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197节

  周思虑片刻,说道,“露露脸也行,你看着安排吧,不要超过三个。”

  “嗯,我是这样想的,既然要接受采访,那干脆就让他们六月份过来,到时候《第六感》快开始拍了,顺道可以宣传一下新电影,一举两得。”

  “可以,时间你看着安排,确定好了跟我说就行。”

  “好的。”

  说完了采访的事情,张有安把名单收起来,说起了音乐会的事情,“按照现在的情况,年底在霓虹开音乐会这事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不过我认为,这次音乐会咱们要改一个主题。”

  之前他们的音乐会主题就是“钢琴少年”,既是第一张音乐专辑的名字,又是他们乐团的名字。

  现在周彦已经发了第二张专辑,表演节目单跟第一次肯定也会有很大不同,所以张有安认为应该要改一个主题。

  “你觉得应该改成什么样的主题?”周彦问道。

  “改成‘太古遗音’,然后增加音乐会里面民族乐器的使用,这样一来,音乐会的主题性更强,而且对霓虹的乐迷们吸引力也更大。”

  周彦点点头,张有安这个提议还是靠谱的,也算是“投其所好”了,从这次的《神秘国度》销量就能看出来,霓虹的听众是真喜欢这一类音乐。

  还有张有安提议增加民族乐器的使用,也让周彦想起了后来在霓虹比较火的一个中国乐团十二女子乐团。

  这个乐团是由十二个女子乐手组成,她们主要是将中国传统的乐器组合跟现代流行音乐表演形式结合起来。

  而她们之所以能够那么受欢迎,也是因为表演形式比较新颖,之前没有人这么干。

  特别是霓虹的听众,非常喜欢这种表演形式。

  可惜这个乐团缺少自己的作品,生命力不够长久。

  “提议不错,不过东方遗音这个主题是不是太大了点?”

  这个主题名字不仅仅是大,而且还有点借之前“找到古谱”热度的感觉。

  “我觉得这个名字挺好的,非常鲜明,观众一看到这个名字就知道音乐会的主题是什么,咱们也不要有心理负担,用咱们民族乐器演奏出来的曲子,那不就是东方遗音么?”

  听张有安这么说,周彦也没再纠结,他点头道,“这样的话,后面我再把节目单调整一下。”

  “对,节目单要尽可能地契合主题。”张有安想了想,又说,“有些曲子,其实改成民族乐器来演奏,也是别有一番风味,不一定要局限于《故宫的记忆》这些曲子。比如《永远同在》,改成民乐版应该也是很不错的。”

  “确实如此。”

  周彦笑着点头,“这首曲子很适合改成民乐版来演奏,也不用太复杂,二胡、竹笛、古筝三重奏就行。想要更加丰富的话,再添一点其他乐器辅助,或者在这三个乐器上下功夫,比如二胡,可以分到三个声部……”

  张有安笑着摆手,“你跟我讲的太细致,我也不太懂,只要能改成民乐版就行了,这样一来,也不用新增加曲子,你也能轻松一点。对了,还有《夏天》能不能改成民乐版?”

  “也能,不过很容易改成《秋天》或者《冬天》,如果加上唢呐的话,说不定能变成《看不到明天》。”

  “呃……还是改的欢乐点比较好。”

  张有安之所以会提到《永远同在》跟《夏天》这两首曲子,是因为这两首曲子都比较解压,霓虹因为经济危机,社会比较颓靡,这类解压的曲子也很容易受到民众的欢迎。

  事实上,《钢琴少年》这张专辑里面,最受欢迎的也是这两首曲子。

  “行,没问题,我把它改的欢快点。”

  “好,那我就去跟霓虹那边联系一下,年底去霓虹,争取做个六七场,不然回不了本啊,当然,票也要卖贵点。”

  去年年底在香江跟台岛开的四场音乐会,票价相对比较亲民,也是因为当时确实名气还不够。

  现在情况不同了,周彦两张专辑加起来在霓虹已经卖出去了四十多万张,现在平均每天都有一万张周彦的专辑出货,照现在这个情况,单是《神秘国度》这一个专辑就能在霓虹卖出超过一百万张。

  就这销量,周彦年底在霓虹开音乐会,卖几场票不是轻飘飘的么?

  到时候再抽个空,来个签售会,一边开音乐会,一边还能卖专辑,狠狠地赚霓虹人口袋里的钞票。

  ……

  第二天周彦去找了路学长,问他要来了《长大成人》的剧本,然后又跟徐风说了这个事情,徐风让他把剧本送过去给她看看,如果可以的话,汤臣可以帮路学长来拍。

  周彦就让姜霞复印了一份《长大成人》的剧本,给徐风送了过去。

  之后的几天,周彦都在学校,一边处理学校的事情,一边改《永远同在》跟《夏天》的谱子。

  四月底,周五下午,周彦刚回家没多久就接到了余桦的电话。

  “周指导,明天你有时间么?我们去你们学校听音乐。”

  周彦遗憾道,“真不巧啊,我明天要去一趟将军坨,不在学校。不过也不影响你们听音乐,明天下午四点钟,我们乐团在音乐厅排练,你们可以直接过去。”

  “你不在,我们去了不自在……你去将军坨干什么啊?”

  “《树洞》不是正在拍摄么,这已经快要结束了,我去现场看看。”

  一听周彦要去拍摄现场,余桦来了兴趣,“我还没去过电影拍摄现场,你这边方不方便,我也想去看看。”

  “没问题啊,你要去的话,明天来我家,我们一起过去,反正也不远。”周彦一口答应下来。

  “我来问问铁笙去不去,他也没看过电影拍摄。”

  听到余桦要喊史铁笙,周彦犹豫道,“呃……你要带铁笙大哥么?他的身体这跑来跑去的,会不会……”

  “没事,这才多远,之前我们还带他去过东北那边,天天让他在家闷着才容易出问题。”

  听余桦说的这么自信,周彦点头道,“如果铁笙大哥愿意的话,我明天去接他。”

  “嘿,要不你先来接我,然后再去接他,正好也顺路。“

  顺路……其实也没多顺路,余桦现在住在北三环边上,周彦如果去接他的话,要绕上一截。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周彦发现,余桦真不是个客气的人。不过跟余桦相处,也挺自在的,这家伙真是有什么说什么。

  “行,我先去接你。”

  “那就说定了,我去问问铁笙。”

  ……

  第二天早上,姜霞开车,两人先去把余桦接上,然后又去接了史铁笙。

  路上余桦非常高兴,看得出来,他对电影的拍摄非常感兴趣,还不停地问周彦问题。

  “这些演员,是不是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控制自如?”

  “也没有那么夸张,再好的演员也还是会出差错,而且表演这种东西,主观性也挺强的,有些演员的风格可能受某一部分导演喜欢,而另一部分导演却不喜欢。”

  “嗯,这个我可以理解的,你自己也是导演,那你喜欢什么风格的演员?”

  这个问题还真把周彦给难住了,他之前也没想过自己到底喜欢哪一类演员,要是具体到某个人他能说出来很多,比如他为《第六感》挑选的男主角梁嘉辉就是他喜欢的那一类。

  还有李雪建,也是他很欣赏的演员。

  想了一会儿,周彦说道,“其实还是看感觉,我得看到演员表演,才能确定自己满不满意。”

  “你看我跟铁笙有没有演戏的潜力?”

  周彦转头看了看他们俩,说道,“你们要想演戏的话,回头给你们安排当群演,去感受一下。”

  “不影响你们正常拍摄吧?”

  “,不影响,不过你们不一定能露脸,可能就是充个人数。”

  “那没关系,我们感受一下就行了。”

  ……

  他们到将军坨的时候,刚刚过十点钟,现场正在拍男主姚想往树洞里面扔石头,然后被其他村民摁住的那段戏。

  导演吴子牛站在摄影机旁边,看到周彦,他点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现在正忙着,他也没空跑过来跟周彦他们说话。

  周彦推着史铁笙,站在外围,看他们拍戏。

  看着中间那棵巨粗无比的树,余桦小声说道,“这么粗的树,你们是从哪儿弄来的,而且上面还正好有一个树洞。”

  “那是假的。”

  “假的?”余桦惊讶道,“一点都不像假的啊?”

  “确实是假的,用其他树拼在一起做成的,外面的那些树皮,也是其他树上面剥下来,然后粘上去的。”

  “还能这样?”

  “拍戏就是这样,很多你们在电影里面看到的,跟现实的都不一样,说白了,电影就是欺骗的艺术。”

  “别说是看电影了,就在现场看,我也没看出来是假的。”

  “你离近一点就能看出来了。”

  三人看了大概十几分钟,吴子牛拍完了一个镜头,然后现场开始排练,准备拍后续的镜头。

  吴子牛跟摄影师说了几句,然后向周彦他们过来。

  “周导,你可算来了。”吴子牛跟周彦握了握手,随后又问,“这两位是?”

  周彦为吴子牛介绍,“这位是余桦,这位是史铁笙。”

  吴子牛眉头一扬,惊讶道,“余桦,史铁笙?”

  看吴子牛这样子,周彦就知道他应该听过余桦跟史铁笙的名字。

  “你知道他们啊?”

  “当然。”吴子牛点头,“我可是经常看文学杂志的,两位的作品我都有拜读过,前些天我才刚在《收获》上看过《活着》,没想到这就见到作者本人了。”

  看到周彦跟余桦他们站一起,吴子牛有片刻的恍惚,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周彦跟余桦他们应该是两个世界的人,但是随后一想,周彦认识余桦跟史铁笙似乎也很正常,毕竟周彦也算是文学圈的人。

  余桦主动跟吴子牛握了握手,“吴导,我们过来打扰了。”

  “没有,没有,有贵客来,我是求之不得。”

  周彦也适时提出群演的事情,“吴导,今天的戏还缺不缺群演,让他们俩参与一下?也不需要露脸。”

  “没问题啊,周导你要不要也来一个角色?”

  “行啊,你给我安排一个路人。”

  吴子牛笑呵呵地说道,“那正好,下午的戏要不少人。”

  “下午拍哪一场?”周彦问道。

  “下午拍的是篾匠生病找乡头跳大神,男主去现场看乡头的戏。”

  周彦点点头,这场戏确实要不少群演,因为乡头跳大神,需要不少围观群众,而且这场戏里面,出现的大多是隔壁隔壁村的村民,他们自己村之前出现的演员都不能用了,容易穿帮。

  吴子牛又跟周彦他们聊了一会儿,然后就跑去继续拍戏了。

  这边吴子牛刚走,陈红就笑盈盈地走了过来。

  “周指导,你来啦。”

  今天上午没有陈红的戏,所以陈红刚才在另一边看他们拍摄。

  看到周彦的时候,陈红非常高兴。

  她也从吴子牛那里得知,自己能拿到这个角色,是因为周彦的推荐。

  “嗯,我来看看。”周彦又给余桦他们介绍,“这是《树洞》的女主角陈红。”

  “陈虹?”余桦一脸讶异。

  周彦笑呵呵地说道,“她是绞丝旁的红,跟嫂子的虹不一样。”

  “听着都一样,真挺巧。”史铁笙也笑道。

  陈红眨巴了几下眼睛,听起来,这位不太修边幅的大哥爱人跟她名字一样。

首节上一节197/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