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 第304节

以前,他在第一医院工作,完全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底层医生。

甚至连升主治都困难。

现在他的各项医术实力突飞猛进,不但在第二医院快速出头,而且在人民医院那种市内的顶级三甲医院也渐渐打开了一丝局面。

现在再看到第一医院的信息,他的心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似乎曾经高不可攀的科室、医生,他已经不再需要仰望。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到第一医院没能治好的病例了。

“大院长亲自打的招呼,让我们科室全力以赴,争取把这个病人治好。患者现在对第一医院已经不再信任,这次来第二医院求诊,还是因为你们手法复位门诊的名气大,才让他想着过来试试。”

欧晴岚把其中的内情也一并说出。

这有点类似于家丑不外扬的道理。

第字号医院之间有着紧密联系,高层肯定都是互相认识的。

如果这个患者在第二医院能够治好,那么也就避免了第一医院出丑。

至少在自己家里出丑,兄弟姐妹一般不会笑话。

要是让患者跑到其它医院治疗,那就不好说了。

第字号医院这些年本就举步维艰,山河日下。第一医院是第字号医院中的老大,也是第字号医院的一块丰碑。

要是这块丰碑倒了,后果可想而知。

“我看看术前与术后,以及现在的片子。”

李敬生至少要先了解清楚患者的伤情,手术治疗方案,以及现在的状况。

“咦,他第一次受伤的这个骨折情况有点蹊跷呀!”

查看完以后,李敬生紧盯着患者一年前刚摔伤时,在第一医院拍的片子。

问题不是很大,就是左手的舟骨骨折。

这种伤,李敬生有时候一天都能治疗好几个。

直接正骨复位,然后打石膏或者上夹板外固定,就能让患者走。

有时候为了防止发炎,会让患者服药或者输液。

总之手腕舟骨骨折,对现在的李敬生来说,就是一个很小的问题。

“那个病人在哪一床住院?”

“就在27床!阮医生,好像是归你管吧?”

欧晴岚看向对面的阮医生。

“唉,正是在下!这是一个烫手山芋啊!”

阮小勤愁眉苦脸。

上级把这个活摊派到他头上,他心里面肯定是万马奔腾,草泥玛乱飞。

只是这个没办法,只能接着。

说白了,医院领导和科室领导也是考虑到这个病例棘手,万一治不好,也不至于再败坏一个主任医师的名声。

至于主治医师,算不上科室招牌,必要的时候当炮灰用也是常有的事情。

医生为科室背锅,事后会得到一定的好处。

“我去看看那个病人!”

李敬生决定先给那个病人摸骨看看情况。

这么难治,必有原因。

第一医院的骨外科水平并不差,做了手术,并且植骨都没能治好,绝不简单。

骨伤超过一年不愈合的,极少发生。

“我带你过去!”

阮小勤也不磨叽。现在李敬生愿意帮他啃这块硬骨头,心里面自然是千肯万肯,而且非常高兴。

只是病例的难度太大,他也不敢对李敬生抱有太大希望。

207.第206章 大成级摸骨,神了

来到病房,可以看到一位非常年轻的男患者坐在床边的椅子上,也就二十七八岁的样子。

“罗非明,这位是我们骨外科的李医生,他在手法正骨、骨创伤治疗、关节治疗等方面都是极为擅长。特意过来给你检查一下手部腕骨的情况。”

阮小勤别的本事暂且不提,说话的本事真没说的。

李敬生本来也就是骨外科一个普通住院医师,现在被他这么一吹捧,差不多等同于专家了。

“谢谢,谢谢!”

叫罗非明的男子道谢的同时,已经开始打量李敬生。

“你们第二医院的医生都挺年轻的呀!”

这是话里有话。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年轻医生往往技术不靠谱,病人和家属不敢轻易信任。

罗非明在第一医院做了手术治疗,骨伤一年未愈,对医生的警惕性会更高。毕竟他的手要是再治不好,估计就要废了。

“现在医院招医生都要求高学历,年轻化是大趋势。李医生看着年轻,在我们骨外科却是颇有名气哩!”

阮小勤帮着说话,以免气氛尴尬。

李敬生则是走到患者面前,对方并没有站起身的意思。李敬生只能蹲下身。

“我给你看看左手。”

患者主动伸出左手给李敬生检查。

李敬生开始为患者摸骨。

随即,他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摸骨术目前是小成971/1000。

基本上只要摸一遍,骨象、血管的损伤情况、软组织情况,都能摸出来。

摸骨的检查效果不比CT差。

这个患者的骨伤因为时间跨度长达一年以上。

摸骨时,手感比较晦涩。

不是手感不够清晰,而是判断不出骨伤的性质、状态。

李敬生本来是想等着摸骨术自动晋级的,因为他想攒多一点生命值升级外科方面的医术以及诊断医术。

这些医术比较难升级,但是又特别重要。

把生命值留着升级它们更符合利益。

摸骨术与其它手法正骨医术,反正每天都有机会大把运用,自动提升技能熟练度就可以了。

花了29点生命值,当场就把摸骨术从小成升到了大成。

幸亏他在不久前把医生等级提升到了高年资主治。

不然想要把摸骨术升到大成级别将没办法实现。

摸骨术大成1000/2000。

这也是第一门升到大成级别的医术。

此时的摸骨术已经拥有了相当于副主任医师的水平。

摸骨术小成级别时就已经能够摸出骨骼的活力、密度,以及是否发生病变都能摸出来。

比如骨癌患者,他的摸骨术提升到小成后就能够摸出来。

如今,大成级别的摸骨术,不仅摸骨时对上述骨象的判断更加精准,减少误判,而且还拥有了分析骨伤,查探骨龄、骨伤愈合情况、骨骼营养状态的能力。

医生诊治患者时,可以根据患者的肤色、面貌、身体瘦弱、发质等情况轻易判断出一个病人的营养状态。

李敬生现在就有这种能力。

只需看一眼,就能大致推断出病人是否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但是人体骨骼在体内,肉眼根本看不到。

至于用手摸骨,不懂的摸哪根骨头都觉得差不多,就是硬梆梆的。

但是专业的骨外科医生摸骨能够掌握一部分肉眼看不到的骨象信息。

比如骨骼是否缺失严重,是否下陷等比较明显的骨象。

像李敬生这种学过摸骨术的专业骨外科医生,那就更牛了。

摸一摸,几乎能摸出大部分需要专业影像检查才能获取的骨骼信息。

此刻,他的摸骨术大成,这种能力进一步加强,并且有了质的突破。

能进入深度骨伤分析,能摸出骨骼的营养状态,说白了,患者的某块骨骼是否存在血供不好,或者其它慢性的隐匿病变,他摸一摸就能查出来。

患者虽然没说话,但是因为李敬生摸骨时给他带来了疼痛,他的眉头皱了起来。

脸上已经有了一丝不高兴。

李敬生升级摸骨术后,像是上瘾了一样,抓着患者的左手腕摸来摸去。

并且多次在腕关节部位来回摸、按。

“来,让我再看看你的右手!”

他摸出了一些很特殊的骨象信息,但是需要借助患者的右腕加以对比,然后进一步分析。

“我的右手是好的。”

患者的语气已经带着一丝不悦和冰冷。

“这你就不懂了吧!李医生肯定是发现了问题,需要借助你正常的右手腕骨加以对比。腕关节是最复杂的一个人体关节,你这个病上次做手术加植骨都没能治好,难度本身就非常高。李医生现在有了一些发现,这是好事情,你得好好配合我们医生。”

阮小勤在旁边打配合。

有时候还真需要一位这样的医生。

也许他的医术有点拉稀,但是对付家属和患者很有一手。

患者听了后,老实的伸出右手,原本拉着的脸也好看多了。

也就是这个患者不懂事。

以李敬生现在的实力,骨伤病人能够被他摸骨绝对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首节上一节304/5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