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245节

  就在祁同伟开始分析,有哪些人是可以收服的时候,刘和光突然打来了电话。

  “姨夫,什么事?”

  “电话里不方便说,你这两天回来一趟吧。”

  要知道,刘和光可是有保密电话的,依然不方便说,由此可见,这件事一定非常非常的重要。

  祁同伟自然不敢怠慢,交待完手上的工作后,第二天就前往南滨,乘机回到了京州。

  ……

  祁同伟到了汉东省委大院后,王子衿母子早就等在那里,祁同伟牵着儿子的小手在家门口玩了一会,刘和光便赶了回来。

  “同伟,去书房。”

  祁同伟跟着他进入书房,问道:“姨夫,究竟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必须让我回来说?”

  “我现在遇到难题了,不知道该怎么选择,让你回来帮我出个主意。”刘和光的表情很严肃。

  “您说?”

  “江东的石书记告诉我,他还有半年就要调了,问我有没有兴趣去江东工作,有兴趣的话,就向上级组织推荐,让我接替他,担任江东省委书记。”

  “真的?”祁同伟顿时兴奋了起来,心想居然还有这种好事。

  “千真万确,他刚告诉我,我就给你打了电话。”

  “石书记都打算推荐您了,还有什么可考虑的,肯定要去啊。”

  “同伟,你真的确定,不用再想了?”刘和光一字一句的问道。

  祁同伟看着刘和光的表情,突然感觉到哪里不对。

  这是另外一个世界,万一搞错了呢?

  虽然江东也是经济强省,但和汉东比起来,还是要差一点。

  至少从过去的经验看,汉东省委书记的前途是要强于江东省委书记的。

  李维民就是个例子,离任后直接进入长老扩大会,他的前任虽然不如他,同样曾经晋升F国。如果赵立春不出事,以后也会晋升F国,还有钟正国,离开汉东后,大概率会直接升F国。

  反观石书记之前的两任江东省委书记,却只有一位解决了F国,而且还是像赵立春那样的虚职。

  很显然,刘和光更倾向于留在汉东,接钟正国的班。

  “姨夫,石书记有没有说他的新职务?”

  “没有,他不主动说,我也不方便问。”

  祁同伟觉得这事有点难办,便问道:“您自己是怎么想的?”

  “同伟,这次汉东换届,会提前到明年下半年,而石书记那里,是明年上半年动,其实也就差了几个月,我个人还是倾向留在汉东,稳一点。”

  但祁同伟却不这么想,他认为应该赌一把。

  刘和光留在汉东,就算能接钟正国的班,又有什么用,最大的政治资源还是李维民,将来虚职F国顶天了。

  而去了江东,抱上石书记的大腿,说不定能被带飞,然后自己也能跟着沾光。

  再说了,万一接不了钟正国的班呢?

  对啊!

  祁同伟想到这里,差点忍不住拍自己的大腿。

  “姨夫,您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钟正国明年不走,或者他走了,不向组织推荐您,应该怎么办?”

  “我当然想过,就算他不推荐,维民书记也会帮我说话,唯一的麻烦,是钟正国不走,那我就该挪位置了。”

  “既然这样,您还考虑什么,去江东就是了,您想想,假如明年钟正国不走,到时候您被迫离开,还能找到比江东一把手更好的位置吗?”

  “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确实没有更好的去处。”

  “那不就得了,去江东,听我的没错。”祁同伟鼓动道。

  “确定?”刘和光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犹豫。

  “确定。”

  “那好吧,我听你的。”

  刘和光思虑良久,终于下了决心,毕竟自己的政治资源,将来都是祁同伟的,不听他的,还能听谁的呢?

  更何况,自己那个不务正业,满脑子只想着搞艺术的儿子,说不定有一天就混不上饭吃了,还要靠祁同伟帮衬。

  下定决心后,刘和光又想起了一件事。

  “同伟,这次回来,去吕州看看你高老师吧,他最近的日子有点不好过,将来我走了,他的日子肯定会很难。”

  “他怎么了?”祁同伟心里一惊,问道:“是不是钟正国找他麻烦了?”

  “那倒不至于,他毕竟是省委常委,但钟正国开始对汉大帮下手了。

  那个侯亮平,抓了高育良的另外一个学生,叫什么名字我不记得了,好像是岩台市法院的院长。”

  岩台法院院长是副厅级干部,级别不低。

  祁同伟想来想去,不知道究竟是谁。

  “这事高老师怎么从来没跟我提起过?”

  “他可能是怕你担心吧,所以我让你一定要去看看他。”

  “好的姨夫,我明天就去。”

第403章 侯亮平拿陈清泉开刀

  被侯亮平抓的不是别人,正是“侯总”。

  坊间有云:不羡鸳鸯不羡仙,只羡侯总每一天。

  当然,这里他不叫侯总,而是“外语爱好者”陈清泉。

  只不过刘和光搞错了,陈清泉被抓时,并不是岩台市法院院长,而是一个庭长。

  院长和庭长只有一字之差,但级别却差了老远,一个是副厅,另一个却只是副处。

  九七年,祁同伟和陈清泉共同参加岩台党校学习班,当时他们都是正科。以陈清泉的人脉,九年内不可能升到副厅。

  因此,祁同伟在第一时间,并没有想到他的头上。

  不过这也正常,在刘和光眼里,岩台市法院院长也好,庭长也罢,都只能算是小人物,搞错了不奇怪。

  其实侯亮平原本并没有打算抓陈清泉,而是想对其进行拉拢,达到分化汉大帮,恶心高育良的目的。

  因为他听说,陈清泉以前想给高育良当秘书,却没有成功,反倒让陈海当上了,心里应该会对高育良有所不满。

  侯亮平甚至打着叙旧的旗号,主动到陈清泉家做客。

  他刚毕业那会,曾经在岩台检察院工作了接近一年,跟陈清泉打过不少交道。

  陈清泉满脑子想着玩女人,就是个糊涂蛋,加上早已远离了汉大帮核心圈子,竟然不知道侯亮平已经背叛了高育良。

  他甚至认为,因为钟小艾的关系,高育良和钟正国相处的应该很融洽,侯亮平能当上省反贪局副局长,也是高育良推荐的。

  因此,侯亮平登门造访时,陈清泉就像招待贵宾一样,端茶送水、嘘寒问暖、溜须拍马,伺候的特别周到。

  差点就让他逃过一劫了。

  遗憾的是,就在侯亮平准备起身告辞的时候,这货多说了一句话,又把自己给埋了。

  “亮平,不说别的,高老师对我们这帮学生,那是真的好,尤其对你,更是特别的关照。

  当年在岩台,你对祁同伟逼供,要不是高老师帮忙的话,你都被开除了。”

  这话本来是事实,当年侯亮平对祁同伟逼供,如果不是高育良说情,刘和光是打算把他双开的。

  真要是走了那一步,即便有钟小艾在钟正国面前说情,也是无力回天。

  侯亮平可以记恨祁同伟,可以记恨汉大校友,甚至可以记恨任何人,唯独要对高育良感恩戴德。

  高育良当年,真是把侯亮平当成女婿和接班人来看待的。

  但侯亮平自己却不这么认为。

  在他看来,高育良对祁同伟,要比对自己更好,甚至还听祁同伟的挑唆,把自己弄到乡下去吃苦。

  陈清泉的那番话,不仅戳了他的疮疤,而且还是打算死跟高育良的表现。

  于是,他回去之后,立即召集人手,开始调查陈清泉。

  陈清泉那种人,哪里经得起查。

  虽然他没收什么钱,但对送上门的女人,却是来者不拒,为此还判了不少冤假错案。

  有个老人被车撞了,肇事司机逃跑,老人倒在地上没人管,两个年轻人做好事把老人送到医院,反而被老人的家属赖上了,双方各执一词,告到法院。

  陈清泉被老人家属收买,硬是把那两个见义勇为的年轻人认定为肇事者,需要共同赔偿六万块钱……

  有个官二代把女孩灌醉,带到酒店迷J了,完事后丢下一千块钱,扬长而去。女孩的家人选择报警,公安局和检察院收集了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公诉。

  陈清泉竟然听从被告律师的歪理邪说,判定此事是皮肉交易,属于治安案件,不予受理……

  一群有势力的地痞流氓,为了收取保护费,聚众打砸一家饭店,饭店老板和员工手持菜刀和厨具,奋起反击,还打伤了两个流氓。

  这是明显的正当防卫,到了陈清泉这里,竟然变成了互殴,饭店不但赔了钱,还有几人被判缓刑……

  类似的例子还有好几件。

  毫无疑问,陈清泉涉嫌违法,现在已经被双开,并且在司法机关接受进一步的调查。

  ……

  高育良最近一直愁眉不展。

  陈清泉违法乱纪,被抓是活该,而且他并非汉大帮核心成员,高育良对此持无所谓态度。

  高育良在乎的,是这件事背后的影响。

  因为抓人的是侯亮平。

  不管怎么说,侯亮平都是汉大政法系出去的,他亲自出面,抓了同为汉大政法系毕业的陈清泉,势必会引起外界的猜测。

  其负面影响,丝毫不亚于当年侯亮平对祁同伟进行逼供。

  陈清泉肯定是不会保的,可如果自己不采取一些干预措施,极有可能导致其他汉大政法系毕业生心生异念。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公开和侯亮平划清界限。

  可问题在于,侯亮平是钟正国提拔起来的,这么干的话,钟正国或许会心生不满,那汉大帮就真的有麻烦了。

  自己该如何应对呢?

  就在高育良陷入两难的时候,祁同伟像及时雨一样,出现在他的面前。

  “同伟,你怎么突然过来了,也不提前打个招呼。”

  “呵呵,几个月没见,我有点想老师了,这次回汉东探亲,顺便来看看您。”

  “还是你有良心。”高育良紧缩的眉头舒展了不少,招呼道:“坐,我们爷俩好好叙叙旧。”

  祁同伟摸出一根烟放进嘴里,又帮高育良点上,问道:

  “老师,陈清泉是不是被抓了?”

首节上一节245/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