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第113节

而最初进入安静网上超市的技术团队,还有管理团队,包括一些老员工,他们手上可是都有公司赠送的股份,虽然股份不多,但按照公司的估值五十亿美元以上计算,那就相当于将近四百亿RMB了。

百分之一就是四亿元了,哪怕是0.01%,也值四百万了,而公司的很多中高层管理层,都达到了这个数字了。

那怕是底层的老员工,只占有公司0.001%的股份,也等于有40万了。

像易海洋这样的公司高层,占的股份就更多了,易海洋那怕占股也不多,但也已经是身价数亿的亿万富翁了。

其他身价上千万元的高管,技术团队的主要人员,也有几十个之后,身价几百万的人就更多了。

易安国当初放出去的股份可不少,但之后易安国又通过港岛华龙投资公司,数次增加了对安静网上超市的投资,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员工持股都进行了稀释了。

不过这也是必然的,不可能易安国一直投入资金,他们持有的股份还是那么多吧?

但是他们手上的股份虽然一直在被稀释,而他们手上股份的价值,也越来越高了,越来越值钱了。

只不过在公司正式上市之前,他们的股份只有分红权,而没有交易权。

而在正式上市之前,他们的股份还会进一步被稀释。

而且上市之后还有禁售期,并不是一上市就可以进行交易的。

大家都有股份,都是公司的股东,加上公司估值越来越高,他们手上的股份也就越来越值钱,所以大家的干劲也就越来越足了。

现在公司估值50亿美元,也许将来公司能够估值500亿美元呢?

那么,他们的财富就会跟着增长十倍。

像华星科技公司,安国物业管理公司,甚至是安国红木家具,易安国也分散出去了一些股份,只有这样,大家才会更有干劲。

华星科技公司现在除了技术股和管理股,员工持股外,也引入了深镇国资入股百分之二十。

这一点,易安国其实早有心理准备了,所以当深镇国资主动找到了他,要求入股华星科技公司,易安国爽快的就答应了。

但是在此之前,易安国把华星手机业务从公司剥离出去了,成立了华星通讯设备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华星智能手机的技术研发和生产销售工作,包括华星智能手机芯片方面的研发。

氏兄弟一直坚持,不肯溅卖手上的五百吨越南黄花梨,他们卖掉了手上的印度小叶紫檀,印度小叶紫檀此时已经涨到了60多万一吨!他们还是赚了不少钱的,也算是回了一点血。

但是他们手上的印度小叶紫檀,数量并不多,虽然赚了不少,可是与他们投资收购越南黄花梨,亏损的资金相比,简直就是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之后们又变卖了手上的老挝大红酸枝,虽然他们手上的老挝大红酸枝数量不少,多达上千万吨。

可是此时的老挝大红酸枝,最好的大板料,也只要8000多一吨,他们实际上还是亏了,虽然亏的不算多,但也有几百万了。

然后他们眼睁睁的看着手上的500吨越南黄花梨,越来越不值钱了,越来越贬值了。

普通的越南黄花梨,居然跌到了二十五万元一吨,与一年前的七十多万元一吨相比,跌的只剩下三分之一了。

然而,这仅仅只是普通的越南黄花梨料,像他们手上的这些越南黄花梨料,可都是大板料,跌的更多了。

他们东挪西凑的还着债,但是欠下的债,实在太多了,银行又不接受这种抵押物,所以想再从银行借到钱,也根本不可能了。

原本以为终于熬到国家出台四万亿资金救市,刺激经济复苏的计划,情况会出现好转。

但现实是四万亿计划出台都已经两个月了,市场反应却很冷淡,房价不涨反跌了,股市也不见好转,他们手中的越南黄花梨,不仅没见增值,反而更加贬值了。

易小林接到了堂叔易安国的命令,让他抓紧时间,尽快搞定郭氏兄弟手中的五百吨越南黄花梨,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那就没有机会再收购了。

实在不行,就把收购价格调高一点。

易小林没有办法,这件事情办得实在是有点太不顺利了,尽管他每次出的价格,都要远高于市场价,可是郭氏兄弟就是不肯放手,他总不能直接抢吧!

“两位郭老板!怎么样了?我们能不能再谈一谈,你们那500吨越南黄花梨的事情?”

易小林拿出一包软华子,给郭氏兄弟一人发了一根烟,苦笑着说道,就差想跪下来求这两个家伙了。

“你们这样继续耗下去,有什么用呢?没几年的时间,这市场行情也不会好起来的。”

“再拖下去,搞不好价格还要往下跌,你说们这样又何必呢?”

郭老大点燃了香烟,吸了一口,吐了一口气,沉默不语。

易小林说的话,也正是他们所担心的问题。

“如果你们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说实在的话,我根本就不能会来找你们,更不可能劝你们,因为我知道你们不可能会卖。”

“但是你们没有这个资金和实力,能变卖的东西,你们也都卖完了,你们还真想把这自己经营了多年的工厂也卖掉吗?”

“问题是就算你们把工厂卖掉了,你们能度过这个难关吗?你们有钱还债吗?”

“如果我们愿意出售的话,你愿意比市场价高出多少,来收购我们手上的越南黄花梨?”郭老二终于忍不住的开口问道。

“百分之二十,我之前早就已经说过了,我们愿意比市场价高出百分之二十,收购你们手上的越南黄花梨。”易小林马上说道。

“不行,太低了,至少要比市场价加价百分之三十。”郭老二说道。

“比市场价高百分之三十。你要的是不是有点太多了?”易小林皱了皱眉说道。

虽然这个价格他能够接受,而且他也有权利做主,毕竟堂叔易安国已经放权给他自己做主了。

原本他还打算自己主动提出来,加价百分之三十,来争取郭氏兄弟的同意。

但是现在情况有点不一样了,对方居然肯主动松口了,这说明对方已经撑不住了。

俗话说,上赶着不是好买卖,对方既然主动松口了,那自己当然不可能这么轻松的就答应了。

从这一刻开始,已经攻守易位了。

第177章 大动作(求月票)

“我说郭老板,现在都什么情况啊,这个时候还有人愿意,比市场价高百分之二十,来收购你的越南黄花梨,你就知足了吧!”易小林不满的抱怨道。

“这也就是我堂叔要我收,要按我的想法,我是不可能比市场价高,收你的货。”

“不过这也是最后一次来了,我堂叔已经说了,如果们还是不愿意卖的话,那就算了,他大不了找人去越南收购,比市场价高百分之二十,就不信去越南收不到货。”

郭老大沉重的点了点头说道:“比市场价高百分之二十,去越南的确能够收到货,但想收到我们手上更好的货,那就有点难了。”

“我们要价比市场价高百分之三十,其实也不算多,如果不是实在逼的没办法的话,你比市场价高一倍,我们也不愿意卖啊!”

“你自己想想看,我们花了近二百万一吨!想着弄回国内要卖三百万吨的。”

“接照现在的市场价翻一倍,最好的越南黄花梨,也才一百一二十万一吨,也就只是我们收购时的成本一半多点。”

“按市场价加价百分之三十,也才七十多万一吨,要的真不多啊!”

“郭老大!我也是帮我堂叔来收购的,我也就是个打工仔,我堂叔说加价百分之二十,那就是百分之二十,我私自加价百分之三十,那多出来的钱,难道我来出吗?”易安国反问道。

“算了,你也不再为难你们了?你们不想卖就算了,反正我今天也是最后一次来找你们,我堂叔也说了,以后不会再来收购你们的货了,让我找熟悉越南的木材商,直接从越南收购了。”

“以后可以建立长期合作,按国内市场价,高出百分之二十收购。”

“这段时间多有打扰两位郭老板了,就此告辞了!”

易小林说完,就很果断的转身就走,他也是在赌一下对方,会不会叫他留步。

如果不叫,那就只能再等几天过来,同意加价百分之三十了。

不要小看,就只多加了百分之十的价格,五百吨上好的越南黄花梨,多加百分之十,等于就是每吨要多花五六万元,五百吨就是多花了将近三千万元,这可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小小一个安国红木家具厂,一年的产值,也没有多少个三千万。

这一次,易小林还真赌对了,就在他走到了门口时,郭家两兄弟同时叫住了他,同意以高出市场价百分之二十的价格,把手上的五百吨上好的,越南黄花梨卖给他。

易小林终于在心里松了一口气,并且有点得意的笑了起来。

商量好了价格,再接下来就好办了,易小林经过了几年的历练,对各种红木都已经了如指掌,也熟悉市场上的行情。

虽然说五百吨越南黄花梨,都是上好的档次,但是也还是有区分的,直径

特别粗的,料特别长的,价格自然会更高。

顺利完成了收购以后,易小林又跟郭氏兄弟谈起了,去越南收购越南黄花梨的事情。

“现在这样的情况,哪个还敢去越南收购越南黄花梨?不怕收购回国内赔死了吗?”郭老大苦笑着说道。

“怎么会呢!有我堂叔兜底,你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易小林笑了笑说道。

“如果市场价高,我们就照市场价加价20%,如果市场价下跌了,我们就按照你们收购回国内的成本价,加百分之三十的利润给你们,也就是说,你们从越南收购回来的越南黄花梨,你们最低也能赚30%的利润,根本不存在亏钱的可能。”

“我们可以先签好合同,付定金的,保证你们绝对能赚钱。”

“你说的是真的?保证我们最少可以赚百分之三十的利润?”

郭老二听了,易小林开出来的条件,不由得大为心动的说道。

“那肯定是真的啦,这个我还能骗你吗?”易小林说道。

“我们可是要签合同的,让你们还不放心吗?”

……

易安国听到易小林传来的好消息,大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2009年开始,安国家具也将会有大动作了,除了红木家具的生产之外,还将生产新中式实木家具,进口橡木,红胡桃木制作,统一标准。

自己只设计生产样品,外发代工生产,严格按照统一的标准生产,迅速在全国占领市场。

这种家具虽然不是红木家具,但是价格并不比普通的红木家具便宜,甚至是更贵。

但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有统一的制做标准,容易快速的量产。

而红木家具则不同,红木家具制作采用的是传统的工艺,采用的是榫卯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很难实现流水线生产,多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生产,很难做到标准化的生产流程。

另外,安国家具的专卖店,也会加速扩张,红木家具与新中式实木家具,在专卖店里共存。

而且传统的中式红木家具,有很多年轻人并不喜欢,所以易安国打算推出新中式红木家具,这种新中式红木家具,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

无论是传统的仿古红木家具,还是新中式红木家具,又或者是现代的新中式实木家具,易安国都没有打算,自己大规模的生产,而是打算走代工的模式生产。

自己的家具厂只负责设计款式,和制作样品,制定严格统一的生产流程。

之后,便是下单给其他的家具生产企业,由这些家具生产企业代工生产。

为了严格控制品质,严把质量关,公司会下派专人,到代工企业进行驻厂管理,坚督代工企业的每一个生产流程,保证代工生产出来的家具,达到上市销售的质量。

驻厂品质管控专员签字通过后,代工厂将货送到指定的物流仓储配送

中心,由物流仓储配送中心验收之后,再由公司财务打款给代工厂,绝不拖欠代工厂的货款。

而公司会在每个省,或大一点的中心城市周边,寻找合作的代工企业合作生产,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物流费用,降低成本开支。

去年春节天气大冷,又是雪灾,易安国没有回家过年,但是今年是一定要回家过年了。

易安国大姐和大姐夫,来深镇也有半年时间了,但并没有怀孕,大姐心里有点沮丧。

晚上吃饭的时候,大姐对易安国说道:“今年过年你是不是应该回家过年了,你这么多孩子,也该回去祭一下祖了,让爸妈知道了,也高兴一下。”

“嗯!回去!去年本来就应该回去的,但是因为天气太冷,加上雨雪天气,道路堵车,这才没有回去,今年肯定是会回去的。”易安国忙点了点头说道。

“这还差不多,过两天我想先回去了,这么久没有人在家里,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肯定乱糟糟的了。”大姐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

“这有什么关系,你家里有家公家婆照顾着,还能乱到那里去?”易安国笑着说道。

“你先回去也好,我那个新盖好的别墅,你可要先去帮我看看,搞一下卫生,帮我看一下家里还缺什么东西?缺什么就添置一下,方便我们过年回去入住。”

“还有建安市区的房子,也要去看一下。搞一下卫生,通通风什么的。”

“这个还要你交代,你不交代我也会去看一下,搞一下卫生的。”大姐说道。

“以前没来深镇的时候,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去看一下。”

首节上一节113/1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