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115节

  祁同伟接到李达康电话后,说的第一句话便是:“达康市长,我手上还有一些备份。”

  “你手上还有备份?”

  李达康赶紧道:“你现在就把备份带上,立刻来检察院,我们在程检察长的办公室等你,路上小心点,注意安全。

  等一下,你还是在家里待着别动,我派人去接你。”

  祁同伟在几名刑警的护送下,来到检察院后,拿出一个本子和两卷胶卷。

  “此事关系重大,我估计可能会有人搞破坏,所以就用相机,把所有和政府官员有关联的字据都拍了下来,

  为了以防万一,我还手抄了一份,至于其他账目,因为数量太大,就无能为力了。”

  “够了够了。”李达康顿时喜笑颜开。

  “先清除干部队伍里的腐败分子,是重中之重,至于水泥厂的账目,可以通过他们和那些财务人员,一点一点慢慢挖。

  小祁,真没看出来啊,你不但经济工作干的好,办案子也是一把好手,还有成为纪检干部的潜质。”

  ……

  祁同伟提供的证据,让水泥厂腐败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多名政府官员被立即停职,接受组织审查。

  由于涉案人员中有两位副市长,属于省管干部。

  因此,经林州市委上报,汉东省纪委和检察院正式介入,由他们牵头,成立了专案组。

  只不过,这些事情已经和祁同伟无关了,他完成了李达康交给自己的临时任务,继续回开发区重操旧业。

  为了让其他企业的搬迁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他吸取了水泥厂的教训,把工人的诉求放在了第一位。

  工人最担心的,无非就是开发区离家距离太远,上下班不方便。

  祁同伟觉得,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在开发区附近再征一块地,建立工人社区,以及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让他们全都搬到这里来住。

  考虑到工人们在市区里的房子,都是些老旧的家属楼和棚户区,连上厕所和洗澡都不方便,应该都会乐意。

  但仔细考虑之后,祁同伟又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新社区建立起来,是个旷日持久的过程,自己在开发区能待多久还不知道,还是先缓一缓吧。

  于是,他又做了另外一个决定。

  开发区拿出三千万,购买一批大客车,统筹规划,专门接送搬迁企业的职工上下班。

  此举受到了工人的极大欢迎,阻力顿时小了很多,搬迁工作的进度也顺利了不少。

  至于工人社区,他也让人做了一份计划书,提交到市政府,让李达康去做决断。

  ……

  不久后,京州传来消息。

  由汉东省委组织部提议,并经省委常委会讨论,决定由高育良出任吕州市委书记,并暂时兼任吕州市长。

  高育良终于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吕州市的一把手。

  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能转正,刘和光的推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刘和光之所以会推荐自己,又多多少少和祁同伟有关。

  在答谢了各位省委领导后,高育良把电话打给了祁同伟。

  “同伟,老师要谢谢你。”

  祁同伟知道他的意思,回道:“高老师,您言重了,主要还是您工作做的好,得到了省委领导的认可。”

  “呵呵,就算是吧。同伟,现在你姨丈已经离开吕州了,有没有来吕州工作的打算。”

  面对高育良的邀请,要说祁同伟不动心,那肯定是假的,毕竟吕州是经济强市,升迁也更容易些。

  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拒绝:

  “高老师,再等等吧,林城开发区的工作正在高速推进中,我一时脱不了身。”

  高育良之前认真分析过,只要祁同伟在开发区干出成绩,很快就能再进一步。

  所以他也没有坚持,说道:“要不这样,你先在开发区把正处解决了,再到吕州来,我也能给你安排更好的岗位。”

第209章 李达康的承诺

  八月份,股市传来利空消息。

  从99年519开始,大盘指数在短短的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整整上涨了一倍,市场情绪高度亢奋。

  管理层担心风险过大,会引发股灾,于是开始出台利空政策,打压市场热度。

  祁同伟知道,这轮行情的最高涨幅也就一倍多一点,后续虽然还有空间,但已经不大了。

  秉着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原则,他决定见好就收,先落袋为安。

  他买的两百支股票,都是小市值公司,在这轮行情中的涨幅明显强于大盘股,其中还不乏一些妖股。

  因此,抛出所有股票之后,他最终的收益是三倍多一点,八千万本金变成了两点五个亿。

  好兄弟叶飞的两千多万本金,也变成了七千万。

  与此同时,另一位兄弟祁二蛋,生意愈发兴旺,同样积累了数千万身家。

  整个金山县的鱼塘,还有翡翠湖里的网箱养殖,销路全部被他给承包了。

  不仅送往京州和周边地级市,还通过送荷兰猪,打通了汉南省的人脉,把桂鱼之类的高价品种卖过去。

  和单干的祁二蛋相比,石塘村的乡亲们过的也不错。

  祁志勇和李红兵这两位村民领袖,在祁同伟的建议和设计下,成立了一个物流公司,并且让所有村民参股,全民跑运输。

  凭借汉东到汉西的省际公路,物流公司的生意蒸蒸日上,迅速将其规模做到了汉东省西部的同行业第一。

  如今的石塘村,已经是金山县第一富裕村,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楼,宛如发达地区的特色小镇。

  走进村里,随便一个不起眼的人,都有可能是百万富翁。

  祁志勇和李红兵,更是成为金山县人大代表,并被县政府授予“致富模范带头人”称号。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他们曾经帮助过祁同伟。

  感情很难量化,但金钱可以。

  石塘村人当年的投入,已经得到了少则数千倍,多则上万倍的回报。

  ……

  九月底,林城市内企业的搬迁工作圆满完成,两万亩土地“五通一平”工程也全部结束。

  祁同伟的工作重心,自然转移到了招商引资上。

  因为开发区制定了极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有数十家外地企业表达了浓厚的兴趣,想要入驻。

  但祁同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将其中的三分之二拒之于门外,只接受了十几家企业。

  原因很简单,这些被拒绝的都是高污染、高能耗的化工类企业。

  对此,李达康很是心痛,虽然他也担心生态环境被污染,但这些企业能给林城带来巨大的GDP规模,并带动不少就业。

  于是他向祁同伟提出了一个折中意见:

  “小祁,依我看,还是让这些企业进来吧,只要让他们做好环保工作就行了。”

  祁同伟却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回道:

  “达康市长,这件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环保设备的使用成本极高,这些企业就算按我们的要求,上了环保设备,也不会全天候使用。

  他们肯定会趁着天黑和下雨的时候,偷排废气废水,我们总不能24小时不间断监督吧,技术上和人员上都难以做到。”

  “真要是那样,我们再严厉处罚他们就是了,如果屡教不改,就强制关停。”

  “够呛。”祁同伟摇摇头道:“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关停企业会涉及到赔偿和失业问题,到时候得不偿失。

  事实上,要不是这个原因,我连开发区里现在这些污染企业,都想立即赶走。”

  “那你说怎么办?”李达康有些急了。

  “这可是两万亩土地啊,现在只进来十几家企业,用地面积不过区区一千多亩,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我们开发区这么优惠的政策,在汉东省都是独一份,肯定有很多企业有兴趣,只是他们暂时还不知道罢了,只要我们主动出去招商引资,一定会有所斩获的。”

  “这个任务很艰巨,你有信心?”

  “事在人为。”祁同伟坚定的回道。

  “那好。”李达康亲切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我最欣赏你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也相信你的能力,一定能把事情干好。

  只要你能让开发区的入驻率达到50%,我立马向市委申请,把你的副字去掉,成为管委会主任。”

  ……

  说实话,李达康的许愿,对祁同伟其实并没有太大影响力。

  祁同伟以常务副主任的身份,主持了开发区的绝大多数工作,要是换成别的地方,完全可以解决正处待遇了。

  而管委会主任,也不过是个正处级,李达康却要设置一个高难度的前提。

  此时的祁同伟,心里多少有些不快,甚至动了走人的念头。

  现在这个级别,继续跟着李达康,还真不如去找高育良。

  毕竟李达康只是看中了他的工作能力,说白了,就是把他当成了为自己挣政绩的工具。

  而高育良和他之间,更多了一份师生感情,更何况,高育良还要还刘和光的人情,肯定会往死里帮。

  只要肯去吕州,哪怕什么事都不用干,照样可以轻轻松松的升上正处。

  但祁同伟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再留一段时间。

  他是个有始有终的人,事情干到一半,就甩手走人,不是他的风格。

  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个开发区入驻率50%的任务完成,然后再体体面面的离开。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祁同伟定下了三个招商引资的目的地。

  第一个目的地,自然是京州,他打算去找老朋友帮忙,利用林州产粮区的优势,引进一批农副食品加工企业。

  第二个目的地,是浙省,那里是轻工业最发达的地方,可以利用林州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引进一批服饰和小商品企业。

  另外,芝麻开门电子商务公司已经成立了,再私下找一找马老师,争取成为他的股东。

  第三个目的地,是汉南省,那是现在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那里有不少大型企业,可以和他们的管理层谈谈,比如董小姐,说服他们,到林城开设加工厂。

  当然,也不能忘了去找小马哥,争取在他的网络社交帝国里,分上一杯羹。

第210章 招商旗开得胜

  做好行程计划后,祁同伟把王伟临时调到招商引资部,带着他和李泉出发了。

  在京州,如果不算刘和光,和祁同伟关系最好的人,应该是宇宙区长孙连城。

  当然,孙连城现在还不是区长,他担任着光明区的计委主任,也就是发改委的前身,影响力非常大。

  对于祁同伟的到来,孙连城自然表达了极度的热情,并送上了一个拥抱。

  当年在红山乡的时候,如果不是祁同伟帮他出成绩,他早就被李达康给骂死了。

首节上一节115/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