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231节

  你说他的人品和党性过硬,可能当年是这样,但人是会变的。

  你是出了名的清廉,有你约束,他自然不敢胡作非为,可一旦离开了你的管教,他放松自我,误入歧途也很正常。”

  “建华同志,你是省纪委书记,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当然相信,只能怪陈建泽利欲熏心,被查处也是罪有应得,我绝不会护短。”

  沈有道说到这里,突然话锋一转。

  “可为什么,我听很多同志反映,说祁同伟同志在梅关大搞斗争,如果不制止的话,会将梅关的大好形势毁于一旦呢?”

  “呵呵。”祁同伟忍不住笑了,“还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去年年底,我刚到梅关上任的时候,梅关人均GDP全省倒数第一,人均收入也是全省倒数第一,下辖九个县,全部是贫困县,连很多内陆的穷省都不如。

  穷也就算了,基层政治生态还一塌糊涂,在基层干部的庇护下,黑恶势力横行乡里,欺压百姓,都是我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

  就这样的实际条件,居然也好意思说是大好形势,也不知道以前的领导班子,是怎么进行工作的。”

  面对着祁同伟的反讽,沈有道却面不改色心不跳,风轻云淡的回道:

  “梅关的落后,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有历史原因,有地域原因,还和省里的发展规划息息相关,这不是某届领导班子就能改变的,我个人问心无愧。

  至于基层政治生态恶化,社会治安较差,也不是梅关独有的现象,其他山区市同样差不多。

  所谓仓禀足而知礼仪,山里人穷的叮当响,自然心生盗奸,要想让他们知书达礼,遵纪守法,需要长期教化,不是一日之功。”

  “说的好,非常有道理。”祁同伟故意竖了竖大拇指,又道:“假如在我的任期内,让梅关人民整体脱贫致富了呢?”

  “你搞经济厉害,这我也有所耳闻,但今天在这里,我要谈的不是这个事。”

  “那你想谈什么?”

  “梅关干部整顿的问题,你处理了陈建泽,那是他咎由自取,我举双手赞同。

  但是,你为什么对自己重用的干部,却网开一面,对他们的腐败行为视而不见呢?”

  “我重用的干部有腐败行为?”祁同伟对此颇感意外。

  “那是当然,不止有,而且问题还不少。”

  “愿闻其详。”

  “梅关棚户改造工程指挥部里,存在大量的腐败现象,你身为总指挥,不可能毫不知情吧。”

  沈有道甩出一份名单,又道:“上面这些人,包括副总指挥夏春秋,都涉嫌贪污受贿,你自己看看吧。”

  祁同伟接过来一看,顿时心生寒意。

  名单上一共二十多位干部,上至副市长,下至街道办工作人员,都被标注了涉案金额。

  首批次棚改拆迁工程,一共有八个片区,涉及资金总量十几个亿。

  祁同伟当了甩手掌柜后,面对如此大的利益,有人铤而走险并不奇怪。

  看来自己还是小看沈有道了,他今天是有备而来,要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问题在于,他不是不搞调查的吗,如此多的线索是哪来的,老百姓就算想举报,也没有这个能耐啊?

  祁同伟想了想又明白了,肯定是梅关的官员收集起来交给他的,想要借他的手来对付自己。

  特么的,本来还想缓一缓,给他们改过的机会,这是逼着我撕破脸,将他们连根拔起了……

  当然,祁同伟要干这事之前,首先还得先面对沈有道的发难。

  “赵书记,沈老,我最近几个月一直忙着发展山区经济,把棚改工程交给夏春秋全权负责,确实不知道这些事。

  等我回去后,一定彻查,不管牵扯到任何人,任何问题,都一律严加惩治,给你们一个交待。”

  “不是给我们交待,是给党和人民交待。”沈有道说道。

  “沈老说的是,应该给党和人民一个满意的交待。”

  “既然这样,我就暂且信你一回,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如果有徇私舞弊的现象,我是不会罢手的。”

  在这场交锋中,沈有道先输一阵,又扳回一阵,算是打了个平手。

  尤其是祁同伟后面那两声“沈老”,让他觉得自己才是胜利的一方,不由心情大悦,昂首挺胸的离开了。

  “小祁,怎么样,见识到老同志的厉害了吧,轻敌是要栽跟头的,不过这样也好,你认真吸取教训,总结得失,也算一个收获。”赵建华拍着祁同伟的肩膀说道。

  “谢谢建华书记的关心,我知错了。”祁同伟诚恳的回道。

  “接下来你是怎么打算的。”

  “查,我回去后一定认真查,夏春秋是副市长,如果他真的有问题,还要麻烦您出面处理。”

  “那行,我等你的回复。”

  ……

  祁同伟回到梅关后,立即和王凡、宋清华碰了个头,决定成立一个调查组,对棚改工程指挥部可能存在的问题,展开细致调查。

  两个月后,结果出来了。

  拆迁办副处级干部李某,凭借自己对拆迁补偿条款的了解,伪造围墙、苗木等虚假附着物,套取拆迁款四十二万多。

  拆迁办正科级干部江某,和十几家拆迁户合谋,将违章建筑划为合法建筑,骗取五十万元拆迁款,分得二十五万元好处费。

  拆迁办干部副科级张某,在拆迁过程中吃拿卡要,故意刁难拆迁户,索要红包贿赂,一共从二十余家拆迁户手里,收受现金及贵重礼品,总价值三十三万余元。

  街道办主任王某、副主任黄某,串联一百多家拆迁户,用劣质材料突击装修,按正常价格赔偿,套利220余万,两人共分的九十万元。

  等等等等……

  除了沈有道名单上二十三名干部的经济问题被查实外,还另外挖出了八名硕鼠,总涉案人员高达三十一名。

  梅关市委常委会决定,将他们全部双开,移交给检察院,追究刑事责任。

  至于常务副总指挥夏春秋,更是不在话下,初步查实的贪污受贿金额就高达四百万,省纪委来人把他带走了,进行深入调查。

  事情到了这里,本该告一段落。

  但沈有道对调查结果并不满意。

  在他看来,梅关棚户改造工程出现了大面积的腐败问题,尤其是副总指挥夏春秋,涉案金额如此巨大,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总指挥祁同伟却自称毫不知情,完全置身事外,这实在不合常理。

  为此,他多次到省纪委反映,要求对祁同伟展开调查。

  赵建华自然不会搭理,李维民早就和他通过气,祁同伟通过炒股,拥有数亿合法资产,根本没必要贪污受贿。

  沈有道见省委和省纪委迟迟没有动作,便认为他们是在包庇祁同伟。

  于是,他在一帮人的怂恿下,坐上了飞往首都的客机。

  老伴拦都拦不住……

第382章 来自省委的支持

  因为祁同伟的事,省纪委安排了一位名叫何家辉的年轻同志,专门负责接待沈有道。

  别看他年轻,脑子却很灵活,天天和沈有道打马虎眼,任务完成的极好。

  一连几天,何家辉都没有看到沈有道的身影,不由有些纳闷。

  年轻人工作积极,便悄悄溜到干休所去刺探军情,结果发现,沈有道突然不见了。

  打听后才知道,原来这老家伙,跑到首都去告状了。

  何家辉不敢大意,回去后立马汇报给了赵建华。

  赵建华听后勃然大怒,再也顾不得身份,连骂了三句“老不死的”。

  他之所以会如此失态,不仅仅因为祁同伟曾经是他的爱将,两人关系极好。

  更关键的是,沈有道绕过汉南省委和省纪委,跑到首都去告状,而且告的还是一位地级市市长,影响极其恶劣,甚至会导致高层对汉南领导班子的不信任。

  这样的严重后果,可不是他所能承担的起的。

  冷静下来后,赵建华觉得此事关系重大,自己拿不了主意,必须向李维民和潘勇汇报。

  潘勇也显得比较紧张,说道:“这个沈有道,愈发没有分寸了,实在太不像话,建华书记,要么你亲自跑一趟,把他从首都追回来?”

  “我也是这个想法,但有点吃不准,不知道沈有道手里究竟拿了什么牌,万一……”

  “没有万一。”李维民摆了摆手,胸有成竹的说道:

  “小祁这个同志,是我从汉东调来的。你们可能会以为,他是汉东省长刘和光推荐给我的,其实并非如此。

  当年我在汉东主政,第一次认识小祁的时候,他还是个乡里的基层干部,我是一路看着他成长起来的,对他的为人十分了解,绝对不会有任何贪污受贿的可能。

  既然沈有道喜欢折腾,那就由着去吧,让高层来证明一下小祁的清白也好,将来我们也可以更放心的使用他。”

  既然李维民已经明确表态,潘勇和赵建华便不再说什么……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赵建华想了想,又给祁同伟打了个电话。

  “小祁,沈有道那个老家伙,跑到首都去告你了,你知不知道?”

  “我知道,建华书记,谢谢您的关心。”祁同伟回道。

  “你知道啊,那怎么不提前向省委汇报?”

  “我参加工作十几年了,行事光明磊落,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做事,从未贪过一分钱,自己反倒贴进去不少。就连逢年过节,也从没有收过超过五百块钱的礼品,有什么好担心的。

  他爱咋滴咋滴,哪怕告到联合国去,我也不怕,如果因为此事,主动向省委汇报,反倒显得自己心虚了。”

  听了这话,赵建华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下了,祁同伟不怕高层调查,看来真的是一清二白,什么毛病都没有。

  便道:“小祁,就算你心底无私天地宽,该做的应对措施总还是要做的,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建华书记,我没什么应对措施,倒是有别的想法。”

  “说说看。”

  “我已经分析过了,沈有道其实是被人利用的,他远在省城,对梅关市棚改工程里存在的腐败问题,不可能知道的这么清楚,是有人提供给他的,借此来恶心我。

  这件事情,说明了一个问题,那些人很怕我,害怕我像对付陈建泽一样,把他们也挖出来,所以先下手为强。”

  “呵呵,应该是这样,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你压根就不怕查。所以接下来,你打算把他们全部挖出来,对不对?”

  祁同伟回道:“知我者,非建华书记莫属。”

  “伟人不是说过嘛,他打他的,我打我的。

  按我的本意,是打算通过陈建泽的案子,震慑这帮宵小,让他们收敛一些,以便我可以顺利开展经济建设。

  没想到他们不知悔改,反倒率先向党纪国法和公平正义发起进攻。

  既然这样,那么我只能全力应战,把这些腐败分子一网打尽。接下来,还希望您能多给我一些支持。”

  “好小子,不仅办事雷厉风行,理论上也很有水平。李书记没有看错你,潘省长也没有看错你。倒是我现在有些后悔,当初应该争取一下,把你调到省纪委来当个副书记的。”

  赵建华夸了祁同伟一通后,又道:

  “小祁,你放心,该打的招呼我会去打,该给的支持,省纪委也一定会给,另外,过两天我打算去梅关一趟,顺便到你新搞起来的翡翠湖风景区看看。”

  “谢谢建华书记,我随时恭候您的大驾。”

  祁同伟放下电话后,心里说不出的舒畅。

  赵建华打招呼的对象,除了部分省领导之外,便是梅关市委领导了。

  梅关一共有十一位市委常委,祁同伟暗地里调查后发现,除了自己之外,目前大致分成三派。

首节上一节231/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