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 第234节

徐医师没有加班的想法。

直接让护士告诉患者下午再来。

“中午十二点到一点是吃饭和休息时间,下午一点,你们准时到门诊工作。”

徐医师说完直接就走了。

李敬生看着外面还有多个病人在排队,心中多少有些不忍。

不过他也明白,医生是人,不是机器。

只有吃饱喝足,养好了精神才能救治更多的病人。

“医生,医生,求求你帮我儿子治一下吧!我们早上九点多就来了,已经排了一上午的队,我儿子的问题很小,就只是手肘的关节脱位了。”

一位年轻妈妈抱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走进门诊室内,苦苦哀求李敬生加个班。

李敬生拿过患者拍的X光片看了看。

问题不大,就是桡骨头半脱位。

小孩子的桡骨头发育还没完善,肘部的环状韧带松驰,有时候摔伤或者家长牵拉的力道过大,都有可能导致肘关节的桡骨小头脱位。

出现脱位后,孩子会因为疼痛而哭闹,受伤的前臂不能旋后,肘关节也无法自行屈曲,受伤的手臂无法上举。

对于李敬生这样的正骨高手来说,确实只是一个小问题。

对孩子和家长来说,却是顶天的大事。

看着孩子因疼痛而哭闹,手臂处于半残废状态,家长的内心会非常恐惧和担忧。

“行吧,我加个班帮孩子治疗一下。你用手机交一下费。”

李敬生给患者开了收费项目单。

孩子妈妈千恩万谢,赶紧用手机绑定的医院APP直接付了费。

只见李敬生先是给孩子摸骨,了解骨位情况以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情况。紧接着,他的右手拇指压在孩子的桡骨小头上,左手握住孩子的腕部,然后让孩子的前臂旋后。

接着,拇指用力按压桡骨小头。

“咔!”

轻微的骨鸣声响起。

这是关节复位成功的骨鸣声。

“好了!”

李敬生笑着对孩子的妈妈说道。

“谢谢,太感谢您了!”

孩子妈妈连连道谢。

“他这个损伤不算严重,不需要包扎固定,但是要小心养护两周左右。小孩子的恢复速度快,两周后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李敬生成功收获了一个好评,又治好了一个患者,他同样很高兴。

11点生命值到手。

学会了正骨术后,轻松为患者复位脱出的关节,成就感拉满。

外面那些患者,还有护士黎丽,陈医生等人看他时,投来的敬佩目光同样让李敬生很受用。

论成长速度,还是在大医院更快一些。

一个星期有三天在大医院,四天守着小诊所,这种模式还是很不错的。

等他慢慢赚到足够多的生命值,把其它医术也一一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到时候,他不但在第二医院的地位会更高。甚至在国内医学界都会渐渐获得一席之地。

人生最舒服的状态,就是这种努力看得见的状态。

“医生,我的脚因为骑电瓶车摔断了,现在痛得厉害。你的医术那么厉害,请你加班帮我也治一下行吗?”

又一名患者拄着拐杖走了进来。

完全就是不请自来。

年龄四十岁左右。

旁边跟着的应该是他老婆。

“我们已经下班了,下午再来吧!”

李敬生发现不但这个患者要求医生加班,外面等待的那些患者和家属,也是紧紧盯着他。

这时候,只要他再答应加个班,今天就不要想吃中饭了。

后面的病人将会源源不断。

在门诊正式上班,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

不像住院部,只要到了点,手里的病人处理完毕,交接给值班的医生就可以走人。

门诊没有交接制度。

到了点直接下班,医院也不可能再额外安排值班医生。

除非是急诊科。

“刚才不是也加班帮这个小孩治了吗?我们等的比这个小孩还久。而且我的伤势更重一些,你就行行好,加班帮我老公处理一下不行吗?”

男子的妻子指着欢天喜地离开的小孩与孩子母亲说道。

“不好意思,现在确实已经下班了。我已经工作了一上午,需要先去吃饭,休息一下,然后下午再来继续工作。不然我也没那个体力应付下午的工作任务。请多多理解。”

李敬生坚决拒绝。

这次绝不能再答应。

人都是自私的,患者和家属考虑的是尽快解除病痛,医生考虑的是吃了饭,休息一下,养好了精神,恢复了体力,才能更好的胜任下午的工作。

“你能帮他们治,却不肯帮我们治,不就是因为看那个小孩的妈妈长得漂亮吗?”

女家属这嘴巴真是犀利。

“在我们医生眼里,只有患者,没有其它。你们下午再来吧!”

李敬生这次说话的语气就冷了很多。

遇到这种不讲理的家属,真的能把医生给气死。

他可不会像人民医院的那个羊主任一样,被家属气病。

李敬生没有再搭理这个病人和女家属,直接走了。

刚到食堂打完饭,正准备开吃,徐医师的电话打过来了。

“小李,怎么搞的?十几个家属和患者打电话到医务科投诉我们门诊室,说我们区别对待。现在医务科让我们过去做个说明。”

徐医师估计也没想到徒弟这么能整事。

他才走了二十分钟不到,李敬生就捅了一个这么大的篓子。

“怎么有那么多家属和患者投诉我呢?我就只是加班给一个小孩治疗了,然后有个腿部骨折的病人也要求我加班,我没同意。那个女家属就把我骂了。我就只与这一个患者的家属顶了两句嘴,没与别的患者发生冲突啊!”

李敬生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发生这种事情,他简直比窦娥还冤。

本是一片善心才临时加班,没想到却被这么多人投诉。

实在太让人寒心了。

“我快吃完饭了,一会过去问问。你抓紧时间去食堂吃饭,等会可能要去医务科解释一下。你也知道,医务科专门拿捏我。”

徐医师提到医务科时,多少有点怨气。

172.第171章 确立关系,对抗吴教授

医务科那天对徐医师与几位主任医师区别对待,李敬生也看到了。

基本上就是拜高踩低,古代太监那一套。

说到底,可能还是徐医师的职称太低。

仅仅只是主治医师,在第二医院这种大院的地位是相当有限的。至少也得是副主任医师才能有点权重。

李敬生吃完饭,本来还想着去骨外科医生办公室混个脸熟。

起码要跟科室的同事们认识一下。

虽然是在门诊工作,但是都属于一个科室,搞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以前那套个人主义,孤芳自赏,早就被他验证过,根本行不通。

上班第一天被十几个患者和家属投诉,他怕是创下了第二医院的历史记录。

他打电话给徐医师“老师,我吃完饭了,现在去医务科还是怎么弄?”

“你不用过来了,先去办公室休息一会,一点准时到门诊上班。下次记住,别再善心泛滥。”徐医师应该是亲自去医务科帮他擦屁股去了。

事情的始末肯定也已经调查清楚了。

李敬生看看时间,十二点三十五分,还有25分钟休息时间。

从住院部到门诊室大约需要5分钟,他还有二十分钟。

很多门诊都是下午两点才上班。

手法复位门诊一点就上班了,比普通门诊提早了一个小时。

徐医师可能也是考虑到患者太多,时间太短的话,根本处理不过来。

有时候遇到一个棘手的正骨复位患者,需要四五十分钟。

一下午根本治不了几个。

李敬生朝着骨外科的医生办公室走去,心里面还是有点小激动。

重回大医院,地位超然,能力与以前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这种感觉相当不错,让他有种终于熬出头,出人头地的自豪感。

一会应该能够见到欧晴岚。

现在与她成为了同事,今后天天都能见面。

那天晚上为了救她离开,当着她那些同事自称是她的男朋友,她这回肯定没办法再装着不认识李敬生。

很快就来了骨外科医生办公室。

与坐诊医生不同,手法复位门诊并没有单独的办公室之类。

而且大多数医生吃完饭不会去门诊室里面休息。

因为患者看到医生进去了,立马就会跟着进来。

想在那里休息好,基本不可能。

很多医生喜欢回住院部的医生办公室坐一会。

首节上一节234/5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