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250节

  “不是什么难度很高的曲子,所以很快就能出来。”

  “好的,那我们先回酒店了。”

  “嗯,你们先回去吧,小李你带他去吃个饭,我留在厂里面继续把后面的片子看完。”

  李大开点点头,“好的,周老师。”

  听到能走了,李大开也是松了口气。

  这两天他在剪辑车间这边待着,真是太煎熬了,虽然他还没结婚,但是在陪奥利维埃等待的过程中,他竟然产生一种丈夫在产房门口等待妻子生产的感觉。

  其实中间周彦也好几次跟奥利维埃说,让他们先回去,等自己看完再联系他们,但是奥利维埃就是不愿意,非要在这边等着。

  不过现在奥利维埃听到了自己想要听到的答案,自然也就没有再坚持,点点头,跟周彦告辞了。

  “那我们先回去了,明天下午我们去找你。”

  “没问题。”

  等奥利维埃跟李大开走后,周彦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眼睛,先去食堂吃了个饭,然后又回到了剪辑楼,继续看片。

  一直在放映室看到接近九点,周彦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了家。

  简单洗漱过后,周彦就躺到床上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周彦去吃了个早饭,回家后就在琴房坐下,开始写谱子。

  虽然周彦跟奥利维埃说曲子比较简单,但写谱子也花了他一个上午的时间。

  到中午十一点半,周彦准备先去吃个饭,然后回来把小样录出来的时候,奥利维埃跟李大开来了。

  见到奥利维埃,周彦忍不住看了看手表,确定自己没有看错时间,现在连十二点都没到。

  “我不是让你们下午过来么?”

  奥利维埃有些不好意思,“抱歉,我实在是忍不住想早点来看看那首曲子。”

  周彦撇撇嘴,问,“你们吃过饭了么?”

  “吃过了。”

  “我还没吃。”周彦嘟囔一句,转身回到客厅给经常去吃饭的那家排挡打了个电话,让他们做点饭菜送过来,然后又带着奥利维埃他们去了琴房。

  他指了指架子上的曲谱,“已经写出来了,我本来准备吃过饭之后回来录的。”

  奥利维埃伸头过去看了看谱子,他不懂音乐,也看不明白,不过看到谱子确实已经写出来,他一颗心也定了下来。

  “没事,没事,你先吃饭,等到吃过饭之后再录,我们等你。”

  周彦摆摆手,“算了,先给你录出来吧,不然你这样在旁边等着,我也吃的不安稳。”

  这首曲子也就三四分钟,录出来花不了多少时间,趁着饭菜没送过来,他把曲子先录出来,免得一会儿奥利维奥着急,他也不安生。

  周彦取出随身听,把机器调整好,开启录制模式,然后坐到了琴凳上。

  见周彦坐在琴凳上,奥利维埃跟李大开站在一旁屏住了呼吸。

  李大开激动万分,《燕京无声》音乐会他在央视上面看过,在节目里面他看过周彦弹钢琴、吹笛子。

  但是这么近距离看到周彦现场演奏,这还是第一次。

  周彦的背离他只有一米左右的距离,他只要稍微一伸手就能触碰到,而李大开之所以如此激动,也不仅仅是因为离周彦近,还因为他知道,他们即将听到一首新鲜出炉的新曲子。

  如此际遇,又有几个人能够碰到?

  周彦深吸了一口,虽然曲谱就在谱架上,但是他一眼没看,起手就弹。

  旋律刚起,就让人感觉到一股淡淡的忧伤。

  曲子的速度非常慢,随着周彦的手指舞动,音符像是一汪泉水,承载着些许的忧伤跟怀念,漫过枯黄的草地,跟微凉的秋风一起交织出一副萧瑟的秋景。

  主旋律一直没有什么变化,缓慢的节拍,低音小调,每个变奏中间还夹着几声清脆的单音,仿佛泉水被枯草阻拦,溅起一些不受控制的水滴。

  到了后面,节奏的起伏稍微多了一点,快一点的像是从远方传来的呼喊,慢一点的则如同耳边的低语,而这些声音不论远近,却又都虚无缥缈,难以寻找到它们的踪迹。

  整首曲子,有迷茫,有悲伤,有回忆……更多的是回忆。

  听到这首曲子,奥利维埃脑海中想到了很多小男主跟爷爷在一起的画面。

  等到一曲结束,奥利维埃跟李大开都忍着没有发出声音。

  直到周彦把随身听的录音模式关掉,奥利维埃才用力地鼓起掌,“太好了!”

  李大开也跟着鼓掌,“太好了。”

  他这一句,既翻译了奥利维埃的话,也表达了自己的激动心情。

  “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奥利维埃忍不住问道。

  “这首曲子,叫《眼泪》。”

  奥利维埃听完李大开的翻译,忍不住点头,这首曲子他太满意了,果然当时选择把音乐全包给周彦,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周彦笑了笑,将随身听里面的磁带取出来,然后跟曲谱一起递给奥利维埃,“谱子跟小样给你,回去就可以让演员补拍镜头了,这段时间我会把其他配乐给整理出来,回头找时间送给你们。”

  接过谱子跟磁带,奥利维埃如获至宝。

  他恨不得现在就飞回法国,赶快把这组镜头给补拍出来……他已经决定了,不单单补拍几个镜头,一定要把这一段全部重新拍,让演员现场把这首曲子给弹奏出来。

  之前没拿到曲子的时候,奥利维埃想着,通过镜头的剪辑“欺骗”观众们就行了。

  但是现在拿到曲子,特别是刚才近距离观看了周彦的现场演奏,他决定还是要进行实拍,不管怎么剪辑,实拍出来效果必然最好。

  弹钢琴的画面,还是给更多中景,让演奏者、演奏者的手以及钢琴同时出现,画面才更有感染力。

  甚至没有等到周彦的饭菜送来,奥利维埃就跟周彦告辞了,他现在急着去买机票回法国。

  等到奥利维埃他们走后,周彦也是忍不住笑了笑,前两天怎么撵这家伙都不走,现在好了,拿到曲子之后留都留不住。

  《眼泪》这首曲子并非周彦原创,而是他根据新世纪作曲家白日梦的《眼泪》改的。

  他给奥利维埃的这首《眼泪》,跟白日梦原版的《眼泪》区别不大,就是后段的节奏起伏要更大一点。

  《眼泪》这首曲子,节奏非常平淡,很有一种思念亲人的感觉。

  它没有突闻噩耗的震惊和悲恸,而是亲人已经走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想起时,心中流通过的那一阵阵莫名的悲伤以及思念。

  《飞翔的钢琴少年》里面,小男主在爷爷去世一段时间之后,看着窗外的远方,弹出了这首曲子。

  周彦认为,《眼泪》跟奥利维埃拍的这一段非常契合,就拿来用了。

  过了一会儿,排挡老板把饭菜送来,还跟周彦聊了几句。

  中间有段时间,周彦都没去他家吃饭了,老板还挺关心老主顾的。

  吃过午饭之后,周彦在家稍微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就去了学校。

  马上过元旦了,他们学校要办元旦晚会,虽然周彦没有参加,但是钢琴少年乐团会上台演奏两首曲子。

  他们演奏的也是即将在《东方遗音》音乐会演奏的曲目,所以不仅仅不耽误他们为音乐会准备,还能给他们提前练一练。

  央音举办这样的活动,肯定是要把钢琴少年乐团给拉上的,虽然钢琴少年乐团成立的时间比较晚,但是乐团发展很快,特别是这次上了央视之后,现在乐团人气很高。

  有一些地方,想邀请周彦去举办音乐会,但是邀请不到,就想着绕开周彦,去邀请钢琴少年乐团。

  所以这段时间,钢琴少年乐团也收到了不少邀请。

  对于这些邀请,周彦倒是不太反对,等到年后,他一时半会也没有音乐会,总不能让乐团每天就在学校排练。

  那个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给的条件比较好,时间也比较合适的邀请答应,让钢琴少年乐团出去转一转。

  每个月出去演个两三场,既能保持乐团的表演水平,又能让乐团赚到钱,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而且让他们多出去表演表演,对周彦的作品也是一种推广。

  周彦到音乐厅的时候,钢琴少年乐团没在,是央音的少年交响乐团在台上排练。

  央音有很多乐团、合唱团,少年交响乐团的成员都是附中管弦科的学生。

  少年交响乐团前些年还受邀去了欧洲进行巡演,是央音下属乐团中比较有知名度的一个乐团。

  周彦在音乐厅看到了贾国屏,这家伙之所以这里,是因为他未婚妻张新宁是少年交响乐团的指导老师之一。

  见到周彦,贾国屏笑呵呵地说道,“今天怎么有时间来音乐厅?”

  周彦最近非常忙,一周中,贾国屏基本上只能见到周彦一两次,而且基本上都是在作曲系的办公室。

  “我来看看元旦晚会的彩排。”

  贾国屏点点头,“钢琴少年估计还要等一会儿才过来。”

  “我也不是专门看他们的。”周彦在贾国屏旁边坐下,看着台上正在给学生指导的张新宁,他问道,“你们的婚期定了么?”

  “嗯,定了,正要跟你说这个事情,我跟新宁商量好了,日子就定在明年正月二十八。”

  “那你们办完婚礼,就要出国了,正好出去度个蜜月。”

  “我可没有你时髦,还度蜜月。”

  “婚礼地点选好了么?”

  “就在学校食堂,哪儿也不去。”

  听贾国屏要在食堂举行婚礼,周彦也没说什么,现在这年头,在食堂办婚礼可太正常了。

  他跟张新宁算是双职工,在食堂办的话,学校肯定会免掉他们很多费用。

  要说排场,跟酒店办婚礼肯定不能比,但是贾国屏经济条件有限,也去不起酒店。

  “婚房呢?”

  “这也是我主要跟你说的,我想把咱们宿舍布置成婚房。”

  周彦笑着摆手,“这事你还问我干什么,你直接安排就行了,反正我平时也不在里面住。”

  “你不住归不住,宿舍毕竟有你一半,我还是得跟你说一声。而且等我跟新宁走后,这个宿舍就是你一个人的了。”

  “既然这宿舍以后是我一个人的了,那就这样,婚房的布置交给我吧。”

  “到时候你在旁边帮帮忙就行了,这婚房布置怎么好麻烦你。”

  “我不是说了么,等你们走后,这个宿舍就我一个人住了,那里面的家居什么的肯定得我来安排,不然你们走了,留下那些家居,我也不喜欢。”

  周彦这话,让贾国屏找不到理由拒绝,沉吟片刻,他只能点头,“那就麻烦你了,不过你也悠着点,别布置的太好。”

  “你就别操心了,交给我吧。”

  ……

  两人在台下聊了一会儿,周彦的传呼机收到一条消息。

  发消息的是他上次在招待所碰到的杨强,问他有没有时间,想要跟他见个面。

  “我还有点事情,先走一步。”

  “嗯,你忙去吧。”

  周彦先去给杨强回了个电话,两人约了在杨强住的地方见面。

  到了招待所,找到杨强的房间,周彦抬手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看到周彦,这小伙子一脸激动,“周老师,你来啦。”

  杨强也走了过来,“周彦,实在抱歉,还麻烦你亲自跑一趟,应该是我去找你的。”

首节上一节250/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