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 第191节

很多人压根都不知道他这里能做外科手术呢。

女子走到一边打电话去了。

李敬生给那个腰部划伤的小伙子检查了伤口,愈合达到了最好的甲级。

没发炎,没感染,没裂开,没流脓。

可以看到伤口基本上初步愈合完成了。

“再过两天应该可以过来拆线了,你明天不用过来了。”

李敬生给他开了一支红霉素软膏,让其自行回家涂抹在伤口上。

这么长的伤口,能够这么快愈合,也给了李敬生更大的信心。

如果现在再让他回到第一医院上班,缝皮任务保证能够完成得不比主治差。

至于优秀规培生,住院医师,缝合水平肯定是不如他的。

这时,又有新的患者进来了。

“医生,我把我婆娘带过来了,请你看看。”

那个早上刚开门,咨询能否正骨的男子带着一个瘦弱的女子过来。

这名女子特别瘦弱,头发枯黄,走起路来也是颇为缓慢。

她的行动还不如一些老人敏捷。

“摔伤了右手腕是吗?”

李敬生示意这名女子坐下。

“对。”

她小心的把右手的袖子卷上去,右手腕看上去相当纤细,如同古代的柔弱小姐。真的是手无缚鸡之力那种。

皮肤较为暗沉。

用肉眼诊断,并没有明显的红肿,只在腕部下面,以及手掌有些许擦伤。

摔跤是谁也避免不了的事情。

小孩子就不用说了,顽皮,好动,做一些危险的动作尝试,摔跤就是家常便饭。

大人一般比较稳重,轻易不会摔倒。

但是不幸摔倒后,受伤往往比小孩严重很多。

这名女子太瘦了,严重缺乏脂肪层的保护,摔伤时,几乎就是骨头在那里硬扛。

“就是这只手不能用力,特别是端盆子,拿碗什么的,都会特别痛。”

她主动向李敬生描述着症状。

“我给你检查一下。”

李敬生施展小成级的摸骨术为她摸骨。

表情始终严肃。

人家老公就站在旁边呢,抓着人家老婆的手摸来摸去,可不能引起什么误会。

他这个还算好的,医院甲乳外科的男医生,遇到乳腺病变的女患者,做触诊时那才叫危险。

只见他的动作轻柔却又精准,而且特别稳。

与精通级摸骨术相比,明显又有了很大进步。

已经可以做到稳、准、轻三个要点。摸骨时的两轻一重,三定点等技术要点,也已经基本融汇贯通。

对于骨象的判断同样有了很大进步。

以前只能判断骨质的密度,现在对骨骼的韧度、密度、是否病变已经有了更清晰的触感判断。

甚至就连骨骼的活力,都能感受到一些。

摸完后,他的心里有了底。

不是什么大事,就只是腕骨发生部分错位,有一处存在轻微骨折。

“可以治吗?”

“问题不算很大,似乎存在骨折,要照个X光片看看。”

李敬生肯定要给她拍个片子才敢治。

万一有什么事,拍了片子就能当成最好的证据。

“原来骨头断了啊,怪不得那么痛呢!帮我拍吧!”

女子一听骨折,脸上明显露出恐惧表情。

“骨折分为多个级别,你的骨头没完全断掉。比如一根小木棍,用力折它,出现了裂痕,但是没断,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李敬生解释道。

“做检查要多少钱啊?”

女子的丈夫比较在意费用。

“一百元。”

“可以不拍吗?”

“那肯定不行啊!这只是最基本的检查,如果到大医院,很可能会要求你们拍CT,那个贵多了。”

李敬生发现小诊所赚钱是真心不容易。

做个一百块钱的检查,患者还想讨价还价。

在大医院就没有这种事,常规检查,医生直接开,根本不会征询患者的意见。

150.第149章 这三百花得值,局麻配肾上

“那好吧!”男子同意了,抠索半天摸出一百块钱交了费。“医院和诊所就不能来,一进门就得花钱,还不少。这一百块钱够我买好多个馍呐!”

有些地方的民众喜欢吃白面馍。

便宜,扛饿。

周围的患者和顾客听了不由发出笑声。

看着这对夫妇。

“哎呀,你少说两句行不行啊!”

女子的脸都红了。

女人通常是比较爱面子的,当众露了家底,让大家知道他家每天吃的是白面馍,她觉得有点丢人。

“这有什么啊,我们现在顿顿有馍吃还算是生活好了哩!以前在老家,哪顿不得吃糠咽菜?”

男子却是无所谓。

这话自然又是惹得众人轰堂大笑。

女子恨不得钻进地缝里,脸都红到了脖子根。

“现在很多酒店把红薯饭、伴糠饭当成了高级食品呢!吃着健康,对肠道非常有利。”

李敬生替这个女子解围。

她嫁了个钢铁直男的老公,既有好处,也有尴尬的时刻。

比如在别人面前说话不注意形象,不顾及她的感受。

这种钢铁直男大多比较实在,过日子还算踏实。

带她进医技室照了X光片,因为清晰度有限,费了很大的力气才看清有一道轻微的骨折线。

这还是李敬生摸过骨,知道哪里骨折的情况下。

现在他的小诊所开展了手法正骨复位业务,来一个就能照一次X光片。

一次收费一百元,一百多个患者就能帮他赚回本钱。

再加上诊所这两天的卖药业务又起来了,到时候手里有点钱了,他准备咬着后槽牙换一台新的X线检测设备。

唯一的问题就是场地不达标。

租在这种闹市地段,好处就是人流量充足。坏处就是租金贵得要命,场地狭小。

如果能够盘下这一栋楼,场地肯定就足够了。

租下一楼的租金就够他呛的,租一整栋楼,简直不敢想像。

不过二楼,三楼的租金应该要便宜很多。

这栋楼是房东的自建房。

这条街的绝大多数房子都是自建房。

城中村就是这样子,房子密集,打工者聚居的好地方。基本上全是老房子。

除了门面租金稍微贵一点,住房基本上很便宜。

而且这一片区域的门面租金与外面正街上的那些商业门面比起来,连孙子都算不上。

李敬生听说商业广场一个两米的柜台,租金五千一个月。

建设银行租的那四个门面,更是需要100万/年的租金。是真是假不清楚,正街上的门面租金很夸张绝对是真的。

他现在虽然有野心,但是仍然以稳为主。

按照目前的赚钱速度,苟着发展一年左右,只要不出事故,应该就有能力买个门面了。

到得那时候,才算是真正扎下了根。

前途非常光明,就是不能急,需要一步步慢慢积累。

“拍完了,我们出去说吧!”

李敬生把患者带出医技室,患者的丈夫就守在外面。

妻子与一个男医生进了医技室,看来当丈夫的多少有些不放心。

“咋样,能治不?”

她的丈夫期待的问道。

“存在腕骨骨折并且伴随关节移位,可以手法复位试试。复位成功后,需要上夹板固定四周到六周左右。”

“那要多少钱捏?”

“这种复位最少也得三百五十块钱的样子。考虑到你们挺不容易的,给300吧。”

李敬生是真的给这家人很大照顾了。

到第二医院手法门诊,没有七八百想都不要想。

首节上一节191/5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