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108节

  有了这些钱,不仅仅是三通一平,至少要搞五通一平,我已经算过了,较高标准的五通一平,每亩大概需要两万块左右,征地款每亩一万,加起来三万左右,两万亩就是六个亿左右。

  剩下的四个亿,可以用于市内企业的搬迁工作,如果不够的话,再由市财政先垫上。”

  “小祁,我就知道,让你来林城开发区工作错不了,这个主意非常好,我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李达康顿时来了兴趣,起身拉着祁同伟的胳膊,到沙发上一起坐下,笑眯眯地问道:“你刚才说,十个亿只是第一批,那第二批钱从哪来呢?”

  “从那些搬迁的市内企业来,他们现在的厂址,都在市区内,部分还在核心地段,我们可以将这些土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然后公开拍卖,用于房地产开发建设。

  我粗略计算了一下,所有市内企业的占地面积,加起来约有四千亩,其中大概一千亩位于核心区域,按照目前林城的房价来看,五十万一亩拍卖出去,应该问题不大,这就是五个亿,可以用于开发区的后期建设。

  剩下的三千亩,市政府先不要动,将其储备起来,等到市政建设完善、土地升值、房价上涨之后,再一点一点拿出来拍卖,用于补充政府财政资金。”

  “妙、妙、妙……实在是太妙了。”李达康连续拍了几下大腿,恨不得抱住祁同伟亲上几口。

  “小祁,你牛逼啊,这样的办法都能想的出来。之前我还以为,你只是擅长干实事、搞建设、促发展,没想到资本运作也是一把好手。”

  “话说,你在汉东大学,修的到底是政法,还是经济学?”

第197章 说服李达康

  “呵呵,达康市长,可能是因为从小家里条件不好,我穷怕了,所以对和钱有关的经济学也比较感兴趣,经常会跑去蹭课,学了些东西。”祁同伟笑着搪塞道。

  “我就说嘛,你一个政法系研究生,怎么炒股会那么厉害,原来是这么个情况。

  对了,说到炒股我想起来了,不是让你别帮欧阳菁炒股了吗,你怎么又帮她炒?”

  “达康市长,这次不一样。”祁同伟想了想回道:“我给菁姐推荐了三家大型公司的股票,属于稳健型的,不会暴涨暴跌,就相当于长期投资了。

  他们将来如果能做大做强,靠的是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你为国为民做了那么多工作,居功至伟,享受一点时代红利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话有三层意思。

  首先表示欧阳菁是投资,不会因此成为投机者。

  然后拍了李达康的马屁,说他工作做的好,贡献大。

  最后消除了李达康的心理顾虑,这钱来的很合理,并非不当收入。

  李达康自然十分受用,用赞许的眼光看了看祁同伟,然后又把话题转移了回来。

  “小祁,我还有个顾虑,两万亩规划是不是太大了,市里的企业迁过去,就算扩大一些面积,最多也就需要五六千亩。

  剩下一万多亩,我们去哪找那么多企业入驻,要知道林城的地理位置并不好,对企业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达康市长,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考虑的。”祁同伟翻了翻笔记本,继续说道:

  “企业不愿意到我们林城来,无非就是因为林城地处内陆,距离沿海码头和交通枢纽较远,运输成本过高,会严重拉低企业的利润。

  所以,我们只有帮助他们降低成本和开支,才能变的有吸引力。

  从客观条件来看,我们相对于沿海地区,只有一个优势,就是老百姓收入水平不高,用工成本低,但这意义不算太大。

  因此,我们在主观上,一定要拿出有力度的优惠政策,比如说,给入驻开发区的企业,直接免除至少五年的营业税,所得税三免两减半,增值税和城建税,采取列收列支的方式,用于企业的配套设施……”

  “小祁,我就欣赏你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才来了短短不到半个月,就迅速进入角色,把开发区的工作了解的如此透彻。”

  李达康点点头,表示对祁同伟的认可,但对祁同伟的想法,还是提出了质疑:

  “照你的意思去做的话,开发区对企业的吸引力确实大大提高了,可如此一来,基本收不上来税,无法改善林城的财政条件,岂不是白忙活?”

  祁同伟对此也早有准备,平静的回道:

  “达康市长,甘蔗没有两头甜,我们林城的条件摆在这里,必须做出取舍。

  虽然收不到税,但经济产值提高了,GDP数据上去了,而且可以解决大量就业问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改善了啊。”

  这话轻飘飘的,却直接说到李达康内心的最深处。

  李达康最在乎什么?

  当然是GDP啊,GDP上去了,他的政绩也就体现出来了。

  李达康还在乎什么?

  老百姓的生活啊,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他的口碑自然提高了,这不也是政绩吗?

  如今祁同伟把如此大的政绩摆在李达康面前,他能不动心吗?

  李达康强行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提了最后一个问题:

  “小祁,你的计划非常接近完美,但是还有个麻烦,那十个亿的银行贷款怎么还?”

  “呵呵。”祁同伟笑了笑,回道:“我们走的是正规途径,凭本事贷的款,为什么要还?”

  “……”

  ……

  祁同伟知道,有了李达康的首肯,新规划基本问题不大了,他带着开发区的同志,花了三天时间,制作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与方顺宏联名,递交到市政府。

  市政府经过细致研究,并调整了一些细节之后,由李达康拿到三人书记会上讨论。

  令李达康没有想到的是,市委书记钱治国和专职副书记马国强,都不赞成调整开发区的规划。

  钱治国很是小家子气,说道:

  “我们林城的财政状况这么差,日常开支都捉襟见肘,还要贷款十个亿,搞一个收不上税的开发区,这么大笔钱,将来拿什么去还?

  而且,把市里的企业搬到郊区去,工人们的家都在市里,他们上下班多不方便,指不定得闹事。”

  马国强虽然没有明确反对,但说法也比较保守,他表示:

  “达康市长,现在经济开发区一万亩的规划,都远远没有落实,还要继续扩大规模,搞两万亩,步子是不是迈的太大了点。”

  钱治国听了之后,又补充了一句:“我早就说了,就不应该把祁同伟调过来,这个人胆大包天,好大喜功,工作一点都不扎实,对林城的发展弊大于利。”

  这话不仅在说祁同伟,顺带把李达康也一起点了进去。

  李达康是什么人,他怎么可能会忍,立马怼了回去:

  “钱书记,什么叫好大喜功,林城经济搞成这样,就是因为缺少了好大喜功的人,祁同伟胆子确实大,但胆子不大,能打破现在的落后局面吗?

  对于祁同伟这个人,我最了解不过了,四年前,我在金山当县长,他还是个驻村干部,现在已经干到了副处级,没有很强的能力和实打实的成绩,能行吗?

  先不说我对他很有信心,就算开发区的工作开展不顺利,至少他也努力去干了,总比那些混吃等死的人强上百倍。”

  此言一出,火药味立马上来了。

  钱治国虽然忌惮李达康的后台赵立春,但他好歹也是名义上的一把手,被当着面指桑骂槐,脸上立即挂不住了。

  “李市长这话说的真轻巧,林城市落后是现在才有的吗,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这里地理位置差,又得不到省里的支持,我们勉力支撑着,你以为很容易吗?

  要说祁同伟以前的成绩不俗,我承认那是事实,可真是全靠他自己的能力吗,如果没有你和高育良的支持,他做的到吗?”

  这话就有点怨妇的味道了。

  祁同伟(还有你李达康),能出成绩靠的是有后台,而我们干不成事,是因为上面没人,娘不亲爹不爱的。

  眼见两位党政一把手针锋相对,马国强赶紧出来打圆场。

  “治国书记,达康市长,现在是讨论问题嘛,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消消气,彼此体谅一下。”

  李达康却不领情,丢下一句话:“既然你们不同意,那就上常委会讨论吧。”

第198章 赵立春出面

  按理来说,钱治国这副态度,意味着此事已经没有上常委会讨论的必要了。

  原因很简单,市委书记在常委会上有一票否决权,如果钱治国不同意,讨论也是白讨论。

  李达康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偏要上常委会,是因为有其他想法。

  林城市委常委一共十一位,李达康有把握获取六人的支持,加上自己,就是七人。

  此外,专职副书记马国强和组织部长林飞跃,态度比较暧昧,也可以争取。

  如果顺利的话,那么李达康就能拿到九票,反对者只剩下钱治国,以及钱治国的亲信,市委秘书长俞建民。

  如果在票数绝对劣势的情况下,钱治国依然坚持一票否决,会带来两个严重后果。

  第一,钱治国的威信丧尽,以后很难在常委会上有所作为。

  第二,省里的领导会对钱治国产生不好的看法,觉得他没有能力驾驭林城党委。

  李达康认为,钱治国肯定不敢这么做。

  但十天后的常委会上,他失算了。

  这个钱治国,还真是头铁,硬是在票数2-9的情况下,使用了一票否决权。

  不过话说回来,这好像也正常。

  要知道,钱治国现在已经当了五年的市长,两年多的市委书记,而到了十多年后,依然只是个省政协秘书长。

  也就是说,他在正厅级干部的位置上,干了足足二十三四年,就算除去退居二线的时间,也应该有二十年。

  二十年的实职正厅啊,升不上实职副部也就算了,都已经退居二线了,还不能解决副部待遇,可见上级领导对他印象有多差。

  出现这样极端的情况,已经不仅仅是工作成绩差、没有背景的问题了,应该还犯过比较严重的错误,并且得罪了关键的人。

  这一点,倒是和易学习比较相似。

  难怪钱治国很喜欢易学习,为了易学习,他甚至还在后来的省委扩大会议上,仗着沙瑞金的势,当面炮轰高育良。

  或许在他眼里,让老百姓出去打工,吃饱饭,就可以算是非常优秀的干部了。

  可绝大多数人却不这么看。

  尤其在李达康眼里,这种人懒政、怠政、不作为,严重耽误了林城市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和罪人没有什么区别。

  于是他跑到省里,在省委书记李维民和省长赵立春面前,告了钱治国一状。

  李维民倒是没有明确表态。

  他毕竟是一把手,要顾及干部队伍的团结,劝慰了一下李达康之后,把电话打到林城,让钱治国从大局出发,最好在近期内重新召开常委会,再讨论一下此事。

  赵立春却明显生气了。

  此时的他,最看重的就是汉东省的经济发展,本来就非常讨厌钱治国这样的守旧分子,李达康又是他的前秘书,钱治国和李达康对着干,不等于是在打他的脸吗?

  于是赵立春调整了自己的日程安排,于八月初,以视察的名义前往林城,打算当面训斥钱治国一顿,顺便帮李达康树立威信。

  省长视察,自然不会是单枪匹马,赵立春的身后跟了一大帮人,祁同伟认识其中的两位。

  其中一位,自然是赵立春的秘书刘新建,另外一位则更熟悉了,是侯亮平同志。

  祁同伟上次见到侯亮平,是一年零一个月前的事情,当时侯亮平申请调动,还是一个股级干部。

  调到省检察院之后,侯亮平立刻升上了副科,过了半年,又调到了省政府办公厅,就在十几天前,他再次高升,成为了一名正科级秘书。

  侯亮平之所以能调到市政府办公厅,并且升的这么快,当然是赵立春二女儿赵小惠的功劳。

  两人第一次见面没多久,赵小惠就帮侯亮平调到省检察院,并直接解决副科待遇,这让侯亮平意识到,自己遇到了贵人。

  要知道大学刚毕业的时候,高育良只能把他带到岩台市检察院,这个赵小惠,能量比高育良还要大。

  于是,他果断放弃了还在念大学的高芳芳,开始猛烈追求研究生赵小惠,并凭借自己英俊的外貌,在几个月后,成为了赵小惠的男朋友。

  当然,这只是侯亮平一厢情愿罢了,赵小惠是个已婚女子,在她眼里,侯亮平不过只是个玩物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侯亮平去了省委办公厅之后,确实收获颇丰。

  他天天看着省厅级干部进进出出,有时还能说上几句话,汇报一下工作,不但学到了很多东西,自身气质也改变了不少,大学时期的自信和骄傲又回来了。

首节上一节108/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