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146节

  “王耀文这个同志我是知道的,工作做的不错,也从没有听说他做过贪污腐败的事情。”

  “他工作做的好,不代表对家人的管教也好,他儿子王志飞的犯罪行为,证据确凿,是板上钉钉的。”刘和光回道。

  接下来,赵立春与刘和光无关痛痒的辩论了几句后,正式进入了主题。

  “王耀文还反映了一件事,吕州市委书记高育良,除了打压异己之外,还任人唯亲。

  高育良是教授出身,当过汉东大学政法系的主任,因此对他教过的学生大开后门,有意组建汉大帮。

  比如说高育良的秘书陈海,毕业于汉大政法系,原本是一个很出色的政法干部,就因为他是高育良的学生,所以改行了。

  又比如说现任吕州市纪委副书记祁同伟,也是高育良的学生。

  他参加工作仅仅八年,就已经当了近两年的正处级干部,几乎是一路破格提拔上来的,难道一点问题都没有吗?”

  赵立春这话,不仅重点攻击了高育良和祁同伟,还给刘和光挖了个坑。

  因为所有汉东省正处级以上干部里,升官速度能和祁同伟相媲美的,只有一个人。

  便是赵立春一手提拔起来,现在已经叛变,并倒向刘和光的李达康。

  假如刘和光要想为祁同伟开脱,最直接的办法,便是拿李达康的例子进行反击。

  如此一来,就中了赵立春的离间计。

  可惜刘和光并不傻,他非但没有拿李达康说事,还来了个以进为退。

  “立春省长,关于祁同伟同志,你说漏了一点,他不仅是高育良的学生,还是我外甥女的丈夫。”

  “哦,是吗?”赵立春意有所指的说道:“这么说来,这位祁同伟同志,一定是个优秀的人才。

  否则的话,也不会得到和光书记的青睐和重用,一路破格提拔。”

  “那是当然,祁同伟不只是优秀,而是非常优秀。”刘和光硬邦邦的顶了回去。

  “祁同伟读书的时候,担任汉东大学政法系学生会主席,研究生学历,按照规定,毕业后应该直接享受副科级待遇。

  祁同伟的第一个工作地点,在岩台市金山县红山乡,这是公认的全省最落后乡,一穷二白。

  他在没有任何财政支持的情况下,修桥铺路,搞特色农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还办起了一个年产值上亿的玻璃杯厂。

  《汉东日报》和省委内参,都刊登过他的事迹,想必各位领导也曾经看过。

  这样的成绩,破格提拔为正科级,不过分吧?

  帮助红山乡致富后,祁同伟又调到另一个最贫困乡暖水乡,担任乡党委书记。

  他带领全乡群众,大搞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现在的暖水乡,早已脱贫致富,还成为了汉东省西部的农产品供应基地。

  九八年长江洪水,祁同伟预判到水灾的来临,提前预警,自己更是不眠不休,亲自到第一线抗洪抢险,挽救了无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后来洪水退了,他也精疲力尽,累晕在堤坝上。

  这样的表现,破格提拔为副处级,难道有问题?”

第257章 刘和光大胜赵立春

  刘和光说到这里,嘴巴有些干了,停下话,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水。

  趁此机会,赵立春笑呵呵的说道:

  “和光书记日理万机,竟然能把一个基层干部的工作事迹,记得这么清楚,想必早就看上祁同伟了吧?”

  “那是自然。”刘和光放下茶杯,道:“当时我外甥女正在和祁同伟谈恋爱,我这个当长辈的,还不得替晚辈把把关?

  再说了,我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任,当然要多挖掘年轻人才,重用年轻人才。

  你立春省长当年不也看上了祁同伟,还打算让他给你当秘书吗?”

  “呃……”赵立春顿时愣住了。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当时祁同伟拒绝了他,他也没有在意,直接抛到脑后去了。

  没想到,今天居然被刘和光旧事重提。

  刘和光点了一下赵立春后,没有再理会他,而是继续描述祁同伟的事迹。

  “祁同伟在副处级干部岗位上,担任过两个职务。

  一是金山县委办公室主任,他不仅认真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消灭了好几个诈骗老百姓的犯罪团伙,挽回了巨大的损失。

  这件事不仅上过报纸,还传遍了金山县,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二是林城市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当时的林城开发区,是全省最小的开发区,只有两千亩的规模,年产值区区不到十个亿。

  他去了之后,将开发区扩张了十倍,达到两万多亩,并且亲自到外地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大批企业入驻,现在年产值高达近两百亿。

  仅凭这个开发区,就让林城全市的工业产值翻了两倍,摆脱了全省经济倒数第一的位置。

  请问各位领导,这样的贡献,值不值得将他提拔为正处级?”

  在座的十三位常委,听了刘和光的描述之后,有一大半点了头。

  包括有一把手孟长兴,也表示认可。

  但刘和光并不满意,因为省委组织部长丁照华并没有点头,尽管他是赵立春一派的人。

  于是,刘和光直接点了他的名。

  “照华同志,你是负责组织工作的,说说看,祁同伟同志的晋升,算任人唯亲吗?”

  “这……”丁照华看了赵立春一眼后,无奈的摇了摇头。

  “和光书记,据你所言,祁同伟同志的表现确实非常突出,是一位难得的优秀人才。

  依据举贤不避亲的原则,他的晋升,符合组织程序,没有任何问题。”

  随着他的表态,刘和光无疑在这场辩论中占据了上风。

  但赵立春并不打算就此作罢,又展开了新的攻击。

  “确实,祁同伟同志的工作成绩斐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贡献十分突出,值得表扬。

  但是,既然他搞经济的能力这么强,那就应该留在吕州经开区工作,高育良为什么要把他调去市纪委呢?

  这是不是有些用人不当,还是有其他什么目的呢?”

  “立春省长,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刘和光微微一笑,回道:

  “说到用人不当,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例子,这名同志叫侯亮平。

  说来也巧,这位侯亮平同志,也是汉东大学政法系毕业,而且也是高育良的得意门生,只比祁同伟低了几届。

  奇怪的是,他一个政法干部,原本在省检察院干的好好的,却突然被调到了省政府办公厅工作。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侯亮平参加工作仅仅六年,就被提拔为平原县的副县长,官居副处级。

  尤其是他从副科升到副处,只用了三年时间,比祁同伟还要快。

  那么问题来了,侯亮平一个本科生,凭什么比研究生祁同伟升的还要快,他究竟靠的是什么?

  是他干出了比祁同伟更出色的政绩?

  还是他有很大的背景,有很高的领导在为他撑腰呢?”

  此言一出,赵立春立马傻了眼。

  他本打算,通过强调祁同伟的任职不合理,来影射刘和光与高育良,在吕州搞政治清洗。

  没想到刘和光的准备如此充分,拿侯亮平说事,反而将了自己一军。

  此时的赵立春,忍不住在心里埋怨起了女儿赵小惠。

  小慧啊小慧,你玩就玩,为啥偏偏要找这么个小白脸,真是把你爹给坑苦了。

  好在刘和光嘴下留情,没有说出你和侯亮平的关系。

  否则我在这个常委会上,哪里下的了台?

  就当赵立春心里懊恼的时候,刘和光又接着捅了他一刀。

  “祁同伟这位同志,是个全才,不仅经济工作搞得好,纪律工作干的也不错。

  他在吕州经开区当主任期间,曾经配合公安机关,打掉了一个黑恶势力团伙,并且查到了这个黑恶势力团伙的保护伞,时任吕州副市长李亮。

  祁同伟本人,还曾经受到过死亡威胁,被人寄了两颗子弹。

  但他毫不退缩,协助司法机关,硬是挖出了一批充当保护伞的腐败分子。

  这样的素质,这样的大无畏精神,完全有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纪检干部。”

  赵立春心里彻底慌了,很明显,这又是刘和光的一次点到为止的警告。

  李亮是自己帮忙提拔的,这事除了陈和平与刘和光之外,其他常委都不知情。

  到了这个地步,赵立春除了就此罢手,已经无路可走。

  真要是把刘和光给惹毛了,把两张底牌一掀,立马会在常委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常委会结束后,赵立春露出灿烂的笑容,主动找刘和光握手,隐晦的表示认输。

  刘和光和赵立春握手的时候,显得很大气,腰杆挺得笔直,意思是你以后看着办。

  他今天之所以放赵立春一马,并非心慈手软。

  而是不希望在这个时间点,将冲突扩大,以至于两败俱伤。

  ……

  当天中午,赵立春回到家里,一脚踢飞了走廊里的花盆。

  娘希匹,今天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自己不仅没能算计到高育良,反而欠了刘和光的人情。

  唉,没想到这个家伙,竟然如此老谋深算,以前还真是小瞧他了。

  看来以后还是要低调一点,缩起尾巴做人,等过了明年省委换届再说。

  只可惜,在这场斗争中,赵立春并没有占据绝对主动权。

  即便他愿意罢手,对手也不会轻易放过他。

  没过两天,赵立春得到一个消息,有人把他和赵瑞龙举报了。

  而且举报材料,是从侯亮平所在的平原县寄出去的。

第258章 赵立春的对策

  赵立春听完这两份录音之后,心里是又惊又怕。

  录音里面的内容一旦被高层纪委查实,自己就算不被法办、被撤职,也肯定无法再当上省委书记了,政治生命就此结束。

  唉,这两姐弟,真是没有一个让人省心的。

  尤其是赵瑞龙,胆大包天,办事却一点都不牢靠。

  这都找的什么合作伙伴啊,居然会把赵瑞龙给供出来,而且还留了录音证据。

  渐渐的,赵立春冷静了下来,开始分析起对策。

  关于惠龙宾馆的录音好办,让赵瑞龙再次把宾馆关掉。

首节上一节146/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