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 第5节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林介墨教授操刀完成了骨瓣搬运术后,才得到了转机:“宋煜,你是不是很久都没抬过腿了,感觉你的业务能力有点生疏了。”

  骨搬运术是骨缺损再植手术的一个下游操作。

  宋煜辅助完操作,却很懂林介墨的意思:“林教授,不一般都是扛或者不扛么?”

  这一句话瞬间就把手术室的气氛给引爆了,器械护士就说:“林教授,宋教授,你们两个能不能正形点,我们这里还有护理专业的女同学。”

  林介墨审视了一下骨瓣搬运术的完成度后,转头问器械护士:“在说什么?我们骨科的抬腿,就是一种扎实的硬基本功。方便主要操作!”

  “你觉得我们宋教授不扎实?”林介墨反问。

  “那得问嫂子。”器械护士颇不害臊……

  宋煜副教授笑得更欢快,他读懂了林介墨的所有意思,但也没继续回。

  手术的关键步骤完成,大家开个玩笑飙一下车,缓解下紧张的情绪,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过犹不及。

  “薛力,你来打外固定支架……”宋煜就赶紧吩咐组里面的薛力,薛力要考创伤外科的3级医师,那么创伤外科的3级相关手术就必须熟练。

  而外固定支架的外固定术,就是必考的内容之一……

  林教授和宋煜副教授的对话,也是让方闲感到十分意外。

  在病房里看到的林介墨教授,那是大黑牛,脾气暴躁,怼天怼地怼空气,没想到在手术里,也是f1级别的赛车手。

  当然,就连主治医师薛力都不敢插话,方闲等人就都只能当听众了。

  手术继续,方闲也就慢慢揣摩,看得懂的就看,看不懂的也只能算了,这算是自己入门见识创伤外科手术魅力的第一课……

  手术结束时,方闲终于是再一次看到了技能点的增加。

  “你通过助手配合,完成了一台手术,对股骨大段缺损造成了2点伤害(占比百分之0.1%),获得技能点2!”

  也有技能点,但不多,而这个伤害占比,少得几乎可怜。

  林介墨教授就又把方闲叫到了跟前,似乎是对方闲印象深刻,整理了一下外科口罩后说:“小方啊,勤奋虽然是好事,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特别是男人的本钱很重要。”

  方闲闻言稍愣,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理

  解林介墨这话。

  可最终,方闲就只是采纳了林教授话里面的表面成分:“林老师,之前的事情让您费心了。”

  其实不仅是费心,科室里还贴了点钱给方闲看病,不多,但给了点。

  也没找方闲要,只是方闲一直记在了心里。

  “勤奋和努力,是好品质,努力在把握好度的情况下保持。”林介墨点头。

  “下一台手术,是一台比较简单的手术,你来作切皮操作。”

  方闲内心暗抽,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下一台手术应该是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这是四级手术,是创伤外科等级极为偏高的手术,这能说简单?

  “谢谢林老师。”

  “这里就别给我切到对面的皮肤啊,最多只能切进去四个毫米的厚度!把控好这一点,就没问题。”林介墨认真交待,不再开车。

  方闲想了一下骨盆骨折切到对面皮肤的后果,谨慎地点了点头,那肯定是不敢的啊!

  第三台手术或许真的是比较简单的手术,所以宋煜副教授都没上台,而是由两个硕士第二年‘第七学年’的师兄们上台做了助手。

  成熟的本院医师就只有林介墨教授和薛力主治医师两人。

  一切术前的准备工作就绪,器械护士递过来了柳叶圆刀与弯盘,方闲目前站在了主刀位。

  站在方闲对面的林介墨则是用镊子在手术无菌贴膜上,给方闲画出来了一条切口曲线,这曲线没有参考点,仍然十分平滑。

  “长度限制在这个曲线内,深度不能超过四毫米,来!”林介墨说完就把操作野让了开。

  而方闲审视到林介墨做的手术切口起自髂后上棘,终止在了髂前上棘位置。

  稍微回忆了一下切开术的细节之后,方闲就很谨慎且干脆地落了刀。

  垂直入刀、斜向弧形走刀,垂直出刀,把手术的切口第一刀,按照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操作了出来。

  几乎没有渗血,口子平滑,没有偏倚弧线,没有超过弧线,很显然把走刀以及把控切口长度掌握得很好,很扎实。

  “还不错!”方闲把刀放进了弯盘内后,林介墨就夸了三个字。

  “你就站你那,不动了。”

  “拿镊子、备皮肤拉钩,准备辅助我操作。”林介墨站在了一助位置,开始主刀手术……

  其他人也没讲什么,也没有夸什么,手术的氛围,再次地陷入到了紧张的沉默中。

  手术在关键操作完成之前,是严谨的。

  关键的操作完成之后,才可能是欢乐的,这都有严格的界限。

  然后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方闲就整个成了工具人,任由林介墨摆布,让他怎么做,就怎么做。

  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方闲才重新获得了缝合的机会!

  方闲缝合的持续过程中,林介墨教授和宋煜副教授只是看方闲缝合了第一针,就知道方闲的大概缝合水平。

  “薛力,

  你负责完成后续操作,我和宋教授先下去吃饭,等会儿派一个人在这里守着手术周转就可以了。”林介墨这么交待。

  然后和宋教授有说有笑地走出,毫无压力,显然是对这一台手术的完成质量相当有自信。

  薛力点头说好,然后道:“小方你不紧张,好好缝合就行,在技能训练室练出来的基本功,就是要用在手术中的。”

  “练习和体悟不断交织与融合的过程,外科就渐渐入门了。”

  “所有的外科医生都是从切皮和缝合开始入门的。”

  方闲并没有回应,而是十分严谨地按照自己的操作水准开始着缝合!

  可谓是一板一眼,把每一针缝合都把握得很好。

  而在对面,薛力则是在给其他一个硕士一个博士说:“你们看,这就是缝合的基础骨架,对合、层次,就是缝合的骨架,也是愈合的一个基础。”

  “模式化的练习,就是要打好这样的基础,慢慢在临床中的体悟,根据不同的皮肤领域,选择不同的缝合深度与密度,这就是缝合的深层次!”

  “还是在控制,每一针缝合多深,到什么水平,有什么目的,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嗯嗯嗯!力哥。”博士和二年级的硕士连忙点头,把方闲当作了基础的对照标线,仿佛把方闲就是对照组,来显示自己怎么才能做得比方闲更好。

  方闲也不敢多说话,对面的博士师兄,已经有了主刀的权限,专科基础技能已经到了3级,而那个硕士二年级的师兄,也是听说很快就能够拿到主刀的权限,预计在今年年底就能完成相应的累积。

  比自己优秀得多,被优秀的人指指点点,是很正常的事情。

  缝合术1级,是完全的标准化缝合,医学会对缝合术1级的定义就是,完成三种不同缝合方式,单纯间断、连续锁边以及减张缝合,标准化完成,没有速度要求,只是操作必须标准。

  缝合术2级的规定要求就是,有缝合速度的要求,必须达到三分钟内,缝合五针,且缝合的操作必须规范,不得应付。且2级缝合,需要进一步地厘清缝合过程中的层次,让你缝合到筋膜层,你就不能只缝合到皮下层。

  有缝合层次和速度的要求,这是基本功,方闲拥有,所以缝合出来,就不会出差错,这是决定了缝合下限的!

  操作还算规矩,就此结束。

  然后就是方闲这一级的同学,林介墨的硕士研究生范程鹏守手术室,其他人包括方闲在内,都是下去手术误餐室就餐。(误餐室,耽误了就餐而设定的餐厅。)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方闲就发现,一群师兄们,盯着自己刚刚的操作,然后和薛力就讨论了起来,不是说哪里做得不好,而是在分析哪里可以做得更好,就可以到3级水平!

  方闲的嘴角抽了抽

  合着好不容易挤进来,就正好成了他们的垫脚石哦。

  方闲看向自己的收获!

  “你通过助手配合,完成了一台手术,对骨盆骨折造成了3点伤害(占比1.5%),获得技能点1!”

  “你通过缝合操作配合,对皮肤软组织手术创伤伤口造成了21点伤害(占比33%),获得技能点21!”

  “当前技能点剩余26.(注:早上更改医嘱和换药的时候会有少量的技能点,希望各位书友知悉,所以会多两点左右,不会每日一一流水账化。)”

  方闲看了,眼睛顿时一亮!

  收获这么丰富?

  当助手还是好啊!

  如果可以主刀?

第8章 好高骛远与路线抉择!(求收藏,求推

  荐票)

  出租房里。

  湘南大学附属医院不为普通的住院医师提供宿舍,但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有独属于自己的宿舍。

  主要是医院里的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生的数量太多,若再要为住培提供,需要的数量更多。

  但好在,普通的社会性住培医院里每个月给的补贴是4000,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只有一千八,这么一算,即便是除去一千五左右的房租,其实普通的社会性住培每个月的可支配钱还要稍微高一些。

  不过没证,又是社会性住培的一个劣势。

  相对公平对待,是医学会能够为医学生争取到的最大福利。

  方闲自己单人租了一间老破小区的两室一厅,房租偏贵,一千八一个月。

  方闲端着煮好的面坐在了老式破皮沙发上,然后目光聚集到别人看不到的透明面板上。

  “当前技能点剩余26。”

  方闲把筷子放下,耐心琢磨

  经过这几日的总结,大概可以得出来这么一个规律。

  如果是自己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诊断,即便是亚健康状态,通过医嘱、劝解等,就能够获得大量的技能点!

  诊断的贡献占比还一定程度大于治疗。

  而如果只是当作一个工具人,根据上级医师的意见去开医嘱等等,那么技能点收获就相当有限!

  可能这个伤害值,是根据自己在一种疾病的诊治过程中的贡献占比来计算的。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在完成了手术切口的缝合之后,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技能点。

  方闲猜测,这与手术切口存在的本质有关。

  因为要做手术,要开口子,这是上级医师、病人都知道的事情,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在这个阶段,缝合的贡献,在于谁去操作,而不是在于谁来诊断,这属于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公共诊断。

  公共诊断,是方闲自己创造的词,主要是为了便利总结,也可以讲成为非专业依靠诊断。

  在湘南大学附属医院,想要去单独诊断患者的疾病,除了主治医师去坐门诊,就只剩下总住院医师去看急诊了,但这个和方闲目前的位置相差得太远。

  要在医院里担任总住院,前提就必须是本院医师,要是本院医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三十岁之前通过1级医师的等级认证。

  而创伤外科最近五年,就只新聘了三个人。

  目前林教授组的主治医师薛力、目前的创伤外科总住院王春涛,还有就是另外一个组的主治医师梁奕超。

  就湘南大学,每年创伤外科毕业的博士就至少三个到四个,五年下来,就是二十个,其中的梁毅超更是复大华山医院毕业的博士。

  这就相当于本院二十个毕业的博士师兄,只有两个留在本院。

  登天梯啊,也不是开玩笑。

  这一点先不去论,

首节上一节5/1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