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470节

  长方脸的刘主任笑眯眯的。

  他是大主任的学生。

  另外几个主任,要么和院里有关系,要么是大主任亲自培养、提拔的。

  唯独竺主任是当年靠着绝对的实力,让医院破格录取。

  如今熬到将近五十岁,资历好得不能再好,医术和科研贡献都远超晋升标准,最重要的是同期的附一没有关系户需要晋升主任,才总算把竺主任提了上去。

  论起纯粹的手术能力,刚升一年多的竺主任反而是科室里最为出色的,即便是已经执掌科室近十年的大主任,都稍逊几筹。

  “竺主任,水至清则无鱼,你觉得自己有本事,有良心,但你组里的医生怎么办?他们的职业生涯才刚刚起步,要交房租、要吃饭,让他们跟着你一起喝西北风吗?”刘主任笑眯眯地盯着竺主任。

  竺主任拳头捏紧了又放松,她想起自己带的医生,就因为和自己一个组,奖金和绩效是最低的,各种加班又是最多,虽然这些小医生嘴上没有说什么,但竺主任心里都明白。

  “跟着竺主任没前途,也没钱途”,是她无意中从组里一个女孩口中听到的,竺主任对她百般照顾,倾囊相授,没成想自己在别人眼里竟然是这样的形象……那一刻起她就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

  台上,许秋仿佛一个局外人,平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他的脸越来越冷。

  但,在看到竺主任挣扎的表情和逐渐灰暗的面孔时,他脸上出现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吾道不孤。

  他静静地等待着。

  果然,大主任在警告完竺主任后,迫不及待地向许秋发出邀请:“许秋,你的讲座固然优秀,但医生最终还是要看手里的功夫,正好来了两个脑干出血,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看看?”

  唐云舒脸色微变。

  附一贼心不死,当年他们邀请森前田,现在又想要踩着许秋扬名!

  而且,这次可比森前田那次凶险太多了,脑干出血,死亡率极高……如果许秋真的做手术,他的病人很有可能死亡。

  一死一活,附一不只是要踩着许秋,而是要让许秋的名气一落千丈,粉碎白云省建立起来的医疗符号,紧接着再拔高自己的地位!

  “太狠毒了……”一旁的莫琬紧咬银牙。

  她没想到,一场普普通通的学术讲座,怎么会蕴含如此大的恶意。

  童妍愣了一下,她也意识到即将发生什么,但想不通后果为何如此严重,压低声音问道:“怎么会呢,当医生的,做失败几例手术,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没有一个医生敢说自己手里没有死过病人。

  越是顶尖的医生,开展的手术就越凶险,像陈院士、沈院士等人,他们许多手术都无异于刀口舔血,因此光看病人的成活率的话,反而不如社区医院的医生高。

  许秋已经走到如今这个高度,他做的又是公认的脑部禁区手术,死个人……难道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莫琬严肃地摇了摇头。

  “不,不一样的……”

  她眼神凝重,说道:“当一个人站的位置足够高,就不可避免地被无数双眼睛盯着,只要有任何失误,都会被无限放大,最终留下一地骂名。”

第562章 再精密的机器,比不过许秋一双手!

  她幽幽地叹了口气。

  莫琬的老师陈院士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七八年前陈院士还活跃在一线,隔几天就会去做一台高难度手术。

  但,直到有一次,他给一位晚期肝癌的病人做肝移植。

  术前,其实同济已经和家属多番沟通,陈院士也反复告之“病人有门静脉癌栓,不适合进行肝移植,即便是强行移植,血液里面的肿瘤细胞也无法解决”。

  然而家属手术的医院非常强烈,并且指名道姓要陈院士做。

  当时所有人都劝陈院士不要开刀患者一般没有选择主刀医生的权利,更何况是大名鼎鼎的一国之院士。

  他们都很清楚,这种奔着陈院士名声来的,大部分都会以为再凶险的手术都能成功,但院士也是人,再如何天才的医生,也无法违背医疗常识

  一旦进行肝移植,病人术后就必须应用强效免疫抑制剂,以避免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病。

  如果不使用免疫抑制剂,肝脏刚移植进去,就会立刻被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杀死。

  致命的地方就在于,病人还有门静脉癌栓……免疫抑制剂除开防止排异反应外,还会促进肿瘤的生长。

  因此,临床上的肝癌肝移植,都需要确保所有癌细胞被清理干净,但这位病人的癌细胞已经进入了门静脉,不可能清理干净!

  但陈院士还是毅然决然地上了台,他并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只希望用最精湛的手术技艺,尽可能地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手术很成功,那也是陈院士做得最好的一台肝移植术之一,甚至成为了同济医生的肝移植教学示范手术,在业内广为流传。

  但病人只坚持了两周就死了,死因是肝癌复发。

  家属来医院拉横幅,什么“庸医陈院士”“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不配当院士,请求国家撤销陈院士的殊荣”等等,全然忘记了这一切都是术前就一一警告过的。

  包括“不做手术活三四个月,做了手术很有可能只能活两三周”,都打了预防针。

  但家属完全不讲道理,把陈院士和同济上下闹得身心俱疲。

  同济没有让步,一分钱都没赔,连人道主义赔偿都不愿意给,直接跟家属死磕到底,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最终判处同济胜诉,保住了陈院士的名声。

  但自那以后,陈院士在一线待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

  莫琬眼中闪过一丝悲哀。

  她有些担忧地道:“群体是没有智慧,也不讲道理的,一旦形成某种势头,身处其中的人就会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一旦许秋手术失败,附一必然不会放过这样大好的机会。

  而临医,或者是白云省,尽管没有强调许秋手术百分之百成功,但迄今为止许秋的确没有出过失误,各种称号如“考研之神”“十项全能”,以及临海市铺天盖地的报导和宣传,已经将许秋推到了一个不可想象的高度。

  如果有人死在他手里,正好又有作为对比的其他医生救活了相类似的病人,许秋绝对逃不过大众的口诛笔伐。

  “那怎么办,不能让许医生去做手术呀!”童妍有些焦急。

  “几年前附一就想把森前田当背景板,现在他们反倒变本加厉了对待同胞,用这么恶劣的手段。而且,这是一个医生、一家医院该做的事情?”唐云舒愤而起身。

  这时,许秋用平静的语气说道:“既然是去救人,那先推迟讲座吧。”

  “许医生!”唐云舒急得大喊。

  许秋淡淡地笑了笑:“一台手术而已,救一条命更重要。”

  莫琬呆呆地望着许秋,这一刻,她仿佛看到了陈院士当年的影子。

  不,许秋比陈院士更加纯粹,明知是阳谋,却依旧义无反顾,名气与地位全然不在乎,万般虚名,不如病人活下来后的第一口呼吸。

  ……

  “第一个病人五十四岁,突发恶心、呕吐,意识不清一个小时,既往有七年的高血压病史,查体体温三十七度八、脉搏一百零七次每分,呼吸二十六次每分,血压199/109mmHg!

  “病人神志浅昏迷,气管插管、自主呼吸、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2.0mm,对光反射迟钝,疼痛刺激肢体屈曲,左下肢病理征阳性,格拉斯评分五分!

  “CT提示病人脑干、右侧丘脑和第四脑室均有出血,出血量大约为5.3ml!”

  赶往脑外科的路上,小主治慌忙中依旧保持着清晰的话语,汇报了病情。

  大主任眉毛一跳。

  五毫升出血,在其他地方可能连止血都嫌麻烦,但出现在脑干区却足以致命!

  “这个病人就交给我们吧,五毫升的出血量很凶险,我们更加熟练一些。”大主任道。

  许秋刚要拒绝。

  他掌握着大师级开颅术,再加上此前就有着极其精湛的脑外科手术基础,如果要做高难度手术,肯定是他主刀更加保险一些。

  即便附一有开颅机,也比不过许秋的一双手。

  但,这一瞬间许秋注意到了大主任嘴角向上翘了一下。

  他顿时闭口不言,等待着第二个病人的信息。

  小主治继续汇报道:”第二个病人正在监护室抢救,昏迷、呼吸停止了两次,双侧瞳孔尚正圆等大,但对光反射消失了,疼痛刺激下四肢肌力才达到一级……CT显示脑干出血量可能已经有12ml左右,性命垂危!”

  大主任眉头皱起,道:“这个更加凶险?许医生,要不你做那个更简单的?”

  刘主任连忙道:“主任,我刚和手术室那边通了电话,第一个病人已经送到手术室了,而且开颅机都备好了,就等您上台,如果让许医生来做这台手术,他不会用开颅机……”

  大主任面露犹豫之色。

  刘主任催促道:“不能再耽搁了,两个病人都快死了,再不抢救,一个都救不回来,大主任,您赶紧上台!”

  许秋默默地注视着两人的表演。

  他没什么表情地道:“第二个病人就交给我吧,我也用不惯开颅机。”

  那玩意儿还没自己直接开刀快。

第563章 挑衅!许秋配吗?

  大主任和刘主任神色同时一松。

  前者不着痕迹地道:“许医生主动要求的话,那这个病人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刘主任、竺主任,走,跟我上台。”

  计划得逞,大主任对许秋的称呼都变了,可见心情很不错。

  接着话锋一转,着重点名了竺主任。

  附一内部,手术做的最好的是她,对开颅机最了解的同样是她,不把竺主任带上,谁也不敢保证,他们做手术的时候,竺主任会不会偷偷跑去许秋那边帮忙。

  竺主任面如死灰,她扭了扭僵硬的脖子,有些愧疚地看了许秋一眼。

  然而,回应她的是许秋平和而淡定的笑容,道:“抓紧时间吧,拖下去手术风险会更高。”

  大主任求之不得,加快了脚步。

  在赶到脑外科之后,大主任立刻点了几名医生,专门来给许秋打下手。

  被点到的人有些惊喜,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兴奋地跑了过来。

  许秋一看这架势,就知道不太妙。

  这些医生,似乎都是被科室冷落的啊……

  不过,能用就行。

  “病人的术前检查都拿过来。”许秋走向监护室的同时说道。

  ……

  此时的大礼堂,随着许秋、附一众人的离开,剩下的人突然有点无所事事了。

  “不得不说,这十三种入颅路径,真是开颅术集大成的经验。”

  “许医生真是大爱啊,就这么白白送给附一了?以后附一在这个领域的龙头地位恐怕会更加稳固!”

  “可惜,终究要给附一做嫁衣!”

  众人长吁短叹。

  他们也看出了大主任等人的打算,但偏偏许秋就吃这一套,箭在弦上哪有不发的道理?

  这次的手术,更像是开颅机和医生的比拼。

  人类能比得过机器?

  光是想想就绝望!

首节上一节470/745下一节尾节目录