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191节

  一般平时不关注新闻的人,看过也就看过了,也不会记住周彦是谁。

  之前《想飞的钢琴少年》上映的时候,周彦接到不少专访的邀约,中间这段时间随着热度下去,找他专访的媒体变少了很多,现在因为《神秘国度》发行,来询问专访事宜的媒体又多了起来。

  有些媒体会直接跟汤臣公司那边联系,但更多的媒体不知道周彦跟汤臣签了经纪约,所以还是直接联系他,但是又没有他的电话,就只能跟央音联系,学校的电话这几天又被打爆了。

  因为电话太多,校长刘林干脆设立了一个对外新闻组,安排一个人专门接此类电话。

  对外新闻组接到电话之后,会把这些媒体的信息记下来,然后跟周彦对接,一开始周彦还过问一下,后来感觉太麻烦了,就把这事都交给了助理姜霞,让对外新闻组跟姜霞直接对接。

  姜霞会先对这些媒体进行筛选,之后再把筛选的名单交到张有安那边,进行二次的删选。

  礼拜六早上,周彦刚刚起床,就接到了余桦的电话。

  “周指导,今天在学校么?”

  周彦没回答自己在不在学校,只是笑道,“余桦兄,你有什么事情么?”

  礼拜六学校不放假,但是一般情况,周彦都是给自己放假的,包括乐团有排练,如果是在礼拜六他通常也不会去。

  当然,他也不是完全放假,今天他的计划是早上锻炼锻炼身体,举举铁,下午准备《第六感》的分镜。

  余桦笑道,“我去找你听音乐啊。”

  听到余桦要找自己听音乐,周彦挑眉笑道,“可以啊,下午你要有时间就到学校来,我带你听音乐。”

  “我可以带个朋友去么?”余桦问道。

  “当然没有问题,你下午四点钟之前到吧,来之前呼我的寻呼机,我去门口接你们。”

  “不用到门口接,你说在哪儿,我们去找你就行。”

  余桦这么说,周彦也就没多客气,点头道,“那也行,我们就在大音乐厅,你随便找个人问问就知道了。”

  “好,四点钟,我们准时到。”

  挂了电话之后,周彦把今天的计划改了一下,上午抽一个小时举铁,剩下的时间都用来准备《第六感》的分镜稿。

  下午三点半,周彦出现在音乐厅。

  方秀他们看到周彦,还挺意外,因为周彦之前说过,今天下午让他们自行排练。

  “看来周彦师兄对我们还是不放心啊。”李碧茹笑道。

  “不是对你们不放心,是有个朋友要过来听音乐。这样吧,你们调整一下排练计划。”周彦说道。

  “怎么调整啊?”于然问道。

  “今天不练单曲了,来一个全曲目的彩排。”

  听到是全曲目的彩排,乐手们都挺开心的,全曲目彩排跟正式表演差不多,肯定比光练单曲有意思多了。

  “既然是彩排,师兄你要不要入场啊?”

  周彦想了想,说道,“《夜莺》跟《暗香浮动》这两首曲子,笛子我来吹吧。”

  今天来音乐厅参加排练的人很多,虽然周六不放假,但是央音现在周六大部分专业第八节以后是没有课的,也就是说三点多钟以后,大部分学生都有时间。

  到了三点五十的时候,方秀来问周彦。

  “师兄,你的朋友什么时候到啊?”

  周彦看了看音乐厅的门口,“等一会儿。”

  “那我们四点……”

  “不管人来没来,四点钟准时开始排练。”

  方秀点点头:“好的。”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周彦不时地转头看向门口,一直到三点五十六的时候,余桦推着一个轮椅出现了。

  看到轮椅,周彦愣住了,这坐在轮椅上的不是别人,正是史铁笙。

  余桦也看到了周彦,推着史铁笙往他这边走,到了跟前,他喘着气说道,“还好,没有迟到。”

  看得出来,这一路,余桦也不容易。

  周彦看着史铁笙,后者笑着说道,“周彦,好久不见啊。”

  “嗯,好久不见。”

  这时余桦继续喘着气说道,“真是巧了,我才知道你还认识铁笙。”

  之后余桦就把情况跟周彦说了一遍。

  余桦昨天下午去找史铁笙玩耍,聊着聊着聊到了周彦,史铁笙一听周彦,想起自己也认识一个周彦,后来知道余桦口中的周彦也是央音的老师,便明白他们两个认识的周彦是一个人。

  所以今天早上,余桦才打电话给周彦,说要来学校找他听音乐。

  史铁笙笑道,“我还不知道,你竟然这么出名。”

  “也不算很出名。”周彦谦虚道。

  “之前两次见面都说要听一听你的作品,但一直都没有机会,今天我自己来了。”

  “周指导,今天能听到你的作品么?”余桦问。

  周彦笑道,“今天你们听到的都是我的作品。”

  随后他看了看时间,已经三点五十九了,便又笑道,“马上就开始了,我们……铁笙老师你……”

  还没等周彦说完,史铁笙笑眯眯地拍了拍自己的轮椅,“你不用管我,我自备了座椅。”

  之后史铁笙就操控着轮椅去了走道中间的位置,周彦跟余桦则分坐在两边。

  等他们坐好之后,台上已经开始进行演奏了。

  为了让他们体验更好,周彦还给他们准备了两个节目单,不过是临时手写出来的。

  接过节目单,余桦跟史铁笙都笑了笑,他们没想到这阵仗还挺正规的。

  余桦跟史铁笙,对周彦的音乐都不太了解,可能余桦了解的要多点,他至少知道周彦做过配乐,史铁笙之前一直以为,周彦就是个普通的音乐学院学生,即便第二次见面周彦跟他说自己留校任教了,但是周彦年轻的面庞也让他无法往音乐家方面联想。

  第一首《故宫的记忆》演奏结束之后,余桦跟史铁笙眼中都露出了惊讶之色,不过他们没有说话,台上的演奏者们很认真,他们作为观众也不能辜负这些演奏者。

  一场演出,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最后在《清晨初雪红太阳》最后一个音落下时结束。

  这时候,史铁笙跟余桦才卖力地鼓起掌来。

  见到台下观众鼓掌,岳林还带着乐手们一起弯腰致谢。

  等到致谢结束之后,史铁笙先是转头看了看周彦,随后又转头看向余桦:“这……”

  他刚说出口一个字,余桦就皱巴着一张脸问周彦,“周指导,你们这里有厕所么?”

  “呃……出门右转,走到最前面,往右看。”

  周彦还没说完呢,余桦就起身往外跑,他步频很快,但是步幅又不大,很显然是真的憋惨了。

  看着余桦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史铁笙笑着摇头,“这家伙啊。”

  “人有三急嘛。”周彦笑了笑。

  史铁笙看了眼台上正在讨论的乐手们,随后感慨道,“真没想到,你这么厉害,之前跟你聊天的时候你也太低调了。你的这些曲子,每一首都很好听,你的竹笛表演也非常精彩。”

  中途《夜莺》跟《暗香浮动》演出的时候,周彦上台演奏了竹笛,给史铁笙的印象很深。

  史铁笙比余桦更早关注音乐,在他的作品里面经常会出现跟音乐有关的东西,比如《命若琴弦》里的三弦,又比如《我与地坛》里的唢呐。

  “只要你们喜欢听就好,大部分时候,音乐还是要服务于听众的。”

  史铁笙笑了笑,他听得出周彦这话的玄机,音乐大部分时候是服务于听众的,那就意味着也有一些时候是不要服务于听众的。

  “我其实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一切艺术都趋向音乐,就说文学,我必须一行一行写,我写下来之后,从字面上看似乎有点文不对题,这时候文字就像音符,有人说你这句写的多余,但没准恰恰是这句多余的话营造一种气氛、印象。”

  史铁笙说的不是很具体,但是周彦明白他的意思,音乐看似是具象的,由一个一个音符组成,但其实是模糊的,其模糊性比小说比散文比电影都要更强。

  无论小说还是电影,再想要调用技法、故弄玄虚,都很难达到音乐的朦胧,所以史铁笙才认为电影、文学等艺术都在趋向音乐。

  当然了,这只是史铁笙的看法,每种艺术都有其自有的特点,每个人对艺术也都有自己的看法。

  两人聊了一会儿,余桦回来了,他原本皱巴着的一张脸,此时已经变得舒放开来。

  “还好,要是再多一首曲子,我感觉就憋不住了。”

  周彦笑道,“你中途怎么不去厕所?”

  “这么多人都在台上演出,我也不好意思出去,而且我还是第一次参与这种场合,也不舍得出去。以前对现场听音乐没什么具体的概念,今天听过之后,我脑海中终于有真实的印象了。”

  随后余桦又哀叹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前段时间刚买了随身听回家,我视若珍宝,现在听了这样一场现场的交响乐,我怕是回不去了啊。”

  “你们要想听呢,随时过来,我们平时一首也是两三场排练。而且后面我们学校的演出也多,各种期末作品交流会、毕业作品交流会。”

  “那以后我没事就过来听听。”

  史铁笙也笑,“下次有机会我带希米也来。”

  周彦笑了笑,史铁笙跟陈希米感情真好,这时候会第一时间想到妻子。

  余桦开玩笑道,“你是要带陈希米过来,她名字里面就带音乐。”

  “哈哈,那倒是。”

  三人聊了一会儿,周彦看时间不早了,就跟方秀他们说了一声,然后带着余桦跟史铁笙出去吃饭。

  他们就找了一个挺小的馆子,简单吃了个饭,之后周彦跟余桦就把史铁笙送回了家。

  到了家,史铁笙邀请周彦跟余桦进家里坐坐,不过时间比较晚了,周彦他们就没坐,跟陈希米打了声招呼就走了。

  等到周彦他们走后,陈希米打水给史铁笙洗脚。

  “刚才那个小伙子,是新认识的朋友么?”

  史铁笙看着给自己洗脚的陈希米,眼睛里面是无尽的柔情,他想到了今天在央音听到的那些曲子,希米肯定也会很喜欢。

  “也不算是新认识的,我第一次见到他,得有一年多了吧。”

  “他也是作家么?”

  “嗯,既是作家,也是音乐家,今天我就是去他们学校听的音乐。”

  “是么,这么年轻,又是作家,又是音乐家。”

  “是啊,这么年轻。”史铁笙感慨了一句,又说,“下次有机会,我们一起去听吧。”

  陈希米笑着点头,“好啊,等我休息的时候。”

  等到洗完脚,陈希米出去倒水,等她回来的时候,史铁笙指着电视说道,“希米,你看。”

  “看什么?”

  陈希米看向电视,燕京电视台正在播放宣传片《故宫:记忆》。

  她奇怪道,“这怎么了?老片子了,之前燕京台就放过好几次。”

  “是么?”史铁笙有些意外,他之前都没见过,当然,他也很少看电视。

  “是啊,这片子看着还不错,里面的音乐也挺好。”

  史铁笙笑了笑,“你知道么,这个片子里面的音乐,就是刚才那个年轻人写的。”

  “真的?”陈希米一脸诧异,再次把头转向电视。

  这时他们看到了电视下方滚动的字幕。

首节上一节191/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