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141节

  “不会的。”

  这会儿老板娘端了盘炒菜上来,周彦笑道,“先吃饭吧。”

  他说的另一首曲子其实是《七剑》,除了这两首之外,前面他们练过的曲子也都要练。

  七月份的时候张有安跟周彦说,如果《钢琴少年》唱片在香江跟台岛卖得好,看有没有机会年底在香江跟台岛办几场音乐会,专门表演《钢琴少年》里面的曲子。

  这种宣传活动,周彦当然是非常愿意,就同意了,而且最近也在考虑这件事情。

  周彦是觉得,单单只有《钢琴少年》里面的曲子,未必能够撑得起一场音乐会,就想着加一点曲子进去,丰富一下。

  至于演出团队,张有安的想法是,可以临时找乐团来帮忙,毕竟都不是什么难度高的曲子,找个成熟点的乐团一个礼拜之内就能把曲子够练好,花不了多少钱,也省心省力。

  但是周彦的想法不太一样,他还是想要自己弄一个交响乐团,大家经常排练这些曲子,演出效果更好一点,而且这样也能反哺到央音,磨练到于然他们这些学生。

  虽然费点事情,但也算是一举多得,周彦愿意干。

  简单吃过饭之后,周彦也没邀请于然去家里坐坐,因为这两天他还是挺忙的,两人在饭店门口就分开了。

  道过别之后,于然心情还是非常好,拎着一瓶酱油,走路一蹦一跳的,一路上碰到认识的人,也是热情洋溢地跟人打招呼。

  但是回到家之后,却看到了母亲钟艾青的一张黑脸。

  “让你买个酱油,买到饭点都过了是吧。”

  于然自知犯了大错,缩了缩脖子,小声小气地说,“刚才碰到一个刚回燕京的同学,多聊了几句。”

  她又扬了扬手里的酱油,“酱油买回来了。”

  钟艾青翻了个白眼,“等你把酱油买回来,我们得饿死,饭做好了,你去吃吧。”

  “哦。”于然也不敢说自己已经吃过了,乖乖地去了餐厅。

  ……

  第二天上午,周彦八点五十就出现在了火车站,不过一直等到九点五十才等到赵嶙。

  赵嶙的行李并不多,一个双肩包,再加一个大的格子编织袋。

  远远地见到周彦,赵嶙十分兴奋,小伙子毕竟年轻力壮,拎着编织袋飞快地朝周彦跑来。

  “哥,你等久了吧。”

  之前赵嶙还叫“周彦哥”,现在直接简略成一声“哥”了。

  “今天这火车还算快的。”

  周彦笑了笑,又伸手要去接赵嶙手里的编织袋,赵嶙却往后让了让,“不用,哥,我自己拎就行了。”

  “那行,我们去学校。”

  周彦又去找了辆车,带着赵嶙一起去了学校。

  进了学校之后,周彦又带着赵嶙去办了报到,领了物资,然后就去了宿舍。

  宿舍是八人间,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来了三个同学。

  其中一个同学看着年纪挺大的,周彦跟赵嶙一进宿舍,他就上来给两人递烟。

  “你们两位也是作曲系的新生么?”

  “谢谢,我不抽烟。”周彦笑着拿手挡了挡,随后指着赵嶙说道,“他是作曲新生,我是他哥。”

  “你们好,我叫洪武阳。”他热情地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又帮着介绍其他两个人,“这位是张家明,这位是李明,都是作曲的新生。”

  “我叫赵嶙。”

  “以后咱们就是同学了,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管开口。你来的还算早,赶快选床吧,再迟一点真就没得选了。”

  赵嶙点点头,选了中间的下铺,然后开始清理卫生,铺床迭被。

  周彦没有帮忙,就在旁边站着,他看了看洪武阳他们,笑着问道:“几位同学都是哪里人?”

  洪武阳笑着回道,“我是鲁省泉州人,到燕京来也不算特别远,张家明跟李明他们就比较远了。”

  “你们两位是哪儿人?”

  “我是琼州的。”李明说。

  “我是羊城的。”

  周彦点点头,“确实很远,来一趟不容易啊。”

  洪武阳哈哈一笑,“相较于考过来的难度,这点路也不算什么了,我也是运气好,之前考试的时候题目都我做类似过的,比较顺手,不然真进不来。”

  其他两人都没说话,一般的新生都比较腼腆,像洪武阳这样的社交恐怖分子可不多见。

  洪武阳说了几句考试的事情,他又一脸神秘地说:“你们听说了么?今年有个大神师兄留校教我们,我听两个师姐说的,好像非常厉害。”

  张家明跟李明都是一脸的茫然,而周彦跟赵嶙则是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洪武阳没有注意到周彦他们的表情,继续分享自己知道的消息,“我听说这个师兄是作曲系十年一遇的天才,跟谭盾师兄一个级别。”

  “有这么夸张么?”李明推了推眼镜说道。

  周彦也扯了扯嘴角,到底是哪两个师姐跟洪武阳说的,这传的也有点夸张了,十年一遇这种词都给整出来了。

  “一点都不夸张,师姐还说,这个师兄不仅仅作曲厉害,而且还拍过电影。”

  “拍过什么电影?”张家明问道。

  洪武阳摇摇头,“那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就是很厉害。”

  “这个师兄教我们什么?”

  “这……”洪武阳也不知道。

  这时周彦笑着开口道,“你们说的那个师兄我听过,应该是教你们和声A。”

  洪武阳诧异地看向周彦,“哥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作曲88的。”

  一听周彦竟然是作曲88的,洪武阳表情夸张地说道,“哥,原来你也是师兄,失敬失敬,我听说教我们那个师兄是87的,那跟你也就差一届。”

  “对,差一届。”

  “那你跟他熟么?”洪武阳问道。

  “挺熟的。”

  “那他这个人怎么样,会不会很难搞?我听说天才都孤僻,学得好未必能教得好,和声这么课还是挺重要的,如果教的不好,对我们影响很大。”

  周彦煞有介事地点头,“嗯,他性格确实很怪,听说他有一个铁尺子,之前给低年级代课的时候,经常用铁尺子打人。”

  “打手么?”

  “也不一定,看情况吧,也有可能会打脸。”

  “打脸……”

  洪武阳三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乖乖,现在大学老师还有打人的,而且还打脸。

  “这学校不管么?大学了还打人啊。”

  周彦耸了耸肩,“你们不是也听说了,他是十年一遇的天才嘛,学校当然不会管,听说他留校的唯一一个要求,就是能打学生。”

  洪武阳扯了扯嘴角,那位师兄是变态吧,留校就是为了能打人?

  “这……是真的么?哥。”

  周彦笑呵呵地说道,“真不真的,等他给你们上课不就知道了么?”

  说完之后,周彦看到赵嶙已经把床铺好,又看了看时间,说道,“赵嶙,去吃饭了。”

  “哦,好。”

  “你们三位,要不要一起去吃饭?”

  “不用,不用,我们刚才在食堂吃过了。”

  周彦点点头,“那行,回头见。”

  ……

  将赵嶙安顿好之后,周彦也就没有多管,他们新生后面要军训一个礼拜,这期间也没他什么事情。

  跟赵嶙交代了几句之后,周彦就回去了。

  大概过了三四天时间,周彦刚把《树洞》的剧本写完,正在做最后的修改,家里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

  “喂,你好。”

  “周产老师,我是吴子牛。”

  听到是吴子牛,周彦笑道,“吴导,你又来催稿了啊。”

  这已经不是吴子牛第一次打电话过来了,前两天周彦刚回来的时候,就接到过吴子牛的电话,那之后,这之前又接过一次,这已经是周彦回到燕京后第三次接到吴子牛的电话。

  吴子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是有点着急。”

  “剧本写差不多了,吴导你下午有时间就过来吧。”

  听到剧本已经写差不多了,吴子牛欣喜道,“那我一会儿就过去,是你上次跟我说的那个地址么?”

  “是的,从巷子进来往前走大概六七十米,往左边看。”

  “好嘞。”

  一个多小时之后,吴子牛敲响了四合院的门。

  等门开了,看到周产本人,吴子牛有些惊讶地挑了挑眉毛,虽然电话里面听着挺年轻的,但是吴子牛没想到周产竟然这么年轻。

  对于吴子牛的这种惊讶表情,周彦已经见怪不怪,他笑着将吴子牛请进四合院,“吴导你来的还挺快的。”

  八一厂离这边距离不近,吴子牛应该是打过电话之后就出发了,不然这会儿到不了。

  “路上还比较顺利。”吴子牛笑了笑。

  两人进了会客室,周彦先给吴子牛沏了杯茶,然后将刚刚写好的剧本拿给他,“刚刚写好的剧本,有些地方还需要完善,吴导你先看看。”

  吴子牛也没多余的话,接过剧本就直接看了起来。

  剧本自然跟小说要不同,不然的话周彦也不必写这么长时间了。

  相较于小说,剧本在叙事顺序上做了调整,小说里面的插叙、倒叙做起来很简单,而且是为了文学服务,但是电影里面就没有必要玩这些花活了,太意识流的话会让叙事变得枯燥而且是无意义的枯燥。

  吴子牛在看剧本的时候,也挺意外,他没想到周产竟然这么务实。

  来之前,吴子牛就比较担心,这些文学家们在剧本写作上会太过于文学化,还想着要如何去劝周产。

  现在看来,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剧本看到一半的时候,吴子牛就忍不住问周彦,“周产老师……”

  周彦笑道,“我本名叫周彦,吴导你直接叫我本名吧。”

  吴子牛在脑海中想了想,想到是“彦”字,随即恍然,不过他又感觉好像在哪儿听过这个名字。

  “周彦老师,你之前是不是写过剧本?”

  周彦点点头,“是的,之前确实有写过剧本。”

  “冒昧问一句,你写的剧本有拍出来么?”吴子牛又问道。

首节上一节141/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