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89节

  只不过,侯亮平此时的想法,和祁同伟完全不一样,他担心祁同伟会觉得他工作能力不行,只会卖资源。

  其实侯亮平何尝不想跟祁同伟一样,搞些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农业,但他是个政法系毕业生,缺乏经济头脑,更不知道去哪里找市场,怎么能和挂逼相提并论。

  为了快速出成绩,只有卖资源才是最好的办法。

  祁同伟到了石煤采集场之后,瞬间就被眼前的情景气的暴跳如雷,把脸拉的比石煤还黑。

  只见好几座山体被挖的满目疮痍,采掘出来的石煤扔的遍地都是,从山体表面扒下的植被树木就直接丢进附近的小溪,而几米宽的小溪水,已经被染的漆黑,如同墨汁……

  祁同伟丢下一句话,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现场。

  “从现在开始,承包合同作废,立即关闭这个石煤采集场。”

  ……

  这一次,祁同伟特别慎重,没有打电话,而是亲自去了趟岩台市委大院生活区,面见高育良。

  “高老师,有件事情我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和你说。”

  高育良一听心里就明白了,八成是侯亮平的事情要黄,但他仍然不动声色的问道:“同伟,你跟我还见外,尽管说就是。”

  “猴子的乡长助理,基本上不可能了。”

  “说说具体原因。”

  “猴子在乌石村引进了一个石煤采集场,您知道吧?”

  “我听说过。”高育良点点头。

  “我跟刘彬说,想让猴子当他的助理,刘彬当时没有异议,但他说,想去乌石一趟,亲眼见到猴子的表现再做决定。

  结果他人还没到乌石村,半路上就被一个拉石煤的货车司机给打了。”

  “有这种事?”高育良有些惊讶,道:“他一个乡长,货车司机也敢打?”

  “这又牵扯到另一件事情了,猴子帮乌石村修的路,已经被货车压的稀巴烂,小车根本走不了,刘彬就带着一名工作人员走过去的,估计货车司机把他们当成了当地的老百姓。”

  “那刘彬现在是什么态度?”

  “幸亏刘彬伤的不严重,只是些皮外伤,他看在我的面子上,没有怪罪猴子,但要想接受猴子当助理,显然是不可能了。”

  “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高育良听说刘彬没有追究,稍微安心了一点,又问:“同伟,那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我的意思,既然乡长助理没戏了,那就让他去当计生办主任吧。”

  高育良心里顿时又不乐意了。

  这年头,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全国各地都抓得非常紧。

  若是城市还好一点,毕竟公职人员一旦超生,就会被降职,甚至直接丢工作,考虑到违规成本太高,大家都会尽可能遵守,而那些非公职人员,如果经济条件还过得去的话,至少也可以通过交罚款解决问题。

  农村地区就不一样了,农民们不必担心丢工作,重男轻女的思想又特别严重,会想尽一切办法多生超生,关键还没钱交罚款。

  说白了,乡镇计生办的工作,基本上就是抓孕妇去堕胎,这事不仅缺德,而且随时可能会被揍。

第162章 青出于蓝

  计生办的工作如此危险,高育良当然不愿意让侯亮平去,但他依然沉得住气,没有直接反对,而是问道:

  “同伟,只有这个岗位才能安排吗?亮平上次就是因为计生办的事情,挨过一次打的。”

  祁同伟对此早有准备,不紧不慢的回道:“高老师,有些事情还得向您汇报一下,我去了暖水之后,发现猴子的情况和我们之前了解的不太一样。”

  “噢?”高育良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警觉,“说说看。”

  祁同伟娓娓道来:“猴子到了乌石村之后,主要有三个政绩。

  第一,修了条路,我刚才已经说过了,那路被压的千疮百孔。

  第二,引进了一个石煤采集场,我去看了之后,发现承包商极其不负责任,把当地环境破坏的满目疮痍,污染非常严重,那五十万一年的承包费,估计拿来治理环境都不够。

  第三,替村里打了不少井,为什么打井,因为地表水都污染了,不打井村民喝什么?”

  “同伟,照你的说法,亮平在我面前夸大了他的政绩,实际上,他到了乌石村之后,一件靠谱的事情都没干?”

  “高老师,我只说事实,您自己分析。”

  高育良沉默了一会,眼神忽明忽暗,许久之后才问道:“是不是老师的要求,令你为难了?”

  “我不为难,为难的是猴子自己。”祁同伟一脸镇定的道:“我是乡党委书记,暖水乡的人事我说了算,如果强行去做,别说其他股级岗位,就算让猴子当乡长助理,刘彬也肯定会给我面子。”

  “可是接下来呢,所有的同事都会不服气,会对他有意见,猴子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开展,又如何出成绩?

  所以我想来想去,才决定让他去当计生办主任,这个岗位工作难,责任重,不会有太多人去跟他抢。

  更重要的是,上次猴子因为计生办的事挨了打,然后开了点窍,现在看来,他的窍开的还不够充分,我希望他通过这次的计生工作,能真正彻底的开窍。”

  “同伟,你有心了。”高育良点了点头,“那就这么办,这事是我帮你跟他说,还是你自己去说。”

  “我自己去说吧,否则猴子心里又该对我打结了。”

  祁同伟离开之后,高育良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同伟这小子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

  若是真心,那他可太厚道了,正应了“上善若水大道无为”那句话,自己能教出这样的弟子,也算人生一大幸事。

  如果假意,那他可太可怕了,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城府,说话滴水不漏,工作能力又强,未来的成就,恐怕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高育良想了很久,也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到了最后,他想起了祁同伟刚才说的一句话。

  “我只说事实,您自己分析。”

  这话说的真妙,真有水平。

  嘿嘿,记下来,有机会的话,我也可以拿出来用。

  ……

  祁同伟离开岩台市委大院之后,又到叶飞那里去了趟,第二天才回暖水乡。

  刚踏进政府大门,就见到了已经等候多时的石煤老板舒永平。

  舒永平是林城市人,之前没听说过祁同伟的历史,他单枪匹马杀进祁同伟的办公室,把承包合同拍在桌子上。

  口中气势汹汹的道:“祁书记,我的石煤采集场,是和乌石村委会签了合同的,你凭什么随意将它关停。”

  祁同伟拿起合同看了几眼,又轻飘飘的往桌子上一扔。

  “签了合同也没用,你的石煤采集场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违反了环境保护法,必须关停。”

  “环境保护法?”舒永平一愣。

  九七年,环境保护法虽然已经问世,但由于全国各地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大家只对金山银山感兴趣,根本不在意什么绿水青山。

  所以环境保护法基本就是个摆设,知道的人并不多,舒永平也不例外。

  “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什么环境保护法,只知道我付了承包费给乌石村委会,就可以继续在乌石开采石煤。”

  “你难道是外国人吗?不知道村归乡管?我是暖水乡的一把手,没有我的批准,你就不能在乌石开采石煤。”

  “你不让我继续开采石煤也行,那把我的五十万承包费还给我,另外赔付我双倍的违约金。”

  “想的还挺美,你的承包费已经被没收了,将用于乌石村的环境治理。”

  舒永平顿时激动起来,喊道:“什么?你们这么做是违反合同法的,我要去法院告你。”

  “呵呵。”祁同伟轻蔑地笑了笑,轻描淡写的帮他闭了环:“舒老板,原来你也懂法啊,既然这样,那我们还是先聊聊环境保护法吧。

  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而造成损害的,应当……”

  舒永平听得目瞪口呆,愣在了原地。

  “舒老板,难道乌石村的驻村干部侯亮平没有告诉你,我是政法系研究生毕业,谈法律,你根本不可能是我的对手。”

  “行,算你厉害,我们走着瞧。”舒永平一脸气急败坏的离开了。

  此时,侯亮平正躲在隔壁办公室,舒永平前脚刚走,他后脚便进了门。

  “祁书记,真要关闭石煤采集场,恐怕会惹麻烦。”

  “猴子,我们单独在一起,就不要称职务了。”

  侯亮平点点头道:“好的,老学长,现在合同法比环境保护法重要,我们……”

  祁同伟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这事你不要管了,我自有分寸。”

  “可我是乌石驻村干部,不管不行啊。”

  “你以后不用在乌石驻村了,回乡政府工作吧,当计生办主任。”

  “啊?”

  侯亮平听到前半句,暗地里还偷偷一乐,心想,高育良总算帮自己说服祁同伟了,可听完后半句,立马又傻了眼。

  啥情况,不是乡长助理吗,怎么变成计生办主任了?

  那活是人干的吗?

  “老学长,您让我去搞计生工作,是不是弄错了?”

  “怎么,不乐意?”

  “没有没有。”侯亮平摆摆手,道:“但是老学长您也知道,我之前在司法所的时候,就因为参与计生工作被打,至今还心有余悸。”

  “那能一样吗?”祁同伟忽悠道:“你当时是兵,现在是主任,人家不敢随便打你。”

  “您这次去岩台,高老师具体是怎么说的?”

  “让你当计生办主任,就是我们商量的结果,另外,原定计划不变,只要你能正常完成工作,明年七月就让你上副科级。”

  听说原定计划不变,侯亮平松了口气,点头答应了祁同伟的安排。

  假如只是当计生办主任,他肯定不愿意,还不如继续驻村呢,但如果下一步提拔副科,那又完全不一样了。

  自从被钟小艾分手之后,侯亮平就憋着劲,一定要在前途上压倒祁同伟,谁知道这两年祁同伟像开了挂似的,连升两级成了正科级。

  而且祁同伟在当乡委书记之前,还经历过乡长助理、副乡长和乡长,实际上的差距是远远不止两级。

  此时的侯亮平,迫不及待的想要缩小和祁同伟的差距,只要能提拔副科,别说去计生办了,看大门都可以。

第163章 堵路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祁同伟和刘彬等人一起,马不停蹄的在全乡范围内开始了大调研。

  暖水乡和两年前的红山乡相比,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穷。

  一个排名历史倒数第一,另一个是现役倒数第一。

  而这两个地方穷的原因,又有本质的区别。

  红山乡的穷,是因为地处岩台山麓,位置太偏僻,交通不方便所致。

  但它也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人口少,才不到两万,虽然耕地不多,但山林物产丰富,只要能把路打通,发展起来并不难。

  祁同伟当初便是靠着卖茶叶、茶油、毛竹等林地农产品,顺利打开局面的。

  相比之下,暖水乡位于岩台和林城的交界处,是金山县第一大乡,足足有28个行政村,共有八万多人,人口负担极其沉重。

  而且暖水乡属于平原地貌,境内虽然水网密布,但没有大型山川湖泊,自然资源严重匮乏,老百姓几乎全部以种地为生,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棉花,经济效益都一般,另外再靠养猪、鸡鸭鹅等补贴家用。

  也就是说,祁同伟在红山乡的那一套,根本无法用到暖水乡,只能另外想办法。

  当然,暖水乡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理论上适合投资办厂。

首节上一节89/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