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204节

  曹这回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到吕文安那里请示了一下。

  回来后,他转达了吕文安的意思:

  祁市长,你还是先去东州吧,如果东州市委同意这个方案,南滨二话不说,立马拿钱给梅关。

  祁同伟还想说些什么,曹却面带微笑,不失礼貌的向他伸出了手。

  摆明着是要送客。

  祁同伟暗叫一声不好,麻烦要来了。

  但他并没有死皮赖脸的纠缠,和曹握手告别之后,调头去了东州。

  东州也是普通地级市,经济较为发达,略逊于南滨,和京海差不多。

  但东州有七百万人口,因此财政收入也明显高于京海,达到了两百亿。

  东州市委书记白南生亲自接见了祁同伟。

  他的态度和曹如出一辙。

  每年三千五百万的补偿金可以给。

  七亿的二十年补偿不可能。

  十年补偿外加三年协议,累计四点五个亿,需要和其他常委通气。

  通完气之后,白南生说道:

  祁市长,大家的意思是,请你先去找南滨谈,如果南滨同意,东州也答应,绝不推三阻四。

  祁同伟和白南生握了握手,然后心里呵呵了。

  南滨让我先去找东州。

  东州让我先去找南滨。

  这摆明着是互相踢皮球啊。

  再考虑到曹曾经在东州工作过,说不定他们是商量好的,联合起来糊弄人呢。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陷入了无限循环的死胡同。

  但祁同伟还是去了,而且不厌其烦的,在东州和南滨之间,来来回回跑了很多趟,把曹和白南生折腾的,都快抑郁了。

  两人心想:这货也太执着了,怕是个一根筋吧?

  祁同伟是一根筋吗?

  当然不是。

  祁同伟喜欢当皮球,让他们踢来踢去吗?

  当然也不是。

  他每走一步,每做一件事,都有自己的计划和目的。

  这些计划和目的虽然未必完美,有时候在外人看来,甚至还有点傻,有点多余,有点降智……

  但到了最后,都会按照预想发展,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祁同伟这么做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他接下来要执行的计划,变得名正言顺。

  在南滨和东州之间跑了各六趟之后,祁同伟回到梅关。

  然后把张伟叫上,一起关在办公室里,昼夜奋战了三天,吃喝拉撒都不离开。

  出来后,两人皆是面容憔悴,胡子拉碴。

  睡了一觉后,祁同伟说服王凡,在市委大会议室召开一个常委扩大会议。

  除了十一名市委常委之外,所有副市长、人大和政协的正副职领导、财政局长、发改委主任、招商局长等等。

  把会议室坐的满满当当。

  当着众人的面,祁同伟拿出一份发展规划,宣布从即日起,梅关经济全面转型。

  “市里立即开始征地,成立开发区,下辖十个区县,也要开始规划开发区,以最优惠的免税政策,大力招商引资。

  举全市之力,主攻工业项目,政策向工业倾斜,依托辖区内丰富的矿产资源,重点发展重工业、金属制品业和化工业。

  打造出一批水泥厂、氟化工厂、锰铁厂、五金厂等大型企业。

  争取在十年内,让梅关成为汉南省首屈一指的工业强市和重工业基地,确保梅关六百多万人民群众全体脱贫,生活水平再上两个台阶……”

  消息迅速传开,汉南政坛一片哗然,吕文安、白南生和曹,更是惊掉了下巴……

第340章 祁同伟的阳谋

  伟人曾经说过:少用阴谋,多用阳谋。

  阳谋的厉害之处,就是对方明知道你的意图,却拿不出有效的对策,哪怕面前是个坑,也不得不往里跳。

  以古代两大最牛阳谋为例。

  推恩令,指的是汉朝时期,汉武帝为了避免诸侯造反,下旨取消嫡子继承制度,要求诸侯王把领地分封给所有子孙。

  执行的话,诸侯王的势力会越来越分散,不出几代,就没有任何威胁了。

  不执行的话,首先是抗旨,朝廷可以直接讨伐,而且那些非嫡子孙也不会答应,直接引起诸侯王内讧。

  围魏救赵,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名将庞涓率大军攻打赵国,赵国不敌,便向齐国求救,齐国名将孙膑却没有直接去救赵国,而是围攻兵力空虚的魏国首都。

  庞涓如果班师回朝,那么进攻赵国便宣告失败,而且魏军长途奔袭,人困马乏,必然被以逸待劳的齐军击败。

  庞涓如果不班师回朝,即便他打下了赵国,也会因为不救魏王,而被秋后算账,甚至处死。

  伟人同样是运用阳谋的高手。

  先是利用凯申和地方军阀的矛盾,带领我党多次死里逃生,并发展壮大,成功夺取政权。

  在建国后,更是将阳谋发挥到极致,一举抹去百年屈辱,让华夏民族成为仅有的三大真正拥有独立自主权的国家之一。

  祁同伟不敢与伟人和千古名将相比,但他现在用的也是阳谋。

  所有人都知道,他搞重工业规划的真实目的,是以生态环境为威胁,逼迫下游城市拿出生态环境补偿金。

  给钱的话,他狮子大开口,一下子就要好几个亿。

  如果不给钱,万一他真的在梅关大力发展化工和重工业,那下游城市就没有干净的生活用水了。

  而且这是个稳赢不输的打法。

  毕竟00年代以GDP为王,祁同伟为了发展经济,有什么错?

  真要是造成生态灾难,上级领导追究起来,也难以对祁同伟正式问责,充其量就是雪藏几年,换个地方继续干。

  反正他年轻,耗的起。

  倒是下游城市的主官们,会因为不作为,受到严厉批评,并且被老百姓骂死。

  吕文安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

  当初,省委通过对祁同伟的任命,他心里还有些不屑。

  三十出头就当上全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市长,真有那么强的能力吗,肯定是李维民任人唯亲的结果。

  还敢在省委下军令状,要让梅关经济一年增长25%,三年翻倍,这也太能吹牛了,等着看笑话就行。

  如今看来,祁同伟这小子确实是点东西的。

  凭借一个几乎不可能实施的发展规划,牢牢把主动权抓在了手里。

  “老曹,要不你打个电话给祁同伟,探探口风?”

  曹回道:“吕书记,我探口风没问题,关键是六个多亿到底给不给,这个事情不解决,问了也是白问。”

  “先看他的态度吧,要是实在不行,就把那六个多亿给他算了。”

  “那行。”

  既然吕文安有明确说法,曹也就没了顾虑,他拿出一本省委通讯录,上面记录着汉南省所有正厅级以上实职干部的办公室电话号码。

  曹先拨了祁同伟办公室的电话,一连打了好几个,都没人接。

  没办法,只能改打到梅关市委书记王凡的办公室。

  “王书记,你好,我是南滨的老曹。”

  “曹市长啊,您好您好。”

  “你们祁市长没有在市委吗,打了好几个电话给他,都没人接。”

  “哦,是这样,祁市长今天一大早就去看工地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是这样啊,那你能不能把他的手机号码给我,我找他有点事。”

  曹拿到祁同伟的手机号码,拨过去,传来了客服小姐的声音:

  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候再拨……

  唉,都说欠钱的是大爷,要钱的是孙子。

  现在倒好,祁同伟这个要钱的,成了大爷了。

  曹叹了口气,又从通讯录上找出另外一个号码,拨了过去。

  ……

  “祁市长,南滨的曹把电话打到我那,说有事找你。”

  祁同伟其实一直待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并没有出去。

  刚才电话铃响,他一看来电显示,就知道是曹,所以故意不接。

  至于手机,已经被他调成了飞行模式,根本没有信号。

  “王书记,你怎么回的?”

  “按你之前说的,去工地了。”

  “呵呵,我找他要生态补偿金的时候,推三阻四,现在知道急了。”

  “我看这事,还是见好就收比较好,人家毕竟是副省级,多少得给他一点面子。”王凡显得比较谨慎。

  “面子不是没给他。”祁同伟摇摇头,又道:“是他先耍滑头的,我是来而不往非礼也。”

  “就怕他们闹到省里去。”

  “随他们的便,我们占着理呢,别说闹到省里,就是闹到首都,我也不怕。”

  “那行吧,我们保持攻守同盟,具体情况,你自己掌握好分寸。”

  王凡见祁同伟这么坚决,干脆也不再多言。

  反正祁同伟可以直接和李维民对话,该什么时候妥协,他自己心里有数。

  下午五点多,眼看就要下班了,祁同伟拿起电话,打给了曹。

  “曹市长,你好,我是梅关的祁同伟,今天你打了我电话?”

  “祁市长你好,打了你好几个电话,都没人接,手机也打不通。”曹回道。

  “实在对不起,我今天到铁石山水库附近的一个废弃锰铁厂去了,准备把那里盘活,重新投产。

首节上一节204/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