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货主播,打下F2价格很合理吧 第37节

  看了眼操控台上的按键,他轻轻抬手抚摸了一把,不得不说,这些按键很精致,根本不像是那种粗制滥造的,更像是某个精工大厂所做的产品。

  不得不说,制造出这架战斗机的人也是个人才,真正的人才,竟然能仿F22战斗机仿的这么像,就连按钮都一比一复刻,还复刻的如此逼真。

  而且,最主要的是,就在他坐在驾驶舱中的这一刻,他只觉自己好像真的坐在了F22战斗机的驾驶舱内。

  仿佛他即将要启动的,也是真正的F22战斗机一样。

  这种真实感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却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尖上。

  但同样的,他也无比清醒,这不是F22战斗机,决不能像开歼20那种的开这架战斗机,先不说性能肯定比不上歼20,还有F22战斗机,还有驾驶体验,以及飞行起来之后的感受等等,都一定是截然不同的。

  接下来,他就只需要听从命令,让他加速就加速,让他盘旋就盘旋,让他怎么样就怎么样,只要完成了测试就好。

  收拢好自己的思绪,梁绍科坐在驾驶舱内,开始检查起各个按键,以及整个驾驶舱内的情况。

  等到他检查结束后,立刻打开了战斗机的通讯频道。

  【001号飞行员,001号飞行员,这里是塔台,这里是塔台,请问能够听到吗?】文中校的声音在通讯中传来。

  梁绍科立刻回应:“001号收到,001号收到,检查已经完毕,随时可以进行起飞。”

  【塔台收到,请等待起飞命令。】文中校应道。

  梁绍科深吸了两口气,他丝毫没有紧张的情绪,心情也无比平静,毕竟这就是一架普通的战斗机而已,他在以前的训练中经常驾驶,没什么好紧张的。

  这次的测试对他而言,还赶不上训练难度高。

  他只不过是在调整状态,想要让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接下来的测试罢了。

  很快,塔台方面再次传达了命令:【001号飞行员,可以起飞,可以起飞!】

  【此次你的飞行路线已经规划好,从青城警备区内起飞,前往九州海域内盘旋一圈,注意,最多飞向工海,绝不可飞入他国空域内。】

  青城本就靠海,在这里往海域上空飞去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还能避免被其他军区发现。

  而这次的测试,总军区的张远首长也是为了保密,并没有通知其他的军区,毕竟这两架战斗机的性能数据等等,都还没有通过测试,无法确定这两架战斗机的性能,也就无法确定这两架战斗机的危害程度。

  “是,001号收到。”梁绍科回答一声。

  接着,他再次深吸了一口气,按下了操控台上的启动按钮。

  轰!

  就在他按下启动按钮的瞬间,一道巨大的轰鸣声响起,他所驾驶的战斗机开始了抖动,耳边的声音尽失,全都被那战斗机启动的声音所占据。

  而梁绍科也在瞬间愣住了神,愣在座位上,甚至忘了准备滑行。

  这架战斗机,从启动时的声音来听,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呢?

  这发动机的声音,怎么感觉有点耳熟?

第62章 技术更先进!

  梁绍科很快将思绪抛之脑后,专心准备起飞的事宜。

  缓缓驾驶着战斗机,延着眼前的轨道往前滑动着,他一点一点的加速,感受着发动机的轰鸣声,以及还算强劲的动力,他不由得一怔。

  他现在怀疑自己驾驶的这架战斗机,可能并没有他之前想象的那么落后,依据他这么多年来的驾驶经验,这架战斗机的性能,可能会达到歼8的水准。

  不过,在没有数据支撑的情况下,性能究竟如何,还是要试飞一下才行。

  念及此,他加快了速度,朝着眼前的跑道迅速滑过。

  ……

  指挥大厅内。

  看到战斗机缓缓前行的文中校,与李文山两人,立刻下令。

  “开始测试!”

  随着命令传达下去,在场的一众科研人员马上投入到工作之中,各自盯着眼前的仪器。

  “雷达侦测系统准备就绪,正在启动当中……”

  “等离子检测仪器启动完成,正在对战斗机进行侦测。”

  “风阻4.2,当前风力东南风4.3级……”

  “初步性能测试进行中……”

  文中校看着正在稳步进行的测试,双手背负身后。

  李文山观测着操控台上显示的数据,以及大屏幕上出现的画面,眉头紧锁着。

  从目前来看,一切正常,这架战斗机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也没有令他们感到意外的地方。

  只要今天的这场测试,测试出这架战斗机的性能,无论是否处于落后水准,都会将王阳找到军区来,并根据现有的相关条例,对王阳进行处罚。

  毕竟,无论怎么说,倒卖军火这项罪名,都是很严重的,更何况是倒卖军用武装战斗机。

  “李司令,测试开始了。”文中校笑着说道。

  李文山一愣,同样笑着回应道:“是啊,就看这架战斗机的性能如何了,万一,性能真的很卓越,那就有意思了。”

  他打趣说道,并在心中补了句:“怎么可能。”

  怎么想,这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民间组装的战斗机,肯定会是落后的技术,绝对不可能会是什么先进的技术。

  如果要真是先进技术组装的战斗机,那这个叫王阳的人该有多大本事,能请来一位不逊色于任何一位顶尖科研研究所的专家学者,来帮他组装战斗机啊。

  更何况,要真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该早就知道是谁了。

  这般想着,大屏幕中,那架有着F22外形的战斗机急速升空,速度很快。

  “别说,看样子性能好像还不错。”文中校看着起飞时的势头,打趣道。

  还未等李司令开口,便听到一名科研人员汇报道:“检测到发动机的初步性能为:推力为89.6千牛,不加力的最大推力是78.86千牛,推重比为十,涵道比为1:6,总增压比为22,涡轮进气口温度为1850K,加力耗油率

  为2.4kg/(daNh)。”

  “目前该性能尚未达到极限。”

  听到这一数据反馈,文中校问道:“能从数据方面看出什么来吗?”

  “暂时无法确定,目前只是发动机的初始性能,不能代表最终的性能。”科研人员应道。

  文中校点点头:“我知道了,继续测试。”

  “目标当前高度2067米,正在以80米/s的速度攀升,性能数据刷新。”

  科研人员继续汇报着测试结果。

  “目标当前高度3967米,性能仍在继续攀升,并未到极限……”

  “目前当前高度5693米,性能并未到极限……”

  随着科研人员不断的汇报着数据,文中校也在此时联系了梁绍科。

  “001号,这里是塔台,请汇报你的当前情况。”

  不多时,通讯设备中,传来梁绍科的声音:【报告塔台,经过我的初步推断,此款发动机的性能应该已经超过歼8战斗机。】

  短短的一句话,就已经让文中校与李文山两人一愣。

  两人对于数据等方面不是很懂,但对于梁绍科的描述是真懂。

  性能超过歼8战斗机,这已经说明了这架战斗机所使用的相关技术,可能并不是非常落后的技术。

  毕竟,歼8战斗机虽说是上世纪的产物,但总归来说也是凝聚了当时九州最高军事科研技术的产物,也是在此技术的基础之上,之后又研究出了更高级别的技术。

  梁绍科作为空军的王牌飞行员,他驾驶过的战斗机无数,其中甚至还有歼20,他的判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非常可信的。

  “继续加速,测试一下这架战斗机的极限究竟在哪里!”文中校火速下令,脸上再无轻松的神色。

  李文山也立刻开口道:“开始测试隐身技术。”

  隐身技术与性能测试并不冲突,属于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测试的,但这时文中校既然决定要发挥出战斗机的极限性能来,那么这时候进行测试隐身技术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在战斗机发动机发挥极限的时候,也是最考验隐身技术的时候,如果战斗机表面的隐身涂料涂层被破坏,那么在战斗机快速飞行的过程中,检测数据结果会更精准,隐身技术也就会失效。

  在之前的时候,青城警备区的林主任与苏主任两人,对这架战斗机的隐身涂料经过测试后得知,表面极有可能残留了大量的隐身涂料。

  但由于时间问题,来不及做更为详细的测试。

  而这次,完全可以通过这次的测试,得知到最终的结果。

  随着两人的命令下达。

  科研人员紧盯着眼前的仪器数据。

  “目标当前高度8045米,已经进入对流层,当前风阻8.3,当前风力4.5级,性能测试进行中……”

  “雷达侦测装置已启动,正在对目标进行侦测……”

  “目标当前高度8056米,当前风阻8.4……”

  “目标当前高度8057米,当前风阻8.7,发动机相关数据:推力为103.6千牛,不加力的最大推力是93.86千牛,推重比为十,涵道比为1:5,总增压比为26,涡轮进气口温度为1850K,加力耗油率为2.4kg/(daNh)!”

  伴随着科研人员口中的数据播报声,文中校与李文山的手都不由得攥紧,两人好似都敏锐的察觉到了些许不对劲。

  他们通过观察科研人员的表情就能看出,好像情况已经渐渐超出了这些科研人员的预期。

  就在这时。

  雷达侦测人员猛地抬起头,满脸惊愕的大声喊道。

  “雷达侦测数据出来了,隐身涂料反射雷达波数据为……数据为0.0096!比F22战斗机原有的隐身涂料反射雷达波数据还增加了0.0004!”

第63章 突破极限,226马赫!

  第63章突破极限,2.26马赫!

  听到这个数据,文中校与李文山同时一愣。

  两人先是对视一眼,而后惊愕的转头看向了说出这个数据的科研人员。

  “你说什么?”

  “数据准确吗?”

  两人几乎同一时间问道。

  科研人员重重点头:“可以确定,这就是最精准的数据了。”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雷达波反射数据为0.0096,真正的F22战斗机,雷达波反射数据为0.01,这么算来,此款战斗机的隐身涂料,要比F22战斗机更加先进。”

  科研人员补充了句,脸上的表情同时尽是震惊。

  他根本没有想到,最终测算出来的结果,会是这样一个出乎意料的数据。

  要知道,装载在歼20机身上的隐身涂料,雷达波反射面积数据,也就是0.0075,比F22战斗机更加先进。

  但同级别的F35战斗机,隐身涂料的雷达波反射面积数据,也差不多是这个数据。

  可这是集结了全国的科研学者,最顶尖的材料学专家,空气动力学专家,以及各个领域的全部专家,研制出来的最终产物。

  而今天测试的这款战斗机,明显是民间的产物。

  很难想象,在民间竟然能做到如此地步,而研制出此款隐身涂料的人,也定会是位极为顶尖的科研学者。

首节上一节37/9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