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 第60节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人类体温每升高1度,免疫力能增强一倍。

当我们生病时,身体发烧就是身体的免疫机制发生作用,燃烧体脂与体内储存的能量,把体温升高,以达到更强的免疫力,从而消灭入侵体内的病毒、细菌。

从这一点来说,发烧是好事情。

是身体免疫机制与入侵的病菌打响战争,发起冲锋的信号。

再来说说体温降低的好处。

人体的体温下降了0.5度左右,免疫力虽然减弱了,但是身体的代谢速度放缓,消耗变慢,寿命将会延长15%左右。

尽管这一观点只在动物身上得到了应证,但是套用到人类身上,应该也是适用的。

现在全球人类的平均寿命都在大幅延长,这是不争的事实。

肯定不完全是人类医学、科技进步,与人类体温下降应该也有一定关系。

李敬生给女家属量完体温后,再次陷入了沉思。

一个个与咳嗽、发烧症状相符合的疾病名称在他的脑子里不断闪现。

慢性支气管炎?

但是患者的腋下、脖子上的淋巴结并未发生肿大,此病应该排除。

没办法,他的小诊所条件有限,很多检查做不了,只能用一些看似老土,却很实用的办法去排除疑似病因。

最终去伪存真,诊断出真正的病因。

呼内诊断提升到精通级,为他带来了更丰富的诊断经验,曾经看过的呼吸系统病例,此刻一一融会贯通。

这种体验非常棒。

让他有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他非常清楚,这就是主治级的呼内诊断水平。

系统性红斑狼疮?口腔并无水泡,可以排除。

……

这时,一个熟悉无比,却又让临床医生们闻风丧胆的疾病名跃然而出。

“肺结核!”

此病起病缓慢,伴有低热、盗汗、消瘦和乏力、咳嗽等典型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咳血。

而且此病在早期与肺癌极难区分。

甚至就连影像学检查,肺结核产生的空洞与癌性空洞也是非常相似,便是有着从业多年经验的老医生都有可能阴沟里翻船。

想要确诊是肺癌还是肺结核,最好的办法就是做病理检查。

李敬生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灯塔,他越想越觉得老人患的病很可能不是肺癌,而是极难诊断的肺结核。

在临床医学中,结核病臭名昭著。

难诊断、难治疗、易复发、危害大。

而且此病属于传染病。

“老人逛完花鸟市场后,过了几天开始咳嗽,发热。然后他的女儿照顾了一段时间后,也出现低烧,咳嗽症状。还有B超、双肺X光片、CT,均提示肺部有多发性结节,空泡征明显……如果真是肺癌不可能传染。而且肺癌进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明显癌痛。”

李敬生的眼睛变得无比明亮。

没错了,患者十有八九患的是肺结核,而不是肺癌。

“李医生,有结果了吗?”

女家属有些忐忑的询问道。

李敬生给她量完体温后就皱着眉头不说话了,这让她感到紧张。

“老爷子这个病,应该能治好。只是治疗周期可能会比较长,可能需要一两个月,甚至更久。”

李敬生认真的说道。

“真的?”

老人听完后,比谁都激动。

蹬地一下就站起来了,死死盯住李敬生,表情就像是溺水的人突然抓到了能救命的救心圈。

这是人的求生本能。

如果可以活下去,谁也不愿意死掉。

蝼蚁尚且贪生,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呢!

女家属的脸上也是露出一丝开心至极的笑容。

“打包票肯定不敢,但是至少有95%以上的把握。前提是,您必须配合治疗,按时服药,不能吃的东西必须禁口。”

李敬生严肃的说道。

老人的脸上瞬间浮现出那种在绝望中压抑多日后看到希望的第一缕笑容。

“有95%的把握这已经很高了。只要真能治好我的病,要怎么治疗,我绝对配合。”

为了活下去,老人爆发出强烈的求生欲。

此刻,便是让老人花光所有积蓄,把棺材本掏出来治病,他都愿意。

与老人的激动相比,老人的儿子要显得冷静许多。

“爸,这事您先别着急。”安抚好老人,让其重新坐下后,老人的儿子看着李敬生用一种严肃的语气道“李医生,咱也是通过熟人介绍来的,有什么话,我就直说了!”

李敬生点头。

“请说!”

第64章 纠正大院误诊,田总来电

“我爸这个病你确定真的有治好的希望吗?说实话,自从我爸查出来是这个病以后,我已经问过六家医院,他们都说只能住院治疗试试,把握不大。你说有95%以上的治好希望,到底是真话,还是为了忽悠我们在这儿花钱治病才这么说的?”

这话当面质问,其实很伤人。

有些家属特别爱较真,往往喜欢把丑话说在前面。

在医生眼里,这类家属往往不好打交道,难相处。

“我行医这么多年,从不忽悠患者做不必要的治疗。如果确实没把握,我会直言不讳的告诉你们。还有,这个病不是由我来治,而是由疾控或者传染病医院来治。”

李敬生一字一句的回答道。

“那就好。我们最怕的就是人财两空,只要真能治好我爸的病,便是花再多的钱,我也愿意。如果我们耗尽家财,到时候我爸的病越治越差,或者就只是纯粹吊着一口气,每天生活在痛苦与折磨中,那我们宁愿不治。还不如拿着这笔钱,陪着我爸四处走走看看,该吃吃,该喝喝,陪他走完最后的人生路程。”

老人的儿子听到李敬生这么说,他选择相信。

不过从他的语气以及眼神当中,都能感受到一丝危险气息。

此人的性格可能有些偏执。

如果李敬生忽悠他们去指定医院治病,骗光他们的家产,到时候老人的病又没有治好,此人很可能做出一些极端行为。

比如杀医。

“治疗这个病费用应该不会很高。至少与你说的耗尽家财相去甚远。”

李敬生给患者与家属交了一个底。

治疗结核病,主要就是抗结核用药打针,不严重的话,在疾控中心就能治疗,免费。严重的话,在大医院治疗,可能需要两三万元,少一点的也要近万元。

这个主要视病情而定。

如果出现并发症,或者有其它严重症状,要用一些昂贵的药,治疗费用肯定要高出不少。

“那大概要多少钱呢?”

老人的女儿追问道。

“唔……老爷子的身体还算硬朗,如果不出现其它严重症状的话,一万元以内应该可以治好。”根据李敬生的了解,病情轻微治疗大概六千元左右,不过考虑到有可能会出现波动,所以报高了一些。

基本上在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给患者报价都是报高不报低。

如果考虑到患者的治疗意愿不强,家庭条件较差,会说一个前期费用。

其实等到初期治疗完毕,病情有好转,这时候家属看到了希望,再穷也会想办法凑钱。

医生与护士这么做不是为了坑钱。

而是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

有些家属和患者,本身特别穷的情况下,听到治病要好几万,很可能直接就放弃了。

这种情况就特别可惜。

所以,医护人员有时候其实是用心良苦。

“真的只要一万块钱就能治好?”

老人与一双儿女异口同声的问道。

看着这一家三口,李敬生不禁哑然失笑。

“那你们希望治好要多少钱?”

老人的儿子讪讪的笑道“一万块钱倒是真心不多。”

“医生,治疗肺癌真的只要一万块钱就够了?”

女家属忍不住问道。

“肺癌?谁跟你说你爸得的是肺癌?”

李敬生翻着眼问道。

“难道不是吗?我们在大医院找权威专家看的,他说是肺癌早期,治疗费最少也得五万元以上,考虑到手术后有可能复发,要做放化疗的话,费用会更贵,三四十万都有可能。”

女家属这回终于抖出了实情。

他们不但在大医院看过,还诊断出来是肺癌。

李敬生听后只觉得异常滑稽。

从未想过有这么一天,他居然有机会纠正大医院的误诊病例。

“我的初步诊断结果是肺结核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你们信任我,最好现在就去疾控或者传染病医院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李敬生解释道。

“对了,你很可能也已经不幸被感染。以后与老爷子接触时,一定要戴好口罩。你与丈夫、孩子等人接触,同样要戴好口罩,以免再传给其他家人。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飞沫传播。”

听到李敬生给出的诊断结果,三人均是感到极为震惊。

“不,不是肺癌?”

老爷子惊诧的看着李敬生,脸上全是怀疑与不信。

在患者心目中,肯定是大医院的专家更值得信赖,更权威。

一家小诊所的医生,难道比大院的权威主任还厉害?

首节上一节60/5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