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 第217节

“对了,还有一个让我特别揪心的病例。那是一个双腿患骨癌的小女孩,只有11岁,现在已经截肢治疗了。双腿截去后,她的肩部骨骼也发生了转移,现在做了化疗,您说这个有希望出现奇迹吗?”

只要有办法,李敬生特别希望能救那个坚强且勇敢的小女孩。

“九死一生吧!化疗和放疗配合着来,有治好过的例子,不过一般都是早期。这个小女孩发生了肩部癌细胞转移,我比较担心的不止是骨骼上的转移,癌细胞有可能侵入内脏或其它组织部位。”

徐医师对这个小女孩的结果持悲观态度。

“治疗骨癌,中医方面有什么效果比较好的药或者治疗手段吗?”

“中医从来没有癌症这个说法。我只擅长手法正骨,治疗骨伤或许还略懂一些皮毛,骨病却是个门外汉。你现在可以先把手法复位学好,到时候自然会有机会接触真正的中医大家。”

徐医师的正骨术跟谁学的不清楚。

他这么说,肯定见识过更厉害的中医高手。

手法正骨本身也只是中医里面的一个很小分支。

看来想帮那个小女孩也帮不了。

“老师,今天我还遇到了一个骨伤病人,打篮球扭伤了膝盖。我也说不上来,就是凭感觉,她的情况并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她没让我检查,直接买瓶红花油走了。您说,像这种病例,风险一般来自哪些方面?”

聊上了,李敬生索性把一些问题都问出来。

“这个就不好说了,严重的话,可以致死。如果比较轻,可能自行恢复,如果伤了膝关节的构造,又没有及时正确治疗,变残疾也是有可能。”

徐医师严肃的说道。

“膝盖扭伤还能致死?您别吓唬我行吗!”、

李敬生认为哪怕是把人的四肢砍掉,只要能够止住出血,预防感染,仍然可以存活下来。

“吓唬你?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脚指骨折伤,也发生过病人三天后死亡的事情。我告诉你,当医生一定要敬畏疾病,而不是教条主义的敬畏生命。”

徐医师的思维与普通医生完全不一样。

怪不得第二医院很多人背地里称呼他为徐疯子。

敬畏生命,那是医学教科书上写着的,老师也是三令五申,挂在嘴边经常念叨。

到了徐医师这里,怎么就变成了敬畏疾病?

“别用这种异样的眼神看着我,我的脑子没病。我们当医生的,你以为是在与谁战斗?是在跟疾病战斗,懂不懂。尊重对手,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才能让你绿树常青,不容易阴沟里翻船。有时候,一个很小的疾病或者疏忽,都能让患者丧命。抢救的机会都没有。”

此时此刻,李敬生竟然认同了徐医师的这套理论。

明知道歪理当道,瓦斧雷鸣,可是还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那个脚指骨折的患者是怎么死的?”

李敬生的好奇心彻底被勾起来了。

必须承认,他虽然有着几年的临床经验,但是对于很多疾病与风险都是陌生无比。

他还很弱。

“那个患者是一位国外的退休老人,本是高官,家里非常富有。他喜欢冒险,一次登山冒险中,左脚的大拇指踢到了石头,发生了肿痛。当时他揉了揉,并没有太过在意。回家后,他叫家庭医生给他检查了一下,说是没什么大碍。那个老人也就放心了。

可是第二天还是觉得非常痛,而且脚趾肿得挺大的。

当时我还算小有名气,他找到了我,让我给他看看。我摸骨后发现伤到了趾骨,有轻微骨折。而且血管也受到了一定损伤。我建议老人去医学中心治疗。

别看有的外国人不缺钱,可是很小气。

当然,那边的医疗费有的确实很贵。

老人没听我的劝,没去做检查。

到了第三天早上五点多的时候,他忽然感到气闷,身体很不舒服。立刻叫了家庭医生上门,当时据说脸都有些发绀了。

赶紧送到医学中心,结果还没来得及进一步检查,直接呼吸骤停。

最终抢救了一个多小时也没能抢救回来。”

徐医师说的这个病例,让李敬生感到匪夷所思。

更让他窥视到了徐医师的一些过往,听着这话的意思,徐医师很可能在国外混过。而且还是小有名气。

也对,手法正骨复位,能有徐医师这个水平,在哪里都不愁没饭吃。

在国外捞金,那应该更轻松。

毕竟国内还是有不少手法正骨门诊的,国外那是真的没有。全是我们国家的医生开的中医馆。

国外那么大,一个人别说吃一个州了,就算一个市,也足够混得很滋润了。

“那人到底怎么死的啊?难道是下肢静脉形成血栓,然后逆行到了肺部,最终导致死亡?”

李敬生能想到的答案,似乎也就只有这么一个。

如果病人发生下肢受伤后,没有及时正确处理,然后因为下肢行动不便,选择躺平,静坐等方式来等待伤势的恢复。这时候就非常容易形成下肢血栓了。

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后,会逆着血管往上走。

进入心脏后,很容易进入肺静脉,这时候就出现了肺栓塞。

如果不能及时融栓,人就会很快死亡。

谢谢书友20170206234850607打赏支持。万分感谢。

163.第162章 师徒合谋,又救了一条命

静脉栓塞死亡的案例每年都会发生,原因有很多。

比如久坐、久卧,导致血液流速变缓。特别是下肢,很容易出现血液回流受阻,红细胞堆积,最终出现血栓。

还有,体内血液处于高度凝聚状态,特别是烧伤、烫伤后,最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剩下的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动脉血管变窄等等,都容易出现血栓。

要说危害最大的,肯定是肺静脉血栓。

主要不容易发现,等到确诊时,往往是尸体解剖阶段了。

“你说对了,患者死于肺静脉血栓。也是那个患者的死亡让我意识到手法正骨复位不能只是把骨折部位复位就行了,还要注意检查患者的血管损伤情况与淤堵情况。你现在的摸骨术应该达到了一定水平吧?”

徐医师说起当年的死亡案例,即便时隔多年,仍然心有余悸。

每一个患者的死亡或者病情重大转折,都会让医生记忆深刻。

“我现在应该达到了摸骨的第四个层次,能够摸出患者的骨骼活力、细微骨象,韧带与血管、软组织的损伤情况也能摸出来。但是感觉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李敬生也不藏着掖着。

其实以徐医师的水平肯定能从李敬生的实践操作中看出他的真实水平。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这么高的摸骨水平,算是非常不错了。你以后摸骨水平更强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患者骨骼、血管、韧带的更多细微变化。比如血管内的血液流速。如果发现血液流速变缓,特别是下肢,那就一定要格外警惕血管栓塞。”

摸骨术再进一步,居然可以感受到血管内的血液流速。

想想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李敬生对更高境界的熟练度充满向往。

他的摸骨术现在是小成级别,再想升到一下境界,需要1000熟练度,还差着好几百呢。

看来还得好好努力啊!

接下来,徐医师又与他聊了许多关正骨复位的临床知识。

这些东西在书本上是很难学到的。

都是医生本人积累或者其他医生传授。

至于一些手术技巧,甚至是独创的技术、联合用药等等,都需要师承。

聊得差不多了,李敬生准备起身告辞。

“老师,还有一件事情想要征询一下您的意见。第二医院想要招我到骨外科手法门诊室,每周工作三天,按正式员工计薪,可以评职称,聘主治等等,我个人还是比较心动的。担心损害到您的利益,所以决定先问问您的意见。”

李敬生在城南老街学会的生存规则就是一山难容二虎。

比他上次福瑞多药店开业,他和老赵的诊所都受到了很大影响。

本来要到诊所买药的患者直接就被吸引过去了。

一个萝卜一个坑。

城南老街需要买药的患者和顾客就那么多,自然是此消彼长。

这两天,阳光诊所的业务极为火爆,老赵肯定是比较煎熬的。

不过来李敬生诊所的顾客和患者并非这小片区域,有一些是从市内其它区域赶来的。算是初步有了一些虹吸效应吧。

如今,李敬生要是答应到第二医院的手法复位门诊室上班,不就等于徒弟抢师父的饭碗吗?

“损害我哪门子利益啊?放心吧,别说一个星期只到那里上三天班,就算你一个星期上七天班也影响不到我。当初留在第二医院,还是华主任盛情相邀。别看我只懂得手法正骨复位,一招鲜吃遍天,我只要还干得动,上哪家医院都能有不错的待遇。”

徐医师说到这些时,脸上露出自傲的表情。

眼神睥睨,傲视长空。

这一点倒是真的。

医生是个吃技术饭的行业,只要有一个领域很优秀,就能够混得非常不错。

“你进第二医院是好事。千万别小看了职称和资历,几乎在全世界稍微发达一点的国家,职称都特别重要。而且你进了第二医院,相当于背靠大树,在城南这片区域可以更有底气。”

徐医师也隐晦的提到了这件事。

看来,稍微高级一点的医生都知道城南这片区域不简单。

想想也是。

诺大的城南只有一家第二医院,本身就是极不正常的。

“如果是这两天与第二医院谈入院的事情,我可以配合你。正好我病了,那边根本找不到替代者,你不说待价而沽,至少能要个好价钱。然后有一些附加条件可以提进去,比如不加班,非上班时间不参加医院的会议等等。我看得出来,你小子喜欢走野路子,签合同时适当的提一些附加条件,可以拥有更多的私人自由。”

徐医师待他是真心不错。

不但不担心李敬生抢他的饭碗,反而帮着李敬生要个好价钱。

“既然您同意了,我准备明天找华主任谈谈。”

李敬生也担心夜长梦多。

有些机会错过了就很难再拥有。

“谈的时候有底气点。不是我吹牛,懂手法正骨的医生虽然不少,但是能有较高水平的却是凤毛麟角。你现在的水平算不上很厉害,但是放眼整个江离市,基本上就是矮子里面拔将军,已经算是有些底子了。假以时日,你肯定会更厉害,所以谈条件时要有点底气。

华主任为人还算不错,但是关乎到利益,很多事情他肯定是站在科室和医院那一边的。

很多东西需要靠你自己去争取。”

徐医师是把他当成徒弟才会说这些肺腑之言。

……

李敬生回到诊所已经接近晚上十点,这次上门探望恩师,让他收获非常大。

明天找华主任谈入院就职的事情也能操作得更好。

首节上一节217/5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