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120节

  朱总和高级打工人董小姐不同,他是市国资委下派到公司的,也算半个官员。

  珠江是地级市,市国资委是正处级单位,格尔公司又是国资委旗下诸多公司中,比较突出的一家,朱总的行政级别,也是副处,和祁同伟平级。

  他们二人,一人掌握着大把的钱,另一人手里有实权,也算是平分秋色。

  但祁同伟现在是登门拜访,求人办事,自然要低调一些。

  “朱总,久闻你的大名,很是仰慕,今天总算见面了。”

  “哪里哪里。”朱总笑着摆摆手道:“祁主任才三十岁,就已经成为了处级领导,真是年轻有为,前途不可限量啊。”

  一阵寒暄之后,祁同伟率先把话引入了正题:“朱总,董总,贵公司去林城开发区投资办厂的事情,考虑的怎么样了?”

  “这件事情,董总已经和我说过了,我们经过慎重考虑,觉得应该可行,但是有一些细节问题,还需要祁主任帮忙解决。”

  祁同伟听说此事可行,顿时喜上眉梢,说道:“可以啊,有多么问题,朱总你尽管提,我一定尽力帮你解决。”

  朱总打开自己的计划书,娓娓道来:

  “祁主任,目前格尔空调在汉东省的销量,并不算太好,如果我们贸然去那里建立大型工厂,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

  所以我希望,你能在现有招商引资条件的基础上,再多给一些优惠政策。”

  “朱总请说,凡是合理的要求,我们都是可以考虑的。”祁同伟回道。

  “首先呢,我们公司希望,前五年暂时不交土地租金,从第六年开始,到第十年,双倍缴纳租金,包括之前的租金利息。”

  祁同伟想了想,回道:“可以。”

  “然后,开发区的税收政策是三免两减半,我希望改成前五年全免,第六年再补上。”

  “也可以。”

  “最后,我希望林城市政府和开发区,能够给我们公司提供三亿元低息贷款,为期五年,用于盖建厂房和配套设施。”

  “好家伙。”祁同伟心道。

  朱总这算盘打的可真精啊,土地不要钱,税收不交,前期投入全靠政府帮忙贷款,整个就是一空手套白狼啊。

  万一到时候新工厂经营不善,他们可以直接申请破产清算,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一个烂摊子,给开发区收拾。

  这玩法,就算哥斯拉的老总斯马特来了,都要甘拜下风。

  幸亏自己是穿越过来的人,知道格尔公司以后会做大做强,否则哪敢接招啊?

  祁同伟心里,开始仔细盘算起来。

  贷款是不实际的,开发区已经没有可以抵押的土地了,让市政府出面去贷,他们肯定不会同意。

  目前开发区账面上,还有差不多一点五个亿,其中四千万要在明年年初付给征地农民,还剩下一点一亿。

  另外,市内企业搬迁后留下的置换土地,已经拍出去了好几块,回收了一点三亿,那也是开发区垫付的,可以去要回来。

  两项相加,就是两点四亿,距离三个亿还差六千万,回去想想办法,应该也能凑的出来。

  当然,即便是凑的出来,祁同伟也不会直接答应对方的要求。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嘛。

  “朱总,你提出的这些条件,实在是太苛刻了,就算我答应你,市政府的领导那里也过不去。”

  朱总没有回话,而是看向了董小姐。

  董小姐默默地点了点头,说道:

  “祁主任,条件确实是苛刻了一点,你要是为难的话,我们再商量商量嘛。”

  “可以商量?”

  “当然可以,我们是诚心合作。”

  “那就好办了,我先想想啊。”

  祁同伟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开口了:“朱总、董总,贵公司的前两个条件,我可以无条件答应,但是最后一个,必须要进行调整。”

  “祁主任想怎么调整?”

  “我希望做出两处调整,第一,在贷款数目上,开发区只能帮贵公司贷两个亿,多了无能为力。第二,贷款时间不能是五年,最多只有三年。”

  “这个……祁主任,你等一下啊。”

  朱总和董小姐走到一旁,窃窃私语了好一阵子。

  董小姐回来后,说道:

  “祁主任,要不这样,贷款时间还是五年,金额减到两个亿,好不好?

  我们公司突然去汉东省办新工厂,确实有很大的风险,还希望你能理解。”

  “只能这样?”

  “真的只能这样。”

  祁同伟想了想,道:

  “我可以答应,但也要提一个要求,希望你们帮我一个忙,引荐一些本地其他大型企业的老板。”

  “当然可以。”

  “那好,朱总、董总,我们开发区愿意和贵公司共同进退,共担风险。”

  最终,祁同伟代表林城开发区,和格尔空调公司签订了一份意向合同,以极度夸张的优惠政策,争取到了对方的新工厂。

  新工厂将占地面积八百余亩,总投资十个亿,年产量两百六十万台空调,年产值近八十亿。

  另外,预计可以拉动两千多本地人口就业……

  有了这份重量级协议,祁同伟算是在汉南省彻底打开了局面。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他把珠江口几个发达城市的工业区跑了个遍。

  还别说,汉南省和浙省真的不一样,这里的企业家,特别向往做大做强,也非常乐于去外省扩大经济版图。

  再加上朱总和董小姐的引荐,祁同伟以暂免五年土地租金和税收的优惠政策,与二十几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意向协议。

  总投资高达七十多亿,可以消化掉一万两千亩工业用地。

  ……

  带着丰硕的成果,招商小组志得意满的回到了林城。

  当祁同伟把这些协议拍在李达康面前时,李达康开心的像个孩子,给他来了个热情的拥抱,就差没亲上嘴了。

  可没过一会,格尔公司的协议,又让他冷静了不少。

  “小祁,这个格尔公司不能要,他们提出的条件太过分了。”

  祁同伟并不意外,平静的回道:“确实是过分了点,但我认为可以接受。”

  “怎么接受,我们帮他贷款两亿啊,这不明摆着空手套白狼吗?

  再说,你们开发区还有剩余的地吗,拿什么给他们贷款?”

  “这我想过了,不用去银行贷款,就用我们开发区的资金,直接贷给他们就是了。”

  “你们开发区哪有这么多钱?”

  “有啊,现在开发区账上,能动的钱还有一点一亿,市里拍卖搬迁企业的土地,不是卖了一点三亿吗,还给我们就够了。”

  李达康摇摇头,拒绝了:“这钱现在不能给你们。”

  “为啥?”

  “因为已经用掉了。”

  “啊?”祁同伟大吃一惊,连忙问道:“不会吧,用哪去了?”

  “小祁,是这样的。

  离你们开发区十几公里的地方,以前有个煤矿,因为采煤过度塌陷了,现在变成了一个臭水塘。

  市政府决定把它彻底治理一遍,改造成旅游风景区,卖地的一个多亿,已经全部投进去了。”

  听完这话,祁同伟怒了,非常想和李达康争执一番。

  那是开发区的钱,市政府凭什么挪用。

  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把话说出口,而是一声不吭的转身走了。

第217章 离开林城

  祁同伟没有和李达康争执,不是不敢,而是觉得不值。

  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细细想来,祁同伟穿越过来五年多,有差不多四年的时间,李达康都是他的直接或间接领导。

  实事求是地讲,李达康对祁同伟还算不错,帮着出过几次头,祁同伟升副科和正科的时候,他也说过话。

  但即便没有李达康,以祁同伟自身的成绩和人脉,也照样能升上来,最多就是可能慢一点而已。

  更何况,祁同伟对李达康差么?

  帮他挣了多少政绩?

  接了多少苦活、累活、得罪人的活?

  开发区扩张,土地征收,企业搬迁,市政府一毛钱不出,是祁同伟费尽心思,弄回了十个亿,把工作顺利推进下去。

  这么大的功劳,升个正处不过分吧,李达康却又要加任务。

  行,加就加。

  祁同伟一句怨言都没有,跑出去招商引资,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累死累活的,好不容易拉回了一大堆项目。

  哪知道,竟然会摊上这种破事。

  光安排任务不给钱,也就算了,居然还挪用开发区的钱。

  把钱挪走也就算了,竟然连声招呼都不打。

  如果说,李达康之前的所作所为,祁同伟勉强还可以忍,但这次挪钱事件,是彻底踩在他的底线上了。

  其实祁同伟也不是没办法,对格尔公司的承诺是两个亿,开发区账面上的钱只差了九千万,真要凑的话,肯定能凑到。

  实在不行,去和李达康摊牌,逼他拿钱,也应该拿的回来。

  可这是钱的事嘛?

  是李达康这个人不行。

  自己在前面冲锋陷阵,帮他挣业绩,他倒好,在后面撤梯子。

  哪有这样做事的?

  就算这次把钱要回来了,谁能保证没有下次?

  此时的祁同伟,已经彻底心凉,不愿意再跟着李达康干下去了。

  既然决定要走,还和李达康争执什么,不如好聚好散,省的被他记仇。

  ……

  打定主意之后,祁同伟拨通了高育良的电话。

首节上一节120/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