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 第14节

  周四早上,方闲进到科室里的一瞬间,就有很多人侧目看来,目光闪过了复杂之色。

  并还有窃窃私语。

  主动出血的女人到处可以见,主动出血的男人千万不能小看……

  方闲的内心有一万头草泥马路过……

第19章 兄弟间的交情浅了(求收藏,求追读)

  “老球,这传言谁传的?”方闲靠近到好朋友李球旁边,压低声问。

  主动流血的男人这个标签属实不好听。

  “我传的,你个狗逼!”李球的头发与眉毛等长,此刻都矗立起来。

  想起上次方闲值班时候自己与方闲吐槽的东西,李球现在便觉得臊得慌。

  他与方闲剖开心扉谈不易,方闲对付后就直接冲到前面去,还是老前面那种。

  方闲吸了吸鼻子,没理会这个柠檬精。

  不一会儿,科室里的上级们都陆续到来,科室主任郭教授往中间一正坐,护理部的人则也是以护士长为首地一字排开,护师有座位,普通护士也实习护士也只有方闲这样的规培生与硕士生的待遇。

  交班为大!

  值班护士开始正式交班后,所有声音都停下,紧随值班医生李球也大概说明了一下昨天的新入院与出院病人情况,并特意在交班时强调了一下昨天科室里转去普外科的那个‘前’14床。

  属于值班医生和值班护士的交班结束,科室主任郭教授就很顺理成章地把话茬接过去:“在这里,我要夸奖一下昨天值班的值班医生以及我们科室的管床医生。”

  “从昨天那个14床住院到转院,总花费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就足以证明我们科室的年轻医生的基本功,越发扎实。”

  “这是好事,也是值得肯定的事情!”

  “我一直都强调,一定要注重年轻医生,特别是新来的年轻医生的培养,他们只是进入到医学的行业时间比较短,不代表他们的潜力和能力就永远受时间的紧限!”

  “做学问要做得踏实,而到底踏不踏实,现在已经有了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可能大部分都吐槽医学会革新的制度没有用。”

  “可真遇到了事情时,你们就会发现,医学会是很有先见之明。”

  “工作的压力有两点,一点来自时长,一点来自力不从心。”

  “我们医务工作者的时长压力根据目前的国情永远无法缓解,所以我们能做的,要做的就是避免力不从心带来的压力。”

  “所以我提议。林教授,宋教授,我们要多给学生们机会,不管是普通的住培也好,还是硕士研究生也好,都要找他们归属的一个带教老师,不管是正式的,不正式的。”

  “不管学院承不承认,但是师徒这层关系,从他开始出现,就不只存在学院制里面的。”

  “这一点我希望我们科室的所有本院医师,都注意一下。”

  “下面,我觉得我们可以给昨天值班的小李医生鼓下掌……”

  “……”

  交班结束后,便是查房。

  查房依旧如常,上级负责带查房,硕士和住培的高年级负责病情分析、诊断、收集病人的基本和重点信息,博士们予以查漏补缺,最后由林教授或

  者是宋教授作总结,指出不足和纰漏之处。

  而像方闲、范程鹏、李球这样的一年级硕士和规培,则是负责去学习、揣摩这样的查房制度,他们即将升为2年级,六月份的年终考核一过,负责并且分析、诊断和收集病人信息的任务,就会转落到他们身上。

  如此轮回,很规矩!

  现在他们还只是个工具人,林介墨教授也并未因方闲的基础知识扎实,就让他提前跨越这一步,还是继续按照之前的培养模式、让他做着旁听客。

  查完房后,方闲找到李球,李球这个小胖子正好换药赶回,推着换药车往换药室走。

  “老球,你来给我审下医嘱啊?”方闲这么邀请。

  “方闲个老阴比还需要我给你审啊?”李球的语气酸涩并闪烁。

  他其实更害怕方闲不鸟他,毕竟方闲目前作为科室里唯一一个有资格当作本院医生培养的下级医师,如果吊子要更加高一点,比博士还可以架子大一点。

  “故意当阴阳师是吧?”方闲脸色一正。

  李球不是这样的人,包括现在科室里的很多人,都不会说因为别人特别优秀就会产生嫉恨的心理,大家都是成年人,而且有一说一,本身能够进到湘南大学附属医院成硕士规培就属于混得不错的。

  智商在这里,情商也一般不会差。

  很多人都清楚一点,你优秀归你优秀,不会对自己学到的东西产生太大的影响。

  大型教学医院的招聘制度是严进严出,对优秀的医生需求量很大,并不会说非常严格地只招收一个,不会有名额限制。

  只要你能达到,多多益善!

  湘南大学附属医院恨不得把近几年所有的优质资源都累积过来,每个科室开TM四五六个分科室,甚至矗立到全国最顶级水平,只怕你不来。

  其实很多人也不会把湘南大学附属医院当作首选。

  “我放下换药车!马上来。”李球翻了翻白眼,同时也收拾了一下情绪。

  几分钟之后,李球来时,就看到了方闲在翻看他分管病人的医嘱,冷静问:“没问题吧,别到时候被师兄找到了,那就惨了。”

  那些博士师兄们负责的就是核查医嘱,但凡发现了不对,就会上报总住院,这是对病人负责,自己也会受到来自总住院的‘恐吓’。

  “差不多,没发现粗心的地方!”

  “我的医嘱你昨天是不是看你了?”方闲问。

  低级错误,在其他领域可能可以容忍,但是在医院内部,是采取的零容忍,就是要你心必须细。否则就是人命关天,这并非玩笑。

  “不好意思说。”李球很直接,接着语气酸涩,试探性地打了方闲一下。

  “大家本来都是好好的卷心菜,你一个当了卷王,脱离群众。”

  卷心菜就是又卷又菜。

  每个亚专科的1级医师等级考核认证的要求都极难,甚至有

  ‘司马标准’的说法,即便是大部分湘南大学附属医院的硕士与博士,都未必每年能够有一个人达到这样的标准。

  这主要怪医学会的医师等级考核制度成立之初,相对畸形的职称考核

  那时候是资历制度,也就是够了资历,才能往上升,且很多教学医院还需要总住院经历,才能够考主治医师的中级职称,总住院还要排队。

  这就导致,很多人入职之后,排了好几年才把总住院阶段熬过去,拿到主治职称。

  而医学会认证1级专科医师的标准,就是统计了全国最顶级(综合能力排名前一百)的住院医师标准,经过统计、综合分析全国最顶级住院医师后,设定出1级医师的考核标准。

  最后统计的结果就是,他么有十五个3级技能。

  没办法啊,本来别人从本科读到博士毕业,就是三十岁左右,再总住院熬个几年,就是三十三四岁,这是在等混资历,并不代表别人一直没提升……

  甚至有个别比较变态的,水平可能比当时的老主治都还要厉害的,还在总住院医师这个职称上停留着慢慢熬,就熬成了现在这个格外畸形的1级医师死马标准。

  方闲有潜力在三十岁之前跟上这样的标准,不是脱离群众是什么?

  “操,我现在是个病人,你们不可怜我,反而把我归到异类,你们一个个都是人吗?”方闲如此反问。

  李球的眼珠子立刻转了几圈,接着果断把其他人都卖了:“那是师兄们和其他人,我是一直把你当兄弟的。”

  凭良心讲,本科室里,谁有方闲这么努力?

  可能有差不多的,但就没超过方闲的努力。

  方闲也是自己拼来的,投入了时间的。

  方闲闻言于是很满意:“这还差不多!~”

  “喝水么?”方闲问。

  “你那水不好喝,你自己喝吧。”

  “对了,你的医嘱我看了很多次,都没问题,我得要去技能训练室了。”李球拒绝后这么说!

  语气笃定。

  显然也是要成一个卷起来的小胖子,出血的那种。

  “本来说好的一起菜,就你一个人脱离群众。”

  “好。”方闲点头。

第20章 无意中融入(求收藏,求推荐票)

  李球的基础技能估计还稍微差点火候,因此目前还没有进手术室当助手的机会。

  可方闲有,不需要值班、也没有新病人的情况下,方闲自然是再往手术室去等待着操作的机会。

  折腾半个早上,也就收获了一点技能点,对疾病的伤害量大头都被上级医师和师兄们薅走。

  病人是教授收进来的,医嘱、手术也是教授们做的,方闲就只是个单纯地重复别人医嘱的工具人,伤害占比并不高。

  进手术室后,方闲就发现,上一台手术正好结束,与自己一届的范程鹏,刚好从手术台上下来,显然是刚完成了一台缝合,心情还颇为有点美丽。

  “闲哥。恭喜啊。”范程鹏就走向了方闲,右眼下的大小两颗痣随皮肤舒展开。

  “谢谢。”方闲把手机收了起来,竖起耳朵,很明显范程鹏是有话要对他说。

  “师父和宋教授都说,你今天先不要上台。”范程鹏把声音压得很低。

  “好!”方闲毫不犹豫地就点头,既然林介墨和宋煜都这么讲了,那他肯定不会反驳,机会啥时候都有,未必就要争今天这一天。

  今天不行明天,明天不行下个星期。

  方闲并不着急。

  “但我师父的意思是,让你直接跟着总住院涛哥去门急诊手术室!”

  “不然的话,手术室里的机会不太够分了。”范程鹏这么解释。

  方闲闻言一惊,目光开始闪烁。

  他还真没往这个方向去细想。

  不过想起来还真是这样

  医院内有规定,拿到了助手权限的住院医师每个月有5次跟台机会,硕士是十次,博士是二十次。

  而像方闲这样,按本院医师潜力的学生培养的话,那就是每个月不少于三十次。

  这是重视和资质倾斜。

  目前有三个博士,都是林介墨教授的学生,他们虽目前达不到留院标准,并不代表医院里就要剥夺他们的机会和资格,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组内每个月的手术总台次也就是六十台左右,本院医师要学习手术,博士也要学习手术,硕士也要学习手术。

  再算一下,一台手术最多上两个助手,一个月也只有一百二十次机会左右。

  三个博士一个月六十次,两个硕士二十次,除去方闲之外的两个助手是十次,一个月九十次被瓜分得干干净净,若再加个方闲的三十次!

  若是每个月的手术台次不够,一台两个助手都不够分。

  一台手术一个助手的专宠机会就不可能再存在,再加上还得给李球也留下机会,着实蛋糕的体积有限。

  而每个月组内的手术台次容量限制,如果再增加就可能降低手术质量。

  “可我现在还没有主刀权?”方闲小心回,同时打量范程鹏是否在代替林介墨教授来试探他。

  “闲哥你距离拿主刀权还差

首节上一节14/1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