍然大悟。

  九五年底他第一次去高家村和桃花岛,临走时留下了这句话,后来一直忙着工作,也就忘记了此事。

  连忙问道:“那个姓杜的人贩子在哪?”

  “已经被桃花岛的人扣下了,你以前和他们说过,人贩子一到,就通知你,所以我今天特地过来了。”

  “那高小琴和高小凤呢?”

  “跟我一起来了,她们长的太漂亮,我怕带着她们到村里找你,影响不好,就让她们留在乡里等。”

  “呵呵,二蛋你现在大有长进。”祁同伟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等一下,我去和乡里的同事打声招呼,再跟你一起回去。”

  ……

  正如二蛋所言,现在的高家双胞胎姐妹确实太漂亮了。

  祁同伟最初见她们的时候,她们才17岁,没有完全长开,又由于长期风吹日晒,导致皮肤太差,严重影响了颜值。

首节上一节93/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