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5节

  就拿高育良来说,即便站错了队,如果没有高小凤的信托基金,他面临的最大惩罚,也就是提前退休,而不会身陷囹圄。

  但是,不触犯经济问题,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又极难。

  官员手握权力,必须有更高的道德标准和纪律约束,这是理所当然的。

  但官员也是人,也会有一定的物质需求,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也要做一些礼尚往来的事情。

  这些都是需要钱的。

  更何况,官员手中的权力,往往附带着巨大的利益,很容易遭到围猎,无时不刻面对着糖衣炮弹的诱惑。

  如果自身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很容易把持不住,被拉下水。

  从古到今,能以清廉闻名的官员又有几个呢?

  海瑞名垂青史,人称海青天,可以算一个。

  但他活着的时候,天天吃糠咽菜,母亲过寿买了两斤肉,居然轰动了官场。

  据说去世的时候,更是家徒四壁,穷到连买棺材的钱都拿不出来,还要靠老朋友出钱办丧事。

  祁同伟只是想做个简简单单的好官清官,但并不想走海瑞那样的极端,所以必须要先解决掉钱的问题。

  问题在于,官员不同于普通百姓,除了遵守法规,还多了纪律条例的约束,自己要走仕途,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掣肘。

  怎样才能在不违反纪律的前提下,快速搞到钱呢?

第6章 忽悠村长支书

  这年头,虽然还没出台公务员法,但依然有干部管理条例的约束。

  条例里明确规定,党员干部不得从事商业经营活动。

  这意味着,祁同伟既然选择了仕途,就不能再去经商创业。

  合法合规的赚钱途径,只剩下炒股、写书和买彩票等等。

  写书肯定不行,太费精力,会耽误工作,那几位靠写书致富的官员,小桥明月,都是些清闲的岗位。

  买彩票就更不靠谱了,别说世界变了,就算没变,祁同伟也记不住中奖号码啊,更何况还要过主任那一关。

  祁同伟思来想去,觉得最适合自己的,还是炒股。

  毕竟他上辈子学的是财经,门儿清。

  虽然换了一个平行世界,但资本市场的走向,是由社会发展方向和市场运行规律决定的,不会有太大区别。

  如果二十多年之后,祁同伟可不敢轻易去炒股,那个年代的国内股市非常烂,和男足有的一拼。

  大股东无心经营,财务造假上市后直接套现,连公司都不要了。

  某些券商为了赚发行费,帮忙钻漏洞,各种研报瞎吹牛,还公然做空。

  庄家和游资利用资金和信息优势,采取各种手段操纵股价,把股民套在山顶。

  部分公募基金负责高位接盘,基民亏的一塌糊涂,基金经理却赚的盆满钵溢。

  等等……

  坑接着坑,套接着套,连赌场都不如,倒是和屠宰场有的一拼。

  制度不健全,充斥着各种投机陷阱,也就算了。

  更要命的是,监管和执法不给力,导致犯罪成本太低,以至于违规者肆无忌惮的割韭菜……

  但现在是95年,国内股市还在起步期,大盘才五百多点,上市公司也少的可怜,可以说遍地都是机会。

  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会有一大批公司借着时代东风做大做强,成为千亿、甚至万亿级别的超大型企业。

  现在他们的规模都还很小,只要趁早入场并长期持有,便可以躺着赚取几百上千倍的利润。

  如果再把握住几次大牛市的机会,那回报率恐怕会是N个万了……

  问题在于,现在祁同伟全身家当就几百块钱,根本拿不出炒股的本金。

  要不,找乡亲们融资,自己当操盘手?

  反正现行法律,还没有非法集资的概念,也没有禁止代人炒股,这么干并不违法。

  唯一的约束,就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不得炒股。

  祁同伟现在只是个大头兵,完全可以无视这条规定。

  而且石塘村地理位置好,相对金山县的其他农村来说比较富裕,乡亲们多少都有些存款,甚至还有一些万元户。

  哪怕刚开始筹到的不多,但只要能赚钱,把信誉度培养起来了,后续资金便不成问题……

  当然,这里还有个大麻烦。

  祁同伟家里欠了巨额债务,一直没有还,现在的工作又不好,乡亲们还会像之前那样信任自己么?

  他思来想去,觉得要想顺利推动此事,必须去找村支书祁志勇和村主任李红兵帮忙。

  村里有一千多号人,除了嫁进来的媳妇之外,不是姓祁就是姓李。

  这两位不仅仅是村干部,还是祁家和李家实质意义上的族长,在村里拥有极大的权威和号召力。

  只要他们愿意帮忙,应该能凑到一笔不小的启动资金。

  ……

  祁同伟一趟进村委会,祁志勇和李红兵就主动迎了上来。

  他们身为村里的一二把手,政治觉悟远远高于李军李勇之流。

  祁同伟虽然现在待在山沟沟里,但好歹也是个国家干部。

  更何况祁同伟才华出众,万一哪天被哪个领导看上并重用了,可能会飞黄腾达,并且给村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千万怠慢不得。

  “二位叔,你们好,我有件事想和你们商量。”祁同伟率先开口。

  “同伟,你先坐下来喝口水,慢慢说。”李红兵拿起茶叶和热水瓶。

  祁同伟拿出账本放在桌子上,说道:“我想麻烦你们出面,组织乡亲们开个会,让这本子上的每家都派出个代表。”

  祁志勇看了看,开玩笑道:“怎么,同伟你是赚了大钱,要还债么?”

  “支书您说笑了,我现在可还不起,只是有个赚钱的路子,希望乡亲们能一起参与。”

  “是吗,你发现了什么赚钱的路子?”祁志勇顿时来了精神,一脸的笑眯眯。

  “我打算向村里的乡亲们融资一笔钱,拿去炒股票。”祁同伟实话实说。

  “股票是什么东西?”李红兵一头雾水。

  祁志勇则道:“红兵,这事我在报纸上看过,据说前几年股市刚成立的时候,很多人排队买什么券赚了大钱。”

  “那叫认购券,可以换新发行的股票,抢到就能赚钱。”祁同伟补充道。

  李红兵想了想后,说道:“同伟,你炒股有几成赚钱的把握?”

  “十成。”祁同伟做了个手势。

  “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我在大学里有个关系很好的老师,他是财经专家,不但懂得多,而且消息十分灵通。

  最近,他告诉了我一些内幕消息,买股票稳赚。”

  听说祁同伟有内幕消息,祁志勇和李红兵的心思立刻活络起来。

  现在这个年代,国内几乎没有互联网,信息传播渠道非常少。

  电视新闻和报纸上的内容,实际上已经滞后了,但却是普通老百姓仅有的信息来源。

  每一则灵通的消息背后,往往带着一个巨大的发财机会,甚至有很多官宦子弟,直接通过卖消息赚了大钱。

  这个道理,祁志勇和李红兵也是懂的。

  “同伟,照这么说,你买股票一点风险都没有,百分百能赚钱?”

  虽然祁同伟是在忽悠,但他有未来认知和财经知识储备,实际上和知道内幕消息没啥区别。

  “也不能说没有一点风险,因为股市是有波动的,内幕消息兑现,也要有一定的时间。

  所以,短期可能有赚有赔,但是长期的话,我敢打包票,百分百赚钱。”

  “短期是多久,长期又是多久?”

  “短期几个月,算半年以内吧,长期一年以上。”

  “那一年能赚多少?”

第7章 祠堂融资

  祁同伟想了想,回道:

  “这不一定,毕竟那位老师也没有告诉我,我只能说,肯定比银行的利息高很多,一年赚四十个百分点,两年翻倍不成问题。”

  说到这里,他又拿出一张纸条放在桌上说道:

  “对于这件事情,我是这样想的,以村委会的名义,开一个股票账户,让乡亲们投资进来,我帮着炒股。

  等赚到钱之后,我拿五成利润,如果亏了,我也只赔一半。”

  祁志勇听罢,拿起纸条看了好一会,对李红兵使了个眼色,两人便一起起身出门。

  “同伟,你先坐会,我们两个合计一下。”

  “好的。”祁同伟点点头,胸有成竹地端起了面前的茶杯。

  自己是汉东大学的研究生,在这个年代可算天之骄子,不比古代的举人差多少。

  而大学里的教授和专家,对普通老百姓而言,简直就是神话一般的存在。

  再加上有内幕消息,他们不信也得信……

  ……

  这年代有句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祁志勇和李红兵能成为支书村长,而且还是村里最先发家致富的人,自然有他们的过人之处。

  顷刻的功夫,他们便商量完毕,并做出了自己的决定,村里的喇叭也随之响起:

  “村民们注意了,村民们注意了,半个小时后到祠堂门口开会,每家每户各派一个代表,要能管事的,有重要的事情宣布,有重要的事情宣布。”

  连播几遍之后,他们关掉话筒,又坐回了祁同伟面前。

  “同伟,我们都不是外人,你实话实说,一年到底能赚多少钱?”

  祁同伟只犹豫了片刻,便决定给他们开个后门。

  要知道,等下的筹款大会,少不了他们出力。

  而且他们之前还是自己最大的债主,并动员了其他村民借钱,于情于理都应该开个后门。

  “既然二位叔主动问了,我就实话告诉你们,两年翻倍是保守的说法,如果运气好的话,一年翻一倍都不止,你们如果有钱,尽管多投一点。”

  “敞亮,体面。”李红兵竖起了大拇指,“同伟,我们没看错人,这份心意一定记下。”

  祁志勇也道:“同伟,你长出息了,这么多年的书真没白读,现在只是潜龙在渊,总有一天要飞黄腾达。”

首节上一节5/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