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113节

  要知道这个年代,常务副省长是有固定排名的,妥妥的省委四把手,刘和光可以算是往上迈了很大的一步。

  当然,这其实也不算非常意外。

  因为刘和光的履历非常丰富,他到岩台当市委书记之前,曾经担任过省委副秘书长,是现任省委书记李维民的心腹。

  而且王子衿曾经说过,她姨夫在首都也有一些关系,只是她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位领导,具体是什么级别。

  刘和光高升之后,吕州市委的工作暂时由副书记兼市长高育良主持。

  按理说,高育良成为正厅级干部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一点,要想接替刘和光,担任吕州这个经济强市一把手,有相当大的难度。

  更大的可能是,安排其他市的市委书记过来,或者由高层直接空降一位领导。

  但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高育良把自己的位置摆的非常正,全力配合刘和光,两人齐心协力,把吕州的工作做得很不错。

  因此,刘和光离任前后,在省委书记李维民那里说了不少好话,重点推荐高育良,并得到了较为积极的回应。

  不出意外的话,高育良很快就会出任吕州市委书记。

  “刘高配”的格局,也初具雏形。

  两个原本并没有交情的人,能走到今天,自然离不开祁同伟的从中斡旋。

  未来的“刘高配”能否主导汉东政坛,甚至更进一步,同样需要祁同伟行动起来,助他们一臂之力。

  刘和光本来会止步于省长,他今年50岁,正部级65岁退居二线,还有15年,可以争取晋升两级,成为副国。

  高育良本来会止步于省委专职副书记,他今年44岁,副部级60岁退居二线,还有16年,去争取晋升两级,成为正部。

  单从时间上算,两人已经具备了成功的前提条件,但在他们面前,还有只最大的拦路虎现任省长赵立春。

  虽然还不能确定,赵立春现在究竟有没有开始腐败,但既然赵小惠和赵瑞龙两姐弟都已经出现,他的堕落也进入了倒计时。

  于公于私,祁同伟都必须扳倒赵立春这个腐败分子,即便是扳不倒,也得把他绊住,不能让他当上省委书记。

  汉东省委下一次换届在03年,李维民已经当了两届省委书记,届时肯定会离开,替任者自然便是赵立春。

  一旦让赵立春顺利上位,掌握了汉东省的绝对权力,再想拉他下马,可就难如登天了。

  留给祁同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只有三年,甚至更少……

  ……

  三月份,林城新开发区第一期五千亩土地的“五通一平”工作正式完成,市内企业搬迁工作也随即展开。

  整个林城市区及边缘地带,散落着六十余家中等以上规模企业,其中绝大多数为地方国企,用地面积最大的水泥厂、农机厂、食品厂等在第一批搬迁计划之中。

  与之前钱治国担心的一样,工人们大都住在市区之内,如果厂子要搬到位于郊外的开发区,上下班极不方便,因此遭到了很多人的抵触。

  尤其是水泥厂,原本建在林城市城北,如今却要到城南郊区来上班,一来一回有二十多公里的路程,自然是极不情愿。

  于是,有不少水泥厂的工人,自发组织起来,跑到林城市政府大楼外面抗议。

  李达康可不会惯着他们,毕竟此次搬迁,不仅关乎到林城市区的宜居度和开发区的发展,还能给市财政带来一笔极大的收入,不可能半途而废。

  于是,他强令水泥厂的领导,把工人们全部领回去,并且继续推动搬迁工作,否则就拆了你们的乌纱帽。

  水泥厂的领导逼于无奈,只能采取强制手段压制工人,并发布了一条内部通告。

  再有反对厂子搬迁,甚至去市政府闹事的,一律要受处分,管理层降为普通工人,普通工人待岗、停发工资奖金。

  如此一来,厂领导又成了工人们的众矢之的,大家调转枪口,开始举报厂领导,不计其数举报信飞往了林城市委市政府。

  李达康则不为所动,为了顺利完成搬迁工作,他选择继续支持厂领导,把这些举报信全部压了下来。

  可工人老大哥们也不是好惹的,见市政府没有回应,有几个根正苗红的老工人,就是不信这个邪,他们带着举报信,直接跑到京州,去汉东省委上访了。

  有说厂领导贪污受贿的,有说厂领导搞权色交易的,有说厂领导低价倒卖国有资产的,还有说厂领导在采购时中饱私囊的……

  由于是真人实名举报,且举报内容涉及到严重的经济犯罪,引起了省领导的重视。

  这下事情闹大了。

  汉东省委责令林州市委市政府,彻查林城水泥厂的账目,不管有没有腐败问题,都必须给工人们一个交待。

  李达康是个极为爱惜羽毛的人,见此情形,立马反戈一击,让市财政局和审计局进入水泥厂,清查水泥厂的账目。

  审计结果很快出来了,虽然水泥厂的账被做的很干净,看起来并没有太大毛病。

  但仔细一推敲,还是有些不对劲的地方。

  最明显的疑点便是增收不增利。

  林城市水泥厂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生产的“狮牌”水泥畅销多地,现有在职职工上千人,退休职工数百人,多年以来,一直是林城的支柱企业和纳税大户。

  进入到九十年代之后,建筑业逐渐兴起,对水泥的需求量极大,林城水泥厂的产能和营收规模也翻了好几倍。

  但在效益上,却没有太大的改善,毛利率持续下滑,利润增长速度非常缓慢。

  对于这个问题,厂领导的解释是:近年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原材料价格和员工工资也越来越高,把利润给抵消了。

  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实际上也经不起详细推敲,审计组只是找不到确切证据罢了。

  一时间,事情陷入了僵局。

  李达康急得团团转,不把水泥厂的问题查清楚,那些工人就不会善罢甘休,根本无法迁厂。

  如果动不了水泥厂,其他厂子的工人势必也会蠢蠢欲动,整个搬迁计划就要彻底失败。

  他琢磨来琢磨去,最终又打起了祁同伟的主意。

第206章 客串纪检组长

  面对李达康的无理要求,祁同伟一点面子没给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水泥厂只是进驻开发区,又不归开发区管,我当了这个副主任之后,没日没夜的忙活,已经很辛苦了。

  达康市长,就当我求求你,以后不要再给我安排这些得罪人的事情,行吗?”

  “小祁,你辛苦我知道,都记在心里呢。”李达康赔着笑,说道:“来找你干这事,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啊。”

  “那些工人已经告到省里去了,如果水泥厂的问题不查清楚,根本别想搬迁。

  水泥厂不搬,那其他厂也很难搬,这可是你提出的规划,你就忍心让它破产吗?”

  “纪委监察部门那么多人,难道他们都查不清楚,非要让我出面?”祁同伟不为所动,反问道。

  “按理来说,应该能查清楚,可目前一点进展都没有。

  说实话,我不太信得过那批人,担心他们和水泥厂领导私底下可能会有交情,所以更希望你这样,初来乍到的外地干部参与调查。”

  “林城市的外地干部多的去了,过来时间不长的也不是没有,为什么偏偏要我去干这事?”

  李达康也是有备而来,回道:“那不一样,你是政法干部出身,纪律性和原则性都更强,而且你跟不少犯罪分子打过交道,办事靠谱。”

  事实上,祁同伟心里是想去办这个案子的,并且有很大把握办下来。

  虽然这件事和他没关系,但水泥厂副厂长舒永安却和他有过节。

  九七年底,祁同伟刚到暖水乡当书记没多久,舒永安的弟弟舒永平在那里开采石煤,给林城水泥厂供货。

  因为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祁同伟与之发生了冲突,并且和舒永安做了笔交易,以不追究舒永平法律责任为代价,换回了两年的石煤供货权。

  后来两兄弟不甘心,还曾经搞过破坏,找人砸了运石煤的车,事情虽然没有闹大,但祁同伟一直把这笔账记在心里。

  如今两年合同已经期满,又轮到舒永平给水泥厂供货,这是明显的中饱私囊行为,必须严肃处理。

  祁同伟虽然不是睚眦必报的人,但也极度厌恶腐败,既然这两兄弟落到了自己手里,于公于私,都要跟他们算个总账。

  祁同伟之所以没有立即答应李达康,是因为他要吊吊李达康的胃口,为自己争取到更大的话语权。

  “达康市长,照你这么说,我还非去不可了?”

  “必须的,你是最佳人选。”

  “一定要我去也行,但我有两个条件。”

  “你小子,现在是越来越不厚道了,干点工作还要谈条件。”李达康叹了口气,无奈道:“说吧,我看行不行。”

  “第一个条件,让财政局和审计局的人撤吧,由市纪委和检察院直接成立一个调查组,入驻水泥厂。

  第二,由我担任调查组组长,所有成员都要听我指挥。”

  “呃……这不合适吧。”李达康也没想到祁同伟会提这样的要求。

  “不答应就算了,你另请高明吧。”

  “不是不答应,主要是你这条件太苛刻了。

  现在还没有水泥厂领导的犯罪证据,直接动用司法程序,这合适吗?

  还有,这种腐败案,纪委和检察院起码得派一个副职吧,人家是正处级,恐怕不愿意听你一个副处级的指挥。”

  “这事还不简单。”祁同伟微微一笑,道:“别让他们的领导过来,派几个普通干部给我就行了。

  至于水泥厂的领导,我可以百分百确定,他们至少有严重的违纪行为,动用司法程序一点问题都没有。”

  “你已经知道他们的问题?”李达康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赶紧道:“先说来听听。”

  “不好意思,你在林城的工作时间比我长很多,我信不过你……”

  “……”

  …………

  调查组很快就成立了,李达康虽然不是市委书记,但纪委书记万春亮和检察长程益春都跟着他跑,因此事情办的很顺利。

  纪委和检察院各派了三个人,都是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纪检干部,这是祁同伟特意要求的。

  他主要看重两点:

  一是年轻人比老油条更遵守纪律。

  二是他们没有级别,指挥起来也方便。

  调查组刚成立,就争分夺秒,直接杀到了水泥厂。

  由于保密工作做的好,水泥厂的领导并不知道自己即将大难临头。

  他们还以为,祁同伟是以开发区领导身份前来考察的,而这几个生面孔应该是开发区的工作人员。

  于是在厂食堂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宴请调查组,桌上摆满了各种山珍海味,以及一整箱茅台。

  市水泥厂是国企,级别不低,厂长王忠谋是副处级、副厂长舒永安和杨宏伟是正科级,他们集体亲自作陪,以示尊重。

  另外,还有两位年轻漂亮的美女,在一旁服务。

  在酒桌上,舒永安主动和祁同伟套近乎,祁同伟也不点破,除了不喝酒之外,像个老朋友一样和他聊天。

  午餐结束后,祁同伟又在三位厂领导的陪同下,在厂子内部四处走马观花般的看了一遍。

  一直等到下午二点半,眼看着员工都来上班了,祁同伟突然变脸,让两名检察院的同志把舒永平控制起来。

  水泥厂的领导们,全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

  舒永平更是惊慌失措的问道:“祁主任,您这是干嘛?”

  祁同伟冷哼一声,让随行人员全部亮出证件,说道:

  “我今天不是以开发区副主任的身份过来的,我现在是市纪检调查组的组长,舒永平,你涉嫌严重违纪,准备接受调查。”

  “这……”厂长王忠谋赶紧问道:“祁主任,你是不是搞错了?”

  “搞没搞错,要等调查完再说。”

首节上一节113/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