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15节

  他本来想着,要怎么样才能给林有田一个下马威,震慑住这个地头蛇,为将来驻村打好基础。

  结果胡笑伟竟然主动跳出来,找不愉快。

  既然这样,那就拿这货充数吧。

  胡笑伟也看出祁同伟不高兴了,但年轻人最怕丢面子,只能硬撑道:

  “那是当然,虽然今天你功劳最大,但也不能坏了规矩,必须得给我干三杯。”

  “我如果就是不喝呢,难道你要拿枪逼着我喝?”

  此言一出,旁人都听出端倪了,身边的傅欢赶紧劝道:

  “小祁,别这样,大家都是同事,面子还是要给一点的。”

  “面子?”祁同伟冷笑一声,道:“如果是你们,我一定会给面子,但胡笑伟他不配。”

  “我怎么得罪你了?”胡笑伟问道。

  “不知道是吧,那我就告诉你。胡笑伟,刚才叶飞家的冲突,完全在可控范围之内,你为什么要鸣枪,这就是你维持秩序的方式,还像个人民警察嘛?

  你现在只不过是个派出所的小民警,就敢这么胆大妄为,要是将来让你当了官,那还了得,老百姓还有活路吗?

  还罚我喝酒,你也配?”

  众人这才明白祁同伟为何发火,但又都觉得他有些小题大做,纷纷表示,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没必要抓着不放?

  “我真的是小题大做吗?”祁同伟反问道。

  “你们知道刚才有多危险吗,多亏叶家那个女孩子没有开枪,否则造成流血事件,甚至死人,会是什么后果?

  首先,刘乡长百分百要免职,然后,我们这些人,至少会被严重处分,或者停职,前途毁于一旦,甚至有可能连工作都丢了。”

  听了这话,众人全都陷入了沉默。

  大家也知道,祁同伟是政法高材生,理论功底扎实,在法纪法规方面,在座的没人比他更懂,既然都这么说了,肯定不会错。

  许久,刘彬率先开口,当起了和事佬:“小胡,不是我说你,太毛躁了,这下知道错了吧,还不赶紧给祁大才子道歉。”

  “不必了。”祁同伟本来就不愿吃这顿饭,索性趁此离开。

  “刘乡长,把摩托车钥匙给我,我先回乡里了,你们慢慢吃。”

  “这……”刘彬本还想再劝几句,但看看祁同伟的表情,知道已经没有回旋余地,只得无奈的摆摆手。

  “既然这样,今天就到此为止,大家随便扒两口,回吧。”

第21章 完成调动,成为驻村干部

  郑华军本以为,祁同伟到紫溪村走一走看一看后,肯定会知难而退,哪知道他回来之后,反而一口咬定非紫溪村不去了。

  无奈之下,只好把刘彬叫来,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刘彬是个武侠小说迷,把今天发生征收税费的过程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遍。

  甚至还主动加了点料,说祁同伟不但水平高,而且临危不乱,颇有侠士之风。

  如此一来,郑华军对祁同伟也是刮目相看,便不再坚持自己的想法,答应了他调到乡政府,并且去紫溪村驻村的请求。

  只是特别叮嘱,去了之后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如果觉得不适应,随时回来,再安排其他岗位。

  另外,郑华军还特批了一台摩托车给祁同伟专用,做为下村的交通工具。

  这年头调动手续并不是很繁琐,有了郑华军的首肯,接下来就好办多了。

  乡司法所由乡政府和县司法局双重领导,只要两边的领导签个字,再到县人事科盖个章,便可以完成全套程序。

  去司法局要签字的时候,还遇到一个小波折。

  祁同伟好说歹说,邱志国局长就是死活不答应,认为他是自毁前程。

  无奈之下,祁同伟只能借用办公室的电话,打给了梁璐。

  梁璐又在第一时间通知了梁群峰的秘书,让他找到司法厅。

  以司法厅行政处的名义,把电话打了回来,建议邱局长尊重祁同伟同志的自身意愿,酌情处理。

  邱志国放下电话后,干净利落地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虽然邱志国也分不清楚上面的意图,但祁同伟既然能搬动省厅的领导出面,人际关系肯定不简单,他可不想平白无故的,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

  至此,祁同伟顺利完成了仕途计划的第一步,到最穷的村里去驻村。

  虽然他的计划没错,农村工作特别锻炼人,基层经历对将来的发展很重要,而越穷的地方,越容易通过经济建设,引起李达康的注意。

  但祁同伟还是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

  上辈子的他,生在城里,长在城里,读书也在城里,工作后,又一直在市直机关坐办公室,没有太多机会去体验农村生活,对农村的了解非常有限。

  更何况,现在是法制极不健全的九十年代,而紫溪村,又是全省首屈一指的穷村。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话虽然难听,但绝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意味着,祁同伟的驻村之旅不会很顺利,工作也不会太轻松。

  接下来,可能会有许多从未见过,甚至闻所未闻的怪事,在等着他……

  ……

  三天后的上午,一辆小摩托孤单行驶在前往紫溪村的狭窄土路上。

  祁同伟头戴安全帽,身后座椅上捆了两个大蛇皮袋,里面装着脸盆、热水瓶等生活用品,外加一床被褥。

  最近几天都没有下雨,经过暴晒后的土路已经完全干透,不必再担心陷车,取而代之的是漫天的灰尘,把祁同伟弄得灰头土脸。

  此时的他,像极了春运时期,不远千里赶回家过年的农民工。

  紫溪村村口,有一棵直径好几米的千年古樟树,林有田和叶飞各自带着几个人,早就候在了这里。

  林有田接到乡里电话通知的时候,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

  几天前祁同伟在酒桌上发飙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分明是个硬茬。而且他也明显感觉到,祁同伟对他不太友好,这番前来驻村,不知会闹出什么动静。

  但木已成舟,林有田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先硬着头皮迎接祁同伟,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至于叶飞,前两天去乡里集市卖鱼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了消息,这让他兴奋不已。

  祁专家果然说话算数,这回下村,肯定带着尚方宝剑,要来收拾林有田。

  但叶飞不清楚祁同伟具体什么时候来,于是便紧盯着林有田,眼看今天对方行动,立马喊了几个好兄弟,一起凑热闹。

  为了表示自己对祁同伟的尊重,他甚至还花了一百块钱,把村里搞红白喜事必用的唢呐乐队请来助兴。

  祁同伟刚一现身,古樟树下立马沸腾了起来。

  林有田这边,几个村干部集体挥舞着小红旗,齐声大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叶飞那边,唢呐和锣鼓声集体作响,奏起喜庆的曲谱。

  祁同伟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他压根就不懂唢呐,虽然也能听出曲调里的欢快,但隐隐还是有一种自己要被送走的感觉。

  于是赶紧下车,连续做出双手下压的动作,嘴里大喊道:“大家都停下,我是来工作的,你们不要搞成这个样子。”

  好不容易耳根清净了,祁同伟还没来得及松口气,立马又享受了一把身体被撕裂的感觉。

  林有田派出妇女主任张秋香,叶飞则亲自动手,两人各拽着祁同伟一只胳膊,要往本方家里拉。

  “祁干部,你一路风尘仆仆的,实在是辛苦了,先到我家休息一下。”

  “祁专家,茶我已经泡好了,就是你喜欢喝的那种,先去我家坐会。”

  “叶飞,你怎么回事,迎接乡里下派干部,是村委会的份内事,你一个平头老百姓凑什么热闹?”

  “什么叫凑热闹,祁专家是我朋友,大老远过来,我难道不应该招待一下,尽尽地主之谊吗?”

  “……”

  祁同伟被搞得实在烦不过,便把手用力一甩,挣脱了束缚。

  “你们都别争了,我现在哪家都不去,先去村委会看看行了吧?”

  “小祁领导,村委会恐怕不行,破破烂烂的,到处全是灰,没办法待人,还是去我家里的临时村委会吧。”林有田提议道。

  “那确实,村委会的东西全被主任搬回家自己用了,现在里面空荡荡的,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叶飞嘴里夹枪带棒,狠狠戳了林有田的肺管子一下。

  “叶飞,你有完没完,我给你脸了是不是?”林有田当众被人揭短,顿时阴下了脸。

  “我说错了吗,你做都做的出,还不让人说?”叶飞针锋相对。

  “马勒戈壁的,你们都给我闭嘴。”祁同伟快被这两个活宝给气晕了,忍不住爆出了脏话。

  “我大老远跑来,不是看你们吵架的,你们如果实在忍不住,还要继续吵,那就滚远点,别让我听见。”

  还真别说,两句话一骂,效果立竿见影,两边都停止了争执,十几双眼睛齐刷刷的看着祁同伟。

  这就是农村,有时候好好说,压根没用,发脾气爆粗了,反倒会有人听。

  “你们不吵了是吧,那就听我说,我现在先去林主任家开个会,叶飞你把我的行李都搬回家去看着,我等下过去拿。”

  叶飞本还有些不乐意,可一想到行李在手,说不定祁同伟还会在他自己家住下,顿时答应下来,带着几个人扛上行李,屁颠屁颠的走了。

第22章 紫溪村比想象中还穷

  到了林有田家里,祁同伟直接进入工作角色,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

  来之前,他做过一些功课,再结合几个村干部的现场介绍,算是对紫溪村有了个初步的了解。

  全村共有302户人家,村民1233名,除个别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之外,全部以务农为生。

  其中八成以上村民聚居在村中心附近,另外,在远处的山谷里,还散布着四个自然村,加起来有两百多人。

  耕地一共是725亩,以缓坡梯田为主,人均耕地仅半亩多一点,但林地资源非常丰富,辖区内有三万多亩山地和竹林,风景十分秀丽。

  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

  除了村中心的几百米鹅卵石路面之外,全村范围没有一条可以通车的硬化道路,全部都是泥巴路,每到雨季就会交通瘫痪。

  通讯方面,全村仅村委会一台电话,村民们和外界联系主要靠书信往来,邮递员每周会往村里跑一趟。

  自来水肯定是没有的,不过村里有不少公用水井和山泉,水质极佳,堪比矿泉水。

  电倒是不缺,山里面有一个小型水库发电站,只是电压不稳定,家里的电灯一闪一闪的容易坏。发电机组也偶尔会出现故障,一停就是好几天。

  至于经济和教育,更是一塌糊涂。

  上一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548元,好在农村开销小,温饱倒是不成问题,但除了个别家庭外,基本上都没有积蓄。

  村里的小学校有近百名学生,但只有三间教室、五个教职工,除了校长和一名年轻女老师是乡里派来支教的,其他三人全是本地村民。

  他们自己也不过才初中文化水平,甚至连普通话都说的不太标准,小学校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这些孩子中的一大半,念完小学就会回家务农,一部分成绩较好的,会去乡里的中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但基本上也到此为止了。

  只不过,除了回家务农之外,他们还多了两种选择:外出打工,或者等年龄到点后报名参军。

  ……

  了解完这些情况之后,祁同伟默默沉思了好一会。

  紫溪村不愧是全乡、全县、全市、乃至整个汉东省最落后的村落。

首节上一节15/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