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 第434节

“我只是打个辅助!”

李敬生谦虚得很。

要不是连涛与他的关系好得像兄弟,他甚至根不会正面回答。

“靠,就知道是你出手了。留点面子行不行?被你们医院一个女主任骑我头上,多难看啊!”

连涛发来一个痛苦的委屈表情。

“哈哈,少来!谁不知道你是有名的诊断狂人?你得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再说了,我就是个半吊子水平,肖主任才是真正的主力。”

李敬生与连涛各为其主。

属于不同的阵营,不存在放水的说法。

而且以连涛的傲气,根本不需要任何人放水。

他只是跟李敬生开个玩笑而已。

“好吧,被你们第二医院爆菊,总比被侨邦压一头要好得多。只剩最后一题了,让咱俩酣畅淋漓的大战一场吧!”

连涛发信息过来,其实就是好奇,想要确认一下是不是李敬生出手了。

现在得知是李敬生在背后给肖主任当助手后,他反而兴奋的期待着与李敬生来一场对决。

“刚才那位患者是早期胃癌,确实超乎很多医生的预料。病因有时候就是这么难以诊断,它们善于伪装,喜欢躲藏在深处或者不起眼的身体某体角落。这就需要我们医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以及孜孜不倦的执着态度去跟病魔斗智斗勇,最终将它找出来,加以消灭。

下面请看第三道题,由于消化道疾病的检查、化验、诊治都非常耗费时间,再加上评委会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这一题仍然以书面答题为主。”

说白了,就是拿一个已经诊治过的病例让参赛的选手们根据病情做出诊断,给出治疗方案。

主办方一方面考虑到现场诊断在时间上来不及,另一方面,上午的手法正骨差点出大事故,也让领导们心头发怵。

几乎所有的领导都有一个共性,需要承担责任的事情,会谨慎再谨慎。

以免则免。

这也是为什么找公司、单位的领导办点什么事,为什么会那么难。

不作为比出事要好。

这就是大多数领导的想法。

前面两道题,难度不算高。

最后一道题的难度肯定会大幅提升。

随着主持人的话音刚落,题目已经出现在了大屏幕上。

患者,男性,37岁,腹泻、腹胀近半年之久,这才入院医治。

入院时体型极度消瘦,已经无法自行起床。

这也太吓人了,拉肚子半年时间,竟然不到医院治疗。一直瘦到无法自行起床,这才被送医。

像这种长期腹泻,有点像是温水煮青蛙。

刚开始觉得没什么问题,反正除了拉肚子,也没有别的不适。

但是长期腹泻会造成营养流失,营养吸收变差。

就好比一棵树,长期缺乏营养,它会慢慢变得叶黄根枯,最终走向死亡。

经过接诊医生询问,患者独自一人到南方超一线城市打拼,因为工作压力大,作息时常不规律,慢慢出现腹泻症状。

患者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再加上经济收入较差,一直没有找到女朋友。

后来腹泻时间超过四个月左右时,因为身体过于消瘦,身体出现乏力,肌肉萎缩、精神易疲倦等症状,被工作单位辞退。

此后便一直独居在出租屋内没有再出去找工作。

直到一位公司前女同事听说其一个多月没有起术,上门查看,发现其卧床不起,于是立刻将其送医院救治。

这位男患者也不知道是上辈子积了多大的德,才能遇到一个这么善良的女同事。

也有可能是那位女同事对他有好感。

不然,离职后基本上都是人走茶凉,很少再有来往。

经医生为患者查体,发现患者身体极度消瘦,呈恶病质,全身肌肉萎缩,心、肺、腹部未发现异常。

患者一天大便七到八次,量多、恶臭。

粪便检查无红细胞、白细胞,潜血试验为阴性。

未在粪便中发现寄生虫及虫卵。

症状其实并不复杂,就只是腹泻,伴随腹胀。

患者自述,曾经到医院诊治过一次,但是未查出明显病因。医生给其开了肠炎药物治疗,一共花费近两千元。因为治疗后不见疗效,患者自行上药店买过止泻药多次,自行服用后同样未能见效。

最终患者索性放弃治疗。

这是拉肚子拉到绝望了。

在医院做检查、拿药,治了近两千元。

然后又买了多种腹泻药物,均没有效果。患者认为这个病有可能治不好了,所以才会选择放弃治疗。

本身在一线城市生活,要租房、吃饭、通勤费等,日常开销很大,一个月存不了多少钱。

也确实没办法把太多的钱花在不见疗效的治疗上。

李敬生看过患者的基本信息后,已经开始在脑子里面进行初步诊断。

开诊所就是有这个好处。

接诊患者后,基本不会想着做这个检查那个检查,而是根据患者描述的症状,然后再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病史、年龄、性别、有无基础疾病等信息,做出一个初步诊断。

李敬生这样处理病人养成了习惯,也就让他的诊断思维比大医院的医生更为敏捷。

有点类似于家兔与野兔的区别。

家免反正也不用担心被狐狸、鹰、黄鼠狼等猎食动物捕食,食物更是不用担心。住在兔舍里,各方面的条件都非常好。

它们的反应自然也就变得迟钝。

但是野兔因为外面的生存条件恶劣,不但要自己寻找食物,还得担心各种野兽捕食它们。所以异常警惕,逃跑时也会格外敏捷,迅速。

李敬生就是那只野兔。

而那些大院医生们则是家兔。

在诊所上,李敬生的经验与见识可能不如大院医生,但是诊断思维更敏捷,诊断方向也更加敏锐。

哪怕只是一点点蛛丝马迹,他都有可能嗅出不同的味道。

医学上对于腹泻的定义有一个标准,一天大便的次数超过三次,每日粪便量大于200克,粪便中的液体成分增加,就可以定义为腹泻。

如果是稀水状粪便,那属于严重腹泻。

反之,液体成分较少,腹泻的程度也就越轻微。

这个患者一天腹泻七八次,肯定属于严重腹泻了。

然后再从腹泻的病程来分析。

腹泻有急性与慢性两种。

病程短于三个星期,定义为急性腹泻。

而不是很多患者理解的突然拉肚子就是急性腹泻。

病程超过四个星期,可定义为慢性腹泻。

这个患者的腹泻时间已经超过半年,可定义为慢性严重腹泻。

这样定义之后,就能意识到患者的情况有多严重了。

280.第279章 诊断中的指南针,吸收不良综合

也就是患者无知,不然早就应该找一家更权威的大医院诊治了。

有些病,最怕拖。

本来或许只是一个小病,拖着拖着,各种并发症全出来了,直接成了连专家都要皱眉的重症、大病。

李敬生下意识的再次查看患者的几个常规检查报告。

粪常规已经看过了,而且就连粪潜血、寄生虫这些检查项目也直接给出了答案。

“会不会是感染性腹泻呢?”

李敬生看向同样在努力思考的肖琳琳。

“肖主任,咱们是不是给患者申请一个粪便的细菌培养看看?”

这让他想起了人民医院羊主任被家属骂成只会查粪的专家。

不过遇到这种棘手的腹泻,粪便细菌培养很有必要。

“OK!”

肖琳琳现在对他的意见,基本上言听计从。

申请后,检查结果几乎是秒出。

说明接诊医生给患者检查时也查过这个项目。

“粪便细菌培养为阴性。”

肖琳琳向他反馈结果。

“那就说明不存在感染性腹泻。”

李敬生根据这个结果,一下排除掉了很多疑似疾病。

他的目光再次看向血液检查报告。

血红蛋白、血清蛋白、电解质、钙、磷……等多个项目皆进行了检查与测试。

因为患者的病因确实很复杂。

寄生虫、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腹泻原因。

这两种都排除了。

那就只能朝其它方向排查。

患者的血红蛋白90g/l,血清总蛋白54g/l,白蛋白35g/l,血清钾1.4mmol/l,钠139mmol/l……

看过后,李敬生在这些数据里面发现了多项异常。

血检是很多病人入院后都会做的一项常规检查。

不是必检项目,但是基本上十个患者有七个要抽血检查。

有的患者不理解,认为这是医院在赚黑心钱。

更有的患者听信谣言,说是医院故意抽了患者的血拿去卖钱。

首节上一节434/5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