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97节

  这是之前双方做的约定,周彦可以发曲子,不过要等到给梅艳芳那边歌曲发行之后才行,包括电影《戏梦人生》,也必须在梅艳芳那边歌曲发行之后才能上映。

  当然了,为了防止华星那边拖着不发,耽误电影的上映,所以他们也约定了时间,最迟到今年年底。

  “其实我还有其他曲子。”周彦说道。

  “嗯,我知道。”张有安点点头,“《故宫:记忆》这部片子我看过了,里面的音乐都很好,但是我觉得,以后可以单独做一个《故宫的记忆》音乐专辑,没必要把它们放进现在这张专辑里面。另外一首《夜莺》,我暂时还没听到,不过我知道这首曲子是偏古风的,而且还是笛子曲,我认为可以跟你的另一首《颂莲》放到一起。”

  周彦没想到,张有安这几天的时间,就把工作做得这么足。

  张有安说的也有道理,《故宫的记忆》、《颂莲》确实不太适合放进这张专辑里面,风格不太搭。

  音乐专辑,不是大杂烩,也不是串烧,放进去的曲子风格一定要统一,或者有一个相似的主题。

  周彦想了想,说道,“我给《三毛从军记》写了两首曲子,倒是可以放进去。”

  张有安挑了挑眉毛,“《三毛从军记》的配乐已经开始写了么?”

  周彦接了《三毛从军记》配乐指导这事,张有安当然是知道的,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这么快配乐已经写出来两首,毕竟周彦才刚刚给《戏梦人生》和《青蛇》各写完一首曲子。

  “刚写出来没多久。”周彦笑了笑,“我早上才给张健亚录了一版。”

  “张健亚……是《三毛从军记》的导演?”张有安问道。

  “嗯,他有事来燕京,昨晚一起吃的饭。”

  张有安点点头,又问,“方便给我听听那两首曲子么?”

  “没问题,正好我也再录一版出来。”

  周彦又跑去拿来随身听跟小提琴,给张有安把《觉醒》跟《三毛》演奏了一遍。

  听完周彦的演奏,张有安沉默起来。

  此时的张有安看起来表面很平静,但是内心却已经波涛汹涌。

  没有接这个活之前,张有安就对周彦有些了解,毕竟汤臣合作的导演就那么几个,而周彦又是最年轻的一个。

  张有安看过周彦的《想飞的钢琴少年》,因为他之前在唱片业干过挺长时间,所以当时电影里面的几首曲子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不过那时候张有安也没多想,就觉得周彦是个会拍戏的音乐学院学生,公司跟周彦合作,也是看中了周彦在拍电影方面的潜力。

  这次徐风告诉他,让他来接手周彦的业务,他才认真地去了解了周彦。

  了解之后,张有安才发现,周彦在音乐方面的才华实在惊人。

  前天他第一次看《故宫:记忆》宣传片,整个人直接灵魂出窍,惊喜得无以复加,那时候他就意识到,周彦身上藏着巨大的宝藏。

  而今天,张有安又发现,他对周彦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周彦的才华根本不止他之前看到的。

  认识到这一点,张有安既感到惊喜,却又有压力。

  惊喜的是他捡到宝了,周彦即便不会拍戏,单单是音乐方面的才华,就已经足够惊人,但这个宝实在太夺目,他又担心自己会浪费周彦的才华。

  沉默了一会儿,张有安开口道,“这两首曲子要不要缓一缓?放到后面的音乐专辑里面,一张专辑里面,优秀的曲子太多,我担心浪费。”

  听张有安担心浪费,周彦笑道,“我觉得还是不要缓了,不然以后其他曲子没地方放。”

  饶是张有安心思沉稳,听到周彦这话,也是微微一愣。

  虽然周彦说得很平淡,但是这话是非常狂的,言外之意就是,他曲子多得很,专辑制作速度都不一定赶得上他写曲子的速度。

  不过张有安转念一想,也对,这张专辑发完之后,就可以马不停蹄地给周彦策划《故宫》专辑了。

  后续如果周彦再写几首古风曲子,又可以跟《颂莲》以及《夜莺》放在一起做一张笛子专辑,或者古风专辑。

  “行,我明白了,那就把《天堂回信》、《想飞的钢琴少年》以及《三毛从军记》这三部电影的配乐放到一起,做成一张专辑。”说完之后,张有安笑了起来,“说起来,这三部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主角都是孩子。”

  周彦笑着点头,这确实挺巧的。

  张有安在本子上将这三部电影记下来,然后又问周彦要了里面所有原创曲子的谱子。

  如果要制作专辑,除了《想飞的钢琴少年》里面的三首曲子,其他曲子全部都要重新录制。

  《三毛从军记》这两首都是粗样就不说了,《天堂回信》里面的那些曲子,受限于制作成本,当时音乐录制的也不是特别理想,想要品质高,之前的版本肯定是不能用的。

  而且照规矩来说,《天堂回信》的配乐是燕京制片厂录制的,他们也不能直接拿过来用。

  “这段时间我会联系制作公司跟出品公司,有消息会随时跟你沟通。”张有安将谱子装到包里,然后又忽然话锋一转,问周彦,“电视剧的配乐有考虑么?”

  “那要看是什么电视剧。”周彦笑了笑,“如果是一般电视剧,我不太想接,你也知道,我今年已经很忙了,特别是上半年。等下半年不太忙了,倒是可以考虑考虑。是有人跟你联系,想让我配电视剧么?”

  张有安摇摇头,“没有,只不过我觉得最近有个好机会,如果你有想法,我可以帮你去联系一下。”

  “什么好机会?”周彦问。

  “正在拍摄的《三国演义》。”

  周彦一愣,他没想到张有安竟然能够如此面色平静地扔出一个大炸弹来。

  刚才他听张有安那说话语气,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周彦忍不住跟张有安确认一下,“是央视的《三国演义》么?”

  “当然。”张有安笑着点头。

  周彦其实问的是一句废话,虽然这几年传出来好几方都要拍摄《三国演义》,但是最终真正施行的,就央视一家。

  央视拍摄《三国演义》不是一件小事,可以说是全国瞩目,从去年开始,周彦就经常看到相关的新闻。

  而且燕京制片厂就有人被选到了《三国演义》剧组里面,比如饰演吕布的张广北,跟周彦还挺熟的,之前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周彦还听张广北说过《三国演义》剧组来他们厂选角的事情。

  这部电视剧从89年就开始筹备,但是到去年年底才开始正式拍摄,前期筹备时间长达三年多。

  周彦之前压根没有惦记过《三国演义》配乐的事情,毕竟这是个全国瞩目的项目,而他在剧组又没有关系。

  《三国演义》的编剧之一叶世生是燕京制片文学部副主任,另外一个编剧朱小平去年刚来,而周彦跟他们都不太熟。

  他有些好奇地看着张有安,“你跟《三国演义》的制作团队有联系么?”

  “接触渠道肯定有。”张有安笑了笑,“关系都是次要的,主要还是看作品。”

  张有安之所以会想到《三国演义》,也是因为刚刚听了周彦写的那首《觉醒》,他感觉周彦写这种热血的曲子也很有一套,再结合周彦之前写出《故宫的记忆》,他是可以作出宏大而热血的曲子的。

  《三国演义》这个项目在全国知名度这么高,如果周彦能给这部电视剧写几首……不,只要写一首重要的曲子,对他后续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而且张有安知道,霓虹那边对这部剧也很关注,说不定周彦还能凭借在这部电视剧的配乐,打入霓虹的音乐市场。

  “如果说《三国演义》这样的电视剧,我当然不会拒绝。”周彦笑着说道。

  张有安点点头,“这段时间我正好来了燕京,就去跑一跑这个事情。”

  其实《三国演义》的歌曲创作已经定下来了,工作也已经在做了,不过纯音乐方面还没有完全开展。

  听张有安这么说,周彦点点头。

  虽然他挺重视这件事情,不过还是抱着一颗平常心,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

  张有安走后,周彦也就没有再想《三国演义》配乐的事情。

  之后的一段日子,他不是去制片厂看《霸王别姬》的拍摄,就是跟俞锋他们一起排练《夜莺》。

  三月二十八日,周彦在家里面收拾行李,准备去上沪。

  他这次不仅仅是去上沪,而是准备在上沪办完事情之后,然后直接从上沪出发去香江,再之后就是去台岛。

  这一去,他要在外面待半个月。

  就在周彦快要把行李收拾好的时候,忽然接到了张有安的电话。

  电话接通之后,张有安第一句话竟然问的是,“周彦,你还在家么?”

  这话听起来有点傻。

  周彦笑着说道,“我要不在家,能接你电话么?”

  “在家就好,你先别走,在家等我。”

  周彦皱了皱眉毛,“等多久?我是三点钟飞机,还是你帮我买的机票。”

  张有安笑道,“没事,如果赶不上,就明天再去吧,等我。”

  说完,张有安就挂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面传出来的忙音,周彦感觉莫名其妙,张有安有什么事情,也不说清楚,没头没脑地就叫他在家等着。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张有安来了。

  “有什么事情,电话里面不能说,非要见面说么?”周彦疑惑道。

  张有安笑着说道,“好事情,我已经跟电视剧制作中心那边联系过了,你给《三国演义》配乐的事情,有点进展。”

  听到是这事,周彦挑了挑眉毛,“什么样的进展?”

  “王导他们已经定下了一个配乐师,是他们制作中心自己的作曲李一丁,不过他们现在的计划是,让李一丁来配前面四十集,后面的四十集则交给另外一个或者多个配乐师。”

  张有安快速将《三国演义》配乐的情况说了一下,随后继续说道,“这段时间,经过我的游走,王导跟其他几位主创人员,包括李一丁老师,都已经听到了你的作品……说起来,要多亏了你之前给《故宫:记忆》配乐。因为这部片子,他们对你是有印象的,而且还是很不错的印象。这次听了《觉醒》等曲子之后,更是对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周彦露出笑意,听起来,事情进展的挺顺利。

  “不过。”张有安又来了一个转折:“你毕竟年轻,作品数量相较于其他人还是少了点,所以王导他们都比较顾虑。”

  周彦点头,“他们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三国演义》的剧集多,配乐任务量大,我参与的项目体现不出我有应付如此大项目的能力。”

  “他们内部现在意见也不是很统一,李一丁认为,后面四十集最好是交给同一个配乐师,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保证配乐风格统一。参与的人越多,风格就越可能会乱。而王导的意思,是想要多找几个配乐师,这样能够提高效率,而且防止出现意外,至于风格统一的问题,可以让李一丁来担任配乐总指导,居间协调。”

  “如果按照王导的意见来,我参与的可能性是不是要大一点?”周彦问道。

  张有安点头,“没错,按照王导的意见,多安排几个配乐师,每个人负责十到二十集,这样一来,你应该能分到十集。但是这种可能性要低一些,看得出来,王导还是很尊重李一丁意见的,如果李一丁坚持认为最好将剩下四十集交给一个人,那最终应该就是按照这个方案来。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定下目标,争取这后面四十集。”

  本来周彦就是平常心对待,这个项目能不能拿下来都行,所以没什么压力,但是现在听张有安这么一说,他忽然感觉到了一股压力。

  周彦忽然明白,为什么张有安要把这件事情的内情跟他说得这么细,好像就是在激起他的胜负欲。

  他看了看张有安那张沉静的脸,心说他这个经纪人是在跟他玩心理战呢。

  不过周彦确实对这个项目挺感兴趣的,他笑着问道,“我现在需要做什么?”

  张有安说道,“我的建议是,等你后面回燕京的时候,能去跟李一丁聊聊,跟不跟王导聊都没关系,主要是李一丁,只要李一丁认可了你,这件事情就没问题。当然了,纯聊效果不会太好,如果你这段时间能够针对《三国演义》做一首曲子,带着曲子去跟她聊,那肯定会事半功倍。”张有安说道。

  周彦沉吟片刻,点头道,“没问题,这段时间我会做一首曲子出来,到时候带着曲子,去找李一丁老师。”

  张有安笑着点头,“半个月时间,你还要参加活动,时间紧不紧张?”

  “还可以。”周彦看了看时间,“还有别的事情么?没别的事情,我要去赶飞机了,现在走还来得及。”

  “当然有。”张有安从包里面拿出一沓剧本,“这是《三国演义》的部分剧本,你随身带着去,没事读一读,看能不能找到灵感。”

  “好。”

  周彦接过剧本,点点头,怪不得张有安一定要见面谈,原来是要把剧本给他。

  跟张有安道别,周彦踏上了去上沪的路。

  其实张有安也要去香江跟台岛,不过他后面会直接从燕京这边直接出发。

  ……

  到了上沪之后,周彦在酒店里面稍微休整了一会儿,就给上沪制片厂导演室打了个电话。

  电话是一个年轻人接的,听到周彦找张健亚,年轻人笑着问道,“你是周指导吧?”

  “嗯。”周彦笑着回应,“你是?”

首节上一节97/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