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民宿,开局接待武松 第269节

  “多谢先生,就知道你是这世上最帅的男人!”

  穆桂英很不走心的奉承一句,刚要骑着电五轮离开,没想到仓库正中间空气一阵波动,吕布提着一个精致的小匣子出现在了现实世界。

  刚过来,他就举起手中的匣子急切说道:

  “贤弟,传国玉玺到手啦,果然在一口井中!”

  我日!心心念念的人族至宝,终于到手了,等会儿一定得看看传说中的那八个字。

  传国玉玺?!

  正要离开的穆桂英立马踩下刹车,欢呼雀跃道:

  “哈哈!朕君临天下的信物,终于到手啦!”

  

  今日一万字已完成,求月票啊兄弟们!

第201章 穆桂英:我有婚约了,得避嫌!

  【求月票】

  “贤妹,玉玺可不是给你称帝用的。”

  见穆桂英上头了,吕布忍不住醒一句,生怕这土匪一直沉浸在皇帝梦中醒不过来。

  说完,他赶紧将匣子递给了李裕:

  “贤弟,还望你能收好。”

  李裕接到手中,笑着问了一句:

  “你没心动?”

  这可是传国玉玺啊,哪怕现代人拿到手中,也难免心潮澎湃,高喊一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憧憬一波当皇帝的美梦。

  至于古代人就更别说了,每一个拿到玉玺的人,权欲心都会急速膨胀,就算没机会称帝,也会动一番歪心思。

  现在吕布表现得像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让李裕有些好奇。

  “方才拿到时,为兄确实有了一些念头,不光我,文和先生、奉孝、文远等人,呼吸都明显加快不少,眼神也都变了……”

  对嘛,这才是见到玉玺的正常反应。

  在君权神授的年代,得到传国玉玺,就等于天命所归,不管是谁,见到这玩意儿没有反应,那才奇怪呢。

  吕布接着说道:

  “但想想历代皇帝的遭遇,我自知不是这个料,真勉强走到那一步,也只会留下千古骂名,还是让别人头疼吧,为兄只做我想做的。”

  能克制住欲望的诱惑,吕奉先果然不一样了。

  穆桂英两眼放光的盯着匣子,撺掇道:

  “若是以后皇帝陷害,温侯会不会后悔没做出那个选择?机会可就这一次,以后玉玺还回去,后悔也晚了。”

  吕布霸气回道:

  “我若想称帝,何须一玺?”

  只要实力够强,就算没有玉玺,手下也会以天冷加衣为由头,帮着披上龙袍。

  甚至连皇帝本人,都会捧着玉玺跪在路边投降。

  穆桂英赶紧吹了一波彩虹屁:

  “温侯厉害,不愧是小妹最尊崇的大将军……咱民宿汇聚各路英豪,既然没人主动承受帝王之苦,那小妹就受累替各位兄长尝试一下吧。”

  为了能蹭到传国玉玺,这丫头还特意指着地上的土豆红薯向吕布邀功:

  “这些都是给温侯的,若是不够我再运来一些,穆柯寨别的没有,粮食管够!”

  “多谢贤妹!”

  仓库太乱,李裕没在这里打开匣子,而是领着吕布穆桂英去了书房。

  路上,他还给穆桂英说了一下玉米晾晒的流程,并承诺给她买脱粒机和脱皮机,免得那边的人不懂得正确吃法。

  走进书房,穆桂英随手把门关上,正在学习的貂蝉有些疑惑:

  “大白天关什么门呀?”

  穆桂英指了指李裕手中的匣子:

  “爱妃,朕登基的信物到了,特许你一同观看。”

  信不信我现在就去找娘娘打小报告,说你喜欢吃油炸毛毛虫……貂蝉反应很快:

  “找到玉玺啦?”

  《三国演义》原著中,大将军何进被诛杀当晚,十常侍带着少帝刘辩逃到洛阳北的邙山附近,等再次回宫,玉玺就消失不见了。

  董卓翻遍了宫内宫外,都没见到玉玺的踪影。

  一直到孙坚引兵进入洛阳城,扑灭大火,修缮宫殿,又宰杀牲口祭拜皇帝,哀叹帝星暗淡,这才见到五色光,找到了玉玺。

  当时洛阳城虽然已经撤空,但还有流窜的土匪逃犯,这些人却没见到任何五色光的踪影。

  贾诩曾怀疑过扑灭皇宫大火、祭拜汉室皇帝是触发五色光的前置条件,但吕布等不及这样操作,直接命人把所有宫殿的井全都找到,五人一组守着。

  接着点燃一个礼花弹,让所有士卒同时下井探查,果然找到了那个宫女的尸体。

  好好的温侯不沉迷酒色,反而用科学的方式应对玄学……李裕嘀咕一句,小心摘下匣子上的黄金小锁。

  且不说里面的玉玺价值几何,光这个镶嵌着黄金的朱红小匣,价值就不菲。

  尤其是上面这把还没指肚大的黄金小锁,不仅精致小巧,表面还雕刻着祥云纹,要是拿到拍卖行,起码能卖个八位数。

  掀开匣子,里面垫着厚厚的绸布内衬,中间摆着一个白色发青的方形印玺,边长大概十厘米左右,正上方雕刻着扭在一起的五条龙。

  不过这种龙的造型跟现代的龙不一样,按照考古界的说法,应该叫螭(chī)龙,是有点像蜥蜴的四足龙。

  还以为掀开盒子就冒闪出金光呢……李裕小心把玉玺从匣子里拿了出来,入手温润微凉,从玉器的角度来说,不管造型还是手感都是绝佳。

  不愧是从秦朝盘到汉末的传国宝器啊!

  这要是用和氏璧做的,甚至从战国时期就开始盘了,别说一块上好的蓝田玉了,哪怕是一块石头,也能盘得锃亮。

  “快快快,让我看看那八个字!”

  穆桂英见李裕慢条斯理研究起了玉玺上的包浆,忍不住催促道。

  把玉玺翻转过来,能看到一个角镶嵌有黄金,点缀得还很漂亮,红色的印泥非常显眼,八个刻字清晰可见。

  但李裕盯着看了半天,也没看懂一个字。

  穆桂英更是看得两眼迷茫:

  “这些字咋跟小鸟似的,外国字吗?”

  貂蝉捂嘴笑道:

  “此乃鸟篆,是篆体的一种艺术写法,别说现代人了,我生活的汉末时代都没多少人能看懂鸟篆体了。”

  李裕拿来一张打印纸,把玉玺盖上去,上面印了个浅浅的章印。

  这会儿再看,倒是能半猜半推的认出上面的八个大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吕布见李裕抓着玉玺不撒手,笑着问道:

  “贤弟持此玉玺,是否有种天下尽收囊中的豪迈之感?”

  李裕摇了摇头:

  “那倒没有,甚至还有些失望,原本以为历代帝王追求的玉玺有多神圣呢,没想到如此平平无奇。”

  就造型和块头而言,影视剧中出现过的传国玉玺,随便一个都能超过正品,尤其是那些个头堪比柚子的巨型玉玺,感觉皇帝光盖章每天都累得气喘吁吁的。

  但影视剧中的道具不管做得多精美,一看都是假的。而这一块,看起来就让人觉得古朴、内敛、低调,好像一个牛逼的人,不需要用衣服首饰来加持一样。

  “这就是传国玉玺,还是没加字的传国玉玺。”

  穆桂英捧着玉玺左看右看,像个调皮的孩子得到了心爱的玩具一样。

  貂蝉不解的问道:

  “桂英姐姐,你说的加字是什么意思?”

  为了称帝,穆桂英没少恶补这方面的知识:

  “曹丕逼刘协禅让后很心虚,特意让人在玉玺侧面雕刻‘大魏受汉传国玉玺’一行字,典型的此地无银三百两。”

  除了曹丕刻字之外,后赵皇帝石勒也让人加刻了“天命石氏”的字样,但并没有什么卵用,二十年后,后赵政权就烟消云散了。

  整个历史上,传国玉玺像是有灵一样,多次消失,又多次出现,直到后唐皇帝李从珂手捧玉玺,带着全家自焚于玄武楼,传国玉玺才彻底销声匿迹。

  今晚可以问问娘娘,她应该能推算出传国玉玺消失后的下落……白天游客太多,晚上带着人族至宝去让老母亲瞅瞅,顺便打听一下用法。

  万民念力加持的神器,应该不止盖章这么简单。

  穆桂英放下玉玺,掏出手机,从不同角度拍了一堆照片:

  “师父说玉玺是人族神器,不让乱动,那我就回去让人仿制一个,登基的时候拿出来,不行就多刻几块,免得以后再次遗失。”

  你们宋朝皇帝都这么热衷于刻章吗?

  李裕觉得这个想法不错,真玉玺不能拿出来把玩,但我弄个仿制的,这就没问题了吧?

  他也跟着拍了几张照片,还拿着尺子量了一下具体的尺寸,给雕刻师傅做一个参考。

  两人七手八脚对着玉玺拍照时,吕布吃着蓝莓,说起了刘关张在大营中的举动:

  “三儿就是个吃货,想跟我骂架,却总是骂不过,好几次都气得不行,打又打不过我,老关也不帮忙,真担心他会气坏身体。”

  妈的,人家不就是原著里骂过你吗,居然这么记仇。

  “老关跟文远很投缘,两人抵足而眠,还交流了许多实战方面的经验,不过变化最大的还是玄德,跟个刚进城的二傻子似的,对啥都感兴趣。”

  《三国演义》中的刘玄德,一直都以兴复汉室为己任,但在最接近理想的关键时期,却为了给结拜兄弟报仇,将大好局面全都葬送一空。

  你可以说他不顾大局,也可以说他被仇恨蒙蔽双眼。

  但不得不说,他这种“手足都没了,我要这天下有何用”的情怀,真的非常浪漫,甚至是整个中华历史上都少有的浪漫时刻。

  后世之所以对这段历史念念不忘,就是被这份兄弟情深深打动。

  我知道报仇的行为是冲动的,是不理智的,甚至是得不偿失的,但我还是义无反顾的这么做了!

  甚至再给刘备这么一次机会,他还会如此选择。

  这就是刘皇叔的魅力,也是汉昭烈皇帝的性情所在。

  我本人可以唾面自干,可以受尽羞辱,但你敢杀我二弟,对不起,我宁肯丢掉江山也要报仇!

  李裕问道:

  “刘皇叔没在你大营里挖墙脚吧?”

  “没,他对谁都极恭谦客气,尤其是见识到电磁炉、太阳能发电板、电脑、望远镜等物,流着泪说大汉有救了,还千叮咛万嘱咐的托我向你问好,替刘协感谢你。”

首节上一节269/5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