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 第412节

王正海写的答案更精准一点,初步诊断为暴发性脑脊髓膜炎,建议急救后抽取脊髓液化验。

他这么做,其实钻了一个小空子。

等于腰穿刺与脊髓液化验并没有实际申请,只是提出这么个建议。

李敬生的诊断虽然有点‘土’,但是更接地气。

而且推理出来的答案更稳一些。

按照李敬生的思路,不需要抽取脊髓液也能基本确诊。

但是王正海教授的思路,完全就是经验占主导地位。处处占尽便宜。

“李医生的诊断思路却是让王某自愧不如!”

王教授看完答案后,对李敬生的态度明显发生了改变。

刚开始还以为李敬生是正好在书上看过类似病例,又或者看到其他上级医生诊治过类似病例。直到看完李敬生的答案,他才明白这个少年完全是凭借那博杂的医学知识与灵活的诊断思维,触类旁通,多方向综合诊断得出的答案。

这种诊断方法,他连想都不敢想。

以他对血液疾病领域其他名专家的了解,敢肯定,整个离江市,甚至有可能整个国内,都只有李敬生一人是这么诊病。

味道,落在笔上便成了风格。

这是独属于眼前这位年轻医生的诊断风格,恐怕全世界都没几个人能够模仿。

“您过誉了!我就是误打误撞而已!”

李敬生此刻的谦虚,王正海哪会相信他的鬼话。

他敢肯定,这小子绝对有着真本事。

“王教授这还是第一次对一位陌生医生说自愧不如这四个字吧!我不懂血液疾病的诊断,只能微微看出李医生的诊断似乎很稳重的样子。他真有你说的那么厉害吗?”

金会长饶有兴致的问道。

“王某说话从不虚捧别人,这一点,金会长应该是清楚的。李敬生这个小伙子很不简单呐!倒是王某坐井观天,小瞧了天下的医生。非要我来评判他的诊断答案,就四个字,曲径通幽。”

王正海感叹道。

赵勇医生则是认真的看着两人的答案,时而露出思索的表情。

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思考。

“曲径通幽这四字用得真是精辟!看完李医生的诊断思路与答案,我能想到的只有一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是我们这些老一辈把路走窄了,太过墨守成规,失了创新。他的诊断思路与答案,让我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与时俱进医学方向。

将来,随着AI应用的普及,我觉得他这种诊断方法肯定能够大放异彩,与我们老一辈的一条道走到黑,步步为营,将会各中半壁江山。

甚至我们这种教科书式的诊断,会被慢慢淘汰也未可知。”

莫兰兰教授给出的评价更高。

居然把李敬生推到了一个引领新潮流,新诊断风向的地步。

“咳……求各位前辈高抬贵手,莫要再捧杀我了!保命要紧,我先溜了!”

李敬生的话,逗得几人不禁莞尔。

这个小伙子一点不怯场,幽默风趣,拿了第一名却是谦虚得紧。

“有点意思!”

金会长看着李敬生离开的背影,笑了笑。

台下,人民医院、第一医院那些认识李敬生的医生,一个个都是重新认识了他。

只有连涛主任觉得李敬生能够拿到第一,毫不意外。

因为他可是多次领教过李敬生的厉害。

第二医院的医生们,看着李敬生归来,完全就是迎接英雄的待遇。

皆是向他投去充满善意的目光,有些与他熟的,更是纷纷祝贺。

“你小子居然还会诊断血液疾病,我还真是有些意外!一直以为你就是个开诊所的半吊子来着。”

徐医师撇嘴笑着道。

“嘿嘿,您不知道的还多着哩!”

李敬生与徐医师平时很少谈论私事。

就算真要谈论,也是很重大的事情,问问徐医师的意见。

“得瑟!”

徐医师没好气的微瞪了他一眼。

看到徒弟表现如此出众,他心里肯定是特别高兴。

颁奖很快完成,第二轮比赛开始。

“第一轮比赛让大家都熟悉了比赛规则,我们今年的所有比赛,都会触及医生们平时的痛点、糟点。专门在这些地方设定严苛的关卡,不合格就扣分。比如,第一轮的检查申请机会,每一次都无比珍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反应我们医生乱开检查,过度检查。

这个风气很不好。

既损害患者的利益,同时也会严重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这种不良风气,应该及时敲响警钟,及时制止。”

主持人的主持功底相当不错。

一男一女,两人配合着一起主持。

整个赛场的氛围也是紧扣提升医学水平,纠正医疗中的不正之风这个大主题。

非常有正能量。

像这种有官方参与和主持的活动,肯定要宣传正能量。

现场有多家媒体、电视台的记者进行采访,甚至直播。

这三天,注定是李敬生这匹黑马横空出世,龙腾九霄的三天。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他这几个月一直在疯狂学习,刻苦提升着各项医学技能,现在可以在这个大舞台上绽放属于他的光彩。

“下面开始第二个比赛项目,手法正骨!这次是在患者身上实操,所以参赛有一定门槛,请大家量力而行。”

主持人的话音刚落,一共五具仿生人被抬上了舞台。

“所有参赛的选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所在工作单位举荐,事先向我们组委会递交了手法正骨参赛申请。第二,上台帮这五具仿生人中的一具完成一项手法正骨操作。”

临床实践在国内管控非常严格。

没有资质的医生在患者身上动手动脚,甚至动刀子,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

“老师,咱们现在上台吧?”

李敬生询问徐医师的意见。

“急啥,等他们操作完了,我们再上去不迟。没必要挤上去凑这个热闹。”

徐医师一派王者风范。

对自己的手法正骨技术也确实有着极强的自信。

只见一个个参赛的选手上台测试,仿生人会自动计分。

那些垂头丧气下台的选手,肯定是操作不合格被直接淘汰。

也就幸好是仿生人,要是真人,那个患者不倒了八辈子血霉?

医院敢让医生参赛,说明被举荐的医生肯定在手法正骨方面有一定水平。

可是现在上台十个选手,至少有四人被淘汰。

说明第一轮筛选非常严格。

想想也对。

第一轮初试不把技术不合格的筛选掉,到了第二轮在真人身上实操,出事故了算谁的?

安全方面肯定要严格把控。

真出了事故,比赛被当场叫停的可能都有。

现在国内的医疗规定是,患者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徐医师看着台上,眼神微微一缩,脸色变得非常难看。就连目光也渐渐变得凶狠,充满仇恨。

这种眼神,李敬生从没有在徐医师身上看到过。

这还是第一次。

徐医师的身体开始颤抖,双手最为剧烈。

紧紧握着拳头,脸也是一点点变红,然后转青。

“老师,您没事吧?”

李敬生关心的问道。

徐医师置若罔闻,目光只是死死的盯着舞台上。

李敬生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舞台,有很多选手仍在排着队等候操作。

三千多人参赛,手法正骨的选手比想像的要多得多。

至少有六七十人。

这些都是省内外的手法正骨高手,想要借着这次机会大大的露把脸,然后扬名立万,打响名气。回去以后,自然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患者寻上门。

说到底,成年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李敬生反复确认后,发现徐医师死死盯住的人,是一名年龄四十七八岁的男子。

个子很高,颧骨比较突出。

手臂感觉很长,手也是特别大。

扎着个类似马尾的小辫子。

具体的面部表情看不真切,只是觉得此人举手投足间透着强大的自信。

很快就轮到这名中年男子给仿生人正骨了。

只见他一脸轻松,随意在一具仿生人身上摸了摸,然后在仿生人的脖子部位端挤扭动了一下,自信的退开。看向负责统计的工作人员。

那名工作人员点点头,这名中年男子笑着走下舞台,回到自己的位置。

“九鹏国际医院?”

李敬生发现那名男子回到的区块是九鹏国际医院。

这是一家成立刚满一年的市内医院,听说在离江市高新开发区那边。主打国际高端路线,那里的护士优先招聘外籍护士,打扫卫生的阿姨都是菲佣。

提供的服务也是一流。

266.第265章 年轻医生技术不赖,吓唬患者

首节上一节412/5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