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 第8节

  方闲闻言心里略松,回道:“力哥,我的确是多花了点时间琢磨了这些事,当然自己有相应的症状,因此多费了心思。”

  薛力点头,把二郎腿放下了:“坐,先坐。”

  “这就对了嘛,不要害怕!”

  “你难道还没发现吗,医院里还有医学会之所以给你们设立相当高的门槛和标准,是让你们更加自信吗?”

  “你自问,让你现在切个皮、缝合一下,你会怕自己做不好吗?”

  “医学行业比较特殊,必须厚积薄发,而不能点点对应。”

  “是吧,我没说错吧?你会缝合不能只会缝合。”薛力稍微给方闲做了些许的点拨。

  “是的力哥。”方闲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如果他只会缝合的话,那么他就没办法在管床的过程中,发现前15床的亚健康,也不会发现李球所管的那个病人的最大风险并予以劝解规避。

  普通人只能说明有危险,但

  很难说明为什么,且直接戳破他内心的防御,这就是基础理论带给方闲的知识体系和理解。

  创伤外科规定的当助手入门门槛,固然有前辈们的推动,但更多的还是要让方闲这样的新入手术室的医生,一进去就能够自信起来,不至于被狂批猛喷,然后损伤自信心。

  薛力说到这,就没往下说了:“不要着急,当医生切忌焦躁,也切忌骄傲。”

  “外科不比内科,外科的培养环节,永远会比非外科科室多一环节就是,你需要具体治疗过程,而不像内科那样,用了药就用了药,用了什么机械就用了什么机械。”

  “外科的手术治疗,是一种操作性、持续性的过程。所以不能急,不仅是你不能急,包括我也不能急,这才是对病人负责。”

  ……

  方闲从办公室走出来,大概是明白了薛力找他的理由了,意思就是讲啊,组里面的机会是有限的,不管是林教授,还是宋教授,都不能只看到其中一个人,而是要全面。

  大家都能做事的时候,机会就只能相对公平的给予,并非偏向,而是需要轮替。

  你方闲一个人把所有的操作都做了,别人干瞪眼,反之亦然。

  住培每个月就只有五次上台机会,研究生有十次,博士生每个月能够有二十次,一周的手术是有限的。

  “闲哥,方便吗?”方闲走出办公室后,遇到了范程鹏。

  范程鹏戴着黑框眼镜,皮肤略干燥,右眼下的有大小两颗黑痣,痣体并不突出,不如李球胖,但整个人看起来比方闲要微胖一些。

  问方闲的语气很客气。

  “鹏哥你说。”方闲认为范程鹏是想让他帮忙做事或者换班。

  “宋教授让我问你一下,你的创伤外科基础理论,是不是到了3级。如果是的话,你在这一届年终考核的过程中,可以找一个预备导师。”范程鹏这么讲。

  你负责优秀,其他的交给医院。

  没人是傻子,方闲的水平,就是会在点滴之间无意溢出,而身为副教授的宋煜甚至是林介墨,都能捕捉在眼底。

  方闲听到这话目光闪烁了一下,虽然他心里也这么想过,却也不敢相信自己这么短时间就吃成了小胖子。

  成为硕士研究生的事情,谁不想呢?如果不想,方闲还有李球等住培就压根不会留下来当湘南大学附属医院的住培,而是去下级医院当硕士研究生了。

  就是为了这个机会。

  “应该还不够吧?”方闲试探性地问。

  范鹏程就说:“也差不多,目前汪波是比较关键的影响因素,郭教授会让他管控发挥的,尽量会让我们科室里的兄弟多几个预备导师。”

  “这一点千万不能说出去啊……”范鹏程最后一句话压低了声音。

  方闲整个人瞬间紧绷起来,莫名有一些感动的酸涩。

  郭教授是创伤外科的主任,与宋青禾

  、林介墨主任带领整个创伤外科,都是教授级别。

  方闲与另外两个教授的接触不多。

  但是根据医院研究生部发出的规定,硕士研究生和住培之间虽然存在着学籍竞争制度,但也不会一蹴而就,在综合实力相差不远的时候,会让住院医师先有预备导师,随时准备顶替。

  预备导师也是导师,找好了预备导师后,以后如果你成了硕士,那么他就是你的导师了。

  所以说,郭教授故意让自己的学生压低自己的能力和实力,就是为了能够让这一届的住培多点预备导师?

  到时候即便没有师徒的情分,也能够互相有个照应?

  这就是身为科室主任的宽阔胸腑么?

  当然这样是违规的!

  “最近这段时间没去技能训练室就在看书了,但是这是理论,和进手术室也没多大关系,所以就没去医学会认证。”方闲回道。

  范程鹏点头表示理解:“没去认证又不代表不会和没达到,自己心里有底的情况下,去医学会进行等级认证就是走过场。”

  “那我就报给宋教授了啊,可千万别虚报到时候过不了考核。那会让教授们心里对你的人品产生怀疑的,这对你不好。”范程鹏还是多交待了一句。

  方闲点头,接着追上去问:“鹏哥,你是不是也在隐藏实力,其实都快差不多够主刀了?”

  方闲想问一下,是不是研究生们和自己这样的住陪们,格局都不一样了。

  汪波能够为兄弟们特意压低自己的实力,但是自己等人却还在为把汪波从硕士研究生的位置上拉下来,这几个人站着的高度和思维模式就不一样了啊。

  范程鹏闻言站定,然后面带幽怨地看向了方闲:“闲哥,你没仔细地琢磨过创伤外科的主刀要求么?”

  “四个操作!加上理论就是六个。”

  “1级医师的等级认证是十二个。加上理论才十五个,你算一下百分占比吧。”

  “这是画饼啊。”

  方闲闻言,再仔细好好地琢磨了一下,感觉真是如此。

  创伤外科的主刀要求是,X线阅片水平、清创术、切开术、缝合术均达到3级。

  而按照七个学年需要十二个基础技能就能够攀爬过登天梯计算,四个技能即便是最牛逼的人也需要两年时间的积累,也就是专业型硕士三年级才能达到。

  而湘南大学附属医院内里的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最后都是不能留院,达不到这个基准线的。

  方闲闻言嘴巴瞬间张合了几下,与范程鹏一样默不作声了。

  他之前连成为助手的要求都没达到,自然没去深入琢磨这样的事情。

  ……

第12章 又有缝合机会,大爆!(求收藏,求追

  读)

  周二是林教授组手术日,李球分管的病人有明日待术。

  方闲进医生办公室的时候,李球本拿着手术知情同意书等材料准备去找病人和家属谈话,看到方闲进来,他便把方闲挤进了角落:“闲哥,手术室好玩吗?”

  李球一脸的期待和好奇。

  “还行。”方闲本能点了点头,站在主刀位上做操作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李球羡慕得语气哭了:“我也想来,就是医院对助手的管控要求太难了。”

  “今天宋教授组的张红星也进手术室了。”李球化身柠檬精快步往外走去,语气里有说不出的酸涩。

  方闲看向李球,心里也感慨了一下

  进手术室就是个大坑啊,老球。

  方闲觉得医院和科室简直就是在画饼,所谓的助手标准,不过就是为了让你努力给科室打工,而所谓的主刀标准,则是为自己的医院培养人才的另外一种方式。

  你资质好,进步快,那就能够准时在第七学年末就达到主刀要求,看到你有潜力,就努力培养,然后让你毕业之后继续留在医院打工。

  如果不能达到这样的高标准要求,那医院最后是不会让你留院工作的,这其实就是一种阴性的标准线。

  而据范程鹏讲,3级技能没那么容易达到,他到目前,才1个3级技能,看似很多,其实还不如四分之一。预计在硕士毕业之前就能够达到主刀标准都够呛,还是去地级市医院打工的命,可能连博士都进不去!

  这就是现实。

  方闲也要面对现实。

  ……

  周二,是手术日,也是方闲分管的14床老奶奶出院的日期,她是骨盆骨折,住院一周,就该入院了。

  而预约的病人要下午才会来。

  于是方闲就进了手术室待位助手,可方闲才发现,自己组里面,同级的范程鹏就只能干看着,还有范程鹏的师兄吴雄、住培第二年的梁龙奇、周晓生虎视眈眈。

  再上面,还有林介墨的三个博士师兄扛着助手的大旗,所以其实方闲和范程鹏,都是等着领低保的命。

  唯一不同的是,范程鹏的低保,比方闲、梁龙奇还有周晓生三个住培都还要多,机会与吴雄这个硕士第二年的师兄机会对等。

  方闲大概计算了一下,三个博士一个月六十次助手机会,两个硕士二十次,加上他一起三个住培,共计十五次,一个月九十五次助手机会。

  而组里面每个月的手术日也就是十二天,一天的手术量也就是五到六台,所以说,其实一台手术上两个助手,才能分得过来!

  熬吧!

  周二没熬到,而且回到了病房,再去琢磨下午新收的那个骨缺损的病人,方闲也没有薅到什么好处,并没有什么附加疾病,更没有什么隐藏疾病,方闲磨了这个病例三

  四个小时,都觉得这个年轻的女性病种十分单一和清爽。

  这就是没有大额技能点进账的一天。

  ……

  终于,等到周三,轮到方闲的新收病人15床,也就是双下肢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术后感染的患者做手术时,方闲才终于又有了上台的机会。

  而且这一台手术,是宋煜副教授和林介墨教授双边同时开台做大清创,刮除坏死骨组织以及切除坏死组织等。

  这一台手术,总共上了四个助手。

  宋煜的助手是薛力和方闲,林介墨教授的助手则是他的两个博士。

  终于等到彻底清创完毕,且把抗生素骨水泥的载体都放完,薛力也把冲洗引流管的上下端放置在了伤口里面后,宋煜副教授才说。

  “薛力,这一台让小方缝吧,你帮忙看着一下。”宋煜戴着眼镜,看向薛力。

  薛力的眼睛立刻挤成三角,也听说科室里的传闻,宋煜副教授很可能是方闲的预备导师,所以开始发力尽量给方闲争取机会。

  然后马上舒展开:“好的,宋教授。”

  说完薛力就把缝针带线以及持针器、有齿镊一并给了方闲,且交待说:“这种感染之后的患者伤口,软组织较软,存在一定程度的腐化,缝合的时候,切忌注意张力,否则缝合后容易产生切割导致皮肤创面破口。”

  薛力仿佛是在给方闲讲你要小心缝合,这种大感染之后的创面,没那么好缝合的!

  也仿佛是在说,你那个缝合水平,在应对这样的创面,有点吃力。

  方闲闻言心情没有忐忑,点了点头说了一声好。

  能不能,是不是能力之外,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底。

  缝合术3级,不作特殊时限及缝合方式要求,术者需仔细厘清皮下各层组织并缝合达到无需缝合外皮,可通过拉锁皮肤,使得患者伤口愈合……

  这样的水平,即便是应对这样的特殊创面,也足以应对。

  方闲笃定了一会儿,细致地观察了一下全层水肿且粉红色的切面,心里自动地开始对不同的层次进行了厘清与分析,然后在心里大致有了一个缝合思路。

  缝合思路,因人而异。

  缝合是个基本功,大家都会,但是要形成自己的思路,非机械性地缝合与重复操作,这至少需要3级的水平才可以。

首节上一节8/1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