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278节

  问题在于,怎样才能让钟正国同意,把侯亮平拿出来献祭呢?

  李达康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便打算先开溜。

  “祁书记,我知道了,市政府那边还有些工作比较急,我得先过去,回头再来向您汇报。”

  ……

  李达康走后,祁同伟叫来了孙连城。

  孙连城毕竟在光明区工作了很多年,非常了解京州的政治格局,能从他那里得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与之前隔着办公桌和李达康谈话不同,这回祁同伟主动和孙连城一起,肩并肩的坐在沙发上,还给孙连城泡了一杯茶。

  “来,这是紫溪茶园的茶,叶飞的母亲亲自炒的,你尝一尝。”

  “祁书记……”

  “老孙,你私底下还是叫我同伟,已经习惯了。

  我现在叫你来,想打听一下,你对这帮京州市委常委了解多少,有哪些是李达康的死党?”

  “还行吧,多少了解一点。”孙连城放下茶杯,说道:

  “以前的市委书记姜万龙年纪大了,等退休,所以很多事情都不过问,李达康才是实际上的一把手。

  加上他们俩都是钟正国的人,自然没人敢反对,所以京州市委显得非常统一,没人唱反调。

  但这是表面上的,陆寒书记曾经跟我说过,李达康独断专行,特别霸道,不尊重同志,所以市委里有很多人都对他心怀不满,甚至就连市政府那边也一样。”

  “噢?”祁同伟想了想,又问道:“具体有哪些人对李达康不满?”

  孙连城听了这话,立刻激动起来。

  看来祁同伟真的要收拾李达康,真是太好了,这下我的恶气可以出一出了。

  “同伟,你要对付李达康?”

  “谈不上。”祁同伟摇了摇头,回道:“我到京州是工作的,不是整人的。”

  “当然,既然我是市委书记,京州就得由我说了算,轮不到他李达康继续横行霸道。”

  孙连城心想,这样也行。

  只要祁同伟能把权力夺回去,至少以后自己的日子会好过很多,不用再担心被李达康羞辱。

  “据我所知,纪委书记沈清平,政法委书记史向军,都对李达康很不满,认为他过于纵容亲信,导致很多纪检和政法工作都无法开展。

  第二副市长周信也对李达康颇有微词,他分管交通、住房和城乡建设,两人在工作思路上有明显的差别。

  另外,组织部长吴春林和公安局长孙海平,似乎也和李达康不对付。

  同伟,我知道的就这些。”

  祁同伟点点头,又问:“丁义珍也算是我们的老相识了,我记得他以前口碑不太好,现在怎么样了?”

  “丁义珍啊?”孙连城一脸嫌弃。

  “那家伙还用说,就是个大腐败分子啊,当年金山县那么穷,他都捞黑钱,现在光明区富得流油,他怎么可能不贪污?

  同伟,我跟你说,丁义珍通过卖地和市政工程,绝对贪了不少钱,估计可能有八位数。”

  “你有证据?”

  “证据我倒没有,他和一帮老板打的火热,之间的交易我哪里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百分百收拆迁款和工程款的回扣了,只要你肯查,保证是条大鱼。”

  “那行,我会去查的。”祁同伟站起了身。

  “老孙,回去后把工作做扎实,多关心关心民生,把口碑搞得好一点,等丁义珍被撸了,我就向省委推荐你。”

  “真的吗?”孙连城喜出望外。

  “同伟,我就知道你最够意思了,你放心好了,以后我一切都听你指挥,你往哪指,我就往哪打。”

  祁同伟看着孙连城离去的背影,忍不住苦笑了一下。

  “看来他真的憋坏了,对李达康恨之入骨,只要有人能帮忙出头,让他干什么都行,但愿以后能慢慢恢复正常吧。”

  ……

  当天下了班,祁同伟约上高育良夫妇,到自己家里吃晚饭。

  酒足饭饱后,师徒俩又一起走进了书房。

  “老师,我有个想法。”

  “说说看?”

  “侯亮平现在不是省反贪局副局长吗,下次常委会上,您以政法委书记的身份,推荐他担任反贪局长。”

  “推荐侯亮平?”高育良大吃一惊。

  “同伟,你怎么想的,居然让我提拔那个白眼狼?”

  “老师,您别急嘛。”祁同伟脸上露出了古怪的笑容。

  “您想想,这件事提出来之后,钟正国是答应好呢,还是不答应好呢?”

  高育良听了这话,仔细想了会,也露出了一模一样的笑容。

  “呵呵,你小子,这招真是……”

第452章 京州的现状

  在市委食堂吃完早餐后,祁同伟站在办公室的窗口前,遥遥看着几公里外的光明峰,心中若有所思。

  从孙连城透露的信息来看,目前有四位常委是比较容易争取的。

  纪委书记沈清平,政法委书记史向军和第二副市长周信,和李达康之间存在工作矛盾,自己是一把手,稍微使把劲,他们应该就会倒过来。

  组织部长吴春林的立场,倒是值得推敲。

  在剧里,他是未来的省委组织部长,按理说应该是赵立春提拔起来的,而赵立春的旧部,不是都已经向钟正国靠拢了吗?

  即便吴春林现在的级别,还不能直接靠上钟正国,也应该和李达康搞好关系啊。

  这里面暗藏着什么玄机?

  如果以上四人全部争取过来,自己便有了五票。

  差的那一票,反倒好办了,秘书长孙玉亭身为市委大秘,应该知道怎么做。

  万一孙玉亭不识相,那就找个借口,顺理成章的把他换了,然后再让副市长兼公安局长孙海平顶上来。

  剧里,此人敢在常委会上当面表达对一把手李达康的不满,说明他应该是比较过硬的。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争取吴春林,他愿意靠过来最好,否则的话,也得早日想好替代人选……

  念及于此,祁同伟拿起电话,想要打给吴春林,号码拨到一半又放下了,而是走到办公室门口。

  “建平,你到楼下组织部去一趟,把吴部长请到我这来。”

  建平全名刘建平,今年三十岁,是祁同伟的现任秘书,从省政府办公厅调过来。

  另外,他还是刘和光的远房亲戚,完全可以信赖……

  吴春林很快便上来了。

  “祁书记,您找我?”

  “嗯,吴部长,请坐。”祁同伟拿出一份材料,摆在吴春林面前。

  “你也知道,我初来乍到,很多事情都要从头再来,为了能尽快开展工作,希望调整一些岗位,调一批人到京州。”

  吴春林打开材料,很快就明白了。

  这批干部一共有十一人,他们的现有职务,不是在吕州,就是在汉南,很明显都是祁同伟的嫡系旧部。

  “祁书记,您是市委书记,调整干部是您的权力,我没有意见,只不过,人数会不会多了一点?”

  “怎么,不好办?”祁同伟反问道。

  “那倒不是,您点名要调的同志,肯定都是德才兼备的,能到京州来工作,我求之不得。

  只是涉及的人数太多,原有干部的岗位也要调整,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尤其是跨省调动,手续繁琐,恐怕会耗费不少时间。”

  “可以理解。”祁同伟点了点头。

  “吴部长,你是组织部长,程序应该怎么走,相机而定吧,我就一个要求,希望他们尽快到位。”

  “好的,祁书记,我回去之后,立刻安排组织部的同志,展开相关工作,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按您的要求落实下去。”

  和吴春林的首次接触,祁同伟并没有明确表达拉拢的意思,只是想借干部调整,来试探一下对方。

  如今的他,对干部调动程序已经了如指掌。

  现在这个年代,一路绿灯的情况下,省内调动最快一周内便可以完成,跨省调动大概需要二十天到一个月左右。

  吴春林的办事效率如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的立场。

  ……

  京州市不仅是汉东的省会,而且是一座副省级城市,政治地位很高,下辖十区二县,总人口约六百万。

  其年代悠久,历史氛围浓厚,现今仍保留着大量的名胜古迹和文物建筑。

  但在经济方面,京州的地位却并不突出,不仅远远落后于一线城市,在副省级城市里也只能排在中游。

  甚至还不如汉东省内的平州和吕州,排名全省第三。

  无论是GDP总量,还是财政收入,都是如此,若折算成人均,差距更大。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各地的产业结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平州和吕州位于长三角核心地段,地理位置更佳,交通水运便利,且境内全是平原,有利于出口贸易和大规模发展制造业。

  而京州地处内陆,境内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只有大约1/3,除去居民用地之外,可用于发展的土地并不多。

  以至于工业规模有限,而第三产业占了经济的大头。

  客观条件摆在这里,京州要想在经济上有一番大的作为,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效果立竿见影,短期内就可以出成绩。

  但这种做法有些急功近利,老百姓能得到的实惠也不多。

  二是将产业结构多元化,大力招商引资,发展高端制造业,并依托辖区内强大的教育资源,发展高科技产业。

  这种做法不太可能立刻实现经济跨越,却是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如果是祁同伟,当然会重点采取第二种规划,只把第一种规划做为补充。

  但李达康不是祁同伟,他选择的是第一种规划。

  其实这也正常,李达康毕竟是个GDP狂人嘛。

  对他而言,要是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再造福一下老百姓,自然是最好的。

  可如果不能两全其美,只能二选一的话,那他还是会选择GDP的。

  一年前,李达康刚调到京州当市长,就制定了一份新的发展规划,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动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尤其是主城四个区,必须抓紧时间,大干快上。

  他还把丁义珍从林城调了过来,担任核心城区光明区的区长,疯狂拆迁和卖地,并大面积开展市政工程招标。

首节上一节278/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