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213节

  毕竟棚户区里,是一帮下岗工人,他们光脚不怕穿鞋的,一旦抱起团来,真的非常难缠。

  祁同伟之所以要给梅源区定下这个期限,是为了亮明自己的态度。

  以后在全市范围内,实行责任包干制,辖区内出现任何负面问题,主管单位的领导,必须自行想办法解决。

  市委市政府把任务安排下去,自然会提供合理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也必须看到好的结果。

  不是给你们擦屁股的,收拾残局的。

  ……

  果然,十天之后,街道办的劝阻工作没有任何进展。

  棚户区的住户,根本不听他们的。

  想尽一切办法,寻找一切地方,继续热火朝天的加盖违章建筑。

  金亮处理了一批人之后,亲自出马,带着区委区政府的同志前往棚户区,走家串户的讲政策,讲道理。

  这回,棚户区的人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也有一些人产生了动摇。

  区里的领导都来了,难道政府真的要动真格的,违章建筑根本不会赔钱?

  只可惜,清醒的人只是少数。

  绝大多数人,已经被利益蒙蔽了双眼。

  违章建筑的成本极低,就算不赔,一平米也才亏两百,万一赔了呢,那可是赚八百啊。

  还是赌一把吧。

  听说新来的祁市长,不允许强制拆除违章建筑,应该是一个很关心老百姓,对老百姓很好的人。

  也许他会大发慈悲,把这笔钱发给我们呢?

第354章 另起炉灶

  他们想的很美,只可惜是白日做梦。

  祁同伟确实对老百姓很好,但这并不代表,他会无底线的纵容老百姓的无理要求。

  祁同伟不同意强制拆除违章建筑,也不代表他就会为此买单。

  幸运女神不会永远眷恋同一批人。

  好处和关怀已经给了你们,既然你们不领情,还想要的更多,那就只能靠边站,竹篮打水一场空。

  很快,祁同伟就拿出了应对方案。

  立即冻结市人民医院附近棚改区的改造工程,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市民广场附近的另外一片棚户区。

  不仅如此,他还把人民医院棚户区从首批名单中拿下来,放到了全市棚户改造工程日程表的最后一名。

  相关工作人员迅速进场,将贴好的拆迁公告全部揭下,那些大大的“拆”字,也尽数用石灰刷白,仿佛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样。

  紧接着,祁同伟出现在市电视台的画面中,亲自宣布了此项决定,并且将政策改动的原因公布于众。

  人民医院棚户区的住户,这才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明白了什么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

  那位曾经两次和祁同伟当面接触的中年大哥,更是懊恼无比。

  堂堂一市之长,竟然亲自找了自己这个普通下岗工人两次。

  第一次是来送大礼的,另一次则是来给自己改过的机会,却被自己硬生生的气走了……

  还有不少人,并不甘心就此放弃这难得的机遇,推举了一位退休教师,让他带领大家,一起到市委市政府求情。

  他们明确表示,如果市政府继续推动棚户改造工程,保证自行拆除违章建筑,非但不要一分钱赔偿,甚至还愿意降低之前存在的违章建筑赔偿标准。

  只可惜,一切都太晚了。

  祁同伟并没有现身,和他们面对面交流,而是静静的站在自己办公室的窗户前,居高临下的看着大院外黑压压的人群。

  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

  市民广场旁的棚户区,面积比人民医院那边小一些,大约三百五十亩左右,同样也是黄金地段。

  但这里曾经有个村庄,情况更为复杂。

  人员方面,约为五千人左右。

  其中不仅有为数不少的下岗工人,还有很多失地农民,甚至租住着大量流动人口。

  他们都是周围区县的群众,到梅关市区来做小生意和务工的。

  房屋结构,也是以砖混结构的平房为主,夹杂着大量的农家小院,和几栋单元楼,以及四十多套农民自建房。

  土地性质,约三分之二为划拨,剩余的三分之一为村集体土地。

  既是棚户区,又是城中村。

  这意味着,此地的拆迁难度,绝不低于人民医院那边,而且拆迁费用会更高,如果操作不当的话,市政府甚至可能还要赔钱。

  但祁同伟之所以选择这里,自然有他的理由。

  梅关市区位于一道大山谷之中,平坦地段面积有限,不太可能重选一块地修建新城,只能在原址上尽量发展、扩张。

  此地如果不拆迁,未来必将成为城市的一块疮疤,严重影响市容市貌。

  既然非拆不可,干脆趁早拆掉,哪怕贴钱都得拆。

  否则的话,等到那些失地农民手头宽裕之后,全都盖起自建楼,一个个狮子大开口,几百上千万的要,可就真的拆不起了。

  由于情况过于复杂,祁同伟召集相关部门领导,商讨了好几天,才正式拿出了补偿方案。

  同样是产权置换和货币补偿二选一。

  划拨土地上的建筑物,按照住房面积1:2的比例赔偿,违章建筑按照每平米五百元的价格赔偿。

  集体土地方面:

  农家小院按宅基地面积三倍比例赔偿。

  自建楼房,在给予宅基地面积三倍赔偿的基础上,从二楼开始,给每平米建筑面积补贴五百元建房费用。

  如果要选择货币赔偿,按照周边商品房价格,每平米赔偿一千二。

  另外,房产置换期间和内部装修,也有相应的标准。

  预计整体拆迁费用,高达两点五个亿,而且还是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后续很可能会加大支出。

  假如按照现在的地价拍卖出去,能卖到大约两点八个亿,仅维持收支平衡。

  这一回,市政府吸取了教训,在公布拆迁方案之前,先组织工作人员,对棚户区内所有建筑物进行了测量和拍照工作。

  并且郑重声明,临时加盖的违章建筑,不但不会得到一分钱赔偿,而且还要从赔偿款中,扣掉相应的拆除费用。

  方案公布后,棚户区内的住户,心态大不相同。

  下岗工人们自然是心满意足。

  虽然和人民医院棚户区相比,违章建筑的赔偿费用相对偏少。

  但自己马上就能把钱拿到手,而那边的人,不知道会等到猴年马月……

  农家小院里的失地农民,更是欢呼雀跃。

  他们之所以还住着平房,说白了就是穷,盖不起新房子。

  家里的宅基地面积,普遍在一百二十平米左右,如果要安置房的话,那就是四套三室一厅。

  如果要钱,则可以拿到四十多万,这可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的巨大财富……

  农民自建房的主人,则有些喜忧参半。

  他们并非觉得赔的少,而是有点心里不舒服,才刚刚盖起的楼房,住了没多久,立马又要拆了。

  商品房确实比自建房高大上,干净、漂亮、布局合理,还能随意转卖。

  只是住进去之后,很多生活习惯都得改,哪有独门独栋的房子安逸。

  虽然大家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但市政府给出的条件,确实足够优厚,是个难得的发财机会。

  而且,人民医院棚改区的前车之鉴,让他们明白了“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的道理。

  因此,拆迁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超过99%的住户,都主动在协议上签了字,只有极个别想不开的人,还在顽抗着。

  实际上,他们也是压力山大。

  因为有大量的亲朋好友害怕被他们连累,天天堵在家门口劝说,根本无需市政府和区政府出面。

  真正难受的,还是那些租户。

  房子拆迁了,他们必须重新找地方,继续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

  ……

  看着棚户区的房子一栋栋倒下,祁同伟踌躇满志。

  在他的计划里,这里很快就会竖起几栋标志性建筑,以及高档居民小区,成为梅关市的CBD区域。

  但没过几天,烦心事又出现了。

  陈舒婷突然打来电话,告诉祁同伟:

  有人到玻璃厂来查账……

  作者的粉丝群已经建立,欢迎朋友们加入,有什么想法,可以在群里提议。

第355章 去见吕梁

  听说岩台市检察院到玻璃杯厂查账,祁同伟心里“咯噔”了一下。

  他目前在股市里买了很多飞天酒业的股票,是可以公开的合法财产。

  二马公司的股权,全部由叶飞代持,也没有什么问题。

  米国的股票,全在有保密协议的投资基金里,由叶飞、二蛋和高小琴姐妹代为持有。

  莫说国内相关部门查不到,就算查到了,资金来源也完全合法。

  手机产业链和房地产公司,祁同伟既没有股份,也没有拿过分红,完全置身事外。

  唯一有隐患的财产,便和这个玻璃杯厂有关。

  九七年,叶飞在岩台经开区成立玻璃杯厂的时候,需要两千万建厂资金,他没那么多钱,祁同伟便借了他一千六百万。

  说是借的,但实际上和入股没有区别。

  产生的利润,祁同伟占40%的比例,叶飞占20%,剩余的40%,以股权激励的形式,给了其他管理层和员工。

  后面几年,叶飞以支付利息的名义,累计给了祁同伟大约二个亿的分红。

  04年初,祁同伟听李维民的吩咐,让叶飞把自己的股权和分红权,全部转给陈舒婷夫妇,彻底退出玻璃杯厂,拿回了四千万转让费。

  按理说,祁同伟从玻璃杯厂获得的每一笔钱,都经过了叶飞,根本不怕玻璃厂被查账。

  叶飞是汉东省人大代表,没有确切的违法证据,检察院也动不了他。

  问题出在最后的转让分红权上。

  陈舒婷夫妇的积蓄有限,最多只能拿出八百万,祁同伟为了彻底和玻璃杯厂切割,拿钱走人,给他们出了个主意。

首节上一节213/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