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251节

  “张市长,这事确实怨我,低估了祁同伟的侦查能力,但现在说这些都晚了,想想怎么补救吧。”

  “事到如今,还能怎么补救?”

  “必须死保苏跃虎,就算保不住,也要让他知道我们尽力了,替我们守住秘密,否则的话,那可是杀头的罪名。”

  “杀头的罪名?”张军一脸疑惑。

  “没那么严重吧,我们只要让其他人闭嘴,单凭和苏跃虎之间的资金往来,数目并不算太大。

  实在万不得已,可以主动向上级说明情况,争取宽大处理,判不了几年,甚至可能就是个双开。”

  “这个……”陈伯军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决定向张军摊牌。

  “有件事情,您可能还不知道,陈永南在那些会所和夜总会里,除了组织卖淫之外,他还贩卖冰毒。”

  轰隆……

  陈伯军的话,如同一道晴天霹雳,把张军的脑子炸开了。

  陈永南曾经向'他保证过,自己有那么多产业,钱已经够多了,绝对不会涉毒。

  所以张军一直以为,在陈永南的会所和夜总会里吸毒的那些人,都是从外面购买的毒品。

  没想到陈永南贪得无厌,居然瞒着自己,参与贩毒。

  而且从陈伯军话里的意思来看,苏跃虎肯定也参与了,包括陈伯军,十有八九也有份……

  贩毒,那可是死罪啊。

  张军的脑海里瞬间冒出一个想法,自己应该立刻去自首,主动交代问题,和他们这帮人划清界限,至少还能留条活路。

  问题在于,自己真能说的清吗?

  他带着最后一丝侥幸,问道:“老陈,你跟我说实话,老苏是不是也参与贩毒了,你自己有没有?”

  “张市长,我可以向您保证,我和老苏都没有参与贩毒,但沙州毒品如此泛滥,吸毒贩毒的人那么多,站在我们的位置上,怎么可能完全置身事外?”

  完犊子了……

  张军彻底绝望,瘫倒在椅子上。

  陈伯军和苏跃虎,即便没有亲自参与贩毒,也一定给毒贩子充当保护伞,收了很多带毒的钱。

  他们这么做,和直接贩毒,又有什么区别?

第412章 一条路走到黑

  上午十点,祁同伟放下手里的工作,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里的门户网站,浏览时政新闻。

  过了一会,张军敲门进来了。

  “祁书记,忙着呢?”

  “不忙,我上网看看有什么新闻,张市长,你请坐。”

  “您紧跟时政,难怪工作做的好,进步的这么快,值得我们学习,我现在过来,是想汇报一下棚改工程的进度。”

  “好。”祁同伟关掉了电脑屏幕。

  “按照您的部署,首批棚改工程的工作已经正式铺开,第一个要拆迁的是原粮食局那片的企事业单位生活区。

  但是在动员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有些住户对市政府给出的条件不满意,要求提高赔偿标准,否则不肯拆迁。”

  “大概有多少户人家?”

  “那片一共有八百多户人家,已经同意拆迁的超过90%,还剩下56户拒绝拆迁,全是原二轻局的下岗职工。”

  “他们拒绝的理由是什么呢?”

  “原二轻局的情况有点特殊,整个单位只有一栋家属楼,而且还是八十年代盖的筒子楼,里面空间狭小,条件非常差。

  有的祖孙三代,挤在一室一厅里面,有的一家三口,住着十几平米的单间,如果按照现在制定的标准,他们比其他单位获赔的安置房面积差太远了,难免会心理不平衡。”

  “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祁同伟站起来,来回踱了几步,说道:

  “张市长,要么这样,把二轻局家属楼单独拿出来,按照户口本上的人数,制定赔偿标准,具体面积就按照……”

  他想了想后,又道:“就按人均二十平米算吧。”

  “祁书记,这恐怕不行,二轻局内部,也不是每家每户都这么紧张的。

  有些两口子,原本住着二室一厅,人均面积已经超过了二十平米,如果按照这个政策,他们估计又要闹了。”

  “这事好办,可以把人均二十平米做为基准数,超过这个范围的,按照之前的政策赔偿,要房子就给房子,要拆迁款就给拆迁款。

  低于这个范围的人家,可以让他们补钱,具体的标准,不要按照商品房的价格,而是按照实际建筑成本的价格,也算给他们优惠了。

  另外,多安排些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的做工作,把其中的好处说清楚,相信他们应该都能接受。”

  “这个办法好,祁书记,还是您想的周到,我回头立马安排下去,务必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拆迁工作落实。”

  张军说到这里,停住了,欲言又止。

  “张市长,你还有其他事吗?”祁同伟问道。

  “哦,没有了,我这就去安排工作,您忙您的。”张军摆摆手,起身离开了。

  事实上,他本来还有话要说的。

  张军今天来找祁同伟,汇报棚改工程进度是假,真正的意图,是想向祁同伟求和。

  把自己和苏跃虎之间的问题说清楚,争取跟苏跃虎陈伯军二人彻底划清界限,以免被牵扯到涉毒问题里去。

  因为他估计,陈永南一时半会是不会招的,而祁同伟的所作所为,并非真的要反腐,而是为了彻底掌控沙州的局面。

  如果自己能主动认输,祁同伟达到意图了,或许能大事化小,放自己一马……

  可真站在祁同伟面前,张军又冒出了别的想法,把话缩了回去。

  他觉得,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

  自己如果认输的话,身后的势力就会土崩瓦解,那些中立派也会纷纷倒向祁同伟,苦心经营多年的局面毁于一旦。

  万一祁同伟不肯罢手,甚至把自己硬扯到涉毒问题上,那就真的是一败涂地,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

  与其那样,还不如动用自己所有的资源,把能团结的人全部团结起来,和祁同伟较量一番。

  说不定祁同伟会审时度势,和自己达成妥协,互不侵犯。

  ……

  张军下定决心后,立即开始准备应对方案。

  他先去了一趟南滨,求见省委常委,南滨市委书记吕文安。

  多年前,吕文安曾经在沙州工作过,担任市纪委书记,是张军的老领导。

  他对张军的工作能力非常欣赏,把张军从一个科级干部,一路提拔到市纪委副书记的位置上,后来张军能当上沙州市长,他也出了不少力。

  更何况,前两年吕文安曾经被祁同伟利用水源问题,狠狠算计了一把,不仅折了面子,还莫名其妙的赔了十个多亿。

  因此,吕文安对祁同伟的印象极差,觉得祁同伟就是个玩弄权术的小人。

  听了张军的一番诉苦后,他立马表示,我会在省委帮你说话,又打电话给好几个沙州市委常委,让他们一定要支持张军……

  紧接着,张军使尽浑身解数,硬是打听到,陈永南被关在京海。

  并且花大钱买通了一个看守,让他告诉陈永南:

  千万要顶住,外面的人正在想办法搭救你,另外,你的妻儿老小,他们也会帮忙照顾的。

  陈永南不是笨人,听出了话里的弦外之音,知道自己只剩下死扛一条路可走,否则的话,全家人都有危险。

  于是,任凭审讯人员如何威逼利诱,他都不肯再说一句话……

  一转眼十几天过去了,虽然李响从其他被捕人员嘴里审出了不少线索,但均没有触及核心问题。

  甚至连这些些已经审出的供词,也因为陈永南的不配合,无法串联起来,实际意义不大。

  另外,市纪委那边也毫无进展,苏跃虎同样冥顽不化,什么都不肯说。

  凭借目前掌握的所有证据,陈永南和苏跃虎,是可以零口供定罪的。

  苏跃虎涉嫌受贿,随时可以移交检察院提起公诉。

  陈永南就更别提了,且不说充当政治掮客的问题,光是从他老窝里搜出的五把枪支和三千多克冰毒,就足以判他死刑了。

  只是,他们不肯招供,张军等人的问题就被掩盖住了。

  祁同伟调阅了不少审讯视频和录音,再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觉得这事非常棘手。

  除非自己亲自出马,并且采取一些极端手段,否则根本不可能撬开这两个人的嘴。

  但以自己现在的身份,肯定是不适合这么干的。

  思来想去之后,祁同伟打算先去试探一下那帮市委常委。

  看看他们的立场,和之前有什么变化,再做决定。

第413章 常委会上的试探

  常委会上,纪委书记杨家强按照祁同伟的意图,正式提出:

  将苏跃虎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移交到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此举遭到了政法委书记陈伯军的明确反对。

  “家强书记,我个人不赞成这个做法。现在苏跃虎还没有认罪,就贸然将其双开,移交法办,这合适吗?”

  “伯军书记,虽然苏跃虎没有认罪,但给他送钱的龙安县公安局长已经招供,苏跃虎家里也搜出了大量来路不明的现金,完全可以零口供定罪。”杨家强解释道。

  “即便可以零口供定罪,但苏跃虎不是一般人,他是我们沙州的副市长兼公安局长,是否应该注意下社会影响。

  更何况,他在工作中,难免会得罪一些小人,有没有可能是被诬陷的?万一搞错了,冤枉了他,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伯军书记,你这么说话,才是真的不负责任,我们纪委的工作,做的很严谨很扎实,人证物证皆在,苏跃虎怎么可能是冤枉的?”

  “我不是怀疑你们纪委的工作有问题,但我是政法委书记,对苏跃虎这个人,还是比较了解的。

  他在公安系统工作了几十年,办过不少大案要案,甚至亲自深入虎穴,抓捕了一批涉毒分子。

  这样一名战功赫赫的英雄公安局长,你现在突然告诉我,他是一个腐败分子,让我怎么能够接受?”

  “苏跃虎以前是立过一些功劳,但不代表他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为所欲为。”杨家强硬邦邦的顶了回去。

  “要说功劳,当年的刘青山和张子善,功劳难道不够大,后来还不是腐败掉了,人是会变的。”

  陈伯军道:“家强书记,你这个比方不合适,身为纪检干部,千万不能先入为主,贸然做出有罪推断。”

  “我怎么就先入为主了,这么多人证物证摆在这里,你看不见吗?”

  一时间,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好了好了。”张军开始打圆场。

  “陈书记、杨书记,现在是讨论问题,大家有事说事,千万不要动气。

  我觉得吧,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苏跃虎如果真的有问题,那一定要严肃处理,但考虑到他的身份,确实也应该慎重。”

  副书记赵建岳也道:“张市长说得对,正所谓,不放过一个坏人,也绝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尤其像苏跃虎这样身居高位的同志,千万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要把问题彻底搞清楚,做到滴水不漏、万无一失。”

首节上一节251/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